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22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盖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盖容器。
背景技术
由合成树脂成型的带盖容器在超市和便利店等中作为盛装盒饭、菜肴、经防腐处理的食品等的容器被大量制造及消耗。这些带盖容器大多作为一次性产品进行制造。但是,因食品的不同,还有一次不能用完的食品(例如,梅干、腌制过的青葱(Pickled shallot)、鱼子酱、鲑鱼籽、水果、干果、沙拉等),所以希望多次使用带盖容器。 该情况下重要的是盖的密闭性。为此,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等记载了一种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由具有上方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之间形成有圆周方向的简易密封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09928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2953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I的带盖容器采用了螺纹接合,在板材成型品即容器主体侧的裙部(skirt portion)形成主体侧螺纹阶梯部和嵌合部,形成在同样的板材成型品即盖体侧上的与所述容器主体的裙部相对的位置处的裙部上,形成有形状与主体侧螺纹阶梯部相同的盖体侧螺纹阶梯部和嵌合部,由此,相对于容器主体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盖体。而且,使容器主体的螺纹阶梯部与盖体的螺纹阶梯部螺合,进一步使容器主体侧的嵌合部与盖体侧的嵌合部卡合或嵌合,由此,在两者之间形成密封部,能够确保密闭性。而且,通过使所述嵌合部相互嵌合,能够相互紧密结合容器主体和盖体的两个裙部,从而能够确保更高的密闭性。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通过板材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主体侧的嵌合部形成在容器主体的外侧裙部。因此,在盖体外侧裙部还需要设置用于与其卡合的盖体的嵌合部。在如上所述通过板材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主体及盖体上,外侧裙部的强度弱,且容易变形,导致在以该外侧裙部嵌合的结构中,不能发挥充分的密闭性。另外,即使在容器主体的外侧裙部和盖体的外侧裙部相互设置螺纹阶梯部,并使这些螺纹阶梯部相互卡合,因上述相同的理由,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密闭性。而且,即使组合这些嵌合部和螺纹阶梯部双方,但由于通过板材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主体及盖体的外侧裙部是容易变形的部位,所以,仍然不能得到充分的密闭性。而且,难以形成相同形状的螺纹阶梯部,使通过板材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主体及盖体的裙部能够相互螺纹卡合,并且,若不能成型为相同形状,则该情况下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密闭性。专利文献2的带盖容器的特征是,在容器主体部或盖部中的任意一方的水平凸缘部上遍及全周形成用于密闭的突状体,并在另一方上遍及全周形成用于在关闭盖时密闭嵌合所述突状体的槽。而且,具有突状体导向部,用于在将盖部从容器主体部拆下时,将该突状体向上方引导,从而向拆卸方向引导盖部。但是,仅通过上述构造的突状体和槽,不能强力地压接容器主体和盖部,不能确保高的密闭性。因为专利文献2记载的容器中所设置的突状体导向部即使能够将突状体向上方引导,从而向拆卸方向引导盖部,在关闭盖时也不能压接盖和容器主体,这是因为没有作用向下方按压形成在盖体上的凸缘部的力、即将凸缘部按压到形成在容器主体上的凸缘部的面的力。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盖容器,即使是例如板材成型的带盖容器,也容易成型,并且在关闭盖时能够容易且可靠地确保充分的密闭性,而且盖的拆装操作容易。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进行了大量实验,由此得知,使盖体的一部分压接在容器主体的内侧壁部的情况下,容器主体的内侧壁部难以变形,所以能够得到高的密封性。另夕卜,还发现通过在容器主体的外侧裙上形成导向面,并使形成在盖体上的突起沿该导向面移动,能够在容器主体和盖体之间稳定地形成高的压接状态。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知识而得到的。S卩,本发明的带盖容器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带盖容器,由具有大致圆形的上方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所述上方开口部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至少具有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从该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缘部;从该第一凸缘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容器侧裙部,所述盖体的周缘部至少具有盖内侧壁部,其在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具有能够在全周范围内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抵接的区域;从该盖内侧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部;从该第二凸缘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盖体侧 