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056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制药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
背景技术
在食品、制药包装机械行业中,隧道式灭菌干燥机主要是用于药瓶的烘干、灭菌和冷却。现有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一般只设有一个腔体,腔体中设有一套用于灭菌干燥的热风循环单元,药瓶通过穿设于腔体中的一根传送网带进行输送,热风循环单元产生热风并吹向传送网带,药瓶在进瓶口输送至出瓶口的输送过程中完成灭菌干燥。为达到更高的产量,在保证单个药瓶灭菌时间的前提下,一般是将腔体做得更长更宽,同时增加腔体内传送网带的宽度以使其能一次承载更多的药瓶(传送网带的宽度可达1.2-2米)。然而,传送网带宽度增加后,容易出现药瓶的传送不平稳和网带中间隆起等问题,使药瓶在网带上波动容易覆倒,且由于传送网带增宽后的重量也会增大,还需将支撑网带的传动轴加粗,以保证其不会弯曲变形,不仅导致了成本的上升,还增大了电机的载荷。此外,药瓶主要在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高温段进行烘干、灭菌和去热原,当箱体和传送网带的宽度过宽时,吹向药瓶的热空气流动不均勻,靠近回风通道处的热空气流速快, 药瓶升温速度快,而靠近传送网带中部的热空气流速慢,药瓶升温速度慢,导致传送网带上药瓶升温极不均勻,会导致传送网带上靠近回风通道处的药瓶已灭菌,位于传送网带中部的药瓶却还达不到灭菌效果,为了满足传送网带中部药瓶的灭菌要求,只能降低传送网带的传送速度,而减慢传送网带的速度,又会使单位时间内药瓶的产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网带表面平整性好、传送平稳性高、传动轴承载能力强、热风流动性更加均勻、风量及风速易于控制、 灭菌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包括烘箱和设于烘箱内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两组以上并排布置的传送网带组件,所述每组传送网带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绕设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的传送网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组传送网带组件的主动链轮均装设于同一长传动轴上。所述各组传送网带组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支撑长传动轴的轴承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每组传送网带组件的主动链轮分别对应装设于一短传动轴上。所述各组传送网带组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支撑短传动轴的轴承座。各短传动轴同轴布置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的进料端设有用于将物料分送至各传送网带组件的进料过渡板,所述传送机构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将各传送网带组件上的物料集合输出的出料过渡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箱的高温段设有与传送网带组件数量相同的腔室,每条传送网带对应穿设于一个腔室内,所述每个腔室中均设有热风循环单元。所述热风循环单元包括设于腔室内且相互连通形成热风循环回路的负压吸风腔室、高温灭菌腔室和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与负压吸风腔室的连通处设有加热器,所述负压吸风腔室通过一套以上由热风机、风罩和过滤器组成的送风组件与高温灭菌腔室连通。所述各传送网带穿设于相应的高温灭菌腔室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中传送机构包括两组以上并排布置的传送网带组件,通过两条以上的传送网带来传送药瓶,将各传送网带设计得较窄即可满足高产量的要求,解决了现有隧道式灭菌干燥机中由于传送网带过宽而导致药瓶传送的平稳性差以及传送网带中间容易隆起的问题,其传送药瓶的平稳性好,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瓶的覆倒,增大产品的合格率。2、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链轮可以由同一根长传动轴驱动,各组传送网带组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支撑传动轴的轴承座,用来提高传动轴的支撑能力,在长传动轴不增粗的情况下能支撑更重的传送网带而不会弯曲变形,其成本低廉。3、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链轮还可以分别由短传动轴驱动,采用短传动轴驱动时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更强,还可以通过联轴器将各短传动轴相互连接,这样只设置一套动力源就可以满足驱动两条以上传送网带的要求,且易于保证同步性。4、本实用新型中各传送网带上的药瓶通过进料过渡板分瓶和出料过渡板集瓶,方便对药瓶在进灭菌干燥机之前与出灭菌干燥机之后进行集中操作。5、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在烘箱的高温段设有与传送网带组件数量相同的腔室,每组传送网带组件对应设于一个腔室内,并在每个腔室中均设有一套独立的热风循环单元,由于腔室和传送网带的宽度变窄,热风循环单元在相应腔室内产生的热风流动性也更加均勻,使传送网带上药瓶的灭菌效果更好、速度更快,生产效率也越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烘箱的高温段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烘箱的高温段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烘箱的高温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烘箱;11、腔室;12、机架;2、传送机构;21、传送网带组件;211、主动链轮;212、 从动链轮;213、传送网带;214、联轴器;22、长传动轴;23、进料过渡板;24、出料过渡板; 25、短传动轴;26、轴承座;3、热风循环单元;31、负压吸风腔室;32、高温灭菌腔室;33、回风通道;34、加热器;35、热风机;36、风罩;37、过滤器;4、上隔板;5、下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第一实施例,该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包括烘箱1和设于烘箱1内的传送机构2,烘箱1沿药瓶输送方向依次分为预热段 A、高温段B和冷却段C,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2包括两组并排布置的传送网带组件21,每组传送网带组件21包括主动链轮211、从动链轮212以及绕设于主动链轮211和从动链轮212上的传送网带213,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通过两条传送网带213来传送药瓶,将各传送网带213设计得较窄即可满足高产量的要求,又解决了现有隧道式灭菌干燥机中由于传送网带213过宽而导致药瓶传送的平稳性差以及传送网带213中间容易隆起的问题,其传送药瓶的平稳性好,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瓶的覆倒, 增大产品的合格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烘箱1内设置三条以上传送网带213,以适应更高的产量。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传送机构2的进瓶端设有进料过渡板23,洗瓶机清洗后的药瓶被送至传送机构2时,进料过渡板23可将药瓶均勻的分送至两传送网带213上,传送机构2的出瓶端设有出料过渡板24,出料过渡板24可将两传送网带213上送出的药瓶集合到一起,再由输送部件输送至后续工位。