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000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用于测试诸如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LED)封装模块的光电零组件的测试机台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诸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单晶粒封装或封装模块等光电零组件,在出厂前大都需经过特性检测,以通过诸如发光强度等参数作为判断标准对前述光电零组件进行分类。一般而言,前述检测作业是利用一自动化进料机构将待测试的料件递送至一测试机台中来完成。
传统上,待测试的料件是被排列装置在一料管中,通过将该料管尾端抬升使料管倾斜,这样料管中的料件即可借助重力自然地滑移出该料管,并进入一进料装置的缓冲站中,等待该进料装置的抓取机构进一步将之抓取至后续工作站中。美国第6,135,699号专利便揭示有类似的进料装置。
在上述美国专利中,待测试的集成电路封装元件是以其平整的正面朝下而具有突出端子的背面朝上的方式进入缓冲站,并在缓冲站的下方设置一带有真空吸嘴的旋转装置,在该旋转装置的吸嘴吸住料件的正面后,利用该旋转装置绕其自轴旋转而将料件自缓冲站取出,并翻转其姿态而递送至位于该旋转装置下方的另一工作站中。前述设计虽可达到递送料件的目的,然而由于该旋转装置是设在该缓冲站前端空间有限的下方,一旦卡料需停机维修时,供检修人员活动的空间相对较为狭小,而且各构件之间或与测试机台之间的安装配置关系,将受一定的限制。其次,料件在缓冲站中是一个靠着一个彼此推挤,因此,这种将料件从缓冲站的下方取送的设计容易造成卡料的现象。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特别适用于需将倾斜排列的料件取出并翻转姿态后递送至测试机台中进行测试的进料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具有可自倾斜排列的料件上方取出料件并翻转该料件至水平姿态的料件翻转装置,以使整体进料机构各构件的空间安排更具有弹性且不易卡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用于将待测试的料件递送至一测试机台中,其中所述料件具有一设置有一发光区的正面,以及一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含有:一料件整列装置,具有一倾斜设置且供多个料件排列容置的料件导引槽,用于将前述料件以其正面朝下背面朝上的方式导引至一待取出位置;一料件翻转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往复旋摆的翻转臂,以及一固定于所述翻转臂以能随着所述翻转臂的动作而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的第一料件吸取器,其中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待取出位置的料件的背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被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保持在一使其正面朝上且姿态实质上呈水平的翻转位置;一料件取放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往复旋摆的驱动臂,以及一受所述驱动臂驱动而能在一第三位置与一第四位置之间往复位移的第二料件吸取器,其中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翻转位置的料件的正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四位置时,被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被递送至所述测试机台中的一进料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用于将待测试的料件递送至一测试机台中,其中所述料件具有一设置有一发光区的正面,以及一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含有:一料件整列装置,具有一倾斜设置且供多个料件排列容置的料件导引槽,用于将前述料件以其正面朝下背面朝上的方式导引至一待取出位置;一料件翻转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往复旋摆的翻转臂,以及一固定于所述翻转臂以能随着所述翻转臂的动作而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的第一料件吸取器,其中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待取出位置的料件的背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被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保持在一使其正面朝上且姿态实质上呈水平的翻转位置;一料件旋转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旋转一预定角度的旋转台;一料件取放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