裙部,而且,在所述盖体侧裙部形成有两个以上朝向内侧突出的突部,容器侧裙部形成为,在使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与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所述第一凸缘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容器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盖体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容器侧裙部形成有在安装盖体时能够使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向下方引导的第一导向面,关闭盖体时,所述突部被所述第一导向面朝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从而使形成在所述容器内侧壁部和所述盖内侧壁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成为被压接的状态,并能够确保密封部具有高密封性。在上述带盖容器中,闭盖时,形成在盖体上的突部被形成在容器侧裙部上的所述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而且,通过将盖体引向下方,成为盖内侧壁部的能够在全周范围内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抵接的区域和容器内侧壁部相互压接的状态。而且,由此,在容器内侧壁部和盖内侧壁部之间形成具有高密封性的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另外,关闭盖的操作是,形成在盖体上的突部被形成在容器侧裙部上的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仅使盖体向紧固方向转动即可,在转动结束的时刻,形成所述具有高密封性的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
而且,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中,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如上所述地不形成在裙部,而形成在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上。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的部分与从容器主体的上端向外侧下方形成的裙部相比,是更难因外力产生变形的区域,盖上盖子之后,能够以高的概率阻止液密的密封部发生损坏。而且,安装盖时,在一只手握住容器主体且另一只手从上方把持盖体的状态下,将盖体载置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在该状态下,使盖体向紧固方向转动。另外,在将盖体载置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的姿势下,成为形成在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与形成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所述第一凸缘部抵接的状态。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中,以在该状态下,盖体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容器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盖体侧裙部,从盖的紧固开始时到紧固结束时的期间,把持盖体的人的指尖不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尤其是在安装盖时,使盖体转动所需的力在形成在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被所述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时变得比以前更大,对指尖施加比以前更大的力,但如上所述,从盖的紧固开始时到紧固结束时的期间,把持盖体的人的指尖不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所以,即使对指尖施加力,也不会发生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而受伤的情况。另外,拆下盖时,直到盖体相对于容器主体成为自由状态,即,直到成为形成在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从形成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把持盖体的人的指尖不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在第一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尤其在拆下盖时,在形成在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与形成在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下,能够进一步促使盖体沿圆周方向转动。但是,在第一方式的带盖容器中,较长地形成盖体侧裙部,使得在该状态下,如上所述那样盖体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容器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从而容器侧裙部的下端不露出,由此,为拆下盖而使盖转动时,也能够避免把持盖体的人的指尖不小心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由此,不会发生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损伤指尖的情况。