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盘式秧盘叠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908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拨盘式秧盘叠盘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秧盘叠盘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育秧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手工育秧的播种及出苗不均匀性问题,真正达到了水稻高产栽培的农艺要求。但是覆土工序结束以后,只能靠人力来逐个搬运播种流水线上的秧盘,因此需要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叠盘机,可以实现人工从播种流水线上一次搬运数个盘,以提高搬运效率,减轻劳动。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育秧播种流水线的的叠盘机或者结构简单,功效低;或者结构复杂,功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拨盘式秧盘叠盘机,本发明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和保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拨盘式秧盘叠盘机,包括前拨盘轴、拨盘、短拨轴、送秧带主动轮、摆动顶盘架轴、摆动顶盘架、顶盘架回位弹簧、秧盘支撑辊、秧盘侧面限位板、后拨盘轴、秧盘上升限位框、送秧带侧面限位板、送秧带、送秧带被动轮、位置传感器和机架;其中,送秧带套在送秧带主动轮和送秧带被动轮上,送秧带侧面限位板固定在送秧带两侧的机架上,送秧带主动轮放置在前拨盘轴的下面,送秧带的顶面高于或等于短拨轴的圆柱面处于最低状态的位置;拨盘上固定连接数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短拨轴;前拨盘轴和后拨盘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拨盘,且每根轴上的两个拨盘上伸出的短拨轴处于相对位置,并处于同一个相位角,两个拨盘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宽度;前拨盘轴和后拨盘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长度;在前拨盘轴与后拨盘轴之间的机架上装有数个秧盘支撑辊,秧盘支撑辊的顶面与送秧带高度基本一致;在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秧盘侧面限位板;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前拨盘轴与后拨盘轴之间,且靠近后拨盘轴的两个拨盘的中间位置上,并与机架固定连接;秧盘上升限位框设置在前拨盘轴与后拨盘轴的中间,与机架固定连接;在前拨盘轴与后拨盘轴之间的每个机架上设置数个摆动顶盘架,摆动顶盘架和顶盘架回位弹簧通过摆动顶盘架轴与机架连接。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机器叠盘时的间歇停顿和转动的时间间隔很短,可以大大提高叠盘的速度;
2、机器的结构非常简单,维修保养方便;
3、工作时,对秧盘的冲击很小,不会造成叠盘过程中对已经播好的种子位置的移动,保证了秧盘内种子的分布均匀性。


图1是本发明拨盘式秧盘叠盘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的俯视 图3是图1的C向视 图4是图1的C向视 图5是图1的C向视 图6是图1的C向视图中:前拨盘轴1、拨盘2、短拨轴3、送秧带主动轮4、秧盘5、摆动顶盘架轴6、摆动顶盘架7、顶盘架回位弹簧8、秧盘支撑辊9、秧盘侧面限位板10、后拨盘轴11、秧盘上升限位框
12、送秧带侧面限位板13、送秧带14、送秧带被动轮15、位置传感器16、机架17。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前拨盘轴1、拨盘2、短拨轴3、送秧带主动轮4、秧盘5、摆动顶盘架轴6、摆动顶盘架7、顶盘架回位弹簧8、秧盘支撑辊9、秧盘侧面限位板10、后拨盘轴11、秧盘上升限位框12、送秧带侧面限位板13、送秧带14、送秧带被动轮15、位置传感器16、机架17。其中,送秧带主动轮4,送秧带被动轮15与送秧带14组成输送秧盘系统;在送秧带14两侧分别与机架17固定连接送秧带侧面限位板13,送秧带14设置在前拨盘轴I的下面,送秧带14的顶面高于或等于短拨轴3处于最低状态的位置;前拨盘轴I和后拨盘轴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拨盘2,每根轴上的两个拨盘2上固定连接数量相等的数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短拨轴3,且每根轴上的两个拨盘2上的短拨轴3伸出端相对安装,均处于同一个相位角,两个拨盘2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5的宽度;前拨盘轴I和后拨盘轴11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5的长度,前拨盘轴I逆时针转动,后拨盘轴11转向相反,两者的转速相同;在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之间的机架17上装有数个秧盘支撑辊9,秧盘支撑辊9的顶面与送秧带14高度基本一致;在机架17的两侧固定连接秧盘侧面限位板10 ;位置传感器16设置在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之间,且靠近后拨盘轴11的两个拨盘2的中间位置上,并与机架17固定连接;秧盘上升限位框12设置在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的中间,与机架17固定连接;在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之间的每个机架17上设置若干个摆动顶盘架7,摆动顶盘架7和顶盘架回位弹簧8通过摆动顶盘架轴6与机架17连接。