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408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包括:放置于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内的耐油橡胶密封袋,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顶部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密封有可折叠浮体;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顶部还布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内分别密封连接有可折弯进油软管和可折弯出油软管。本实用新型利用耐油橡胶密封袋的胀缩替代了油气进出时的呼吸,防止了大小呼吸造成的损耗;在不改变现有罐体结构的基础上,就可以消除混合油蒸汽,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方便,成本低,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及其产品的储运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由石油及其产品的储运而产生的溢油、漏油、以及油气、废水、废料的排放,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着环境。油料的蒸发损耗属于自然损耗。调查资料表明:油料蒸发损耗的累计数量是十分惊人的。任何形式的油料蒸发损耗都是在输、储油容器内部传质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这种传质过程包括发生在气、液接触面的相际传质,即油料的蒸发,以及发生在容器气体空间中烃分子的扩散。通过上述传质过程,容器气体空间原有的空气逐渐变为趋于均匀分布的烃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当外界条件变化引起状态参数改变时,混合气体从容器排入大气,就造成了油料的蒸发损耗。
[0003]目前油气回收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氧化焚烧法等,在油气回收的早期阶段上述几种方法都有应用。浮顶技术溢出的油气很大一部分是由粘附于罐壁上的油料蒸发造成的。由于现有的浮顶是由刚性材料构成,难以解决卧式罐的问题,汽油在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运输、油库储罐储存、加油站储存等卧式罐环节普遍存在大小呼吸的问题,以上环节损耗率约为0.3%-0.6%。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是为了减小污染而设的,目前从油气回收装置的运行来看,运营成本很高。油气回收是在油气产生后再回收,最好的办法是抑制油气产生,变被动回收为主动抑制。很多人试图研究这样的技术:不改变现有罐体结构,就可以消除混合油蒸汽,不污染环境,不需大的投入就可以达到节能、环保、安全、保质的目的,节约的油的费用就可以收回投资。
[0004]CN201484952U公开了一种卧式油罐及变截面油舱的软体罐式防油料挥发装置,它是由罐式软体和耐油浮体构成,在罐式软体的顶部设有耐油浮体,耐油浮体上设有与罐式软体相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耐油浮体是由浮筒、浮筒固定框和盖板构成,浮筒固定框的底部设有浮筒,在罐式软体的内侧设有浮筒固定框,罐式软体的外侧设有盖板,盖板与浮筒固定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耐油浮体上设有与罐式软体相通的虹吸口和量油口 ;罐式软体是用耐油胶布材料制成。由于油被密封在罐式软体内,罐式软体将油液与空气隔开,降低了卧式油罐及变截面油舱在装卸存储油料时所产生的油气,减少了油料的损耗;但其结构较为复杂,用了大量金属件,需要在罐内焊接动火,增加了现有旧罐的改造的难度,比较适于新建油罐。同时耐油浮体与上的进出油口存在泄露的可能。
[0005]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96677的专利公开了油罐车罐体为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它包括:罐体、平封盖、焊接于罐顶上的人孔、通气孔、油管,罐体截面为矩形,其内部有一个内浮顶。内浮顶与罐体和平封盖内腔形状吻合,油管为一根,设置于罐体顶部,或为二根,分别设置于罐体顶部和底部。该实用新型可节约能源,降低油料的损耗,但其密封存在问题,不能完全密封,而且结构较为复杂,不适合现有罐的改造。[0006]CN2247208涉及的是储油罐内浮顶主动式防火装置。防火装置至少由两个与罐体同心,直径不同的可折叠的弹性体和环形浮盘连接在一起组成随油面自由升降的浮顶。浮顶与罐体、油面之间充满惰性气体,全装置呈密闭系统。该装置能使油罐在缺氧状态下储油,并能防止油气蒸发外溢,与火种隔离,由此实现防火,但其需要充惰性气体,而且只适于圆柱形罐体。
[0007]CN2128622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罐内的内浮顶,其特征在于一浮圈撑胀至少一层浮膜,浮圈外径与油罐内径相匹配,浮力块位于浮膜下。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轻便、成本低廉。但其不是一体,未彻底解决密封问题,仍有泄露油气的可能。
[0008]CN87201259公布了在内浮顶式贮油罐中,内浮顶与罐壁之间柔性密封用耐芳香烃、耐航空煤油性能优良的胶布密封袋,它的特征是,以I?3层织物为增强层,在增强层的两面附有一层以氟橡胶为主体的涂胶层,再在单面或双面涂胶层上贴复一层以氟橡胶为主体的贴胶层,最后用氟橡胶自硫化胶浆粘贴(冷粘或热压)成型。该专利只是适用于内浮顶与罐壁之间柔性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在不改变现有罐体结构的基础上,就可以消除混合油蒸汽,既不污染环境,又不需大的投入就可以达到节能、环保、安全、保质的目的,同时节约的油的费用就可以收回投资。
[0010]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包括:放置于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内的耐油橡胶密封袋,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顶部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密封有可折叠浮体;
[0012]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顶部还布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内分别密封连接有可折弯进油软管和可折弯出油软管;所述可折弯进油软管和可折弯出油软管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阀门。
[0013]其中,所述用于放置耐油橡胶密封袋的成品油罐或晕油罐车的罐体的顶部对应开设有进油管口、出油管口、人孔和量油口。
[0014]其中,所述可折叠浮体与夹层为热合加工而成的一体化结构。
[0015]其中,所述可折叠浮体面积为所述的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的截面面积的1/5-2/3。
[0016]其中,所述可折弯进油管的上端伸出到进油管口,所述可折弯进油管的下端深入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底部。
[0017]其中,所述可折弯出油管的上端伸出到出油管口,所述可折弯出油管的下端深入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内部。
[0018]其中,所述可折弯出油软管和可折弯进油软管均由柔性复合管制成,所述柔性复合管包括内衬层和包裹在内衬层的增强层。
[0019]其中,所述可折叠浮体由硬质聚氨酯闭孔泡沫制成。