另外,在第一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具有第一和第二水平方向的凸缘部,由此,能够使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及盖体的周缘部不易受到由外力引起的变形,并能够以更高的概率阻止所述液密的密封部发生损坏。而且,在上述方式中,当关闭盖体时,所述突部被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此时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也能够成为压接的状态。2个凸缘部成为压接状态,由此,在该区域中,也是圆周方向的液密 的密封部作为第二密封部形成,并得到密封性更高的带盖容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的第二方式是一种带盖容器,由具有大致圆形的上方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上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所述上方开口部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口部至少具有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从该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容器侧裙部,所述盖体的周缘部至少具有盖内侧壁部,其在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具有能够在全周范围内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抵接的区域;从该盖内侧壁部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盖体侧裙部,而且,在所述盖体侧裙部形成有两个以上朝向内侧突出的突部,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容器侧裙部形成有第一导向面,其在安装盖体时,将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上的所述突部向下方引导;第二导向面,其在将安装在容器主体上的盖体拆下时,以供所述突部的下缘侧接触的姿势向上方引导突部,所述第二导向面局部具有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大致平行的水平区域,容器侧裙部形成为,在使所述盖体侧裙部的所述突起的下缘侧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所述水平区域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容器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盖体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关闭盖体时,所述突部被所述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从而使形成在所述容器内侧壁部和所述盖内侧壁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成为被压接的状态,并能够确保密封部具有高密封性。在上述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安装盖时的动作与所 述第一方式的带盖容器大致相同,但拆下盖体时的动作不同。即,在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形成有能够以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与容器侧裙部接触的姿势向上方引导该突部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局部具有与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大致平行的水平区域。拆下盖时,形成在盖体侧裙部上的突部被第二导向面向上方引导,从而拆下盖时的操作变得极其容易。另外,在该过程中,所述突起通过所述水平区域,由此还能够确保拆卸操作的稳定性。当然,关闭盖时,还能够将所述第二导向面作为所述突部的下缘侧的导向面使用,从而闭盖的操作也变得更容易。另外,关闭盖时,将所述突部的下缘侧载置在所述水平区域上,并从该状态开始使盖体向紧固方向转动,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突部引导到所述第一导向面的位置。在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安装盖时或者拆下盖时,能够避免把持盖体的人的指尖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而使指尖受伤。即,在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当安装盖时,以使所述凸部从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面上的所述水平区域沿所述第一导向面移动的方式使盖体转动时,以及当拆下盖体时,以使所述凸部从所述第一导向面移动到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向面上的所述水平区域的方式使盖体转动时,向把持盖体的指尖施加大的力,但在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盖体侧裙部形成为,在盖体侧裙部的所述突起的下缘侧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所述水平区域抵接的状态下,盖体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容器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向指尖施加力的状态下,指尖不与容器侧裙部的下端缘接触。