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馈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4745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自动馈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馈纸装置,包括一进纸匣、位于进纸匣下方的一出纸匣、一推抵板以及一弹性元件。推抵板设置于进纸匣上,且可被推动而相对于进纸匣摆动。弹性元件分别与推抵板以及进纸匣接触,以提供一弹性力予推抵板,使未被推动的推抵板复位。当推抵板相对于进纸匣摆动时,出纸匣可显露于进纸匣之外,以易于取出放置于出纸匣上的纸张。
【专利说明】自动馈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馈纸装置,尤其涉及进纸匣设置于出纸匣下方的自动馈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文件的保存随着科技发展而由传统的纸本文件归档演变成为储存文件的电子档,一般用来进行文件电子化工作的工具即为扫描装置,扫描装置用以将纸本文件的内容借由扫描的方式转换成电子档,以便使用者传播、整理或保存。
[0003]早期的扫描装置仅能够扫描文件单面的影像,当使用者欲扫描文件双面的影像时,必须以手动方式将文件翻面以让扫描装置可以扫描文件另一面的影像。鉴于手动翻面过于麻烦,因此市面上研发出自动馈纸装置,配合平台式扫描器使用则不需手动翻面而可完成双面扫描。但自动馈纸装置并非仅可与扫描模块配合使用,其亦可应用于打印模块而形成打印装置。
[0004]接下来说明现有自动馈纸装置的结构,以现有自动馈纸装置配合平台式扫描器而形成的扫描装置的结构为例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自动馈纸装置以及平台式扫描器的结构侧视示意图。现有自动馈纸装置I包括一取纸模块10、一上盖11、一分纸垫12、一馈纸通道13、一进纸匣14、一出纸匣15、多个馈纸滚轮组16以及一出纸滚轮组17。进纸匣14用以放置多个文件S,而出纸匣15位于进纸匣14的下方,用以放置被扫描完成的多个文件S。取纸模块10位于上盖11的下方,用以将多个文件S由进纸匣14馈送进入馈纸通道13,取纸模块10包括一取纸滚轮101以及一分纸滚轮102,取纸滚轮101用以与多个文件S接触而馈送多个文件S,而分纸滚轮102用以分离多个文件S,使多个文件S于每次馈送过程中仅有一张文件S进入馈纸通道13。分纸垫12位于分纸滚轮102的下方,用以提供一摩擦力予多个文件S中与分纸垫12接触的文件S,以辅助分纸滚轮102仅馈送一张文件S进入馈纸通道13。
[0005]多个馈纸滚轮组16位于馈纸通道13上,用以馈送文件S于馈纸通道13中移动,而出纸滚轮组17设置于出纸匣15的邻近处,用以馈送文件S至出纸匣15。而平台式扫描器2设置于自动馈纸装置I的下方,平台式扫描器2包括一扫描模块20,且馈纸通道13通过扫描模块20的上方,使得文件S于通过扫描模块20上方时扫描该文件S。
[0006]接下来说明现有自动馈纸装置I的运作情形。当现有自动馈纸装置I开始运作时,其取纸模块10以分纸滚轮102的轴心往下摆动而远离于上盖11,使取纸模块10的取纸滚轮101得以与进纸匣14上的多个文件S接触,并馈送多个文件S。当多个文件S被取纸滚轮101馈送的过程中,多个文件S中最上方的文件S与分纸滚轮102接触,且多个文件S中最下方的文件S则与分纸垫12接触,使得多个文件S随着分纸垫12所提供的摩擦力而分离,且其最上方的文件S被馈送进入馈纸通道13。
[0007]接下来,该文件S被多个馈纸滚轮组16馈送而于馈纸通道13内移动,当该文件S通过扫描模块20的上方时,其扫描模块20对该文件S进行扫描而获得该文件S的扫描影像档案。最后,被扫描完成的文件S被出纸滚轮组17馈送至出纸匣15,其最上方的文件S扫描完成,而其余文件S的扫描情形与上述过程相同,故不再赘述。待多个文件S皆扫描完成之后,由出纸匣15上取出多个文件S。
[0008]当使用者欲由出纸匣15上取出多个文件S时,由于出纸匣15位于进纸匣14的下方而被其阻挡,使用者无法直接将手伸入进纸匣14的下方而与多个文件S接触。因此使用者必须先以一手往上方掀起进纸匣14,使进纸匣14往一方向C被掀起,且位于出纸匣15上的多个文件S显露出来,如图2所示。接下来,使用者再以另一手取出多个文件S,的后使用者放下进纸匣14,使进纸匣14复位。对使用者而言,如此多个文件S的取出方式过于不便,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取出位于出纸匣上的文件的自动馈纸装置。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拿取出纸匣上的文件的自动馈纸装置。
[0010]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馈纸装置,用以馈送一纸张至一扫描模块的一扫描区域或一打印模块的一打印区域,该自动馈纸装置包括:
[0011]一壳体;
[0012]一进纸匣,连接于该壳体,用以放置该纸张于其上;
[0013]一出纸匣,设置于该壳体上且位于该进纸匣的下方,用以放置通过该扫描区域或该打印区域的该纸张;
[0014]一推抵板,设置于该进纸匣上且位于该进纸匣的一端,用以被推动而相对于该进纸匣平行于该进纸匣的一上表面摆动,使放置于该出纸匣上的该纸张显露于该进纸匣之夕卜;以及
[0015]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该进纸匣以及该推抵板接触,用以提供一弹性力予该推抵板,使该推抵板未被推动时复位。
[0016]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推抵板包括:
[0017]一板体;
[0018]一接触板,由该板体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该板体,用以被推动且带动该板体相对于该进纸匣而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
[0019]一挡止片,由该接触板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该板体,用以与该进纸匣接触而停止该板体的摆动;以及
[0020]一固定结构,由该接触板延伸而形成,用以与该进纸匣的一下缘勾合。