[0020]其中,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由耐油胶布制成,所述耐油胶布主要由橡胶弹性体和加强布组成。[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用塑料和橡胶材料热合加工成型,密封效果好,防止油气的溢出,利用耐油橡胶密封袋的胀缩替代了油气进出时的呼吸,防止了大小呼吸造成的损耗;在不改变现有罐体结构的基础上,就可以消除混合油蒸汽,既不污染环境,又不需大的投入就可以达到节能、环保、安全、保质的目的,同时节约的油的费用就可以收回投资,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方便,成本低,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的结构不意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的A-A剖视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的罐体的俯视图。
[0025]图中:
[0026]1、罐体;2、可折叠进油软管;3、可折叠出油软管;4、量油口 ;5、可折叠浮体;6、人孔;7、耐油橡胶密封圈;8、进油管口 ;9、出油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8]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包括:放置于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I内的耐油橡胶密封袋7,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顶部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密封有可折叠浮体5,所述可折叠浮体5由硬质聚氨酯闭孔泡沫制成。
[0029]所述可折叠浮体5与夹层为热合加工而成的一体化结构。热合加工是采用高压整流自激高周波电子管振荡瞬间产生电磁波电流电场,利用被加工的PVC、TPU、EVA、PET等塑胶、塑料材料在电磁波电场内其塑胶、塑料材料的内部分子产生极性化摩擦生热,加上一定的压力使所需要热合焊接的塑料、塑胶产品达到熔接封口的作用。
[0030]所述可折叠浮体5不直接接触油料,所述可折叠浮体5面积为所述的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I的截面面积的1/5-2/3,以保证可折叠浮体5始终悬浮在耐油橡胶密封袋7内的油料的上部。
[0031 ] 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顶部还布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内分别密封连接有可折弯进油软管2和可折弯出油软管3。所述可折弯进油软管2和可折弯出油软管3与进油口和出油口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塑料丝扣或塑料法兰连接,具体实施时,可采用热加工或者粘结工艺进行连接。
[0032]所述可折弯进油管2的上端伸出到进油管口 8,所述可折弯进油管的下端深入到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底部。所述可折弯出油管3的上端伸出到出油管口 9,所述可折弯出油管3的下端深入到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内部;所述可折弯进油软管2和可折弯出油软管3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阀门。
[0033]所述可折弯出油软管3和可折弯进油软管2均由具有刚性的柔性复合管制成,所述柔性复合管为耐油管,既能承受较高的正向输送压力,又能承受一定负压;所述柔性复合管包括内衬层和包裹在内衬层的增强层。[0034]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7由耐油胶布制成,所述耐油胶布主要由橡胶弹性体和加强布组成。所述耐油胶布以橡胶弹性体为主体材料,以加强布为骨架,加工成厚度不同的耐油胶布,所述橡胶弹性体可选用天然胶、丁腈、三元乙丙、氟胶、硅胶等橡胶产品;所述加强布可选用尼龙、涤纶、玻璃纤维等制成。
[0035]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形状与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I的形状一致,且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容积等于或略微大于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I的容积,所述耐油胶布厚度范围是(0.2-5mm),所述耐油胶布的泄漏率小于2g/m2每天,而且有较好的抗拉伸、抗撕裂、抗穿刺、多次折叠不会损伤等性能。
[0036]所述用于放置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成品油罐或晕油罐车的罐体I的顶部对应开设有进油管口 8、出油管口 9、人孔6和量油口 4。所述可折弯进油软管2和可折弯出油软管3的上端分别从进油管口 8和出油管口 9伸出,所述人孔6用于方便操作人员进罐安装。
[0037]所述成品油罐或晕油罐车的罐体I不需要在内部安装金属件,全部用塑料或橡胶布等柔性材料制成,不用在罐内动火,因此安装方便,便于旧罐的改造。
[0038]具体实施时,可折叠浮体5随液位浮动,柔性复合管可弯曲伸缩,不影响油料进出,利用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形变代替油气呼吸,耐油橡胶密封袋7无泄漏,油料没有损耗可能。耐油橡胶密封袋7在空载时自然平铺于罐体I底部,装卸油料时,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上部夹层中的可折叠浮体5与液面同步上升或下降。耐油橡胶密封袋7的外部和罐体之间的夹层空气与油料隔绝,不产生油气跑损。
[003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于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内的耐油橡胶密封袋,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顶部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密封有可折叠浮体; 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顶部还布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内分别密封连接有可折弯进油软管和可折弯出油软管;所述可折弯进油软管和可折弯出油软管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放置耐油橡胶密封袋的成品油罐或晕油罐车的罐体的顶部对应开设有进油管口、出油管口、人孔和量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浮体与夹层为热合加工而成的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浮体面积为所述的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的罐体的截面面积的1/5-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弯进油管的上端伸出到进油管口,所述可折弯进油管的下端深入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弯出油管的上端伸出到出油管口,所述可折弯出油管的下端深入到耐油橡胶密封袋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弯出油软管和可折弯进油软管均由柔性复合管制成,所述柔性复合管包括内衬层和包裹在内衬层的增强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浮体由硬质聚氨酯闭孔泡沫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油橡胶密封袋由耐油胶布制成,所述耐油胶布主要由橡胶弹性体和加强布组成。
【文档编号】B65D90/38GK203652442SQ20132077323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娄世松, 胡传芬, 邸建军, 王丽 申请人:碧海舟(北京)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