由此,在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在紧固或拆卸盖体时,也不会引起指尖受伤。在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的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导向面的所述水平区域的上方不存在所述第一导向面。在该方式中,所述水平区域的上方不存在所述第一导向面,由此,在上方形成开放状态,关闭盖时,能够容易地将该突部的下缘侧载置在所述水平区域上。而且,从该状态开始使盖体向紧固方向转动,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所述突部引导到所述第一导向面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对用于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的具体方式没有限定,但作为例子,容器内侧壁部及盖内侧壁部是圆筒面或向上方扩开的圆锥面,其中可以列举以下方式(A)设盖内侧壁部的上端的半径为rl、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的半径为r3、容器内侧壁部相对于垂直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0 I、盖内侧壁部12相对于垂直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0 2时,rl彡r3且0° ( 0 I < 0 2的方式;(B)rl彡r3且0 1> 02彡0°的方式;(C)rl >r3且e I大致等于0 2,但不是0°的方式等。而且,在第一及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也可以在所述盖体的盖体侧裙部上形成多个纵向的加强筋。在该方式中,能够增大盖体的盖体侧裙部的强度,由此,能够防止盖体的变形,并且在盖体的拆装操作时不易打滑。而且,在第一及第二方式的带盖容器中,容器主体和盖体都是由合成树脂片材得到的板材成型品。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中,容器主体侧的容器侧裙部具有对形成在盖体上的突部进行引导的第一导向面,所以,即使容器主体和盖体都是如板材成型品那样的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形状的构造,也能够稳定且可靠地进行盖的紧固操作。本说明书包括作为本申请的优先权基础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60475号的说明书和/或附图记载的内容。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由合成树脂薄片成型得到的带盖容器赋予高的密闭性。而且,能够容易地反复进行盖体的拆装操作,并且能够得到在拆装时不会使把持盖体的指尖受伤的带盖容器。另外,能够得到与以往容器相比成型更容易的带盖容器。


图I是以分离容器主体和盖体的状态表示本发明的带盖容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安装有盖的状态的带盖容器的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带盖容器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I所示的带盖容器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7是用于说明盖体侧裙部的长度及其作用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带盖容器I由盖体10、和供该盖体10安装以覆盖其上方开口部21的容器主体20构成。在该例中,盖体10和容器主体20是对厚度为0. 2 I. Omm左右的薄壁合成树脂片材进行热成型而得到的板材成型品,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0为圆形或大致圆形,具有盖顶面部IOa和与盖顶面部IOa连续的周缘部11。而且,所述周缘部11由以下部分构成从盖顶面部IOa的外缘升高的盖内侧壁部12 ;从盖内侧壁部12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宽度为a2的环状第二凸缘部13 ;从第二凸缘部13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盖体侧裙部14。在该例中,所述盖体侧裙部14由以下部分构成盖体侧上裙部14a;从该盖体侧上裙部14a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加强用水平凸缘14c ;从该加强用凸缘14c的外缘向下方延伸的盖体侧下裙部14b。而且,在所述盖体侧上裙部14a的下端附近,沿圆周方向以相等的距离形成两个以上(在图示的例子中是4个)向内侧突出的突部15。此外,关于盖体侧下裙部14b向下方延伸的距离、即盖体侧下裙部14b从加强用水平凸缘14c向下方的长度及其作用效果,在后面进行说明。在盖体侧裙部14上还纵向形成有多个加强筋(rib) 16,除了发挥加强效果以外,还在拆装盖时发挥防滑效果,但该结构不是必需的。此外,在图示的结构中,第二凸缘部13呈平板状,但也可以是弧状的非平板的方式。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二凸缘部13,从盖内侧壁部12的上端直接向下方形成盖体侧裙部14。容器主体20是具有规定深度的有底圆筒状,并具有所述上方开口部21,该上方开口部21与从容器主体20的底面周缘朝向上方形成的容器主体侧壁20a的上缘连续。