[0021]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板体的一上表面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且该板体的该上表面高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当该接触板被推动且该板体相对于该进纸匣而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时,该板体摆动至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的上方,且该固定结构沿着该进纸匣的该下缘移动。
[0022]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板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部,由该板体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一连接部垂直于该板体,用以连接于该进纸匣且穿过该弹性元件而固定该弹性元件于该第一连接部上,当该接触板被推动且该板体相对于该进纸匣摆动时,该弹性元件被该接触板压抵,且该板体由一第一位置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至一第二位置,而该挡止片与该进纸匣接触以停止该板体的摆动,当该接触板不再被推动时,该弹性元件所提供该弹性力推动该接触板,使该板体由该第二位置摆动至该第一位置而复位。
[0023]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进纸匣具有一第二连接部,用以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而结合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
[0024]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凸柱,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开孔。
[0025]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由该进纸匣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二连接部垂直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套筒,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凸柱。
[0026]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由该进纸匣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二连接部垂直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凸柱,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套筒。
[0027]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进纸匣包括:
[0028]一延伸板,由该进纸匣延伸而形成;
[0029]一缺口,位于该进纸匣的该端;以及
[0030]一连接板体,由该延伸板中接近于该进纸匣的该端之处往该缺口延伸而形成且位于该推抵板的下方,用以固定该推抵板于其上,当该推抵板被推动时,该推抵板由该缺口往该进纸匣的方向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
[0031]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板体具有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由该连接板体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该连接板体,用以连接于该推抵板而设置该推抵板于该进纸匣上,且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第二连接部上,当该推抵板被推动且该板体相对于该连接板体摆动时,该弹性元件被该推抵板压抵,且该推抵板由一第一位置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至一第二位置,而当该推抵板不再被推动时,该弹性元件提供该弹性力予该推抵板,使该推抵板由该第二位置摆动至该第一位置而复位。
[0032]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推抵板具有一第一连接部,用以连接于该第二连接部而结合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
[0033]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开孔,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凸柱。
[0034]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由该推抵板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一连接部垂直于该推抵板的一上表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套筒,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凸柱。
[0035]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由该推抵板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一连接部垂直于该推抵板的一上表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凸柱,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套筒。