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424831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该堆叠输送方法包括介质传送步骤,该介质传送步骤包括:将夹持介质的堆叠机构从介质入口沿移动路径移动至介质出口,并且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本发明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在介质的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并且可在不增加额外动力源的条件下,实现了介质的输出,本发明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适应性强、成本低。
【专利说明】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薄片类介质有火车票、飞机票、支票、钞票等。随着自助服务的推广,越来越多行业和领域需要对薄片类介质(以下简称介质)进行堆叠、发放、回收等自动处理。如金融系统的出钞机构,可以实现钞票的堆叠、传送和回收;铁路系统的售票装置,可以实现票纸的堆叠、传送和回收。传统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构件多、成本高昂。
[0003]为了解决该问题,申请号为CN201110004944.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上堆叠组件a、下堆叠组件b和连杆组件C,其中,上堆叠组件a和下堆叠组件b上均设有皮带输送机构,在连杆组件c的作用下上堆叠组件a能够相对于下堆叠组件b平行移动,与下堆叠组件b接触或分离。
[0004]当上堆叠组件a相对于下堆叠组件b分离时,介质可堆叠在上堆叠组件a与下堆叠组件b之间,当完成介质收集后,上堆叠组件的皮带与下堆叠组件的皮带将堆叠的介质夹紧,驱动机构(图中未显示)驱动皮带运动将位于二者之间的堆叠的介质吐出。然而,这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输送距离有限,不能满足介质的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之间相隔较远距离时的堆叠输送要求,因此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以满足在介质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相距较远时的堆叠输送要求。
[0006]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包括介质传送步骤,该介质传送步骤包括:将夹持介质的堆叠机构从介质入口沿移动路径移动至介质出口,并且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
[0007]进一步地,上述输送方法还包括介质回收步骤,该介质回收步骤包括在堆叠机构由介质出口向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堆叠机构向介质入口方向输出。
[0008]进一步地,在介质传送步骤之前还包括介质收集步骤,介质收集步骤包括使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堆叠机构的上堆叠组件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以及在介质收集完成时使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以夹持介质。
[0009]进一步地,上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括对齐步骤,对齐步骤包括在下堆叠组件相对上堆叠组件打开的过程中,使由介质入口输送至介质收集空间的介质沿其输送方向的前缘对齐。
[0010]进一步地,上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括故障回收步骤,故障回收步骤包括当介质收集空间中的介质需要回收时,使堆叠机构在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时由介质入口向介质出口方向移动,同时通过止挡介质使之脱离介质收集空间而回收。
[00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可夹持并输送介质的堆叠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堆叠机构沿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之间的移动路径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的致动机构。
[0012]进一步地,上述致动机构包括在移动路径上设置的第一齿条和在堆叠机构上设置的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入齿轮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相对第一齿条滚动,以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
[0013]进一步地,上述堆叠机构包括上堆叠组件、与上堆叠组件活动连接的下堆叠组件、使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的第一切换机构、以及使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以夹持介质的第一弹性元件,其中,上堆叠组件和下堆叠组件分别包括皮带传送机构,上堆叠组件的皮带传送机构与动力输入齿轮传动连接,驱动机构与上堆叠组件传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上述堆叠机构还包括在上堆叠组件和下堆叠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二者的中间部分枢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上堆叠组件枢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下堆叠组件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上堆叠组件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下堆叠组件枢接。
[0015]进一步地,上述上堆叠组件的皮带传送机构和下堆叠组件的皮带传送机构二者之间设有同步传动机构,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分别设有沿杆长方向延伸的凹槽,同步传动机构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凹槽中。
[0016]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堆叠机构下方的止挡板,其中,止挡板在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时位于介质收集空间中以对齐所收集的介质。
[0017]进一步地,上述下堆叠组件上设有凸缘,第一切换机构包括枢接在机架上的按压件和驱动按压件围绕其枢接轴摆动的驱动部件,按压件上设有可按压凸缘的按压部。
[0018]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限位件,当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并且堆叠机构由介质入口向介质出口方向移动时,限位件使下堆叠组件继续保持在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的状态。