所述上方开口部21具有与容器主体侧壁20a的上缘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22 ;从容器内侧壁部22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宽度为al a2)的环状第一凸缘部23 ;从第一凸缘部23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容器侧裙部24。所述容器侧裙部24的长度与所述盖体侧上裙部14a的长度大致相等,在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形成有能够载置盖体侧裙部14的所述加强用凸缘14c的大小的加强用水平凸缘24c。而且,在所述容器侧裙部24形成有导向面30、40等,用于引导形成在盖体10上的所述突部15,并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此外,优选形成在盖体10上的所述突部15朝向内侧的宽度(进深)与所述第二凸缘部13的宽度a2和第一凸缘部23的宽度al之间的差值P大致相等,或稍小。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第一凸缘部23呈平板状,但在所述第二凸缘部13为弧状的非平板状的方式的情况下,形成与其对应的形状,另外,省略第二凸缘部13的情况下,在 容器主体20上,也从容器内侧壁部22的上端直接向下方形成容器侧裙部24。在盖上盖子时,所述容器内侧壁部22成为与形成在盖体10上的所述盖内侧壁部12相对的区域。而且,将盖体10安装在容器主体20上时,盖内侧壁部12具有能够在全周范围内与容器内侧壁部22抵接的区域,由此,在容器内侧壁部22和盖内侧壁部12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参照图4说明形成上述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的几个具体方式。在图4 (a)的方式中,容器内侧壁部22及盖内侧壁部12形成为向上方扩开的圆锥面,设盖内侧壁部12的上端的半径为rl、下端的半径为r2、容器内侧壁部22的上端的半径为r3时,rl ^ r3 > r2,并且,设容器内侧壁部22相对于垂直的中心线0的倾斜角度为e 1,盖内侧壁部12相对于垂直的中心线0的倾斜角度为0 2时,成为0° < 0 1< 0 2。在该方式中,盖上盖子时,容器内侧壁部22的呈圆形的上端部在全周范围内与形成盖内侧壁部12的圆锥面抵接,通过该抵接部形成圆周方向的密封部。图4 (b)在0 1为0°、即容器内侧壁部22是圆筒面这一点与图4 (a)所示的结构不同。在该方式中,当盖上盖子时,容器内侧壁部22的呈圆形的上端部也在全周范围内与形成盖内侧壁部12的圆锥面抵接,通过该抵接部形成圆周方向的密封部。在图4 (C)的方式中,0 2为0°、即盖内侧壁部12为圆筒面,因此,rl =r2。r3大于rl,另外,0 1大于0°。在该方式中,当盖上盖子时,盖内侧壁部12的呈圆筒面的下端部在全周范围内与形成容器内侧壁部22的圆锥面抵接,通过该抵接部形成圆周方向的密封部。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只要满足91> 9 2的关系,即使盖内侧壁部12是圆锥面,也能够形成同样的密封部。图4 (d)的方式是rl > r3、01= 9 2^0°的情况。在该方式中,当盖上盖子时,形成容器内侧壁部22的圆锥面和形成盖内侧壁部12的圆锥面发生面接触,由此形成圆周方向的密封部。以下,参照图5说明所述导向面30、40等。首先说明第一导向面30。第一导向面30是从容器侧裙部24向径向外侧伸出而形成的面,具有从容器侧裙部24的上端即第一凸缘部23朝向斜下方的倾斜部35。而且,在该例中,所述倾斜部35的下端部26形成有以与容器侧裙部24的上端面即第一凸缘部23平行的姿势沿径向伸出的水平部32。第一导向面30朝向径向外侧的伸出量在与第一凸缘部23接触的部分25较小,并且随着趋向下方而逐渐变大,在下端部26即水平部32成为最大。最大部的伸出量与所述第二凸缘部13的宽度a2和第一凸缘部23的宽度al的差值P大致相等。另外,形成有从第一导向面30的所述倾斜部35及水平部32的伸出的外缘向上方升高的上升壁31。所述上升壁31以与上方开口部21的容器侧裙部24同心圆状的方式超过水平部32,并进一步延伸到后方(图中的左方向)。如上所述,水平部32处的伸出量与第二凸缘部13的宽度a2和第一凸缘部23的宽度al的差值P大致相等,从而上升壁31的所述以同心圆状延伸的部分31a的径向位置和容器主体20的上方开口部21的容器内侧壁部22之间的距离与盖体10上的第二凸缘部13的宽度a2大致相等。由此,当盖上盖子时,盖体10的盖体侧裙部14的内表面和所述上升壁31的所述以同心圆状延伸的部分31a能够取得大致接触的状态。此外,该上升壁31的以同心圆状延伸的部分31a构成下述的第二导向面40 的上升壁部分。在上述说明中,从所述水平部32的上端部到所述第一凸缘部23的距离h、与形成在盖体10的所述盖体侧上裙部14a的下端附近的所述突部15的上表面至盖体10的所述第二凸缘部13的距离H (参照图5)的关系是H <h,但这并不是必需的特征。如下所述,关闭盖体10时,突部15被第一导向面30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10被引向下方,通过将其向下移动,使得在全周范围内与盖内侧壁部12的所述容器内侧壁部22抵接的区域和所述容器内侧壁部22能够形成相互压接的状态,以此为条件,距离H和距离h的关系是任意的。另外,所述第一导向面30的数量与形成在盖体10上的突部15的数量相同,在该例中形成4个所述第一导向面30。优选第一导向面30的圆周方向长度为容器主体20的上方开口部21的圆周的1/8左右。在所述水平部32的终端部附近,形成有从容器侧裙部24的面稍向径向鼓出的隆起33a、33b。由此,在所述隆起33a和33b之间形成有凹部34。以下,对第二导向面40进行说明。第二导向面40也是从容器侧裙部24向径向外侧伸出的面,如图所示,位于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面30的水平部32更靠圆周方向近前侧(图中的右方向),并以所述凹部34的下缘水平位置为出发点逐渐向斜上方形成,第二导向面40的上端到达容器侧裙部24的上端面即第一凸缘部23。在该例中,第二导向面40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倾斜区域41 ;与第一倾斜区域41连续并与容器侧裙部24的上端面平行的水平区域42 ;与水平区域42连续的第二倾斜区域43。