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结构确实简化了显露出纸匣的手部动作,以便于由出纸匣上取出纸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现有自动馈纸装置以及平台式扫描器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38]图2为现有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被掀起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39]图3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41]图5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与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42]图6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与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结合的结构示意图。[0043]图7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与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结合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8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被推动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9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被推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6]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7]1、3自动馈纸装置 2、平台式扫描器
[0048]10取纸模块11上盖
[0049]12分纸垫13馈纸通道
[0050]31壳体14、32进纸匣
[0051]15、33出纸匣16馈纸滚轮组
[0052]17出纸滚轮组20扫描模块
[0053]34推抵板35弹性元件
[0054]101取纸滚轮102分纸滚轮
[0055]321进纸匣的一端322进纸匣的上表面
[0056]323延伸板3?缺口
[0057]325连接板体341板体
[0058]342接触板343挡止片
[0059]344固定结构351弹性元件的第一端
[0060]352弹性元件的第二端 3231延伸板的下缘
[0061]3251第二连接部3252接触柱
[0062]3411板体的上表面3412板体的下表面
[0063]3413第一连接部C方向
[0064]S文件Pl第一位置
[0065]P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66]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的自动馈纸装置。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自动馈纸装置3是馈送一纸张至一扫描模块的一扫描区域或一打印模块的一打印区域,图3中仅显不自动馈纸装置3的结构,而未显示与其配合的扫描模块或打印模块。当然,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3可与扫描模块配合而形成一馈纸式扫描装置,或者,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3亦可与打印模块配合而形成一馈纸式打印装置。自动馈纸装置3包括一壳体31、一进纸匣32、一出纸匣33、一推抵板34以及一弹性元件35 (请参照图4),至于自动馈纸装置3中用以馈送纸张的其他元件与现有技术中所述大致上相同,故不再多加说明。进纸匣32连接于壳体31,用以放置纸张(或文件)于其上。出纸匣33设置于壳体31上且位于进纸匣33的下方,用以放置通过扫描区域或打印区域的纸张,而推抵板34设置于进纸匣32上且位于进纸匣32的一端 321。
[0067]由图3可知,进纸匣32与推抵板34位于出纸匣33的上方而遮蔽出纸匣33,故不易取出放置于出纸匣33上的纸张。但推抵板34可被推动而相对于进纸匣32平行于进纸匣32的一上表面322摆动,使放置于出纸匣33上的纸张显露于进纸匣32的外,以便于取出出纸匣33上的纸张。
[0068]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显示出进纸匣32、推抵板34以及弹性元件35的结构。进纸匣32包括一延伸板323、一缺口 324以及一连接板体325,延伸板323由进纸匣32往出纸匣33的方向(亦即往下方)延伸而形成。缺口 324位于进纸匣32的一端321,连接板体325则由延伸板323中接近于进纸匣32的一端321之处往缺口 324延伸而形成,且连接板体325具有一第二连接部3251,第二连接部3251用以与推抵板34连接,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延伸板323以及连接板体325皆与进纸匣32 —体成型,且第二连接部3251为一开孔。
[0069]接下来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与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不意图。推抵板34包括一板体341、一接触板342、一挡止片343以及一固定结构344。板体341具有一第一连接部3413,第一连接部3413由板体341的一下表面3412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板体341,第一连接部3413用以连接于进纸匣32的第二连接部3251且穿过弹性元件35而固定弹性元件35于第一连接部3413上。接触板342由板体341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板体341,用以被推动且带动板体341相对于进纸匣32而平行于进纸匣32的上表面322摆动,亦即使板体341往远离于缺口 324的方向摆动。挡止片343由接触板342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板体341,用以与进纸匣32的延伸板323接触而停止板体341的摆动,而固定结构344亦由接触板342延伸而形成,其用以与延伸板323的一下缘3231勾合。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413为一凸柱,且第一连接部3413与板体341 —体成型,而板体341、接触板342、挡止片343以及固定结构344皆与推抵板34 —体成型。