图3-图6示出了叠盘机构把秧盘朝上顶的叠盘过程;工作时,在动力的带动下,送秧带主动轮4顺时针转动,前拨盘轴I逆时针转动,后拨盘轴11顺时针转动;当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上的四个拨盘2上的某四个短拨轴3都转到最低位置时,送秧带14开始转动,把秧盘5由叠盘机的前部向后部输送;当秧盘5向后运动碰到位置传感器16时,秧盘5停止向叠盘机后部的运动,此时,秧盘5位于秧盘上升限位框12的正下方,如图1和图3所示,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开始转动;当前拨盘轴I和后拨盘轴11上的短拨轴3转到A位置时(如图1和图4所示),短拨轴3与秧盘5两端的底面接触,并抬高秧盘5 ;当秧盘5在抬高过程中,其侧边与摆动顶盘架7的斜面接触时,推动摆动顶盘架7绕摆动顶盘架轴6向机架17的外侧转动,如图1和图5所示;当拨盘2的短拨轴3转到B位置时(如图1和图6所示),秧盘5的底部高于摆动顶盘架7的顶面,在顶盘架回位弹簧8的作用下,摆动顶盘架7绕摆动顶盘架轴6又向机架17的内侧转动,一直转动到其初始位置(既竖直边与机架17垂直)时,停止转动;当拨盘2的短拨轴3转动过了位置B、脱离了与秧盘5底面的接触时,秧盘5在重力的作用下,又下落到摆动顶盘架7的顶面,被支撑住不能下落,如图1和图3所示,实现了把秧盘5向上顶起,并叠盘的作用。由以上工作过程可见,应用本发明,叠盘时的间歇停顿和转动的时间间隔很短,可以大大提高叠盘的速度;工作时,对秧盘的冲击很小,不会造成叠盘过程中对已经播好的种子位置的移动,保证了秧盘内种子的分布均匀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向上叠放的拨盘式秧盘叠盘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拨盘轴(I)、拨盘(2)、短拨轴(3)、送秧带主动轮(4)、秧盘(5)、摆动顶盘架轴(6)、摆动顶盘架(7)、顶盘架回位弹簧(8)、秧盘支撑辊(9)、秧盘侧面限位板(10)、后拨盘轴(11)、秧盘上升限位框(12)、送秧带侧面限位板(13)、送秧带(14)、送秧带被动轮(15)、位置传感器(16)和机架(17)等;其中,所述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平行,两根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拨盘(2 ),且两个拨盘(2)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5)的宽度,每根轴的两个拨盘(2)上固定连接数量相等的数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短拨轴(3),且每根轴上的两个拨盘(2)上的短拨轴(3)相对安装,处于同一个相位角;前拨盘轴(I)和后拨盘轴(11)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5)的长度,前拨盘轴(I)逆时针转动,后拨盘轴(11)转向相反,两者的转速相等;送秧带主动轮(4)置于前拨盘轴(I)的下方靠近后拨盘轴(11) 一侧,与送秧带被动轮(15)之间连接送秧带(14);送秧带(14)的顶面高于短拨轴(3)处于最低状态时的位置;在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之间的机架(17)上装有数个秧盘支撑辊(9),秧盘支撑辊(9)的顶面等于或低于送秧带(14)的顶面的高度;在机架(17)的两侧固定连接秧盘侧面限位板(10);位置传感器(16)设置在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之间,且靠近后拨盘轴(11),并与机架(17)固定连接;秧盘上升限位框(12 )置于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的中间,与机架(17 )固定连接;在前拨盘轴(I)与后拨盘轴(11)之间的两侧的机架(17 )上各设置若干个摆动顶盘架(7 ),摆动顶盘架(7)和顶盘架回位弹簧(8)与摆动顶盘架轴(6)铰接,摆动顶盘架轴(6)与机架(17)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拨盘式秧盘叠盘机,送秧带套在送秧带主动轮和送秧带被动轮上,送秧带侧面限位板固定在送秧带两侧的机架上,送秧带主动轮的转轴位于前拨盘轴的下方靠近后拨盘轴侧,送秧带的顶面高于短拨轴处于最低状态的位置;前拨盘轴与后拨盘轴平行,前拨盘轴和后拨盘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长度;在前拨盘轴与后拨盘轴之间的机架上装有数个秧盘支撑辊,秧盘支撑辊的顶面与送秧带高度一致或略低;秧盘上升限位框设置在前拨盘轴与后拨盘轴的中间,与机架固定连接;在前拨盘轴与后拨盘轴之间的每个机架上设置数个摆动顶盘架,摆动顶盘架和顶盘架回位弹簧通过摆动顶盘架轴与机架连接;本发明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和保养。
文档编号B65G57/30GK103086157SQ20131004836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3日
发明者李革, 李明杰, 应孔月, 徐一成, 朱德峰, 王益君, 张雷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