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倾斜区域41和与其连续的水平区域42形成为将所述上升壁31的以同心圆状延伸的部分31a的适当位置沿水平方向向内侧弯折而成的形状,另外,水平区域42的一部分和第二倾斜区域43形成为将所述上升壁31的适当位置沿水平方向弯折而成的形状。而且,在第二导向面40的所述水平区域42和第二倾斜区域43的上方不存在所述第一导向面30。另外,在第二导向面40的上方存在第一导向面30的区域中第一导向面30和第二导向面40之间的距离成为形成在盖体10上的所述突部15能够以水平姿势通过的距离。以下,对在容器主体20上安装盖体10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安装盖时,形成在容器主体20的所述上方开口部21的上方覆盖盖体10的所述周缘部12的状态,并朝向下方稍微按压。由此,除了在盖体10的4个突起15与容器主体20的第一凸缘部23的所述的部分25 (第一导向面30的上端处的伸出部)抵接时以外,盖体10以使突起15的内侧面与容器主体20的容器侧裙部24接触的姿势下沉。抵接的情况下,使其稍微转动。通过盖体10的下降,突部15的下缘侧与第二导向面40的任意位置抵接,并且至少在所述水平区域42的上方移动。在该状态下,使盖体10进一步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在该过程中,各个突起15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上缘部分别与第一导向面30接触。在盖体10的一个方式中,如图7 (a)所示,以所述突部15的下缘侧载置在第二导向面40的水平区域42上的姿势,换言之,以使突部1 5的下缘侧与第二导向面40的水平区域42抵接的状态,形成盖体侧裙部14,并使盖体侧裙部14的下端位于比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在上述例子中,盖体侧裙部14中的盖体侧上裙部14a的长度根据与容器主体20的容器侧裙部24的关系形成为规定的长度。此外,这里,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成为形成在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的加强用水平凸缘24c的位置。安装盖时,通常是在一只手握住容器主体20且另一只手从上方把持盖体10的状态下,将盖体10载置在容器主体20的上方开口部21,然后,转动所述盖体10。此时,在所述突起15与第一导向面30接触之前,阻力小,且能够以轻微的力进行转动。然后,所述各突起15通过由第一导向面30、第二导向面40和容器侧裙部24形成的凹槽内,但在该过程中,各突起15沿第一导向面30的倾斜,与第一导向面30接触的同时被引导,从而逐渐被引向下方。换言之,盖体10的整体朝向下方,即被引向容器主体20侧。而且,各突起15跨过所述隆起33进入所述凹部34内,因此,盖的安装操作结束。在该转动操作中,各突起15与第一导向面30接触的同时被弓丨导,在逐渐被弓I向下方的过程中,与以前相比,阻力变大,所以,在力施加到指尖的状态下且在将盖体侧上裙部14压入内侧的姿势下,使盖体10转动。此时,如果指尖与形成在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的加强用水平凸缘24c的前端接触,则可能会划伤手指等。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盖体10中,如上所述,较长地形成盖体侧裙部14,使得盖体侧裙部14的下端位于比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加强用水平凸缘24c的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从而不会成为加强用水平凸缘24c露出到外部的状态,所以,不会使指尖等不小心受伤。而且,在上述盖体10的整体引向容器主体20侧的过程中,成为盖内侧壁部12逐渐压接容器内侧壁部22的状态,其结果,成为基于图4说明的所述“圆周方向的密封部”被加压的状态。由此,与只是抵接的情况相比,具有更高液密性的液密的密封部形成在盖内侧壁部12和容器内侧壁部22之间。此外,在图4 (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优选为01= 0 2,但通过压接,双方稍微变形,所以,即使0 1和0 2稍有不同,也能够达到所期待的目的。如上所述,容器内侧壁部22是与容器主体20的容器主体侧壁20a的上缘连续的部分,与裙部相比,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变形。因此,即使在安装了盖之后,向带盖容器施加其他方向的外力,在“圆周方向的密封部”产生间隙的概率也极低,能够以高的概率阻止内部的液体漏出。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如上所述,从与第一导向面30连续的所述水平部32的上端部到第一凸缘部23的距离h、与所述盖体10的所述突部15的上表面至第二凸缘部13之间的距离H的关系为H < h,从而在盖的安装操作结束的时刻,盖体10的第二凸缘部13相对于容器主体20的第一凸缘部23成为所需的压接状态。由此,更良好地确保容器主体20和盖体10的密闭性。此外,在该例中,第一导向面30向径向外侧的伸出量在第一凸缘部23的所述的部分25较小,随着趋向下方而逐渐变大。而且,沿该面形成有所述上升壁31。由此,即使各突起15载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23的所述部分25时,仅使盖体10稍向前后方向转动,就能够使突起15落入至第二导向面40,并且盖的安装操作更容易。可以将第一导向面30形成为沿径向稍向上方倾斜的面,并且将突起15的上表面侧形成为沿径向倾斜的面,由此,能够同时满足紧固操作的容易性和成型的容易性。 拆下盖体20时,使盖体1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随着转动,盖体10的各突起15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下缘部沿第二导向面40移动,同时,在由第一导向面30、第二导向面40和容器侧裙部24形成的凹槽内移动,并由此脱离。