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802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平衡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桶,包括外桶体、设在其内的内胆(用于盛装液体)和设在外桶体和内胆之间的内环,所述外桶体为长方体,在其上端板的中部设有一个大圆孔,该大圆孔为外环,所述内环通过两颗对称布置的第一定位销与所述外环连接,内环与外环之间留有间隔,内环能绕两颗第一定位销摆动;所述内胆的上端通过两颗对称布置的第二定位销与所述内环连接,并且两颗第二定位销的轴心线与两颗第一定位销的轴心线垂直,内胆与内环之间留有间隔,内胆能绕两颗第二定位销摆动。其盛装液体后,在运输或者搬运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平衡,防止液体倾漏浪费,减少液体与桶之间的摩擦。
【专利说明】一种自平衡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或搬运时盛放液体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平衡桶。
【背景技术】
[0002]在运输或搬运桶装液体时,如果路况较差、路面高低起伏不平,而桶盖又未旋紧,则容易出现液体倾漏或泼洒现象,造成浪费,如果桶内盛装的液体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比如汽油等),则在运输过程中桶与液体之间的摩擦较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0003]CN 203186705 U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平稳系统的器皿,其用于盛放液体,并可在移动过程中防止液体泼洒。但是其属于家庭生活用品,主要用于厨房盛汤,并且其结构复杂,需要处理器、微马达相互配合来控制器皿的平衡,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工业领域中运输或者搬运桶装液体。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自平衡桶,其盛装液体后,在运输或者搬运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平衡,防止液体倾漏浪费,减少液体与桶之间的摩擦。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平衡桶,包括外桶体、设在其内的内胆(用于盛装液体)和设在外桶体和内胆之间的内环,所述外桶体为长方体,在其上端板的中部设有一个大圆孔,该大圆孔为外环,所述内环通过两颗对称布置的第一定位销与所述外环连接,内环与外环之间留有间隔,内环能绕两颗第一定位销摆动;所述内胆的上端通过两颗对称布置的第二定位销与所述内环连接,并且两颗第二定位销的轴心线与两颗第一定位销的轴心线垂直,内胆与内环之间留有间隔,内胆能绕两颗第二定位销摆动。外环相当于陀螺仪外环,内环相当于陀螺仪内环,两颗第一定位销形成的轴线相当于陀螺仪的内环轴,内胆相当于陀螺仪转子,两颗第二定位销形成的轴线相当于陀螺仪的自转轴,外环、内环、内胆以及两颗第一定位销和两颗第二定位销共同构成陀螺仪稳定桶。依据陀螺仪的进动性和定轴性,当外桶体侧摇时,利用由内环和内胆构成的陀螺仪力矩器产生力矩与干扰力矩平衡,陀螺仪力矩器迫使内环携带内胆一起相对于外桶体旋进,这种摇摆式旋进引起另一个陀螺力矩,从而使内胆停止旋进,进而保持稳定,利用陀螺仪稳定桶的原理使内胆始终保持平衡。
[0006]进一步,所述外桶体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内胆的横截面呈圆环形。
[0007]进一步,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的间隔为1.5cm?3.5cm,所述内胆的外壁与内环之间的间隔为1.5cm?3.5cm。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所允许的最大坡度(最大为8%?9%)下,其可以始终让内胆保持竖直,防止液体倾漏浪费。
[0008]进一步,所述外桶体的下端板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定位连接孔,所述外桶体的四棱均设有倒角,外桶体能较方便的安装在运输装置上。
[0009]本实用新型中外环、内环、内胆以及两颗第一定位销和两颗第二定位销共同构成陀螺仪稳定桶,内胆盛装液体后,在运输或者搬运过程中,即使路况较差、路面高低起伏不平,其也能始终保持平衡、稳定,防止液体倾漏或泼洒浪费;对于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液体,该自平衡桶能使内胆始终保持竖直,极大限度地减小了液体与内胆的相对运动,从根本上减少了在运输过程中液体与内胆的摩擦,可避免发生事故;同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1]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图2所示的自平衡桶,包括外桶体1、设在其内的内胆2和设在外桶体I和内胆2之间的内环3 ;内环3的横截面呈圆环形,内胆2的横截面呈圆环形,其内径为30cm,外桶体I为长方体,其横截面呈正方形,外桶体I的下端板12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定位连接孔14,外桶体I的四棱均设有倒角,在外桶体的上端板11的中部设有一个大圆孔,该大圆孔为外环13,内环3通过两颗对称布置的第一定位销4与外环13连接,内环3与外环13之间留有2.5cm间隔,内环3能绕两颗第一定位销4摆动;内胆2的上端通过两颗对称布置的第二定位销5与内环3连接,并且两颗第二定位销5的轴心线与两颗第一定位销4的轴心线垂直,内胆2的外壁与内环3之间留有2.5cm间隔,内胆2能绕两颗第二定位销5摆动。
[0014]外环13相当于陀螺仪外环,内环3相当于陀螺仪内环,两颗第一定位销4形成的轴线相当于陀螺仪的内环轴,内胆2相当于陀螺仪转子,两颗第二定位销5形成的轴线相当于陀螺仪的自转轴,外环13、内环3、内胆2以及两颗第一定位销4和两颗第二定位销5共同构成陀螺仪稳定桶。依据陀螺仪的进动性和定轴性,当外桶体I侧摇时,利用由内环3和内胆2构成的陀螺仪力矩器产生力矩与干扰力矩平衡,陀螺仪力矩器迫使内环携带内胆一起相对于外桶体旋进,这种摇摆式旋进引起另一个陀螺力矩,从而使内胆2停止旋进,进而保持平衡、稳定。在实际使用中,该自平衡桶能满足10%坡度的使用要求,也就是说,即使路况为10%左右的坡度,用此平衡桶来盛装液体进行运输或搬运时,仍可以使内胆保持竖直,从而保证其中的液体不会倾漏或者与内胆发生较剧烈摩擦,保证运输或者搬运过程的稳定。
[0015]上述实施例中,内环3与外环13之间的间隔还可以是1.5cm、2cm、3.5cm,内胆2的外壁与内环3之间的间隔还可以是1.5cm、3cm、3.5cm。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平衡桶,包括外桶体(I)、设在其内的内胆(2 )和设在外桶体和内胆之间的内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I)为长方体,在其上端板(11)的中部设有一个大圆孔,该大圆孔为外环(13),所述内环(3)通过两颗对称布置的第一定位销(4)与所述外环(13)连接,内环与外环之间留有间隔,内环能绕两颗第一定位销(4)摆动;所述内胆(2)的上端通过两颗对称布置的第二定位销(5)与所述内环(3)连接,并且两颗第二定位销(5)的轴心线与两颗第一定位销(4)的轴心线垂直,内胆与内环之间留有间隔,内胆能绕两颗第二定位销(5)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I)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内胆(2)的横截面呈圆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平衡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3)与外环(13)之间的间隔为1.5cm?3.5cm,所述内胆(2)的外壁与内环(3)之间的间隔为1.5cm?3.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平衡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I)的下端板(12)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定位连接孔(14),所述外桶体(I)的四棱均设有倒角。
【文档编号】B65D25/00GK203638324SQ201320871920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焦鼎, 李旭, 周忆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