往复旋摆的驱动臂,以及一第二料件吸取器与一第三料件吸取器,所述第二、三料件吸取器受所述驱动臂同步驱动而分别能在一第三位置与一第四位置之间以及一第五位置与一第六位置之间往复位移;其中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五位置,且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翻转位置的料件的正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六位置,且被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被递送至一位于所述料件旋转装置的旋转台上的旋转位置;其中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时,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旋转位置的料件的正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六位置时,被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被递送至所述测试机台中的一进料位置。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料件整列装置包含有:一倾斜设置的导引槽底板;二间隔设置在所述导引槽底板上的压板,所述二压板与所述导引槽底板之间形成所述料件导引槽;一设在所述导引槽底板的挡块,用于将所述料件停定在所述待取出位置。
所述料件整列装置还包含有一料件挡止器,所述料件挡止器具有:一固定架,设置在一线性滑轨组上,使所述固定架能受外力驱动而线性往复滑移;一压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能随所述固定架的动作而在一压抵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往复位移;其中所述压杆位于所述压抵位置时,所述压杆为自所述二压板之间伸入所述料件导引槽中压抵住一料件,而所述压杆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压杆离开所述料件,使所述料件能朝所述待取出位置的方向滑移。
所述料件挡止器还包含有:一挡止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能随所述固定架的动作而在一挡止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往复位移;其中所述挡止杆位于所述挡止位置时,所述压杆位于其释放位置,且所述挡止杆为从所述导引槽底板的一穿孔伸入所述料件导引槽中挡住被所述压杆所释放的料件,而所述挡止杆位于其释放位置时,所述压杆位于所述压抵位置,且所述挡止杆离开所述料件,使所述料件能朝所述待取出位置的方向滑移。
所述料件翻转装置包含有:一基座,所述基座枢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翻转臂;一伺服马达,固定于所述基座,用于驱动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基座往复枢转,使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能随着所述翻转臂的动作而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
所述料件取放装置包含有:一基座;一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伺服马达,所述马达具有一输出轴,且所述驱动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输出轴。
所述料件取放装置还包含有:一水平滑移座,通过一水平滑轨组设于所述基座,以能相对所述基座水平滑移;一垂直滑移座,通过一垂直滑轨组设于所述水平滑移座,以能相对所述水平滑移座垂直滑移;所述垂直滑移座与所述驱动臂枢接,且所述滑移座上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
所述料件取放装置的基座具有一立板,所述立板具有一弧形轨道,且所述立板的一侧面上水平设置有所述水平滑轨组;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具有一枢接槽;所述料件取放装置还包含有一从动枢接轴,其具有一容置于所述立板弧形轨道中的第一滚轮,以及一容置于所述驱动臂的枢接槽中的第二滚轮,且所述从动枢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垂直滑移座枢接。
所述料件取放装置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立板,所述立板具有一弧形轨道以及一垂直侧面;一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伺服马达,且所述伺服马达具有一实质上垂直所述基座立板的输出轴;所述驱动臂,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轴,另一端具有一枢接槽;一从动枢接轴,具有一容置于所述立板的弧形轨道中的第一滚轮,以及一容置于所述驱动臂的枢接槽中的第二滚轮;一水平滑移座,通过一水平滑轨组设于所述立板的垂直侧面以能相对所述基座的立板水平滑移;一垂直滑移座,通过一垂直滑轨组而设于所述水平滑移座以能相对所述水平滑移座垂直滑移;所述垂直滑移座与所述从动枢接轴枢接,且所述垂直滑移座上垂直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与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