脱离后,在适当的位置抬起盖体10,就能够拆下盖体10。拆下盖体10时,最初,有较大的力作用于指尖,当能够使所述突起15在第二导向面40的所述水平区域42的上方移动时,阻力变小,转动变得容易。此时,如果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即加强用水平凸缘24c露出到外部,则有可能导致指尖与其接触而被划伤,但在这里,由于加强用水平凸缘24c被盖体侧裙部14 (的盖体侧下裙部14b)覆盖,所以不会使指尖等不小心受伤。此外,所述图7 (a)的方式是盖体侧裙部14最短的状态,只要比其长,就能够实现所期望的目的。例如优选如图7 (b)所示,形成为在盖体10的突起15的下缘侧与容器主体20的第一凸缘部23抵接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盖体侧裙部14 (的盖体侧下裙部14b)覆盖容器主体20侧的加强用水平凸缘24c的长度。图6表示本发明的带盖容器的其他实施方式,是与图5相当的图。本实施方式在不具有所述第二导向面40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I不同。另外,在图6中,31b表示所述上升壁31的以同心圆状延伸的部分31a的终端部,并被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I相同,对于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方式中,在盖体10落入到所需程度的状态下,将盖体10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使各个突起15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上缘部分别与第一导向面30接触,从而沿第一导向面30的倾斜,一边与第一导向面30接触,一边被引导,进而逐渐被引向下方。而且,如上所述,在盖的安装操作结束的时刻,盖体10侧的第二凸缘部13相对于容器主体20的第一凸缘部23成为所需的压接状态,确保容器主体20和盖体10的密闭性。在该方式的情况下,盖体侧裙部14的长度优选为在盖体10的突起15的下缘侧与容器主体20的第一凸缘部23抵接的状态下,能够位于比容器主体20侧的加强用水平凸缘24c更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在盖体10的安装、拆卸时使指尖等不小心受伤。虽然未图示,但形成在盖体10上的突起在图中设置了 4个,只要是两个以上,其个数是任意的。当然形成与突起的个数相应的数量的第一导向面30以及在必要的情况下在容器主体20上形成第二导向面40。各突起优选沿圆周方向以等间隔配置。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所述盖体侧裙部14是由盖体侧上裙部14a、加强用水平凸缘14c和盖体侧下裙部14b构成的结构,但在能够得到所需的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加强用水平凸缘14c。另外,也可以在容器主体20侧的加强用水平凸缘24c及其附近,通过实施热成型进行细凹凸加工或压花加工,从而在侧面观察时具有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梯形波等)的外缘线,即,不是直线的外缘线。由此,解决了外周缘的边缘的锋利,所以在单独处理容器主体20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指尖的效果。另外,还具有容器侧裙部24的加强效果。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的刊物、专利及专利申请都直接作为参考援引入本说明书。附图标记的说明I…带盖容器10…盖体IOa…盖顶面部
11…盖体的周缘部12…盖内侧壁部13…第二凸缘部14…盖体侧裙部14a…盖体侧上裙部14b…盖体侧下裙部14c…加强用水平凸缘15…突部I6…加强筋20…容器主体20a…容器主体侧壁21…上方开口部22…容器内侧壁部23…第一凸缘部24…容器侧裙部24c…加强用水平凸缘26…第一导向面的下端部30…第一导向面31…上升壁31a…上升壁的以同心圆状延伸的部分32…水平部33…隆起34…凹部40…第二导向面41…第二导向面的第一倾斜区域42…第二导向面的水平区域43…第二导向面的第二倾斜区域rl…盖内侧壁部的上端的半径r2…盖内侧壁部的下端的半径
r3…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的半径0 I…容器内侧壁部相对于垂直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9 2…盖内 侧壁部相对于垂直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盖容器,由具有大致圆形的上方开ロ部的容器主体和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所述上方开ロ部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所述带盖容器的特征在干, 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至少具有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从该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缘部;从该第一凸缘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容器侧裙部, 所述盖体的周缘部至少具有盖内侧壁部,其在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具有能够在全圆周范围内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抵接的区域;从该盖内侧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部;从该第二凸缘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盖体侧裙部,而且,在所述盖体侧裙部形成有两个以上朝向内侧突出的突部, 