[0019]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在移动路径上设置的位置可切换的第二齿条、使第二齿条由有效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的第二切换机构、以及使第二齿条回复至有效位置的第二弹性元件,其中,动力输入齿轮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处于有效位置的第二齿条滚动,以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向介质入口方向输出。
[0020]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切换机构为第一切换机构,第二齿条上设有驱动槽,下堆叠组件上设有凸缘,第一切换机构包括枢接在机架上的按压件和驱动按压件围绕其枢接轴摆动的驱动部件,按压件上设有按压部,其中,按压部在按压件位于摆动上限位置时与驱动槽插接以驱动第二齿条移动至避让位置,并且按压部在按压件位于摆动下限位置时与驱动槽分离并且与凸缘按压配合,第二齿条回复至有效位置。
[0021]进一步地,上述机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堆叠机构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导槽,上堆叠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导槽插接配合的支撑辊,第一齿条和第一切换机构位于左侧板和/或右侧板的外侧,动力输入齿轮伸出导槽而位于左侧板和/或右侧板的外侧。
[0022]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机构为传送带机构或传送链机构。
[0023]本发明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在介质收集位置和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并且可在不增加额外动力源的条件下,实现了介质的输出,本发明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适应性强、成本低。
[002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中:
[0026]图1为现有技术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第一轴测图;
[0028]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的第一轴测图;
[0029]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的第二轴测图;
[0030]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轴测图,其中,切换机构的按压件位于摆动下限位置;
[0033]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轴测图,其中,切换机构的按压件位于摆动上限位置;以及
[0034]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剖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I堆叠机构2 (第一)切换机构
[0037]3驱动机构4同步传动机构
[0038]11上堆叠组件12下堆叠组件
[0039]13导向组件14第一弹性元件
[0040]21驱动轮22第一杆
[0041]23按压件24传动轴
[0042]31电机齿形带轮 32第一齿形带
[0043]33第一齿形带轮 34第二齿形带轮
[0044]35第二齿形带41动力输入齿轮
[0045]42第二齿轮43过渡齿轮组
[0046]44中间轮45齿形带[0047]46齿形带轮47第一齿条
[0048]48第二齿条49第二弹性元件
[0049]81左侧板82右侧板
[0050]83第一导槽84第二导槽
[0051]85挡板86限位件
[0052]88支撑轴41a第一分齿轮
[0053]41b第二分齿轮44a带轮部
[0054]44b齿轮部111第一皮带轮
[0055]112第二皮带轮113第一皮带
[0056]114第一支架121第三皮带轮
[0057]122第四皮带轮123第二皮带
[0058]124第二支架Illa第一支撑轴
[0059]Illb第一辊轮112a第二支撑轴
[0060]112b第二辊轮114a支撑辊
[0061]121a第三支撑轴 121b第三辊轮
[0062]122a第四支撑轴 122b第四辊轮
[0063]124a 开口槽124b 凸缘
[0064]131第一导向组件132第二导向组件
[0065]131a第一连杆131b第二连杆
[0066]132a第三连杆132b第四连杆
[0067]231枢接轴232按压部
[0068]411传动轴481连接孔
[0069]482驱动槽851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7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7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包括可实现介质在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相距较远时的堆叠输送要求的介质传送步骤,此外,还可以包括在介质传送步骤之后的介质回收步骤;还可以包括在介质传送步骤之前的介质收集步骤。
[0072]其中,介质传送步骤如下:将夹持介质的堆叠机构从介质入口沿移动路径移动至介质出口,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例如,通过在移动路径(例如直线式的)上设有第一齿条,在堆叠机构设置动力输入齿轮,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动力输入齿轮相对第一齿条滚动,从而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
[0073]其中,介质回收步骤如下:在堆叠机构由介质出口向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向介质入口方向输出。例如,通过在移动路径上设置位置可避让的第二齿条,在 堆叠机构由介质出口向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动力输入齿轮相对于第二齿条滚动,从而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向介质入口方向输出。[0074]其中,介质收集步骤如下:使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堆叠机构的上堆叠组件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例如通过平移的方式,以及在介质收集完成时使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以夹持介质。
[0075]优选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括对齐步骤,对齐步骤包括在下堆叠组件相对上堆叠组件打开的过程中,使由介质入口输送至介质收集空间的介质沿其输送方向的前缘对齐。例如,使位于下堆叠组件下方的止挡板进入介质收集空间,由介质入口输送至介质收集空间的介质沿止挡板对齐。
[0076]优选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括故障回收步骤,该故障回收步骤包括当介质收集空间中的介质需要回收时使堆叠机构在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时由介质入口向介质出口方向移动,通过止挡介质使之脱离介质回收空间而回收。例如使介质止挡于对齐步骤中的止挡板而落入设定的回收箱中。
