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1873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拼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子,尤其是可拼装箱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可拆卸箱子,在空箱时占用体积大,不利于存放和运输。现有的可拆卸箱子,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其内部通常无隔板或隔板位置不可调动,这使箱内存放的物品受到形状、大小的限制,降低了箱内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拼装箱子,其内部有可调动位置的隔板。优选的,所述的榫接方式为采用圆柱形榫头(2)与圆柱形榫眼(I)的榫接方式连接。优选的,采用榫接方式连接的不同面之间,再采用榫接方式安装小圆柱形榫头
(4),加以固定。箱子相对的两面结构完全相同。箱子的上面和下面安装有把手(6),且把手安放于上面和下面的凹槽(5)内。优选的,箱子内壁设有横竖相间的凹槽(9),且凹槽(9)用于安放隔板及调动隔板 位置。优选的,隔板可以组合,且不同的隔板组合,可把箱内空间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部分。一定结构的隔板组合,可在箱内形成具有保密作用的封闭空间。优选的,箱子的上、下面的侧面使用橡胶圈(8)固定。箱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结构相同。箱的上面设有把手(6)和用于安放把手(6)的凹槽(5),把手(6)中部用塑料(7)包裹。箱上面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利用榫接方式安装的小圆柱形榫头(4),用来固定拼装后的箱体。箱上面的四个边缘部分分别设有2 10个的圆柱形榫眼(1),前后边缘部分左右两端设有贯穿圆柱形榫眼(I)的小圆柱形榫眼(3),与小圆柱形榫头(4)匹配。箱的四个侧面在左边或右边设有2 10个的圆柱形榫眼(1),其它三边的侧面设有凸起的圆柱形榫头(2)。圆柱形榫头(2)与上、下面及侧面圆柱形榫眼(I)数量一致,形状匹配。前面上下边侧面两端的圆柱形榫头(2)分别设有贯穿圆柱形榫头(2)的小圆柱形榫眼(3),与小圆柱形榫头(4)匹配。箱六个面的内壁设有横竖相间的矩形凹槽(9),用以安放隔板及调动隔板的位置。带卡槽(10)的隔板通过卡槽(10)连接。隔板之间可以组合,且不同的隔板组合,可使箱内空间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部分。箱体拼装完成后,再在其上、下面的侧面套上一定宽度的橡胶圈(8),加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可拆卸的功能,空箱时占用体积小,存放、运输方便;内部设有可调动的隔板,有利于存放不同形状、大小的物品,提高箱内空间利用率;内部隔板之间可形成暗格,具有一定的保密作用;设计有小圆柱形榫头(4)和橡胶圈(8),使拼装后的箱子不易解体;安装有把手(6 ),方便移动;设计有凹槽(5),便于安放把手(6);所用制作材料种类少,结构简单,生产、使用都很容易;由拼装而成的特性,增加了箱子的趣味性,故箱子可作为一种玩具,提高使用者的动手能力。

图1是箱子的上、下面。图2是箱子的前、后面。图3是箱子的左、右面。图4是箱子内部凹槽(9)结构。图5是带卡槽(10)的隔板。
图6是隔板的组合方式。图7是箱子的整体外形。其中,I是圆柱形榫眼,2是圆柱形榫头,3是小圆柱形榫眼,4是小圆柱形榫头,5是凹槽,6是把手,7是包裹把手(6)的塑料,8是橡胶圈,9是内壁凹槽,10是隔板上的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材料:箱子的六个面、小圆柱形榫头(4)及隔板由木料制作。把手(6)由铁制材料制作,中部为铁制圆柱,塑料(7)使用塑料,两侧及下面弯曲部分为铁制圆柱。橡胶圈(8)由具有一定伸缩性的橡胶材料加工制作。尺寸:箱体总的长*宽*高:280mm*190mm*190mm,箱壁厚20_。上、下面:圆柱形榫眼(I)直径10_、深20_。圆柱形榫眼(3)直径5_、深65_。小圆柱形榫头(4)上的圆柱形榫头直径5mm、长60mm,立方体部分边长20mm。