所述盖体侧裙部形成为,在使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的所述突部的下缘侧与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的所述第一凸缘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容器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容器侧裙部形成有在安装盖体时能够使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的所述突部向下方引导的第一导向面, 关闭盖体时,所述突部被所述第一导向面朝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从而使形成在所述容器内侧壁部和所述盖内侧壁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成为被压接的状态,确保密封部具有高密封性。
2.一种带盖容器,由具有大致圆形的上方开ロ部的容器主体和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的盖体构成,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在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所述上方开ロ部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液密的密封部,所述带盖容器的特征在干, 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开ロ部至少具有与容器主体的侧壁连续的容器内侧壁部;从该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容器侧裙部, 所述盖体的周缘部至少具有盖内侧壁部,在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主体上时,具有能够在全圆周范围内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抵接的区域;从该盖内侧壁部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盖体侧裙部,而且,在所述盖体侧裙部形成有两个以上朝向内侧突出的突部, 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容器侧裙部形成有第一导向面,其在安装盖体时,能够将形成在所述盖体侧裙部的所述突部向下方引导;第二导向面,其在将安装在容器主体上的盖体拆下时,能够以供所述突部的下缘侧接触的姿势向上方引导突部, 所述第二导向面局部具有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大致平行的水平区域,并且盖体侧裙部形成为,在使所述盖体侧裙部的所述突起的下缘侧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所述水平区域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侧裙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容器侧裙部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关闭盖体时,所述突部被所述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从而使形成在所述容器内侧壁部和所述盖内侧壁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成为被压接的状态,确保密封部具有高密封性。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侧壁部及所述盖内侧壁部为圆筒面或向上方扩开的圆锥面,设所述盖内侧壁部的上端的半径为rl、所述容器内侧壁部的上端的半径为r3、所述容器内侧壁部相对于垂直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0 I、所述盖内侧壁部相对于垂直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0 2时,满足rl彡r3且0° ^ 0 I < 0 2,或者rl <r3且Θ1> θ 2 ^ 0° ,或者rl > r3且θ I大致等于Θ 2,但不为0°中的任意关系。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关闭盖体时,所述突部被第一导向面向下方引导,由此,盖体被引向下方,通过被引向下方,所述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也成为压接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导向面的至少所述水平区域的上方不存在所述第一导向面。
全文摘要
容器主体(20)包括具有容器内侧壁部(22)和容器侧裙部(24)的上方开口部(21)。盖体(10)具有盖内侧壁部(12)和盖体侧裙部(14),在盖体侧裙部(14)形成有两个以上向内侧突出的突部(15)。在容器侧裙部(24)形成有安装盖体(10)时向下方引导突部(15)的第一导向面(30),盖上盖子时,突起(15)被引向容器主体(20)侧。由此,形成在容器内侧壁部(22)和盖内侧壁部(12)之间的密封部成为被压接的状态,能够确保高密封性。另外,使盖体侧裙部(14)的长度增长,在进行装卸盖子的操作时,容器侧裙部(24)的下端被盖体侧裙部(14)的下方部覆盖。由此,能够防止指尖受伤。
文档编号B65D43/06GK102781786SQ2011800118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
发明者小川政则 申请人:富比食品包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