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200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振动盘,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包括料斗外壳、料斗内壳、螺旋轨道、轨道外圈、紧固螺栓和调节螺栓,所述料斗外壳和料斗内壳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料斗外壳上设有外壳直径调节装置,所述料斗内壳上设有内壳直径调节装置,所述轨道外圈上设有轨道长度调节装置,所述轨道外圈与料斗内壳之间设有轨道螺距和轨道高度调节装置。本发明用于待加工件输送供给自动化机械设备,能够适应各类规格和形状的工件,不仅降低振动盘的制造成本,而且实现振动盘的通用性,有利于实现工件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和组装。
【专利说明】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振动盘,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各生产厂家均是根据工件的规格和外形生产振动盘,使用厂家在输送不同工件的过程中,只能选择不同型号的振动盘。一方面,生产厂家不能实现振动盘的批量生产,增加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使用厂家不能实现振动盘的通用性选择,增加了使用成本。不利于工件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与组装。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应各类规格和形状的工件,不仅降低振动盘的制造成本,而且实现振动盘的通用性,有利于实现工件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和组装的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包括料斗外壳、料斗内壳、螺旋轨道、轨道外圈、紧固螺栓和调节螺栓,所述料斗外壳和料斗内壳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料斗外壳上设有外壳直径调节装置,所述料斗内壳上设有内壳直径调节装置,所述轨道外圈上设有轨道长度调节装置,所述轨道外圈与料斗内壳之间设有轨道螺距和轨道高度调节装置。
[0005]优选地,所述外壳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外壳直径调节螺栓、设置在料斗外壳一侧边角上的外壳螺纹孔和设置在料斗外壳另一侧边角相应位置上的外壳导槽。
[0006]优选地,所述内壳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内壳直径调节螺栓、设置在料斗内壳一侧边角上的内壳螺纹孔和设置在料斗内壳另一侧边角相应位置上的内壳导槽。
[0007]优选地,所述螺旋轨道包括上螺旋轨道和下螺旋轨道,所述轨道外圈均包括上轨道外圈和下轨道外圈,所述轨道长度调节装置包括轨道长度调节螺栓、设置在上轨道外圈和下轨道外圈连接处的轨道长度调节螺纹孔。
[0008]优选地,所述轨道螺距和轨道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轨道螺距和高度调节螺栓、设置在料斗内壳上与轨道外圈连接处的若干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和设置在轨道外圈上配合内壳螺纹孔的外圈螺纹孔,所述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间隔布置在料斗内壳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
[0009]优选地,所述料斗外壳和料斗内壳均中分成左右两半,其中料斗外壳左右两半的连接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外壳螺纹孔和外壳导槽,料斗内壳左右两半的连接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内壳螺纹孔和内壳导槽。
[0010]优选地,所述料斗外壳顶部和料斗内壳顶部的相应位置处均设有用于紧固的紧固螺纹孔。
[0011]优选地,所述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设置在料斗内壳其中一半部分的两侧上,且纵向上为3-6列,横向上为8-11排。[0012]优选地,所述外圈螺纹孔设置在轨道长度调节螺纹孔内侧。
[0013]优选地,所述上螺旋轨道和下螺旋轨道均为上端窄、下端宽,且下螺旋轨道上端重叠连接在上螺旋轨道下端的上面。
[0014]本发明用于待加工件输送供给自动化机械设备,能够适应各类规格和形状的工件,不仅降低振动盘的制造成本,而且实现振动盘的通用性,有利于实现工件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和组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料斗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螺旋轨道和轨道外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料斗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料斗内壳与轨道外圈之间的装配图;
图6为本发明中料斗外壳和料斗内壳之间的装配图。
[0016]图中1.料斗外壳,2.料斗内壳,3.轨道长度调节螺栓,4.轨道长度调节螺纹孔,
5.轨道外圈,6.螺旋轨道,7.紧固螺纹孔,8.外壳螺纹孔,9.外壳导槽,10.紧固螺栓,
11.外壳直径调节螺栓,12.上轨道外圈,13.上螺旋轨道,14.下轨道外圈,15.下螺旋轨道,16.外圈螺纹孔,17.内壳螺纹孔,18.内壳导槽,19.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20.轨道螺距和高度调节螺栓,21.内壳直径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8]如图1和6所示,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包括料斗外壳1、料斗内壳
