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馈纸装置及事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馈纸装置及事务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节省成本的馈纸装置及事务机。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办公室中例如会设置扫描器(scanner)、影印机(photocopier)或是打印机(printer)等办公室自动化设备,而使用者可以藉由这些办公室自动化设备来进行文书处理作业。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多种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同时配置于办公室时,将会占据许多空间。因此,整合有影印、打印以及扫描等功能的事务机(mult1-function printer, MFP)便被发展出来,以解决上述问题。使用者通常将一叠纸张置于事务机,以进行影印、打印或扫描。事务机需要止挡元件,以在纸张馈入事务机时,能够确切地挡住纸张,避免同时进了太多纸张而影响打印程序或是影响打印品质。图1为现有一种事务机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现有的事务机的馈纸装置包括第一止挡元件110、第二止挡元件120以及设置于内壳体并用以带动第一止挡元件110的凸肋130。在未馈纸的状态时,第一止挡元件110会与第二止挡元件120接触以限位第二止挡元件120,而第二止挡元件120会禁止纸张进入。当馈纸时,内壳体的下降会让设置于内壳体上的凸肋130推移第一止挡元件110,让第一止挡元件110顺时针转动并解除对第二止挡元件120的限位,让第二止挡元件120可以自由转动。此时,馈纸滚轮的转动使纸张可自由通过第二止挡元件120并进入纸张传输通道。然而,当使用者打开事务机的外壳体并对事务机内的元件进行检修后,再将外壳体关闭时,有可能会造成第一止挡元件110或第二止挡元件120的回位不确实,引起第一止挡元件110或第二止挡元件120无法有效作用。再者,这样子的设计,需要两个止挡元件,所以用料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节省成本的馈纸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打印品质的事务机。本发明提出一种馈纸装置,包括一外壳体、一内壳体以及一止挡兀件。外壳体具有一对第一侧壁、一对开孔以及一对凹槽,其中每一开孔及每一凹槽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一侧壁上,且每一凹槽位于相对应的一开孔上。内壳体位于外壳体的第一侧壁旁,且内壳体具有一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具有一限位凸肋,且限位凸肋凸向第一侧壁。止挡元件位于第一侧壁之间,其具有一本体、一挡点以及一枢轴,其中本体具有一顶部以及一止挡部,挡点设置于顶部,并对应位于凹槽中,而枢轴位于挡点及止挡部之间,并且对应卡合于开孔中。当进行馈纸时,内壳体相对外壳体移动,而止挡元件的枢轴相对限位凸肋移动,止挡元件以枢轴为旋转中心自一止挡位置逆时针转动至一馈纸位置,且限位凸肋干涉止挡元件的枢轴,以使止挡元件固定于馈纸位置。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的馈纸装置的事务机,其包括一机体以及一上述的馈纸装置,且馈纸装置设置于机体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未进行馈纸时,限位凸肋干涉止挡元件的挡点,以将止挡元件固定于止挡位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馈纸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取纸元件以及一第二取纸元件,第一取纸元件及第二取纸元件设置于内壳体的相对两侧,且第一取纸元件及第二取纸元件皆穿设内壳体。上述的第一取纸元件包括一第一转轴以及一第一馈纸轮,其中第一转轴穿设内壳体,而第一馈纸轮套设第一转轴外,并位于内壳体内。此外,第二取纸元件包括一第二转轴以及一第二馈纸轮,第二转轴穿设内壳体,而第二馈纸轮套设第二转轴外,并位于内壳体内。此外,馈纸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馈纸轮下的一承纸匣,且承纸匣并位于内壳体内。基于上述,于本发明的馈纸装置中,将现有的两个止挡元件整合为一个止挡元件,且藉由内壳体与外壳体的相对移动,使限位凸肋与止挡元件相互配合而达到将止挡元件限位在馈纸位置或是止挡位置。相较于现有,本发明的馈纸装置使用的元件较少,因此可有效节省零件成本,且可减少组装工时及工序,降低人力成本。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一种事务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馈纸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沿着图2的A-A剖面线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应用图2的馈纸模组的事务机的示意图。图5 图8为事务机进行馈纸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10:第一止挡元件120:第二止挡元件130:凸肋200:馈纸装置210:外壳体212:第一侧壁214:开孔216:凹槽220:内壳体222:第二侧壁224:限位凸肋230:止挡元件232:本体