把手(6)中部为直径5_、长140_的圆柱,用长130_、厚5_的塑料层包裹,两侧及下面弯曲部分分别为直径5mm的圆柱。凹槽(5)深10臟,把手(6)安装的一侧居中,中部长140mm、宽30臟,两侧分别长10mm、宽70mm。侧面:圆柱形榫头(2)直径10mm、长20mm,圆柱形榫眼(I)直径10mm、深20mm。圆柱形榫头(2)上的圆柱形榫眼(3)直径5mm,贯穿圆柱形榫头(2)。内壁凹槽(9)宽4mm、深5mm,同向相邻凹槽(9)间距30mm。隔板厚3mm,水平隔板长245mm、宽155mm,横向隔板长245mm、宽25mm,纵向隔板长155mm、宽25mm,隔板上卡槽(10)深15mm、宽4mm、相邻间距30mm。橡胶圈(8)约长85mm、宽 30mm、厚 3mm。箱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结构相同。箱的上面设有把手(6)和用于安放把手(6)的凹槽(5),把手(6)中部用塑料(7)包裹。箱上面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利用榫接方式安装的小圆柱形榫头(4),用来固定拼装后的箱体。箱上面的四个边缘部分分别设有2 10个的圆柱形榫眼(1),前后边缘部分左右两端设有贯穿圆柱形榫眼(I)的小圆柱形榫眼(3),与小圆柱形榫头(4)匹配。箱的四个侧面在左边或右边设有2 10个的圆柱形榫眼(1),其它三边的侧面设有凸起的圆柱形榫头(2)。圆柱形榫头(2)与上、下面及侧面圆柱形榫眼(1)数量一致,形状匹配。前面上下边侧面两端的圆柱形榫头(2)分别设有贯穿圆柱形榫头(2)的小圆柱形榫眼(3),与小圆柱形榫头(4)匹配。箱六个面的内壁设有横竖相间的矩形凹槽(9),用以安放隔板及调动隔板的位置。带卡槽(10)的隔板通过卡槽(10)连接。隔板之间可以组合,且不同的隔板组合,可使箱内空间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部分。安装:分别将箱的前面与右面(左面)榫接、后面与左面(右面)榫接;将隔板按一定组合方式安装在其中一组侧面的凹槽(9)内;将两组侧面榫接成箱的整个侧面,将箱的整个侧面插入到下面上,将上面盖上;分别将上、下面的小圆柱形榫头(4)榫接入箱子;分别在箱子 的上、下面的侧面套上一定宽度的橡胶圈(8),拼装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拼装箱,其特征是:箱体为长方体形,箱体由六个面采用榫接方式拼装而成; 所述的榫接方式为采用圆柱形榫头(2 )与圆柱形榫眼(I)的榫接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箱,其特征是:采用榫接方式连接的不同面之间,再采用榫接方式安装小圆柱形榫头(4),加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箱,其特征是:箱子相对的两面结构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箱,其特征是:箱子的上面和下面安装有把手(6),且把手(6)安放于上面和下面的凹槽(5)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箱,其特征是:箱子内壁设有横竖相间的凹槽(9),且凹槽(9)安放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装箱,其特征是:不同的隔板组合,把箱内空间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 的一种拼装箱,其特征是:箱子使用橡胶圈(8)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子,尤其是可拼装箱子。箱子的不同面采用榫接方式连接,可拆卸。这种设计解决了箱子在空箱时占用体积大,不利于存放和运输的问题。箱内设置有可调动位置的隔板,不同的隔板组合使箱内形成不同大小的空间。这种设计有利于存放不同形状、大小的物品,提高箱内空间利用率。箱子由不同部分拼装而成,这种设计增加了箱子的趣味性。故箱子可用作一种玩具,提高使用者的动手能力。
文档编号B65D81/36GK203127467SQ20132002234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赵璐璐, 吴月, 班青 申请人:山东轻工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