[0077]其中,堆叠机构具有夹持并输送介质的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和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例如,第一皮带传送机构设置在上堆叠组件上,第二组皮带传送机构设置在下堆叠组件上,其中,下堆叠组件可相对于下堆叠组件打开以形成一沓介质的介质收集空间,下堆叠组件可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以夹持一沓介质。
[0078]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第一轴测图。如图2所示,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堆叠机构1、切换机构2、驱动机构3和致动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同步传动机构4。
[0079]其中,机架包括相对平行的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二者之间组成堆叠机构I的移动通道,其中,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之间的距离为移动通道的宽度,该宽度与堆叠机构I宽度相适配,该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介质入口 A连接,另一端与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介质出口 B连接,堆叠机构I位于移动通道内且可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0080]在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上均设置有第一导槽83和第二导槽84,且左侧板81上的第一导槽83、第二导槽84与右侧板82上的第一导槽83、第二导槽84关于移动通道的宽度中心对称,其中,第一导槽83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导槽84为一段具有设定长度的圆弧槽。
[0081]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的第一轴测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的第二轴测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说明堆叠机构I的【具体实施方式】。
[0082]其中,堆叠机构I位于机架的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之间,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可在收集位置和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当堆叠机构I位于收集位置时,可接收由介质入口 A进入的介质,当堆叠机构位于输出位置时,可将收集的介质由介质出口 B送出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堆叠机构I包括上堆叠组件11、下堆叠组件12、导向组件13、以及第一弹性元件14。
[0083]上堆叠组件11包括第一皮带轮111、第二皮带轮112、第一皮带113和第一支架114。其中,第一支架114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辊114a,各支撑辊114a的轴线沿移动通道的宽度方向延伸。位于第一支架114左侧的至少两个支撑辊114a与左侧板81上的第一导槽83插接配合,位于第一支架114右侧的至少两个支撑辊114a与右侧板82上的第一导槽83插接配合,各支撑辊114a可沿第一导槽83的长度方向往返移动,从而引导第一支架114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优选地,支撑辊114a为可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的轴承。
[0084]第一皮带轮111和第二皮带轮112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列,其中,第一皮带轮111包括第一支撑轴11 Ia和第一辊轮11 lb,第一支撑轴11 Ia沿移动通道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两端由第一支架114支撑,可以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第一棍轮Illb固定套接在第一支撑轴Illa外周,可以是与介质宽度相适配的一体辊,也可以是沿第一支撑轴Illa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分段辊;第二皮带轮112包括第二支撑轴112a和第二辊轮112b,第二支撑轴112a与第一支撑轴Illa平行,其两端由第一支架114支撑,可以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第二辊轮112b固定套接在第二支撑轴112a外周,可以是与介质宽度相适配的一体辊,也可以是沿第二支撑轴112a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分段辊;第一皮带113缠绕在第一皮带轮111和第二皮带轮112的外周上,由第一皮带轮111的第一辊轮Illb和第二皮带轮112的第二辊轮112b支撑。本实施例中,第一辊轮Illb和第二辊轮112b均为两段辊。
[0085]下堆叠组件12包括第三皮带轮121、第四皮带轮122、第二皮带123和第二支架124。第三皮带轮121和第四皮带轮沿移动通道长度方向排列,其中,第三皮带轮121包括第三支撑轴121a和第三辊轮121b,第三支撑轴121a沿移动通道宽度方向延伸,其两端由第二支架124支撑,可以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第三辊轮121b固定套接在第三支撑轴121a外周,可以是与介质宽度相适配的一体辊,也可以是沿第三支撑轴121a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分段辊;第四皮带轮122包括第四支撑轴122a和第四辊轮122b,第四支撑轴122a与第三支撑轴121a平行,其两端由第二支架124支撑,可以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第四辊轮122b固定套接在第四支撑轴122a外周,可以是与介质宽度相适配的一体辊,也可以是沿第四支撑轴122a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分段辊;第二皮带123缠绕在第三皮带轮121和第四皮带轮的外周上,由第三皮带轮121的第三辊轮121b和第四皮带轮的第四辊轮122b支撑。
[0086]本实施例中,第三辊轮121b和第四辊轮122b为分别与第一辊轮Illb和第二辊轮112b相对应的两段辊。
[0087]导向组件13包括沿移动通道宽度方向分别位于上堆叠组件11和下堆叠组件12两侧的第一导向组件131和第二导向组件132。下堆叠组件12通过第一导向组件131和第二导向组件132能够沿介质堆叠方向相对上堆叠组件11平行移动,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或闭合。