232a:顶部232b:止挡部234:挡点236:枢轴240:第一取纸元件242:第一转轴244:第一馈纸轮250:第二取纸元件252:第二转轴254:第二馈纸轮260:承纸匣300:事务机310:机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馈纸装置的示意图,而图3为沿着图2的A-A剖面线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应用图2的馈纸模组的事务机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
2、图3及图4,馈纸装置200包括一外壳体210、一内壳体220以及一止挡元件230,其中为了图示的简洁,图2中仅示出外壳体210相应其他元件而会描述到的部分,外壳体210的其余部分省略未显示。外壳体210具有一对第一侧壁212、一对开孔214以及一对凹槽216,其中每一开孔214及每一凹槽216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一侧壁212上,且每一凹槽216位于相对应的一开孔214上。内壳体220位于外壳体210的第一侧壁212旁,且内壳体220具有一第二侧壁222,第二侧壁222具有一限位凸肋224,且限位凸肋224凸向第一侧壁212。止挡元件230位于第一侧壁212之间,其具有一本体232、一挡点234以及一枢轴236,其中本体232具有一顶部232a以及一止挡部232b,挡点234设置于顶部232a,并对应位于凹槽216中,而枢轴236位于挡点234及止挡部232b之间,并且对应卡合于开孔214中。馈纸装置200还包括一第一取纸元件240以及一第二取纸元件250,第一取纸元件240及第二取纸元件250设置于内壳体220的相对两侧,且第一取纸元件240及第二取纸元件250皆穿设内壳体220。上述的第一取纸元件240包括一第一转轴242以及一第一馈纸轮244,其中第一转轴242穿设内壳体220,而第一馈纸轮244套设第一转轴242外,并位于内壳体220内。此外,第二取纸元件250包括一第二转轴252以及一第二馈纸轮254,第二转轴252穿设内壳体220,而第二馈纸轮254套设第二转轴252外,并位于内壳体220内。此外,馈纸装置2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馈纸轮244下的一承纸匣260 (如图4示),且承纸匣260并位于内壳体220内。将上述的馈纸装置200设置于机体310上,以组成一事务机300。图5 图8为事务机进行馈纸的流程不意图。请先同时参考图2、图4及图5,当事务机300未进行打印或是影印等程序时,馈纸装置200未进行馈纸。此时,内壳体220的第二侧壁222的限位凸肋224干涉止挡元件230的挡点234,以将止挡元件230固定于止挡位置,而纸张受到止挡元件230的本体232的止挡部232b限位,不会进入机体310内进行打印或影印的程序。接着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6,当事务机300进行影印或打印的程序时,馈纸装置200开始馈纸,此时内壳体220会先相对外壳体210移动,其移动方式是内壳体220设置有第一取纸元件240的一侧以第二取纸元件250的第二转轴252为旋转轴心而顺时针转动,所以内壳体220设置有第一取纸元件240的一侧会朝向承纸匣260 (标示于图5中)移动。在此同时,限位凸肋224随着内壳体220相对止挡元件230移动,并且从限位止挡元件230的挡点234的位置移动至限位止挡元件230的枢轴236。当限位凸肋224与枢轴236互相接触时,藉由限位凸肋224与枢轴236的形状互相配合,限位凸肋224推移枢轴236,进而使止挡元件230以枢轴236为旋转中心自一止挡位置逆时针转动至一馈纸位置(如图7示),然后藉由第一取纸元件240的第一转轴242的转动,使第一馈纸轮244接触纸张并将纸张传送入纸张输送路径(未显示)以进行影印或打印的程序。接着请继续参考图7,特别的是,在馈纸程序持续进行的状态下,限位凸肋224的位置与形状与止挡元件230的枢轴236的位置及形状互相配合,意即限位凸肋224干涉止挡元件230的枢轴236,所以限位凸肋224会将止挡元件230固定于馈纸位置。在此情况之下,止挡元件230的本体232的止挡部232b相对远离承纸匣260,所以被馈入的纸张并不会被止挡元件230接触到,所以馈入纸张时,可以保持纸张的完整性。接着请同时参考图2、图4及图8,当事务机300结束打印或影印的程序时,内壳体220设置有第一取纸元件240的一侧以第二取纸元件250的第二转轴252为旋转轴心而逆时针转动,限位凸肋224随着内壳体220的第二侧壁222而移动并解除与止挡元件230的枢轴236的限位,止挡元件230藉由其本身的重量而以枢轴236为旋转中心顺时针自馈纸位置转回至止挡位置。直到限位凸肋224再次与挡点234干涉时,限位凸肋224将止挡元件230固定在止挡位置,有效地挡住纸张。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于本发明的馈纸装置以及使用此馈纸装置的事务机中,藉由在内壳体上设置的限位凸肋与止挡元件的配合,便可以达到将止挡元件限制在止挡位置或是馈纸位置。此外,限位凸肋可以将止挡元件固定在馈纸位置,且位于馈纸位置的止挡元件在馈纸过程中不会与纸张形成干涉,所以纸张可以保持完整,进而提升打印品质。另外,原本在现有的馈纸装置中的两个止挡元件被整合成一个止挡元件,且应用在本发明的馈纸装置以及使用此馈纸装置的事务机中,可进而有效节省零件使用数量及成本、组装人员的组装工序及工时。