所述料件旋转装置包含有:一基座,枢设有所述旋转台;一伺服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翻转装置的翻转臂设计,使第一料件吸取器可自倾斜排列的料件上方取出料件,并将该料件翻转至使其具有发光区的正面朝上的水平姿态,以利该料件被进一步递送至测试机台中进行测试作业,由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进料机构的各构件的空间安排将更具有弹性,可为以检修人员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而且,进料机构与测试机台间的衔接配置将同样更具弹性,故可提供更多的设计空间,来适应各种不同的作业环境空间限制。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进料机构在上述架构下,可选择性地配置一料件旋转装置,使料件在进入测试机台之前,先水平旋转一预定角度后,再以特定的角度进入测试机台中进行测试,如此,可使本发明的进料机构与测试机台间的衔接配置更具弹性,也可使测试后的料件以特定的方位离开测试机台进入料件收集管中。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实施例中,为配合该料件旋转装置的设置,该滑移座上垂直间隔设置有该第二料件吸取器与该第三料件吸取器。然而,如上所述,该料件旋转装置是按实际需要而可选择性的配置,也就是,若不配置该料件旋转装置,则该第三料件吸取器也可选择性地不设置,而直接通过该第二料件吸取器将料件递送至测试机台中。
特别是,本发明的料件整列装置包含有一料件挡止器,使料件在靠其自身重力滑移至待取出位置之前,可被保持在待取出位置上游的一预定位置处,由此,滑移至待取出位置的料件将不会紧靠着位于其上游的下一个料件,使得位于待取出位置的料件可更容易地被第一料件吸取器取出,使得整个取料作业更不容易发生卡料的情形。而且,本发明料件取放装置的结构可使第二料件取器能平稳且位移路径精确地动作。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机构的立体图2是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机构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3是图1的主视图4是图1的后视图5是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机构的料件整列装置的部分剖开立体图6是图5的主视图7是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料件整列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其中为方便说明起见,一导引槽底板与二压板被移除;
图8是图7的主视图9类同图8,为方便说明起见,一倾斜基板被移除;
图10是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机构的料件翻转装置的立体图11是图10的主视图,显示该第一料件吸取器位于一第一位置;
图12是图10的后视图13类同图11,显示该第一料件吸取器旋摆至一第二位置;
图14是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机构的料件旋转装置的立体图15是图14的侧视图16是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机构的料件取放装置的立体图17是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机构的料件取放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18是图16的主视图19是图16的右侧视图,显示该第二料件吸取器位于该第三位置,而该第三料件吸取器位于该第五位置;
图20是图16的左侧视图21是一示意图,显示该第二、三料件吸取器同步垂直平移至一最高位置且水平平移至一中间位置;
图22是一示意图,显示该第二、三料件吸取器分别位移至该第四、六位置;
图23是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进料装置搭配一料件进给装置的情形,其中为便于说明起见,该料件旋转装置被移除;
图24类同图23,显示该料件进给装置的一料管被倾斜抬升而对正该料件导引槽;
图25类同图24,显示该第一料件吸取器旋摆至该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通篇说明中,以及随后的权利要求书中,当述及一构件驱动另一构件时,意指该构件为直接地或通过诸如皮带之类的其他构件而间接地驱动该另一构件。同样地,当述及一构件枢接于或设置于另一构件时,意指该构件为直接地或通过其他构件而间接地枢接于或设置于该另一构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将待测试的料件递送至一测试机台中;其中,所适用的料件为诸如(但不限于)LED封装模块之类的光电零组件。以下所揭示的实施例中,该料件是以一 LED封装模块为例,其具有一设置有一发光区的正面,以及一与该正面相对的背面。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10主要包含有:一料件整列装置20、一料件翻转装置30、一可按实际需要而可选择性地设置的料件旋转装置40,以及一料件取放装置50。以下将详述各装置的构件组成及相互关系。