[0088]其中,第一导向组件131包括第一连杆131a和第二连杆131b,两者的中间部分通过枢接轴(图中未示出)枢接,组成剪刀式结构,其中,第一连杆131a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轴Illa的第一端铰接,其第二端与第二支架124活动连接,可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杆131b的第一端与第三支撑轴121a的第一端铰接,其第二端与第一支架114活动连接,可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导向组件132包括第三连杆132a和第四连杆132b,两者的中间部分通过枢接轴(图中未示出)枢接,组成剪刀式结构,其中,第三连杆132a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轴Illa的第二端铰接,其第二端与第二支架124活动连接,可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第四连杆132b的第一端与第三支撑轴121a的第二端铰接,其第二端与第一支架114活动连接,可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0089]这样,在切换机构2的作用下,下堆叠组件12可以沿介质堆叠方向相对上堆叠组件11平行移动,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或者闭合。当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闭合时,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皮带123与上堆叠组件11的第一皮带113将介质夹在中间,二者之间形成输送介质的走纸通道;当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时,下堆叠组件12与上堆叠组件11分离,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之间相隔设定距离,二者之间形成容纳堆叠介质的介质收集空间,介质可堆叠在下堆叠组件12上。
[0090]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机架还包括止挡板85,位于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之间,止挡板85包括沿移动通道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止挡部851,各止挡部851沿垂直于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皮带123表面方向延伸。当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时,止挡板85的多个止挡部851穿过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支架124上的开口槽124a进入介质收集空间,沿介质输送方向位于堆叠机构I的末端,当介质堆叠在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皮带123的表面上时沿止挡板85的止挡部851对齐;当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闭合时,下堆叠组件12与止挡板85的止挡部851分离,堆叠后的介质可以由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输送。
[0091]第一弹性元件14的一端与上堆叠组件11连接,另一端与下堆叠组件12或导向组件13连接,在第一弹性元件14的作用下,下堆叠组件12始终存在压向上堆叠组件11,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闭合的运动趋势。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14为扭簧,套接在第一支撑轴Illa上,第一弹性元件14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114连接,第一弹性元件14的第二端与导向组件13的第一连杆131连接,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下堆叠组件12始终存在压向上堆叠组件11,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闭合的运动趋势。
[0092]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图5和图6介绍切换机构2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切换机构2包括切换电机(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个切换组件。
[0093]其中,切换组件设置在机架的左侧板81或者右侧板82上,与切换电机传动连接,包括按压件23及由驱动轮21和第一杆22构成的驱动部件。其中,驱动轮21与动力部件例如切换电机传动连接,在切换电机的驱动下,驱动轮21可绕自身轴线转动,驱动轮21可以是凸轮或者齿轮;按压件23通过第一杆22与驱动轮21传动连接,按压件23的一端通过枢接轴231与机架枢接,其自由端上设置有按压部232,其中,按压部232与左侧板81或右侧板82上的第二导槽84插接配合,当驱动轮21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可驱动按压件绕枢接轴231摆动,受第二导槽84的长度限制,按压件23具有摆动下限位置和摆动上限位置。
[0094]当堆叠机构I位于收集位置,按压件23可与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支架124上的凸缘124b接触或分离,此时,当按压件23处于摆动下限位置时,按压件23的按压部232按压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支架124的凸缘124b,使下堆叠组件12与上堆叠组件11分离,从而使堆叠机构I的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形成介质收集空间;当按压件23处于摆动上限位置时,按压部232与第二支架124的凸缘124b分离,下堆叠组件12在第一弹性元件14的作用下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闭合,将介质夹持在两者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当堆叠机构I由收集位置向输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以及堆叠机构I位于输出位置时,按压件23的按压部232均与第二支架124的凸缘124b分离。[0095]本实施例中,切换机构2包括两个切换组件,两个切换组件分别设置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的外侧,且关于移动通道的宽度中心对称。两个切换组件中的驱动轮21为齿轮,两个切换组件中的驱动轮21通过传动轴24同轴固定连接,切换电机与其中一个驱动轮21传动连接。其中,第一杆22的一端与驱动轮21枢接,该枢接位置与驱动轮21的圆心相距设定距离,第一杆22的另一端与按压件23的中部枢接;位于左侧板81外侧的按压件23的一端通过枢接轴231与左侧板81枢接,其另一端上设置有按压部232,该按压部232与左侧板81上的第二导槽84插接配合,位于右侧板82外侧的按压件23的一端通过枢接轴231与右侧板82枢接,其另一端上设置有按压部232,该按压部232与右侧板82上的第二导槽84插接配合。受第二导槽84的长度限制,按压件23绕枢接轴231摆动时具有摆动下限位置和摆动上限位置。当驱动电机驱动与其传动连接的驱动轮21转动时,通过传动轴24可以驱动另一个驱动轮21同步转动,从而驱动位于堆叠机构I两侧的两个切换组件中的按压件23分别绕各自的枢接轴231在摆动下限位置和摆动上限位置之间摆动,使两个按压件23伸入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的按压部232从两侧与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支架124的凸缘124b接触或分离,从而使堆叠机构I受力均衡。
