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191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包括座体及带体,座体包括基板、卡扣座及释放结构,卡扣座具有插置空间、插入口与伸出口,释放结构包含弹性臂、拨杆及第一定位部,带体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绑束段及多个第二定位部;其中,绑束段弯折,第二端自插入口插入插置空间并穿出伸出口,第一定位部选择性地定位在其中第二定位部上。本实用新型可以供使用者重复使用束带并予以准确定位,增进使用时的便利性。
【专利说明】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束线或束带,尤指一种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市面上的束带主要可分为固定式束带与可退式束带。固定式束带利用带体穿入槽座的穿孔,并通过单向棘齿的的倒扣作用来达到绑束效果,然而,此种束带仅为一次性使用,经过绑束后,带体即无法再脱离槽座,倘若要调整固定位置必需剪断已束紧的束带,再于另一位置重新束上一条新的束带,因无法重复使用,故造成资源的浪费及使用成本提闻。
[0003]其次,可退式束带则是利用束带的槽座与带体具有相互啮合的结构,将束带的带体围绕待束物后再穿入槽座而相互啮合;欲重新定位时,则利用针状物伸入槽座中,并扳开槽座中相啮合的齿后拉出带体,此种束带的重新定位或重复使用时需另寻找针状物伸入槽座,故使用上较为不便;此外,市面上亦有不需针状凸物分开啮合结构的可退式束带,但是其啮合结构却有容易脱离定位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可以供使用者重复使用束带并予以准确定位,增进 使用时的便利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中包括:
[0006]—座体,包括一基板、成型在该基板的 ^扣座、及位于该卡扣座上的一释放结构,所述卡扣座具有一插置空间、及连通该插置空间的一插入口与一伸出口,所述释放结构包含自所述卡扣座的一侧内壁朝插置空间方向延伸所形成的一弹性臂、自该弹性臂延伸并凸伸出所述卡扣座的一拨杆、及成型在弹性臂及拨杆之间的一第一定位部;以及
[0007]—带体,具有连接所述基板的一第一端、自该第一端向外延伸的一第二端、衔接该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一绑束段、及位于该绑束段的多个第二定位部;其中,所述绑束段朝接近所述座体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端自所述插入口插入插置空间并穿出伸出口,所述第一定位部选择性地定位在其中一第二定位部上。
[0008]所述基板的一侧边成型有一凹槽,所述带体的第一端自该凹槽的一侧连接基板。
[0009]所述基板在凹槽处的侧缘具有导圆角。
[0010]所述座体更包括一挡板,该挡板立设在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卡扣座的伸出口一侧。
[0011]所述插入口与伸出口位于卡扣座相对的二侧面。
[0012]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卡扣座的顶面朝基板的方向斜向延伸,所述拨杆突伸出所述卡扣座的顶面。
[0013]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卡扣座的底面朝伸出口的方向斜向延伸,所述拨杆突伸出所述卡扣座的侧面。
[0014]所述释放结构呈L形,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弹性臂及拨杆的衔接处。[0015]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尖突,各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一凹槽。
[0016]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尖突,各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一镂空槽。
[0017]所述第二端为一弯折段。
[0018]所述绑束段具有与所述卡扣座位于同一侧的一第一表面及相对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部。
[0019]所述座体更包括一对卡勾,该对卡勾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而形成有一穿槽,且位于所述卡扣座的插入口 一侧。
[0020]所述插入口位于所述卡扣座的侧面,所述伸出口则位于所述卡扣座的顶面,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卡扣座的底面朝伸出口的方向斜向延伸,所述拨杆突伸出所述卡扣座的顶面。
[0021]所述绑束段具有与所述卡扣座位于同一侧的一第一表面及相对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部。
[0022]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通过将座体设计为包括有卡扣座及释放结构,且释放结构具有弹性臂、拨杆及第一定位部,另外,带体的绑束段则对应具有多个第二定位部,借由释放结构的设置,带体穿置卡扣座时,其可通过第二定位部而定位在座体上,借此达到准确定位的功能;其次当使用者施力于拨杆而使第二定位部脱离第一定位部时,其带体即可反向脱离卡扣座,借此予以重复使用束带,更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002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基板的一侧边成型凹槽,以使绑束段弯折时不致超出基板,借此避免带体弯折时干涉到其他对象,节省束带的使用空间。
[002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将基板在凹槽处的侧缘设计为具有导圆角,此导圆角的设置可避免带体在连接处因用力拉扯而断裂。
[002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座体上设置挡板,以供定位带体的自由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一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另一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的剖视图;
[00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0037]请参照图1至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二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1,包括一座体10及一带体20。较佳地,座体10及带体20为一体成型。
[0038]座体10包括一基板11、成型在基板11的一^^扣座12及位于卡扣座12上的一释放结构13。卡扣座12具有一插置空间120及连通插置空间120的一插入口 121与一伸出口 122。释放结构13包含自卡扣座12的一侧内壁朝插置空间120方向延伸所形成的一弹性臂131、自弹性臂131延伸并凸伸出卡扣座12的一拨杆132及成型在弹性臂131及拨杆132之间的一第一定位部133。
[0039]其次,带体20具有连接基板11的一第一端21、自第一端21向外延伸的一第二端22、衔接第一端21及第二端22的一绑束段23及位于绑束段23的多个第二定位部24。
[004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板11的一侧边成型有一凹槽110,带体20的第一端21自凹槽110的一侧连接基板11,且基板11在凹槽110处的侧缘具有一导圆角111,此导圆角111的设置可避免带体20在连接处因用力拉扯而断裂。此外,座体10更包括一挡板14,挡板1位设在基板11上,且位于卡扣座12的伸出口 122的一侧。
[0041]更详细地说,带体20的绑束段23具有与卡扣座12位于同一侧的一第一表面201及相对的一第二表面202。第二表面202设有多个第二定位部24。较佳地,第一定位部133为一尖突,各第二定位部24则对应设为一凹槽。第二端22可设为一弯折段。
[0042]于本实施例中,释放结构13呈L形,第一定位部133位于弹性臂131及拨杆132的衔接处。插入口 121与伸出口 122位在卡扣座12相对的二侧面。弹性臂131自卡扣座12的顶面朝基板11的方向斜向延伸,拨杆132突伸出卡扣座12的顶面。
