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775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
背景技术
现代化已经走进了垃圾处理,但是垃圾处理在中国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为地域的辽阔,我们每天看见的听见的还是垃圾如山,做着最原始的工序焚烧和填埋。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把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对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焚烧发电或加工成肥料,如用厨房垃圾去饲养一些有清道夫作用的虫子,像黄粉虫吃掉生菜叶和一下剩菜,就会减少处理时间,饲养的黄粉虫还可以作饲料养鸡等。传统的垃圾中转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臭味、异味严重,孳生大量蚊蝇,使中转站选址成为难题,所以长期以来诸如建材、鞋帽、电子、小商品等专业批发市场的垃圾收集、转 运,一直是个麻烦棘手的问题。垃圾不收集、不转运,是个了不得的问题。但建设垃圾中转站,最难的是选址问题,即便是建成了垃圾站,又会造成周边物业贬值,商业贬值。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便,操作平稳可靠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包括站房,所述站房的前壁处和后壁处分别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上设置有走车梁,所述走车梁上安装有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所述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可沿走车梁所在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通过提升装置连接垃圾集装箱,所述站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集装箱座,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个电动葫芦和下框架,所述两个电动葫芦通过钢丝绳与下框架连接,所述下框架通过挂链装置与垃圾集装箱连接,所述垃圾集装箱上设置有集装箱吊柱,所述挂链装置与集装箱吊柱连接,所述挂链装置包括起重挂链圈、第一葫芦链、挂链轴、防松挂链圈和第二葫芦链,所述起重挂链圈和防松挂链圈分别与集装箱吊柱连接,所述第一葫芦链一端与挂链轴连接,所述第一葫芦链另一端与起重挂链圈连接,所述第二葫芦链与防松挂链圈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作为优选,上述第一葫芦链为HSH环链手扳葫芦链。作为优选,上述第二葫芦链为HSH环链手扳葫芦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用于垃圾的中转,既美化了环境,又杜绝了二次污染,减少了蚊蝇的滋生,提高了车载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且本实施例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工艺简便,操作平稳可靠。
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正面结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侧面结构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框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I 一站房,2 —牛腿,3 —走车梁,4 一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5 —垃圾集装箱,6 —电动葫芦,7 —下框架,9 一挂链装置,10 一集装箱座,21 —前壁,22 —后壁,51 —集装箱吊柱, 91 一起重挂链圈,92 —第一葫芦链,93 —挂链轴,94 一防松挂链圈,95 —第二葫芦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正面结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侧面结构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框图。参考图I至图4结合的一种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站房1,所述站房I的前壁21处和后壁22处分别设置有牛腿2,所述牛腿2上设置有走车梁3,所述走车梁3上安装有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4,所述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4可沿走车梁3所在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4通过提升装置连接垃圾集装箱5,所述站房I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集装箱座10,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个电动葫芦6和下框架7,所述两个电动葫芦6通过钢丝绳与下框架7连接,所述下框架7通过挂链装置9与垃圾集装箱5连接,所述垃圾集装箱5上设置有集装箱吊柱51,所述挂链装置9与集装箱吊柱51连接,所述挂链装置9包括起重挂链圈91、第一葫芦链92、挂链轴93、防松挂链圈94和第二葫芦链95,所述起重挂链圈91和防松挂链圈94分别与集装箱吊柱51连接,所述第一葫芦链92 —端与挂链轴93连接,所述第一葫芦链92另一端与起重挂链圈91连接,所述第二葫芦链95与防松挂链圈94连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站房I的前壁21、后壁22、左壁(附图中未示出)和右壁(附图中未示出)是按照现有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性定义或者一般称呼,在此定义的情况下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4沿走车梁3的移动方向就为左右移动,具体可参照图I和图2所示的位置。根据图I至图4结合所示的实施例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用于垃圾的中转,既美化了环境,又杜绝了二次污染,减少了蚊蝇的滋生,提高了车载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且本实施例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工艺简便,操作平稳可靠。参考图3和图4的所示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葫芦链92为HSH环链手板胡户链。参考图3和图4的所示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一葫芦链92为HSH环链手扳葫芦链。[0022]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 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1.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站房(1),所述站房(I)的前壁(21)处和后壁(22)处分别设置有牛腿(2),所述牛腿(2)上设置有走车梁(3),所述走车梁(3)上安装有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4),所述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4)可沿走车梁(3)所在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垃圾集装箱横梁机构(4)通过提升装置连接垃圾集装箱(5),所述站房(I)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集装箱座(10),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个电动葫芦(6)和下框架(7),所述两个电动葫芦(6)通过钢丝绳与下框架(7)连接,所述下框架(7)通过挂链装置(9)与垃圾集装箱(5 )连接,所述垃圾集装箱(5 )上设置有集装箱吊柱(51),所述挂链装置(9 )与集装箱吊柱(51)连接,所述挂链装置(9)包括起重挂链圈(91)、第一葫芦链(92)、挂链轴(93)、防松挂链圈(94)和第二葫芦链(95),所述起重挂链圈(91)和防松挂链圈(94)分别与集装箱吊柱(51)连接,所述第一葫芦链(92)—端与挂链轴(93)连接,所述第一葫芦链(92)另一端与起重挂链圈(91)连接,所述第二葫芦链(95)与防松挂链圈(9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葫芦链(92)为HSH环链手板胡户链。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葫芦链(95)为HSH环链手扳葫芦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站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集装箱座,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个电动葫芦和下框架,所述两个电动葫芦通过钢丝绳与下框架连接,所述下框架通过挂链装置与垃圾集装箱连接,所述挂链装置与集装箱吊柱连接,所述起重挂链圈和防松挂链圈分别与集装箱吊柱连接,所述第一葫芦链一端与挂链轴连接,所述第一葫芦链另一端与起重挂链圈连接,所述第二葫芦链与防松挂链圈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用于垃圾的中转,既美化了环境,又杜绝了二次污染,减少了蚊蝇的滋生,提高了车载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且本实施例的左右移动式双箱垃圾站工艺简便,操作平稳可靠。
文档编号B65F9/00GK202499452SQ20122005187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7日
发明者王祥麟 申请人:长沙仁缘特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