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馈纸装置,包括: 一外壳体,具有一对第一侧壁、一对开孔以及一对凹槽,其中每一开孔及每一凹槽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一侧壁上,且每一凹槽位于相对应的一开孔上; 一内壳体,位于该外壳体的该对第一侧壁旁,且该内壳体具有一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具有一限位凸肋,且该限位凸肋凸向该些第一侧壁;以及 一止挡元件,位于该对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本体、一挡点以及一枢轴,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部以及一止挡部,该挡点设置于该顶部,并对应位于该对凹槽中,而该枢轴位于该挡点及该止挡部之间,并且对应卡合于该些开孔中, 进行馈纸时,该内壳体相对该外壳体移动,而该止挡元件的该枢轴相对该限位凸肋移动,该止挡元件以该枢轴为旋转中心自一止挡位置逆时针转动至一馈纸位置,且该限位凸肋干涉该止挡元件的该枢轴,以使该止挡元件固定于该馈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纸装置,其中未进行馈纸时,该限位凸肋干涉该止挡元件的该挡点,以将该止挡元件固定于该止挡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馈纸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第一取纸元件以及一第二取纸元件,该第一取纸元件及该第二取纸元件设置于该内壳体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取纸元件及该第二取纸元件皆穿设该内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馈纸装置,其中该第一取纸元件包括一第一转轴以及一第一馈纸轮,该第一转轴穿设该内壳体,而该第一馈纸轮套设该第一转轴外,并位于该内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馈纸装置,其中还包括一承纸匣,设置于该第一馈纸轮下,并位于该内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馈纸装置,其中该第二取纸元件包括一第二转轴以及一第二馈纸轮,该第二转轴穿设该内壳体,而该第二馈纸轮套设该第二转轴外,并位于该内壳体内。
7.一种事务机,包括: 一机体; 一馈纸装置,设置于该机体上,包括: 一外壳体,罩覆于该机体,并具有一对第一侧壁、一对开孔以及一对凹槽,其中每一开孔及每一凹槽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一侧壁上,且每一凹槽位于相对应的一开孔上; 一内壳体,位于该外壳体的该对第一侧壁旁,且该内壳体具有一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具有一限位凸肋,且该限位凸肋凸向该些第一侧壁;以及 一止挡元件,位于该对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本体、一挡点以及一枢轴,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部以及一止挡部,该挡点设置于该顶部,并对应位于该对凹槽中,而该枢轴位于该挡点及该止挡部之间,并且对应卡合于该些开孔中, 进行馈纸时,该内壳体相对该外壳体移动,而该止挡元件的该枢轴相对该限位凸肋移动,该止挡元件以该枢轴为旋转中心自一止挡位置逆时针转动至一馈纸位置,且该限位凸肋干涉该止挡元件的该枢轴,以使该止挡元件固定于该馈纸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事务机,其中未进行馈纸时,该限位凸肋干涉该止挡元件的该挡点,以将该止挡元件固定于该止挡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事务机,其中馈纸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取纸元件以及一第二取纸元件,该第一取纸元件及该第二取纸元件设置于该内壳体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取纸元件及该第二取纸元件皆穿设该内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事务机,其中该第一取纸元件包括一第一转轴以及一第一馈纸轮,该第一转轴穿设该内壳体,而该第一馈纸轮套设该第一转轴外,并位于该内壳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事务机,其中馈纸装置还包括一承纸匣,设置于该第一馈纸轮下,并位于该内壳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事务机,其中该第二取纸元件包括一第二转轴以及一第二馈纸轮,该第二转轴穿设该内壳体,而该第二馈纸轮套设该第二转轴外,并位于该内壳体内。`
全文摘要
一种馈纸装置及事务机。事务机包括机体以及装设于机体上的馈纸装置。馈纸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及止挡元件。外壳体具有第一侧壁、开孔及凹槽,其中开孔及位于开孔上的凹槽对应设置于第一侧壁上。内壳体位于外壳体的第一侧壁旁,并具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具有凸向第一侧壁的限位凸肋。止挡元件位于第一侧壁之间,具有本体、挡点及枢轴,其中挡点设置于本体的顶部,并对应位于凹槽中,而枢轴位于挡点及本体的止挡部之间,并且对应卡合于开孔中。
文档编号B65H3/56GK103108093SQ20121000598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张博智, 黄中良 申请人: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