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604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瓶器
背景技术
开启带有软木塞的酒瓶时,需要用到带螺旋锥的开瓶器。现有软木塞的开瓶器在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开瓶器存在的开瓶时费时费力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瓶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瓶器,包括壳体、铰接在壳体上的手柄和设在壳体内的钻头,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一供瓶口嵌入的开口,所述钻头一端固定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导向柱,所述壳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可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手柄一端铰接;所述手柄中部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手柄固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设有钻头固定件,所述钻头通过所述钻头固定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所述开口一侧设有一与所述壳体铰接的便于瓶口伸入开口的拉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结构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开瓶器,包括壳体1、铰接在壳体I上的手柄2和设在壳体I内的钻头3,所述壳体I的前部设有一供瓶口嵌入的开口 4,所述钻头3 —端固定在一支架10上,所述支架10与所述壳体I之间设有一导向柱9,所述壳体I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9可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还包括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和第三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6 —端铰接在壳体I上,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 —端铰接;所述手柄2中部设有第二连杆7,所述第二连杆7 一端与所述手柄2固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8 —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8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10上。进一步,所述支架10上设有钻头固定件5,所述钻头3通过所述钻头固定件5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进一步,所述开口 4 一侧设有一与所述壳体I铰接的便于瓶口伸入开口的拉柄11。[0013]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1.开瓶器,包括壳体、铰接在壳体上的手柄和设在壳体内的钻头,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一供瓶口嵌入的开口,所述钻头一端固定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导向柱,所述壳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可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手柄一端铰接;所述手柄中部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手柄固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钻头固定件,所述钻头通过所述钻头固定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一侧设有一与所述壳体铰接的便于瓶口伸入开口的拉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瓶器,包括壳体、铰接在壳体上的手柄和设在壳体内的钻头,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一供瓶口嵌入的开口,所述钻头一端固定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导向柱,所述壳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可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手柄一端铰接;所述手柄中部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手柄固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B67B7/04GK203033736SQ20122070402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应富强 申请人:浙江宏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