请配合参阅图5至图9,料件整列装置20主要包含有一机架22、一导引槽底板23、二压板24a、24b、一挡块25以及一料件挡止器26。其中机架22具有一底板22a、一固定连接于底板22a的一侧边的立板22b、二间隔固定设置于立板22b的支撑板22c,以及一支撑固定于二支撑板22c上相对底板22a倾斜约60度的倾斜板22d。如图7所示,倾斜板22d接近其下方位置具有一贯穿其顶、底面的开放槽22e。
其次,导引槽底板23为通过诸如螺栓、卡榫或快速插销之类的工件而可拆卸地固定于倾斜板22d的顶面上,以致导引槽底板23具有一倾斜状的姿态,而且,导引槽底板23在对应倾斜板22d的开放槽22e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穿孔23a。而前述的二压板24a、24b,是通过诸如螺栓、卡榫或快速插销之类的工件而可拆卸且间隔平行并列地设置于导引槽底板23的顶面,且压板24a面对压板24b的一侧边的底面具有一凹部24al,而压板24b面对压板24a的一侧边的底面也具有一凹部24bl,由此,二压板24a、24b与导引槽底板23之间可形成一倾斜设置并可供多个料件W排列容置的料件导引槽27。如此一来,当多个料件W自料件导引槽27的顶端置入料件导引槽27中时,由于料件导引槽27呈倾斜状,各料件W将因重力的影响而沿着料件导引槽27往料件导引槽27的底端滑移,直到被设在导引槽底板23下侧边的挡块25挡住,而停定在一待取出位置Wl为止。为了保护料件的发光区,在本实施例中,料件W是以其正面朝下背面朝上的方式,进入料件导引槽27中。
此外,料件挡止器26主要包含一固定架26a、一压杆26b以及一挡止杆26c。其中,固定架26是通过一线性滑轨组26d(如图9所示)设置在立板22b上,并可受一架设在立板22b上的气压缸26e的驱动,而沿着线性滑轨组26d的方向(也就是沿着垂直导引槽底板23的方向)往复滑移。
其次,压杆26b设置在固定架26a上,对应着二压板24a、24b之间的位置,由此,压杆26b可随固定架26a的动作而在一压抵位置(图中未不)与一释放位置(如图5及图6所示)之间往复位移。其中压杆26b随着固定架26a的动作向下位移至压抵位置时,压杆26b的软性压头26bl是从二压板24a、24b之间伸入料件导引槽27中,而压抵住一料件W的背面,即软性压头26bl不会压抵住料件W正面的发光区,以确保料件W的发光区在整个进料过程中不会损伤。而压杆26b向上位移至所谓的释放位置时,压杆26的软性压头26bl为稍微离开料件W(如图6所示)或远离料件W,以使料件W可靠自身重量朝待取出位置Wl的方向滑移。
此外,挡止杆26c设在固定架26a上,位于倾斜板22d的下方并对应着导引槽底板23的穿孔23a,由此,挡止杆26c可随固定架26a的动作而在一挡止位置(如图5及图6所示)与一释放位置(图中未示)之间往复位移。其中,挡止杆26c随着固定架26a往上位移至挡止位置时,此时压杆26b为位于其释放位置,且挡止杆26c是自导引槽底板23的穿孔23a伸入料件导引槽27中,从而挡住被压杆26b所释放并往下滑移的料件W(如图5所示)。而当挡止杆26c随着固定架26a往下位移至其释放位置时,此时压杆26b位于压抵位置,并利用其软性压头26bl压抵住一料件W,且挡止杆26c此时为离开原本所挡住的料件,以使料件可朝待取出位置Wl的方向滑移至待取出位置W1。
下面将配合图10至图13说明料件翻转装置30的结构与功能。如各图式所示,料件翻转装置30主要包含有一 L型基座31、一枢设于基座31的立板中的转轴32、一一端固定于转轴32 —端的翻转臂33、一垂直翻转臂33的长轴方向固定于翻转臂33另一端的第一料件吸取器34,以及一固定于基座31的立板一侧的伺服马达35。其中第一料件吸取器34具有一垂直穿过翻转臂33的管状身部34a,以及一位于身部34a —端的真空吸头34b。其次,伺服马达35的动力输出轴固接有一皮带轮35a,通过一绕设于皮带轮35a以及一设于转轴32另一端的皮带轮32a (如图10所示)的皮带35b,伺服马达35可驱动转轴32相对基座31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例如(但不限于)120度,正、反向往复枢转,从而使得第一料件吸取器34可随着翻转臂33的动作在一第一位置Pl (如图10至图12所示)与一第二位置P2(如图13所示)之间往复摆动。其中第一料件吸取器34位于第一位置Pl时,第一料件吸取器34的真空吸头34b刚好可以压抵接触位于待取出位置Wl的料件的背面,并通过真空吸引力吸取料件W(请配合参照图24)。而第一料件吸取器34从第一位置Pl偏摆位移至第二位置P2时,被第一料件吸取器34所吸取的料件W为保持在一使其正面朝上且姿态实质上呈水平的翻转位置W2(请配合参照图13或图25)。此外,如图12所示,利用一固定于转轴32的一端且具有二相隔预定角度的遮光片32b的遮光件32c,以及间隔固定于基座31上的二光素子31a,可配合伺服马达35做精确的往复转动行程控制。
下面将配合图14及图15对料件旋转装置40做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料件旋转装置40主要包含有一基座41、一枢设于基座41中的旋转台42,以及一固定于基座41 一侧的伺服马达43。其中旋转台42具有一管状的身部42a以及位于身部42a —端的真空吸头42b,真空吸头42b上可承接由料件取放装置50所递送过来的料件(以下将以另一段落详述)。其次,通过一传动皮带43a以及二皮带轮43b、42c,伺服马达43即可驱动旋转台42绕其中心轴以一预定角度旋转,例如(但不限于)每次动作时便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九十度,如此一来,承置在真空吸头42b上的料件,以下也称为位于一旋转位置W3的料件,将随之水平旋转九十度。