[0070]请同时参阅图6以及图7,图6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与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结合的结构示意图,而图7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与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结合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了清楚显示进纸匣32、推抵板34与弹性元件35之间的连接关系,故推抵板34以虚线显示。推抵板34借由包括第一连接部3413以及固定结构344而设置于进纸匣32上,其中第一连接部3413穿过连接板体325上的第二连接部3251而结合第一连接部3413以及第二连接部3251,使得推抵板34被固定于进纸匣32上,同时其可平行于进纸匣32的上表面322摆动。另一方面,固定结构344与延伸板323的下缘3231勾合,以加强推抵板34与进纸匣32的连接关系。当推抵板34设置于进纸匣32上时,连接板体325位于推抵板34的板体341的下方,且板体341的一上表面3411平行于进纸匣32的上表面322,且板体341的上表面3411高于进纸匣32的上表面322。图6以及图7中,挡止片343不与进纸匣32的延伸板323接触。
[0071]进纸匣32中,连接板体325更包括一接触柱3252,接触柱3252由连接板体325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连接板体325。弹性元件35被固定于板体341的第一连接部3413上,且弹性元件35的一第一端351与推抵板34的接触板342的内表面接触,而弹性元件35的一第二端352与接触柱3252接触,借由上述连接关系,使得弹性元件35得以提供一弹性力予接触板342,使推抵板342未被推动时复位,亦即使未被推动的推抵板342维持位于一第一位置Pl。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接触柱3252与连接板体325 —体成型,弹性元件35为一扭簧,且弹性元件35的第一端351采用与接触板342的内表面接触的设计。而于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弹性元件的第一端亦可采用与板体上的另一凸柱接触的设计,且该另一凸柱由该板体延伸而形成,且其垂直于板体。
[0072]接下来说明取出位于出纸匣35上的纸张的运作情形。请同时参阅图8以及图9,图8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被推动的结构示意图,而图9为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推抵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被推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当自动馈纸装置3将纸张由进纸匣32馈送通过壳体31而传送至出纸匣35之后,使用者为了取出出纸匣35上的纸张,使用者移动其手掌而使接近于位于出纸匣35上方的推抵板34。接下来,当推抵板34的接触板342的外表面与其手掌的背面接触时,由于弹性元件35所提供的弹性力远小于来自手掌的推动力,故接触板342随着其推动力而被推动,同时,弹性元件35随着其推动力而被压抵。被推动的接触板342带动板体341相对于进纸匣32且平行于其上表面322摆动,使板体341由第一位置P摆动至进纸匣32的上表面322的上方,且固定结构344沿着延伸板323的下缘3231移动。
[0073]当板体341由第一位置Pl平行于进纸匣32的上表面322摆动至一第二位置P2时,推抵板34的挡止片343与进纸匣32的延伸板323接触而停止板体341的摆动。此时,位于出纸匣35上的纸张通过进纸匣32的缺口 324而显露于进纸匣32之外,使用者可继续移动其手掌至出纸匣35上而取出纸张。
[0074]当使用者的手掌离开推抵板32时,施加予接触板342的推动力被解除,使得弹性元件35所提供的弹性力推动接触板342而带动板体341,且板体341再次平行于进纸匣32的上表面322摆动而离开第二位置P2,同时,挡止片343亦脱离延伸板323而不再与其接触,且固定结构344沿着延伸板323的下缘3231移动至板体34摆动至第一位置Pl为止。推抵板34复位完毕。
[0075]需特别说明的是,本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3413为凸柱,而第二连接部3251为开孔。同理,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可采用开孔的结构,而第二连接部则可采用凸柱的结构。再者,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同样可采用凸柱的结构,且弹性元件同样套设于第一连接部上,而第二连接部则采用可收纳凸柱的套筒结构。相似地,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同样采用凸柱的结构,且第二连接部同样采用套筒的结构,但弹性元件同样套设于第二连接部上。另外,于第五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采用套筒的结构,且弹性元件套设于第一连接部上,而第二连接部则采用凸柱的结构。相似地,于第六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同样采用套筒的结构,第二连接部同样采用凸柱的结构,但弹性元件套设于第二连接部上。
[0076]根据上述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是于进纸匣上设置一推抵板,且推抵板可被推动而相对于进纸匣摆动,以显露进纸匣的缺口,使得位于进纸匣下方的出纸匣可显露出来,以便使用者取出放置于出纸匣上的纸张。当使用者不再推动推抵板时,与推抵板接触的弹性元件所提供的弹性力可推动推抵板,使推抵板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自动馈纸装置的结构确实简化了显露出纸匣的手部动作,以便于由出纸匣上取出纸张。
