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直接纬纱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187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直接纬纱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配件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合理、容纱量大,而延长细纱机运行时间,减少落纱次数的新型直接纬纱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纬纱管是纺织行业放置纬线用的,其由锥形的管体和管形的定位筒组成,定位筒上设有退位槽,工作时是通过管体、定位筒和退位槽与纺机的纬纱牵引、控制机构匹配,现有的纬纱管具有容纱量小、行机时间短、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大等不足,面对纺织市场的持续低迷,各纺织企业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用工紧张、效率下滑问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减少用工、发挥设备效能、提高劳动效率,拓展企业利润空间,是纺织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减少纬纱管的外径,增加纬纱管的容量,从而延长细纱机运行时间,减少落纱次数,以达到梭织生产降低摆梭工劳动强度,减少用工之目的新型直接纬纱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直接纬纱管,包括锥形的管体和管形的定位筒,定位筒上设有退位槽,其特征在于锥形的管体顶端外径b不大于11.4 mm,底端的外径c不大于15.9mm,定位筒的外径d不大于26mm。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体和定位筒呈锥形平稳过渡,管体和定位筒内壁至少设有6条均布的加强筋,加强筋的方 向与管体和定位筒的轴线方向相同,以增加管体和定位筒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筒上端与管体平稳过渡,并设有相对应的退位槽,定位筒的下端设有限位凸台和定位凹槽,以限制纬纱管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过试验改前的纬纱管纱线容量为2100米;改用外径缩小后的纬纱管后管纱容量为2200米,经公司梭织厂试用,对纱疵无影响,布面质量正常,根据每个纬纱管比原来管纱容量增加120米,按梭织厂开台640台织机,以纱线WCD40 (I) Sff品种计算:每个梭工看台40台车,每个班摆新纬管2100个比原纬管少用120个,具有结构合理、容纱量大、延长细纱机运行时间,减少落纱次数、节少人力、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直接纬纱管,包括锥形的管体I和管形的定位筒2,定位筒2上设有退位槽3,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锥形的管体I顶端外径b不大于11.4 mm,底端的外径c不大于15.9mm,定位筒2的外径d不大于26mm,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体I和定位筒2呈锥形平稳过渡,管体和定位筒内壁至少设有6条均布的加强筋4,加强筋4的方向与管体I和定位筒2的轴线方向相同,以增加管体和定位筒的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筒2上端与管体I平稳过渡,并设有相对应的退位槽3,定位筒2的下端设有限位凸台5和定位凹槽6,以限制纬纱管的移动,限位凸台5和定位凹槽6沿轴线方向等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过试验改前的纬纱管纱线容量为2100米;改用外径缩小后的纬纱管后管纱容量为2200米,经公司梭织厂试用,对纱疵无影响,布面质量正常,根据每个纬纱管比原来管纱容量增加120米,按梭织厂开台6 40台织机,以纱线WCD40(1)SW品种计算:每个梭工看台40台车,每个班摆新纬管2100个比原纬管少用120个,具有结构合理、容纱量大、延长细纱机运行时间,减少落纱次数、节少人力、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直接纬纱管,包括锥形的管体和管形的定位筒,定位筒上设有退位槽,其特征在于锥形的管体顶端外径b不大于11.4 mm,底端的外径C不大于15.9mm,定位筒的外径d不大于26_。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接纬纱管,其特征在于管体和定位筒呈锥形平稳过渡,管体和定位筒内壁至少设有6条均布的加强筋,加强筋的方向与管体和定位筒的轴线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接纬纱管,其特征在于定位筒上端与管体平稳过渡并设有 相对应的退位槽,定位筒的下端设有限位凸台和定位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配件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直接纬纱管,包括锥形的管体和管形的定位筒,定位筒上设有退位槽,其特征在于锥形的管体顶端外径b不大于11.4mm,底端的外径c不大于15.9mm,定位筒的外径d不大于26mm,所述的管体和定位筒呈锥形平稳过渡,管体和定位筒内壁至少设有6条均布的加强筋,加强筋的方向与管体和定位筒的轴线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对纱疵无影响,布面质量正常,根据每个纬纱管比原来管纱容量增加120米,每个班摆新纬管2100个比原纬管少用120个,具有结构合理、容纱量大、延长细纱机运行时间,减少落纱次数、节少人力、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文档编号B65H75/10GK203095298SQ20132002230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张林强 申请人: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