下面将配合图16至图22说明料件取放装置50的详细结构以及功能。如图所示,料件取放装置50主要包含有一基座52、一固定于基座52的伺服马达54、一驱动臂56、一从动枢接轴58、一水平滑移座60、一垂直滑移座62、一第二料件吸取器64以及一第三料件吸取器66。
基座52为一概呈L型的板架,具有一底板52a以及一与底板52a —侧边固接的立板52b,立板52b具有一贯穿的圆弧形轨道52c以及一垂直侧面52d。其次,垂直侧面52d的顶缘水平设置有一水平滑轨组52e。
伺服马达54为固定于立板52b上,且具有垂直穿过立板52b的输出轴54a。
驱动臂56的一端固定于伺服马达54的输出轴54a,另一端则呈分叉状而具有一枢接槽56a,由此,伺服马达54可带动驱动臂56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往复旋摆。此外,驱动臂56上间隔固定有二遮光片56b,利用二遮光片56b以及固定于立板52b的垂直侧面52d底部的二光素子56c,可配合伺服马达54精确控制驱动臂56的往复旋摆行程。
从动枢接轴58具有一容置于立板52b的弧形轨道52c中的第一滚轮58a,以及一容置于驱动臂56的枢接槽56a中的第二滚轮58b。
水平滑移座60的一侧面固定在水平滑轨组52e上,换言之,水平滑移座60为通过水平滑轨组52e可相对基座52的立板52b水平滑移地设于立板52b的垂直侧面52d上。其次,水平滑移座60的另一侧面上垂直设置有一垂直滑轨组60a。
垂直滑移座62的一侧面为固定在垂直滑轨组60a上,换言之,垂直滑移座62为通过垂直滑轨组60a而设于水平滑移座60上,以致垂直滑移座62可相对水平滑移座60垂直上下滑移。其次,垂直滑移座62的底部侧边具有一侧向延伸部62a,侧向延伸部62a与从动枢接轴58枢接(如图19所示),由此,伺服马达54可通过驱动臂56以及从动枢接轴58来带动垂直滑移座62,使垂直滑移座62可相对基座52而在一滑移平面上沿着一弧状轨迹作往复运动。
第二、三料件吸取器64、66呈垂直状地间隔设置在垂直滑移座62上,且分别具有一身部64a、66a以及一真空吸头64b、66b。由此,第二、三料件吸取器64、66可受:驱动臂56同步驱动而沿着一弧状轨迹(如图19、图21至图22所示)往复位移,S卩,第二料件吸取器64可在一第三位置P3 (如图19所示)与一第四位置P4 (如图22所示)之间往复位移,而第三料件吸取器66可在一第五位置P5 (如图19所不)与一第六位置P6 (如图22所不)之间往复位移。详而言之,如图19所示,当第二料件吸取器64位于第三位置P3时,第三料件吸取器66为位于第五位置P5,此时,第二料件吸取器64的真空吸头64b为接触并吸住位于翻转位置W2的料件的正面,在此同时,第三料件吸取器66的真空吸头66b为接触并吸住位于旋转位置W3的料件。其次,当第二料件吸取器64从第三位置P3位移至第四位置P4时,如图22所示,此时第三料件吸取器66为同步从第五位置P5位移至第六位置P6。在此过程中,被第二料件吸取器64吸取的料件(即原位于翻转位置W2的料件),将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被递送至位于料件旋转装置40的旋转台42上的旋转位置W3,而被第三料件吸取器66吸取的料件(即原位于旋转位置W3的料件),将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被递送至一测试机台(图中未示)中的一进料位置(图中未示),以进行料件的测试作业。而后,伺服马达54将反向转动,带动第二、三料件吸取器64、66分别回到第三位置P3与第五位置P5,且在此过程中,料件旋转装置40的伺服马达43将驱动旋转台42绕其中心轴旋转九十度,而使位于旋转位置W3的料件可以水平旋转九十度,以待第三料件吸取器66在下一个往复行程中可以将之吸取并递送至前述进料位置。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翻转臂33将带动第一料件吸取器34,完成自待取出位置Wl取出一料件并将料件递送至翻转位置W2的动作,以便在下一行程中,第二料件吸取器64可以再次吸取位于翻转位置W2的料件,并将料件递送至旋转位置W3。如此一来,料件即可连续的自待取出位置Wl依序被递送至翻转位置W2、旋转位置W3,而最后被递送至测试机台中的进料位置以进行后续的测试。
图23至图25显示本发明的进料机构10搭配一自动送料机构70的情形。如图所示,自动送料机构设置于料件整列装置20的一侧,其具有一枢设于一机台71顶面的旋转台72,旋转台72上利用一夹具73的设置,可夹持住一内部容装有多个料件的料管74,而且通过一设置于机台71上的气压缸75,可驱动旋转台72旋转一预定角度,使得原本位于水平状态的料管(如图23所示)可被倾斜抬升至对正料件导引槽(如图24所示),使得位于料管74中的料件可利用自身的重量滑移进料件导引槽中。如此,可有效率的将料件喂送至料件整列装置20中。
由以上说明可知,由于本发明的翻转装置30的翻转臂33的设计,使得第一料件吸取器34可自倾斜排列的料件上方取出料件,并将料件翻转至正面朝上的水平姿态,供料件取放装置50进一步递送至测试机台中进行测试作业,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进料机构10的各构件的空间安排将更具有弹性,以解决习用进料机构检修空间不足以及与测试机台间衔接时位置空间受限的缺点。