[007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案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馈纸装置,用以馈送一纸张至一扫描模块的一扫描区域或一打印模块的一打印区域,其特征在于,该自动馈纸装置包括: 一壳体; 一进纸匣,连接于该壳体,用以放置该纸张于其上; 一出纸匣,设置于该壳体上且位于该进纸匣的下方,用以放置通过该扫描区域或该打印区域的该纸张; 一推抵板,设置于该进纸匣上且位于该进纸匣的一端,用以被推动而相对于该进纸匣平行于该进纸匣的一上表面摆动,使放置于该出纸匣上的该纸张显露于该进纸匣的外;以及 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该进纸匣以及该推抵板接触,用以提供一弹性力予该推抵板,使该推抵板未被推动时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推抵板包括: 一板体; 一接触板,由该板体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该板体,用以被推动且带动该板体相对于该进纸匣而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 一挡止片,由该接触板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该板体,用以与该进纸匣接触而停止该板体的摆动;以及 一固定结构,由该接触板延伸而形成,用以与该进纸匣的一下缘勾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板体的一上表面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且该板体的该上表面高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当该接触板被推动且该板体相对于该进纸匣而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时,该板体摆动至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的上方,且该固定结构沿着该进纸匣的该下缘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板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部,由该板体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一连接部垂直于该板体,用以连接于该进纸匣且穿过该弹性元件而固定该弹性元件于该第一连接部上,当该接触板被推动且该板体相对于该进纸匣摆动时,该弹性元件被该接触板压抵,且该板体由一第一位置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至一第二位置,而该挡止片与该进纸匣接触以停止该板体的摆动,当该接触板不再被推动时,该弹性元件所提供该弹性力推动该接触板,使该板体由该第二位置摆动至该第一位置而复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进纸匣具有一第二连接部,用以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而结合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凸柱,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开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第二连接部由该进纸匣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二连接部垂直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套筒,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凸柱。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第二连接部由该进纸匣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二连接部垂直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凸柱,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套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进纸匣包括:一延伸板,由该进纸匣延伸而形成; 一缺口,位于该进纸匣的该端;以及 一连接板体,由该延伸板中接近于该进纸匣的该端之处往该缺口延伸而形成且位于该推抵板的下方,用以固定该推抵板于其上,当该推抵板被推动时,该推抵板由该缺口往该进纸匣的方向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连接板体具有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由该连接板体延伸而形成且垂直于该连接板体,用以连接于该推抵板而设置该推抵板于该进纸匣上,且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第二连接部上,当该推抵板被推动且该板体相对于该连接板体摆动时,该弹性元件被该推抵板压抵,且该推抵板由一第一位置平行于该进纸匣的该上表面摆动至一第二位置,而当该推抵板不再被推动时,该弹性元件提供该弹性力予该推抵板,使该推抵板由该第二位置摆动至该第一位置而复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推抵板具有一第一连接部,用以连接于该第二连接部而结合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开孔,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凸柱。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部由该推抵板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一连接部垂直于该推抵板的一上表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套筒,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凸柱。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部由该推抵板延伸而形成且该第一连接部垂直于该推抵板的一上表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凸柱,而该第二连接部为一套筒。`
【文档编号】B65H85/00GK103663003SQ20121031911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李浚圩 申请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