本实施例中,各组传送网带组件21的主动链轮211均装设于同一长传动轴22上, 如图1和图2所示,长传动轴22通过三个轴承座26装设于烘箱1的机架12上,三个轴承座26中,有两个分别设于长传动轴22的两端,另一个设在相邻两传送网带213之间,长传动轴22在三个轴承座26的支撑下,其支撑能力大大得到提高,不用加粗长传动轴22,即可支撑更重的传送网带213而不会弯曲变形,其成本低廉、电机载荷低,本实施例中的其他从动链轮212的安装方式也可以参照主动链轮211的安装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两传送网带213之间设置两个以上轴承座26用来支撑长传动轴22。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每组传送网带组件21的主动链轮211分别对应装设于一短传动轴25 上,各短传动轴25均通过两个轴承座26装设在烘箱1的机架12上,一根短传动轴25单独驱动一条传送网带213,短传动轴25的抗易弯曲变形能力强,可以不增粗短传动轴25即可支撑更重的传送网带213。如图4所示,两个轴承座26分设于短传动轴25对应传送网带 213沿输料方向的两侧,并与短传动轴25的两轴端相连,同时各短传动轴25同轴布置并通过联轴器214连接,这样只设置一套动力源就可以满足驱动两条以上传送网带的要求,且易于保证同步性。从动链轮212的安装方式可以参照本实施例中的主动链轮211的安装方式,也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中的主动链轮211的安装方式。图5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包括烘箱1和设于烘箱1内的传送机构2,传送机构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传送机构2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烘箱1的高温段B的内腔通过上隔板4和下隔板5 分隔形成两个腔室11,两个腔室11平行布置且相对于烘箱1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腔室 11中分别对应穿设有一条传送网带213并装设有一套热风循环单元3,工作时,两腔室11中的热风循环单元3独立控制,互不干扰,药瓶被传送网带213输送穿过相应的腔室11并在该腔室11中独立进行干燥灭菌,与现有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相比,在满足单位时间内相同产量的情况下,两个腔室11及传送网带213的宽度均可设计得较窄,腔室11和传送网带 213的宽度变窄后,热风循环单元3在相应腔室11内产生的热风流动性也更加均勻,传送网带213上药瓶的灭菌效果更好、速度更快,生产效率也越高。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传送网带组件21设置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时,高温段B的腔室11的数量与传送网带组件21的数量相同,也相应的设有三个以上,其原理与设置两个腔室11时相同。烘箱1的预热段A及冷却段C的内腔也可分隔成与高温段B的腔室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腔室,各传送网带213分别穿设于相应的预热段A、高温段B及冷却段C的腔室内。此外,传送机构2也可以为第二实施例中的传送机构2。本实施例中,每个腔室11中的热风循环单元3包括设于腔室11内且相互连通形成热风循环回路的负压吸风腔室31、高温灭菌腔室32和回风通道33,回风通道33与负压吸风腔室31的连通处设有加热器34,负压吸风腔室31通过四套由热风机35、风罩36和过滤器37组成的送风组件与高温灭菌腔室32连通,四套送风组件沿每个腔室11的输料方向等距离间隔布置,如图5所示,热风循环的动力来自于热风机35,热风机35吸入由加热器 34加热的热风,吹入到风罩36内(图中箭头方向即为热风的流向),风罩36将热风机35吹出的热风分散,再经过滤器37过滤后流出,自传送网带213的上方吹向传送网带213,与传送网带213上药瓶进行冷热交换后,热风的温度下降,热风再经过回风通道33后重新到达加热器34,如此循环,此外在烘箱的箱体上对应热风机35的位置处还可开设补风口,用于补偿在循环中损失的风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包括烘箱(1)和设于烘箱(1)内的传送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两组以上并排布置的传送网带组件(21),所述每组传送网带组件(21)包括主动链轮(211)、从动链轮(212)以及绕设于主动链轮(211)和从动链轮(212) 上的传送网带(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传送网带组件 (21)的主动链轮(211)均装设于同一长传动轴(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传送网带组件 (2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支撑长传动轴(22)的轴承座(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传送网带组件 (21)的主动链轮(211)分别对应装设于一短传动轴(2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传送网带组件 (2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支撑短传动轴(25)的轴承座(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各短传动轴(25)同轴布置并通过联轴器(21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的进料端设有用于将物料分送至各传送网带组件(21)的进料过渡板(23),所述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将各传送网带组件(21)上的物料集合输出的出料过渡板(2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 (1)的高温段设有与传送网带组件(21)数量相同的腔室(11),每条传送网带(213)对应穿设于一个腔室(11)内,所述每个腔室(11)中均设有热风循环单元(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单元(3) 包括设于腔室(11)内且相互连通形成热风循环回路的负压吸风腔室(31)、高温灭菌腔室 (32)和回风通道(33),所述回风通道(33)与负压吸风腔室(31)的连通处设有加热器(34), 所述负压吸风腔室(31)通过一套以上由热风机(35)、风罩(36)和过滤器(37)组成的送风组件与高温灭菌腔室(3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传送网带(213)穿设于相应的高温灭菌腔室(32)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包括烘箱和设于烘箱内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两组以上呈并排布置的传送网带组件,每组传送网带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绕设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的传送网带。本实用新型具有网带表面平整性好、传送平稳性高、传动轴承载能力强、热风流动性更加均匀、风量及风速易于控制、灭菌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65B55/06GK202226097SQ20112038137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周飞跃, 唐岳, 易波, 蔡大宇 申请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