最后,必须再次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进料装置10若选择不配置料件旋转装置40,则第三料件吸取器66也可不设置,此时,位于翻转位置W2的料件将利用由第三位置P3位移至第四位置P4的第二料件吸取器64直接递送至测试机台中。其次,本发明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其他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也应被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用于将待测试的料件递送至一测试机台中,其中所述料件具有一设置有一发光区的正面,以及一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含有: 一料件整列装置,具有一倾斜设置且供多个料件排列容置的料件导引槽,用于将前述料件以其正面朝下背面朝上的方式导引至一待取出位置; 一料件翻转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往复旋摆的翻转臂,以及一固定于所述翻转臂以能随着所述翻转臂的动作而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的第一料件吸取器,其中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待取出位置的料件的背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被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保持在一使其正面朝上且姿态实质上呈水平的翻转位置; 一料件取放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往复旋摆的驱动臂,以及一受所述驱动臂驱动而能在一第三位置与一第四位置之间往复位移的第二料件吸取器,其中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翻转位置的料件的正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四位置时,被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被递送至所述测试机台中的一进料位置。
2.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用于将待测试的料件递送至一测试机台中,其中所述料件具有一设置有一发光区的正面,以及一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含有: 一料件整列装置,具有一倾斜设置且供多个料件排列容置的料件导引槽,用于将前述料件以其正面朝下背面朝上的方式导引至一待取出位置; 一料件翻转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往复旋摆的翻转臂,以及一固定于所述翻转臂以能随着所述翻转臂的动作而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的第一料件吸取器,其中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待取出位置的料件的背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被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保持在一使其正面朝上且姿态实质上呈水平的翻转位置; 一料件旋转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旋转一预定角度的旋转台; 一料件取放装置,具有一能受控制而往复旋摆的驱动臂,以及一第二料件吸取器与一第三料件吸取器,所述第二、三料件吸取器受所述驱动臂同步驱动而分别能在一第三位置与一第四位置之间以及一第五位置与一第六位置之间往复位移;其中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五位置,且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翻转位置的料件的正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六位置,且被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被递送至一位于所述料件旋转装置的旋转台上的旋转位置;其中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时,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为接触位于所述旋转位置的料件的正面以吸取所述料件,而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位移至所述第六位置时,被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吸取的料件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被递送至所述测试机台中的一进料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整列装置包含有: 一倾斜设置的导引槽底板; 二间隔设置在所述导引槽底板上的压板,所述二压板与所述导引槽底板之间形成所述料件导引槽; 