[0096]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绘出)、电机齿形带轮31、第一齿形带32、第一齿形带轮33、两个第二齿形带轮34,以及第二齿形带35,其中,驱动电机由机架支撑,电机齿形带轮31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齿形带轮34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列,分别临近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介质入口 A和介质出口 B设置,两个第二齿形带轮34均由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支撑,且两者的轴线均沿移动通道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齿形带轮33与其中一个第二齿形带轮34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形带32缠绕在电机齿形带轮31和第一齿形带轮33外周,由电机齿形带轮31和第一齿形带轮33支撑,用于将电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第一齿形带轮33 ;第二齿形带35缠绕在两个第二齿形带轮34的外周,由两个第二齿形带轮34支撑,第二齿形带35还与堆叠机构I的第一支架114固定连接,这样,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时,通过电机齿形带轮31、第一齿形带32、第一齿形带轮33以及两个第二齿形带轮34驱动第二齿形带35运动,从而可以带动堆叠机构I在收集位置和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
[009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可以是链传送机构,以带动堆叠机构I在收集位置和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如由两个链轮替代两个第二齿形带轮34,由绕在两链轮上的链条替代第二齿形带35,而链条与堆叠机构I的第一支架114固定连接,这样,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时,通过电机齿形带轮31、第一齿形带32、第一齿形带轮33以及两个链轮驱动链条运动,从而可以带动堆叠机构I在收集位置和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
[0098]致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齿轮41和第一齿条47,其中第一齿条47设置在机架的左侧板81或右侧板82上,临近介质出口 B设置,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具有设定的长度;动力输入齿轮41支撑在第一支架114上,在堆叠机构I沿第一导槽83移动的过程中,动力输入齿轮41可以与第一齿条47啮合连接或分离。当驱动机构3驱动堆叠机构I向介质出口方向移动时,动力输入齿轮41相对于第一齿条47滚动,向堆叠机构I的同步传动机构4提供动力,以供同步传动机构4将动力传递给上堆叠组件11的第一皮带113和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皮带123,从而将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之间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I向外输出。
[0099]同步传动机构4用于使上堆叠组件11的第一皮带113和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皮带123同步运动。同步传动机构4包括第二齿轮42、过渡齿轮组43、中间轮44和齿形带45、以及齿形带轮46,其中,第二齿轮42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轴Illa的一端,与动力输入齿轮41啮合连接;中间轮44套接在第一连杆131a与第二连杆131b的枢接轴或者第三连杆132a与第四连杆132b的枢接轴上,可绕该枢接轴轴线自由转动,中间轮44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带轮部44a和齿轮部44b ;齿形带轮46固定设置在第三支撑轴121a的一端;过渡齿轮组43设置在第一连杆131a或者第三连杆132a上,其一端与第二齿轮42啮合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轮44的齿轮部44b啮合连接;齿形带45套接在中间轮44的带轮部44a和齿形带轮46的外周上,传动连接中间轮44的带轮部44a与齿形带轮46。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31a和第二连杆131b上分别设有沿杆长方向延伸的凹槽(图中未标出),其中,第二齿轮42和过渡齿轮组43,以及中间齿轮44的齿轮部44b位于第一连杆131a的凹槽内,中间齿轮44的带轮部44a、齿形带45,以及齿形带轮46位于第二连杆131b的凹槽内。
[0100]当堆叠机构I沿移动通道移动至设定位置时,动力输入齿轮41与第一齿条47啮合,随着堆叠机构I移动,第一齿条47驱动动力输入齿轮41绕自身轴线转动,驱动第二齿轮42带动第一支撑轴113a及第一皮带113运动,同时通过过渡齿轮组43、中间轮44,以及齿形带45可以驱动齿形带轮46转动,带动第二支撑轴123a及第二皮带123运动,将位于第一皮带113与第二皮带123之间的介质由堆叠机构I中向介质出口 B方向输送出去。
[0101]本实施例中,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两个致动机构和两个同步传动机构4,沿移动通道宽度方向分别位于堆叠机构I的两侧,关于堆叠机构I的宽度中心对称。其中,两个致动机构中的第一齿条47分别位于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外侧,且分别与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固定连接;两个致动机构中的动力输入齿轮41分别位于第一支架114两侧,通过传动轴411同轴固定连接,而传动轴411与第一支架114枢接,可以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动力输入齿轮41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分齿轮41a和第二分齿轮41b,其中,第一分齿轮41a位于移动通道外部,第二分齿轮41b位于移动通道内部,当堆叠机构I沿第一导槽83移动至设定位置时,两个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可以分别同时与两个第一齿条47啮合连接;两个同步传动机构4中的第二齿轮4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轴Illa的两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二分齿轮41b啮合连接。
[0102]两个同步传动机构4中的中间轮44分别套接在第一导向组件131的枢接轴和第二导向组件132的枢接轴上;两个同步传动机构4中的齿形带轮46固定设置在第三支撑轴121a的两端;两个同步传动机构4中的过渡齿轮组43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131a和第三连杆132a上,各过渡齿轮组43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齿轮42啮合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中间轮44的齿轮部啮合连接;两个同步传动机构4中的齿形带45分别套接在对应的中间轮44的带轮部和对应的齿形带轮46的外周上,传动连接中间轮44的带轮部与齿形带轮46。