2、螺旋轨道6、轨道外圈5、紧固螺栓10和调节螺栓,料斗外壳I和料斗内壳2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0连接,料斗外壳I上设有外壳直径调节装置,料斗内壳2上设有内壳直径调节装置,轨道外圈5上设有轨道长度调节装置,轨道外圈5与料斗内壳2之间设有轨道螺距和轨道高度调节装置。料斗外壳I顶部和料斗内壳2顶部的相应位置处均设有用于紧固的紧固螺纹孔7。
[0019]如图2所示,外壳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外壳直径调节螺栓11、设置在料斗外壳I 一侧边角上的外壳螺纹孔8和设置在料斗外壳I另一侧边角相应位置上的外壳导槽9。料斗外壳I中分成左右两半,且料斗外壳I左右两半的两个连接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外壳螺纹孔8和外壳导槽9。
[0020]如图4所示,内壳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内壳直径调节螺栓21、设置在料斗内壳2 —侧边角上的内壳螺纹孔17和设置在料斗内壳2另一侧边角相应位置上的内壳导槽18。料斗外壳2中分成左右两半,且料斗内壳2左右两半的两个连接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内壳螺纹孔17和内壳导槽18。
[0021]如图3所示,螺旋轨道6包括上螺旋轨道13和下螺旋轨道15,轨道外圈5包括上轨道外圈12和下轨道外圈14,轨道长度调节装置包括轨道长度调节螺栓3、设置在上轨道外圈12和下轨道外圈14连接处的轨道长度调节螺纹孔4。外圈螺纹孔16设置在轨道长度调节螺纹孔4内侧。上螺旋轨道13和下螺旋轨道15均为上端窄、下端宽,且下螺旋轨道15上端重叠连接在上螺旋轨道13下端的上面。
[0022]如图5所示,轨道螺距和轨道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轨道螺距和高度调节螺栓20、设置在料斗内壳2上与轨道外圈5连接处的若干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19和设置在轨道外圈5上配合内壳螺纹孔17的外圈螺纹孔16,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19间隔布置在料斗内壳2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19设置在料斗内壳2其中一半部分的两侧上,且纵向上为5列,横向上为10排。
[0023]本发明可按照工件的规格和尺寸的要求,调节料斗的直径、螺旋轨道的总长度、螺距与总高度,从而完成不同工件的自动输送,不仅降低振动盘的制造成本,而且实现可调节振动盘的通用性,有利于实现工件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和组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包括料斗外壳、料斗内壳、螺旋轨道、轨道外圈、紧固螺栓和调节螺栓,所述料斗外壳和料斗内壳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外壳上设有外壳直径调节装置,所述料斗内壳上设有内壳直径调节装置,所述轨道外圈上设有轨道长度调节装置,所述轨道外圈与料斗内壳之间设有轨道螺距和轨道高度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外壳直径调节螺栓、设置在料斗外壳一侧边角上的外壳螺纹孔和设置在料斗外壳另一侧边角相应位置上的外壳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内壳直径调节螺栓、设置在料斗内壳一侧边角上的内壳螺纹孔和设置在料斗内壳另一侧边角相应位置上的内壳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轨道包括上螺旋轨道和下螺旋轨道,所述轨道外圈均包括上轨道外圈和下轨道外圈,所述轨道长度调节装置包括轨道长度调节螺栓、设置在上轨道外圈和下轨道外圈连接处的轨道长度调节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螺距和轨道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轨道螺距和高度调节螺栓、设置在料斗内壳上与轨道外圈连接处的若干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和设置在轨道外圈上配合内壳螺纹孔的外圈螺纹孔,所述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间隔布置在料斗内壳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外壳和料斗内壳均中分成左右两半,其中料斗外壳左右两半的连接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外壳螺纹孔和外壳导槽,料斗内壳左右两半的连接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内壳螺纹孔和内壳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外壳顶部和料斗内壳顶部的相应位置处均设有用于紧固的紧固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螺距与高度调节螺纹孔设置在料斗内壳其中一半部分的两侧上,且纵向上为3-6列,横向上为8-11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螺纹孔设置在长度调节螺纹孔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料斗和螺旋轨道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旋轨道和下螺旋轨道均为上端窄、下端宽,且下螺旋轨道上端重叠连接在上螺旋轨道下端的上面。
【文档编号】B65G27/02GK103466268SQ201310352695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陈岁繁, 宋德玉, 汪敏, 丁樟荣, 任宁 申请人:浙江科技学院, 桐庐分水制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