一设在所述导引槽底板的挡块,用于将所述料件停定在所述待取出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整列装置还包含有一料件挡止器,所述料件挡止器具有: 一固定架,设置在一线性滑轨组上,使所述固定架能受外力驱动而线性往复滑移; 一压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能随所述固定架的动作而在一压抵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往复位移;其中所述压杆位于所述压抵位置时,所述压杆为自所述二压板之间伸入所述料件导引槽中压抵住一料件,而所述压杆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压杆离开所述料件,使所述料件能朝所述待取出位置的方向滑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挡止器还包含有: 一挡止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能随所述固定架的动作而在一挡止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往复位移;其中所述挡止杆位于所述挡止位置时,所述压杆位于其释放位置,且所述挡止杆为从所述导引槽底板的一穿孔伸入所述料件导引槽中挡住被所述压杆所释放的料件,而所述挡止杆位于其释放位置时,所述压杆位于所述压抵位置,且所述挡止杆离开所述料件,使所述料 件能朝所述待取出位置的方向滑移。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翻转装置包含有: 一基座,所述基座枢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翻转臂; 一伺服马达,固定于所述基座,用于驱动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基座往复枢转,使所述第一料件吸取器能随着所述翻转臂的动作而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取放装置包含有: 一基座; 一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伺服马达,所述马达具有一输出轴,且所述驱动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输出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取放装置还包含有: 一水平滑移座,通过一水平滑轨组设于所述基座,以能相对所述基座水平滑移; 一垂直滑移座,通过一垂直滑轨组设于所述水平滑移座,以能相对所述水平滑移座垂直滑移;所述垂直滑移座与所述驱动臂枢接,且所述滑移座上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取放装置的基座具有一立板,所述立板具有一弧形轨道,且所述立板的一侧面上水平设置有所述水平滑轨组;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具有一枢接槽;所述料件取放装置还包含有一从动枢接轴,其具有一容置于所述立板弧形轨道中的第一滚轮,以及一容置于所述驱动臂的枢接槽中的第二滚轮,且所述从动枢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垂直滑移座枢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取放装置包含有: 一基座,具有一立板,所述立板具有一弧形轨道以及一垂直侧面; 一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伺服马达,且所述伺服马达具有一实质上垂直所述基座立板的输出轴; 所述驱动臂,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轴,另一端具有一枢接槽; 一从动枢接轴,具有一容置于所述立板的弧形轨道中的第一滚轮,以及一容置于所述驱动臂的枢接槽中的第二滚轮; 一水平滑移座,通过一水平滑轨组设于所述立板的垂直侧面以能相对所述基座的立板水平滑移; 一垂直滑移座,通过一垂直滑轨组而设于所述水平滑移座以能相对所述水平滑移座垂直滑移;所述垂直滑移座与所述从动枢接轴枢接,且所述垂直滑移座上垂直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二料件吸取器与所述第三料件吸取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件旋转装置包含有: 一基座,枢设有所述旋转台; 一伺服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零组件测试机台用的进料机构,其主要包含有一料件整列装置,具有一倾斜设置以使背面朝上排列的料件可通过重力滑移至一待取出位置的料件导引槽;一料件翻转装置,具有一第一料件吸取器,可吸取该待取出位置的料件,并将该料件翻转使其保持姿态水平且正面朝上;以及一料件取放装置,具有一能将该翻转的料件以其正面朝上的方式递送至该测试机台中的一进料位置的第二料件吸取器。本发明可使整体进料机构各构件的空间安排更具有弹性且不易卡料。
文档编号B65G47/82GK103183228SQ20121024876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俊明, 洪伟恒 申请人: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