[0103]当堆叠机构I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至设定位置时,两个致动机构中的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分别与位于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外侧的第一齿条47卩齿合,两个动力输入齿轮41绕自身轴线转动,驱动两个同步传动机构4中的第二齿轮42转动,从两侧带动第一支撑轴Illa及第一皮带113运动,同时通过过渡齿轮组43、中间轮44,以及齿形带45可以驱动齿形带轮46转动,从两侧带动第三支撑轴121a及第二皮带123运动,使位于第一皮带113与第二皮带123之间的介质由堆叠机构I中向介质出口 B方向输送出去。本实施例通过两个同步传动机构4由堆叠机构I的两侧同时驱动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移动,使介质输送更加可靠。
[0104]下面介绍本发明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
[0105]初始状态时,堆叠机构I位于收集位置,当需要堆叠介质时,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控制装置(图中未显示)控制切换机构2的驱动轮21转动,驱动按压件向摆动下限位置转动,按压件的按压部232按压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支架124的凸缘124b,驱动下堆叠组件12沿介质堆叠方向向远离上堆叠组件11的方向移动,使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皮带123与上堆叠组件11的第一皮带113相距设定距离,二者之间形成堆叠介质的介质收集空间,止挡板85的止挡部851与第二支架124上的开口槽124a插接,伸入介质收集空间内,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处于静止状态。
[0106]介质一张一张地进入上堆叠组件11和下堆叠组件12之间的介质收集空间内,介质受止挡板85的止挡部851阻挡堆叠在下堆叠组件12的表面上,并沿止挡板85的止挡部851对齐。
[0107]当完成一定数量的堆叠后,需要把暂存在下堆叠组件12表面上的介质一次性由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介质出口B输送出去。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控制装置首先控制切换机构2的驱动轮21转动,驱动按压件由摆动下限位置转动至摆动上限位置,按压件的按压部232与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支架124的凸缘124b分离,下堆叠组件12在第一弹性元件14的作用下,相对上堆叠组件11闭合,将堆叠的介质夹持在上堆叠组件11的第一皮带113与下堆叠组件12的第二皮带123之间;然后,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机构3驱动第二齿形带35带动堆叠机构I由收集位置向输出位置移动,当堆叠机构I移动到设定位置时,致动机构的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与第一齿条47 B齿合连接,随着堆叠机构I继续移动,通过同步传动机构4带动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同步运动,驱动位于两者之间的介质向介质出口 B方向输出,当堆叠机构I移动到介质出口 B处时,驱动机构3的驱动电机停止转动,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停止运动,介质的尾部被夹持在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之间,等待用户取走。
[0108]本发明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堆叠机构、切换机构、驱动机构、致动机构和同步传动机构、以及第一弹性元件。堆叠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在临近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介质入口的收集位置与临近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介质出口的输出位置之间移动,当堆叠机构位于收集位置时,切换机构可以驱动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第一弹性元件可以驱动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当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时,两者之间形成介质收集空间,可以收集由介质入口进入的介质,当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时,上堆叠组件的第一皮带和下堆叠组件的第二皮带将收集到的介质夹持在中间,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堆叠机构由收集位置向输出位置移动,在堆叠机构移动的同时,通过致动机构和同步传动机构利用堆叠机构的移动驱动上堆叠组件的第一皮带和下堆叠组件的第二皮带同步运动,将位于两皮带之间的介质输出。
[0109]本发明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在介质的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并且可在不另增加动力源的条件下,实现了介质的输出,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适应性强、成本低。
[0110]需要说明的是,堆叠组件的导向组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剪刀式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堆叠机构的导向机构可以是多个导柱,以便下堆叠组件沿导柱相对于上堆叠组件平行移动,堆叠机构的第一弹性元件可以是在堆叠机构的上堆叠组件和下堆叠组件之间的拉簧。上堆叠组件和下堆叠组件之间的同步传动机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传动机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例如沿介质堆叠方向延伸的传动轴、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和与传动轴滑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其中,第一锥齿轮与上堆叠组件变向传动地连接,第二锥齿轮与下堆叠组件变向传动地连接,以实现上堆叠组件和下堆叠组件的同步传动。
[0111]图7、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轴测图。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堆叠机构I的下方的回收箱(图中未示出),用于回收被遗忘的介质;致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齿条48和第二弹性元件49。
[0112]第二齿条48与机架的左侧板81或右侧板82活动连接,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第二齿条48位于堆叠机构I的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之间、第一齿条47的上游,具有设定的长度。第二齿条48上设置有驱动槽482和至少两个连接孔481,其中,第二齿条48通过连接孔481与设置在左侧板81或者右侧板82上的支撑轴88套接,可以相对于机架活动,具有有效位置和失效位置。
