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420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制品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传到中国,八、九十年代在中国飞速发展,中国现成为世界最大的塑料编织制品生产国。编织袋是塑料的一种,包装用,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稀、聚丙稀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塑料编织袋是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制袋而成。塑料编织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水泥、化工塑料原料、饲料、大米、面粉、洗衣粉、果蔬等包装。然而,现有编织袋大多数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用,耐高温冲击性差,阻燃性和抗静电能力差,韧性差,无法适应煤矿井的特殊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冲击性好,阻燃性和抗静电能力强,韧性好的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包括外袋体和内膜袋,所述外袋体由阻燃层、抗静电层和土工布层组成,所述抗静电层涂刷于所述土工布层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层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所述抗静电层的外表面,所述内膜袋也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所述土工布层的内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燃层为纳米环氧树脂阻燃层。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层由乙氧基化硬脂酞胺或聚氧乙烯醚类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膜袋为PP或PVC薄膜。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膜袋的厚度为0.05-0.5 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耐高温冲击性好,阻燃性和抗静电能力强,韧性好,能够完全满足煤矿井的特殊条件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内膜袋,2、阻燃层,3、抗静电层,4、土工布层,5、粘合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包括外袋体和内膜袋1,所述外袋体由阻燃层2、抗静电层3和土工布层4组成,所述抗静电层3涂刷于所述土工布层4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层2通过粘合剂5粘合在所述抗静电层3的外表面,所述内膜袋I也通过粘合剂5粘合在所述土工布层4的内表面。所述阻燃层2为纳米环氧树脂阻燃层。所述抗静电层3由乙氧基化硬脂酞胺或聚氧乙烯醚类制成。所述内膜袋I为PP或PVC薄膜。所述内膜袋I的厚度为0.05-0.5 mm。本实用新型耐高温冲击性好,阻燃性和抗静电能力强,韧性好,能够完全满足煤矿井的特殊条件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袋体和内膜袋,所述外袋体由阻燃层、抗静电层和土工布层组成,所述抗静电层涂刷于所述土工布层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层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所述抗静电层的外表面,所述内膜袋也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所述土工布层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为纳米环氧树脂阻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由乙氧基化硬脂酞胺或聚氧乙烯醚类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袋为PP或PVC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袋的厚度为0.05-0.5 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编织袋,包括外袋体和内膜袋,所述外袋体由阻燃层、抗静电层和土工布层组成,所述抗静电层涂刷于所述土工布层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层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所述抗静电层的外表面,所述内膜袋也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所述土工布层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耐高温冲击性好,阻燃性和抗静电能力强,韧性好,能够完全满足煤矿井的特殊条件的要求。
文档编号B65D30/08GK202924035SQ20122061891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吴斌, 江海明, 徐文平, 吴健康 申请人: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