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碗装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452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碗装外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装食品的外包装箱,具体涉及用于存放碗装面及其类似物的外包装箱。
背景技术
碗装食品加工完成后,通常需要采用外包装箱装存,也即需要将多个碗装食品放入外包装箱中以便于碗装食品的存取和运输。目前市面上的外包装纸箱通常均为上下表面开口或者相对应的两个侧面开口,封口时通常采用胶带或胶水。这种包装纸箱的开口和封口设计使得纸箱只能为运输储存的外 包装使用。这种常用的外包装箱通常存在外包装箱盖打开或撕除不方便,且打开或撕除时容易造成整体撕裂或撕坏,一旦纸箱内的商品进入商场摆上货架后,作为外包装运输储存用的纸箱就没用了,不具备其它功能,即浪费也不环保。譬如,碗装食品进入超市上货架时,通常需要将其从外包装箱中取出来,重新码放在货架上。此时,需要将容纳碗装食品的外包装箱的箱体撕开。箱体撕开后,箱体主体部分基本作废,并不能用来继续托放包装箱内的产品,更不能作为产品上货架的托盘。如此,不仅浪费人力物力,重新码放的碗装食品还容易散乱,也不利于顾客识别取货。而且商品在货架上如果想保持良好的卖相,还需要配置其它托盘或托架。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碗装外箱,其箱体的一侧面采用连续但不连贯的矩形切线的撕口设计,使用时可以将顶盖及该侧面的矩形框沿矩形切线撕去。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碗装外箱,其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底面、顶盖和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为相互对应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互对应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顶盖为一块整版,其与第一侧面相连,宽度与所述底面宽度相当,其长度比底面稍长,长出部分设置折痕线,将顶盖分为两部分。其中,沿所述顶盖与第一侧面相连的折痕线设置线性切线,在第二侧面距其左右边缘1/8至1/4处、距底面1/3处设置矩形切线。优选地,所述线性切线和所述矩形切线连续但不连贯,所述线性切线和所述矩形切线间距通过换用不同的切刀来调整。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里层、中间层和外层三层结构,所述里层和外层为纸质材质,所述中间层采用瓦楞纸板材质。所述箱体内使用条形块横梁和条形块竖梁支撑板将箱体分隔开来,形成多个独立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使用一竖两横共3块条形块支撑板将纸箱内部平均分隔成6个隔断区域,每个隔断区域内同向摆放两碗碗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外箱采用撕口设计,外箱上货架后,可以将顶盖及正面的矩形框沿切线撕去,从而露出箱体里面的碗装面;剩余部分可以作为货架上的托盘使用。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外箱的托盘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也可以让碗装产品在货架上保持立放状态,让消费者可以清楚、方便看到箱体内的碗装产品。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碗装外箱中还设置有一竖两横三块支撑板将纸箱内部分成6小部分,每部分内放置2碗面,可以有效保护内部的碗面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碗装外箱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碗装外箱工程结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碗装外箱,其采用里层、中间层和外层三层结构,其中,里层和外层为纸质材质,中间层采用瓦楞纸板材质。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碗装外箱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碗装外箱工程结构展开图。结合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碗装外箱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其包括顶盖I、底面2(图I中未标出)和四个侧面,也即第一侧面3 ((图I中未标出)、第二侧面4、第三侧面5和第四侧面6 (图I中未标出)。其中,所述第一侧面3和第三侧面5相对应,第二侧面4和第四侧面6相对应。其中,沿顶盖I与第一侧面3相连的折痕线设置有连续但不连贯的线性切线7,在第三侧面5距其左右边缘(两侧面相交处的折痕线)1/8至1/4处、距底面1/3处设置设有连续但不连贯的矩形切线8。优选地,所述线性切线7和所述矩形切线8的间距可通过换用不同的切刀来调整。优选地,所述顶盖I采用整体设计,该顶盖I为一块整版,其与第一侧面3相连,宽度与所述底面2宽度相当,其长度比底面2稍长,长出部分设置折痕线,将顶盖分为两部分,以便装入面碗后用顶盖盖封时,可以沿着顶盖的折痕向下折弯90度将并将折弯部分插入箱体与第三侧面5里层接触。较佳地,所述底面2由与四个侧面之间分别以折痕相连的四小块底板构成。底面的折叠或粘合方式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公用的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说明。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碗装外箱底面为对开设计,产品装入完成后,需要用胶带封口。箱体内使用横梁和竖梁(即条形块支撑板)将箱体分隔开来,形成多个独立区域,以便每个隔断区域内可以同时摆放至少两碗碗面。这种横梁或竖梁支撑板隔断结构可以有效增强纸箱的抗压能力,保护里面的碗面不被压坏。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外箱箱体内部可装12碗碗面,碗面正面朝向带有矩形切线8的第三侧面5 ;箱体内使用一竖两横共3块条形块支撑板将纸箱内部平均分隔成6个隔断区域,每个隔断区域内同向摆放两碗碗面。[0021]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碗装外箱,其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底面、顶盖和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为相互对应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互对应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顶盖与第一侧面相连的折痕线设置线性切线,在第二侧面距其左右边缘1/8至1/4处、距底面1/3处设置矩形切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碗装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第一侧面相连,宽度与所述底面宽度相当,其长度比底面稍长,长出部分设置折痕线,将顶盖分为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碗装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由与四个侧面之间分别以折痕相连的四小块底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碗装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切线和所述矩形切线连续但不连贯,所述线性切线和所述矩形切线间距通过换用不同的切刀来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碗装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里层、中间层和外层三层结构,所述里层和外层为纸质材质,所述中间层采用瓦楞纸板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碗装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使用条形块横梁和条形块竖梁支撑板将箱体分隔开来,形成多个独立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碗装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使用一竖两横共3块条形块支撑板将纸箱内部平均分隔成6个隔断区域,每个隔断区域内同向摆放两碗碗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装外箱,其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底面、顶盖和四个侧面。其中,顶盖为一块整版,其与第一侧面相连,宽度与所述底面宽度相当,其长度比底面稍长,长出部分设置折痕线,将顶盖分为两部分,沿顶盖与第一侧面相连的折痕线设置线型切线,在第二侧面距其左右边缘1/8至1/4处、距底面1/3处设置矩形切线。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碗装外箱不仅方便撕除顶盖,且顶盖撕除后的剩余部分还可以作为货架上的托盘使用。
文档编号B65D77/02GK202558023SQ2011205667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周发章, 王九秀, 雷恒森, 唐莉莉 申请人:北京金田麦国际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