[0113]当第二齿条48位于有效位置时,在堆叠机构I沿机架上的第一导槽83移动时,第二齿条48可与致动机构的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啮合连接;当第二齿条48位于失效位置时,在堆叠机构I沿机架上的第一导槽83移动时,第二齿条48不能与致动机构的动力输入齿轮41啮合连接;驱动槽482为一端具有开口的弧形槽,优选地,该开口呈喇叭形状,驱动槽482与切换机构2的按压部232套接配合。
[0114]第二弹性元件49的一端与第二齿条48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在第二弹性元件49的弹力作用下,第二齿条48始终具有向有效位置运动的趋势。
[0115]当按压件在切换电机的驱动下运动到摆动下限位置时,按压件的按压部232脱离第二齿条48的驱动槽482,第二齿条48在第二弹性元件49的作用下运动至有效位置,如图7所示;当按压件在切换电机的驱动下运动至摆动上限位置时,按压件的按压部232与驱动槽482插接配合,并驱动第二齿条48运动至失效位置,如图8所示。
[0116]下面结合图7、图8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
[0117]初始时,堆叠机构I位于收集位置,切换机构的按压件位于摆动下限位置,即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此时,致动机构的第二齿条48在第二弹性元件49的作用下位于有效位置,与设置在堆叠机构I上的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啮合连接;完成介质收集后,切换机构2的切换电机驱动按压件运动至摆动上限位置,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
[0118]此时,致动机构的第二齿条48在按压件的按压部232的驱动下位于失效位置,与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分离,驱动机构3的电机正向转动,驱动齿形带34带动处于堆叠机构I由收集位置向输出位置移动,当堆叠机构I移动至第一齿条47处时,致动机构的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与第一齿条47 B齿合连接,从而驱动堆叠机构的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运动,将位于两者之间的介质向介质出口 B方向输出,当堆叠机构I运动至输出位置时,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夹持堆叠的介质的尾端,等待用户取走。
[0119]如果经过预定时间介质没有被取走时,驱动机构3的驱动电机反向转动,驱动齿形带34向介质入口 A的方向带动堆叠机构I由输出位置向收集位置移动,致动机构的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与第一齿条47啮合连接,驱动堆叠机构I的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反向运动,将吐出的介质收回至第一皮带113与第二皮带123之间。
[0120]当堆叠机构I沿介质的回收方向移动至第二齿条48处时,切换机构2的切换电机驱动按压件运动至摆动下限位置,此时由于按压件的按压部232不会与堆叠机构I的第二支架124的凸缘124b接触。因此,堆叠机构I在第一弹性元件14的作用下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闭合,同时,按压件的按压部232与第二齿条48的驱动槽482分离,第二齿条48在第二弹性元件49的作用下运动至有效位置,与设置在堆叠机构I上的动力输入齿轮41的第一分齿轮41a啮合连接,随着堆叠机构I继续向介质入口 A方向移动,第二齿条48驱动动力输入齿轮41转动,驱动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反向运动,将位于两者之间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I向介质入口 A方向输出,当堆叠机构I运动至回收箱处时,位于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之间的介质落入回收箱内,完成回收。
[012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还可以进行故障回收,如在堆叠介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将已经堆叠在介质回收空间内的介质回收。
[0122]具体地,如图9所示,机架还包括限位件86,限位件86与左侧板81或右侧板82固定连接,其长度方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沿移动通道的长度方向,位于第二导槽84的下游。当堆叠机构I位于收集位置且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时,此时致动机构的第二齿条48在第二弹性元件49的作用下位于有效位置,与设置在堆叠机构I上的动力输入齿轮41啮合连接,止挡板85的止挡部851与第二支架124上的开口槽124a插接,已堆叠在下堆叠组件12上的介质沿止挡板85的止挡部851对齐。
[0123]当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出现故障时,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机构3的驱动电机驱动齿形带35带动堆叠机构I向介质出口 B方向运动,此时,第二支架124的凸缘124b与按压件的按压部232分离后,与限位件86的下表面接触,受限位件86的限制下堆叠组件12继续保持相对于上堆叠组件11打开的状态,第二齿条48驱动动力输入齿轮41转动,从而驱动第一皮带113和第二皮带123向介质出口 B方向运动,堆叠在下堆叠组件12上的介质受止挡板85的止挡部851的阻挡,脱离介质收集空间,落入回收箱内。
[01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包括介质传送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传送步骤包括:将夹持介质的堆叠机构从介质入口沿移动路径移动至介质出口,并且在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回收步骤,所述介质回收步骤包括在所述堆叠机构由所述介质出口向所述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质入口方向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介质传送步骤之前还包括介质收集步骤,所述介质收集步骤包括使所述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所述堆叠机构的上堆叠组件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以及在介质收集完成时使所述下堆叠组件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闭合以夹持所述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括对齐步骤,所述对齐步骤包括在所述下堆叠组件相对所述上堆叠组件打开的过程中,使由所述介质入口输送至所述介质收集空间的介质沿其输送方向的前缘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括故障回收步骤,所述故障回收步骤包括当所述介质收集空间中的介质需要回收时,使所述堆叠机构在所述下堆叠组件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打开时由所述介质入口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移动,同时通过止挡所述介质使之脱离所述介质收集空间而回收。