[0043]请再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束带I时`,带体20的绑束段23朝接近座体10方向弯折,并将其第二端22自插入口121插入卡扣座12的插置空间120再穿出伸出口 122,此时,绑束段23及基座11即围设有一容置空间100,容置空间100可供放置欲束紧的物体(图未示),接着再用力拉带体20,使绑束段23紧束物体,最后,将第一定位部133依紧束的位置而选择性地定位在其中一第二定位部24上,第二端22则是靠抵在挡板14上,借此完成紧束及定位作业。
[0044]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施力于拨杆132而使第二定位部24脱离第一定位部133时,其带体20即可反向脱离卡扣座12,借此予以重复使用束带I。
[004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板11的一侧边设有凹槽110,故带体20弯折时,其第一端21会带动绑束段23朝凹槽110处弯折,使第一端21及绑束段23不致超出基板11,借此避免带体20弯折时干涉到其他对象,并节省束带I的使用空间。
[0046]请另参照图5及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束带Ia包括一座体IOa及一带体20a。座体IOa包括一基板11a、一^^扣座12a及一释放结构13a。卡扣座12a具有一插入口 121a与一伸出口 122a,释放结构13a包含一弹性臂131a、一拨杆132a及一第一定位部133a。带体20a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21a、一第二端22a、一绑束段23a及多个第二定位部24a。
[0047]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插入口 121a位于卡扣座12a的侧面,伸出口 122a则是位于卡扣座12a的顶面。弹性臂131a自卡扣座12a的底面朝伸出口 121a的方向斜向延伸,拨杆132a突伸出卡扣座12a的顶面(伸出口 122a)。此外,绑束段23a具有与卡扣座12a位于同一侧的一第一表面201a及相对的一第二表面202a,第一表面201a设有多个第二定位部24a。
[0048]此外,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座体IOa更包括一对卡勾14a,该对卡勾14a间隔设置在基板Ila上而形成有一穿槽140a,且位于卡扣座12a的插入口 121a的一侧,束带Ia于束紧后,其第二端22a可定位于穿槽140a中。
[0049]请再参照图7及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不意图及使用状态不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束带Ib包括一座体IOb及一带体20b。座体IOb包括一基板lib、一^^扣座12b及一释放结构13b。卡扣座12b具有一插入口 121b与一伸出口 122b,释放结构13b包含一弹性臂131b、一拨杆132b及一第一定位部133b。带体20b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21b、一第二端22b、一绑束段23b及多个第二定位部24b。
[0050]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插入口 121b与伸出口 122b位于卡扣座12b相对的二侧面,且弹性臂131b自卡扣座12b的底面朝伸出口 122b的方向斜向延伸,拨杆132b突伸出卡扣座12b的侧面(伸出口 122b),另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座体IOb并未设置有挡板。
[0051]请继续参照图9及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束带Ic包括一座体IOc及一带体20c。座体IOc包括一基板11c、一^^扣座12c及一释放结构13c。卡扣座12c具有一插入口 121c与一伸出口 122c,释放结构13c包含一弹性臂131c、一拨杆132c及一第一定位部133c。带体20c 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21c、一第二端22c、一绑束段23c及多个第二定位部24c。
[0052]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座体IOc并未设置有挡板,此外,第一定位部133c为一尖突,各第二定位部24c为一镂空槽。
[005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包括一基板、成型在该基板的 ^扣座、及位于该卡扣座上的一释放结构,所述卡扣座具有一插置空间、及连通该插置空间的一插入口与一伸出口,所述释放结构包含自所述卡扣座的一侧内壁朝插置空间方向延伸所形成的一弹性臂、自该弹性臂延伸并凸伸出所述卡扣座的一拨杆、及成型在弹性臂及拨杆之间的一第一定位部;以及 一带体,具有连接所述基板的一第一端、自该第一端向外延伸的一第二端、衔接该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一绑束段、及位于该绑束段的多个第二定位部;其中,所述绑束段朝接近所述座体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端自所述插入口插入插置空间并穿出伸出口,所述第一定位部选择性地定位在其中一第二定位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一侧边成型有一凹槽,所述带体的第一端自该凹槽的一侧连接基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在凹槽处的侧缘具有导圆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更包括一挡板,该挡板立设在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卡扣座的伸出口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与伸出口位于卡扣座相对的二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卡扣座的顶面朝基板的方向斜向延伸,所述拨杆突伸出所述卡扣座的顶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卡扣座的底面朝伸出口的方向斜向延伸,所述拨杆突伸出所述卡扣座的侧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结构呈L形,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弹性臂及拨杆的衔接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尖突,各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一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尖突,各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一镂空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为一弯折段。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束段具有与所述卡扣座位于同一侧的一第一表面及相对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更包括一对卡勾,该对卡勾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而形成有一穿槽,且位于所述卡扣座的插入口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位于所述卡扣座的侧面,所述伸出口则位于所述卡扣座的顶面,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卡扣座的底面朝伸出口的方向斜向延伸,所述拨杆突伸出所述卡扣座的顶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释放结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束段具有与所述卡扣座位于同一侧的一第一表面及相对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部。
【文档编号】B65D63/16GK203402498SQ20132045828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林茂生 申请人:品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