6.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可夹持并输送介质的堆叠机构(I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堆叠机构(I)沿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之间的移动路径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3)、以及使所述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输出的致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包括在所述移动路径上设置的第一齿条(47)和在所述堆叠机构(I)上设置的动力输入齿轮(41),所述动力输入齿轮(41)在所述堆叠机构(I)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相对所述第一齿条(47)滚动,以使所述堆叠机构(I)夹持的介质相对于所述堆叠机构(I)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机构(I)包括上堆叠组件(11)、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活动连接的下堆叠组件(12)、使所述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的第一切换机构(2)、以及使所述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11)闭合以夹持介质的第一弹性元件(14),其中,所述上堆叠组件(11)和所述下堆叠组件(12)分别包括皮带传送机构,所述上堆叠组件(11)的皮带传送机构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4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 )与所述上堆叠组件(11)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机构(I)还包括在所述上堆叠组件(11)和下堆叠组件(12)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导向组件(13),所述导向组件(13)包括第一连杆(131a)和第二连杆(131b),所述第一连杆(131a)和第二连杆(131b) 二者的中间部分枢接,所述第一连杆(131a)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枢接,所述第一连杆(131a)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堆叠组件(1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1b)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1b)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堆叠组件(12)枢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堆叠组件(11)的皮带传送机构和所述下堆叠组件(12)的皮带传送机构二者之间设有同步传动机构(4),其中,所述第一连杆(131a)和第二连杆(131b)上分别设有沿杆长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同步传动机构(4)位于所述第一连杆(131a)和第二连杆(131b)的凹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位于所述堆叠机构(I)下方的止挡板(85),其中,所述止挡板(85)在所述下堆叠组件(12 )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打开时位于所述介质收集空间中以对齐所收集的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堆叠组件(12)上设有凸缘(124b),所述第一切换机构(2)包括枢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按压件(23)和驱动所述按压件(23)围绕其枢接轴(231)摆动的驱动部件,所述按压件(23)上设有可按压所述凸缘(124b)的按压部(23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限位件(86),当所述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打开并且所述堆叠机构(I)由所述介质入口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移动时,所述限位件(86 )使所述下堆叠组件(12)继续保持在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打开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移动路径上设置的位置可切换的第二齿条(48)、使所述第二齿条(48)由有效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的第二切换机构、以及使所述第二齿条(48)回复至所述有效位置的第二弹性元件(49),其中,所述动力输入齿轮(41)在所述堆叠机构(I)向所述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处于所述有效位置的所述第二齿条(48)滚动,以使所述堆叠机构(I)夹持的介质相对于所述堆叠机构(I)向所述介质入口方向输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机构为所述第一切换机构(2),所述第二齿条(48)上设有驱动槽(482),所述下堆叠组件(12)上设有凸缘(124b),所述第一切换机构(2)包括枢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按压件(23)和驱动所述按压件围绕其枢接轴(231)摆动的驱动部件,所述按压件(23)上设有按压部(232),其中,所述按压部(232 )在所述按压件(23 )位于摆动上限位置时与所述驱动槽(482 )插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条(48 )移动至所述避让位置,并且所述按压部(232 )在所述按压件(23 )位于摆动下限位置时与所述驱动槽(482)分离并且与所述凸缘(124b)按压配合,所述第二齿条(48)回复至所述有效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所述堆叠机构(I)位于所述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之间,所述左侧板(81)和右侧板(82)上分别设有导槽(83 ;84),所述上堆叠机构(I)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导槽(83 ;84)插接配合的支撑辊(114a),所述第一齿条(47)和第一切换机构(2)位于所述左侧板(81)和/或右侧板(82)的外侧,所述动力输入齿轮(41)伸出所述导槽(83 ;84)而位于所述左侧板(81)和/或右侧板(82)的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传送带机构或传送链机构。
【文档编号】B65H31/36GK103832866SQ201210478906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姜天信, 赵靖, 袁勇, 赵振兴, 刘建生 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