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向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431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分向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向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在该分向装置中,因为气缸制动部能够基于被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吸收性物品的预定输送速度单独控制分向部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使得该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把吸收性物品从第一输送路径上推压至设置在其下方的第二输送路径中,这样,吸收性物品的输送和分向分别由不同的装置进行控制,所以在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中无需再附加离合器,避免了离合器的频繁更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分向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改变吸收性物品的传输方向的分向装置,以及包含该分向装置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卫生巾、一次性尿不湿等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吸收性物品成品的生产速度和输送速度远远大于包装速度,因此首先由分向装置将从上游生产线输送过来的成品分向成两条或数条下游包装线分别对其进行输送,然后由分别与这些下游包装线相对应的包装装置来对这些成品进行包装。这种包装方法能够同时利用几条包装线对成品进行包装,因此有效解决了包装速度跟不上生产速度和输送速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成品的产出效率。
[0003]现有的分向装置与输送每件成品的输送装置由同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而作同步运转。为了使分向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对成品进行分向并且使它的分向速度与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相协调,在分向装置和驱动装置之间设置了离合器。
[0004]然而,由于成品的输送速度很快,离合器需要高速通断才能使分向装置保持良好的分向功能,因此离合器极易发生磨损和产生故障,需要定期更换。频繁地更换离合器不仅会导致生产线的频繁关闭,可能降低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而且也会使生产线上各种设备因为经常通断电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从而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变吸收性物品的传输方向的分向装置,以及包含该分向装置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结构:
[0007]< 结构 1>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向装置,设置在吸收性物品以一个预定输送速度被输送的第一输送路径的上方,并且用于将吸收性物品从第一输送路径分向至位于该第一输送路径下方的第二输送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向部,含有至少一个气缸活塞以及设置在该气缸活塞中的活塞杆端部的分向压板,该分向压板与第一输送路径对向设置;气缸制动部,基于预定输送速度控制活塞杆的伸缩;传动部,与分向部相结合并使得该分向部进行上下移动;以及驱动部,根据预定输送速度驱动传动部带动分向部进行移动,其中,活塞杆沿上下方向进行伸缩,当该活塞杆向下伸出时,分向压板把第一输送路径上的吸收性物品推压至第二输送路径。
[0009]另外,上述分向装置还包括:输送速度获取部,含有用于对吸收性物品进行感应的物品传感器,用于获取预定输送速度;以及分向率设定部,用于对在第一输送路径上的吸收性物品中需从第一输送路径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的吸收性物品所占的比例作为分向率进行设定,其中,气缸制动部含有处理控制部分以及气缸驱动部分,处理控制部分从输送速度获取部以及分向率设定部分别接受预定输送速度以及分向率,计算出气缸驱动部分对活塞杆的驱动频率,并控制气缸驱动部分以驱动频率驱动活塞杆进行伸缩。
[0010]另外,上述分向装置还具有以下的特征:预定输送速度为每分钟400?1200个,分向率为I / 10?I。
[0011]进一步,上述分向装置还具有以下的特征:分向部还含有用于安装气缸活塞的安装支架,传动部含有传动构件,传动构件具有随驱动部转动的转盘,以及与该转盘偏心结合的曲柄连杆,安装支架与曲柄连杆相结合,当曲柄连杆随着转盘的转动进行往复运动时,分向部进行上下移动。
[0012]〈结构2>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以一个预定输送速度输送吸收性物品的第一输送路径;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下方的第二输送路径;以及分向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的上方,并且用于将吸收性物品从第一输送路径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其中,该分向装置是结构I中记载的分向装置。
[0014]另外,该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并且与分向装置对向的挟持输送部,其中,挟持输送部包括两条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的两侧并且对向的输送带,该两条输送带具有各自的挟持面用于挟持吸收性物品,该两条输送带根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的吸收性物品的输送速度在挟持吸收性物品的同时输送该吸收性物品,当分向装置中的分向部向下移动推压吸收性物品时,吸收性物品从被挟持输送部挟持着输送的挟持输送状态的中落入第二输送路径。
[0015]进一步,该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还包括:与第一输送路径对应设置的第一包装部,用于对从第一输送路径输送而来的吸收性物品进行包装;以及与第二输送路径对应设置的第二包装部,用于对从第二输送路径输送而来的吸收性物品进行包装。
[0016]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向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因为气缸制动部能够基于被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吸收性物品的预定输送速度单独控制分向部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使得该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把吸收性物品从第一输送路径上推压至设置在其下方的第二输送路径中,这样,吸收性物品的输送和分向分别由不同的装置进行控制,所以在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中无需再附加离合器,避免了离合器的频繁更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在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分向装置在实施例中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安装支架在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传动构件在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片在实施例中的左视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片在实施例中的右视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向部在分向率为I时的位移波形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向部在分向率为1/2时的位移波形图。[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挟持输送部的俯视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向部位于最低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向部位于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分向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0]实施例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在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如图1所示,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I用于制造吸收性物品8,包括:第一输送路径2、第二输送路径3、分向装置4、挟持输送部5、第一包装部6以及第二包装部7等。
[0033]第一输送路径2用于以一个预定输送速度将制造完成的吸收性物品8输送至下游装置。该预定输送速度根据生产需求而设定,一般为每分钟输送400?1200个吸收性物品
8。“MD”方向表不已制造完成的吸收性物品8的传输方向,同时也是第一输送路径2的输送方向。
[0034]第一包装部6与第一输送路径2相对应设置,位于第一输送路径2的下游,用于对从第一输送路径2输送而来的吸收性物品8进行包装。
[0035]第二输送路径3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2的正下方,该第二输送路径3的入口正对着分向装置4,用于接收已被分向装置4分向的吸收性物品8。
[0036]第二包装部7与第二输送路径3相对应设置,位于第二输送路径3的下游,用于对从第二输送路径3输送而来的吸收性物品8进行包装。
[0037]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分向装置在实施例中的主视图。
[0038]如图2所示,分向装置4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2的上方,用于把吸收性物品8从第一输送路径2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3,包括:分向部9、传动部10、汽缸制动部、驱动部25、输送速度获取部和分向率设定部等。
[0039]输送速度获取部在图2中未显示,含有物品传感器和计算部。物品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2的旁边,用于对经过该物品传感器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计数感应并获得感应信号。计算部基于该感应信号获得吸收性物品的预定输送速度。物品传感器和计算部在图2中也未显示。
[0040]分向率设定部在图2中未显示,用于让用户对分向率进行设定。分向率定义为: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被输送的吸收性物品8中需从第一输送路径2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3的吸收性物品8所占的比例。分向率可以设定为I / 10?1,优选1/4、1/3、1/2或I。当分向率为I时,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被输送的吸收性物品8全部被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3 ;当分向率为1/2时,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被输送的吸收性物品8中有一半被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3 ;当分向率为1/3时,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被输送的每三个吸收性物品8中有一个被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3 ;当分向率为1/4时,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被输送的每四个吸收性物品8中有一个被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3。
[0041]分向部9与第一输送路径2对向设置且位于第二输送路径3的入口的正上方,含有气缸活塞12、分向压板26和安装支架13。[0042]气缸活塞12有两个,按照垂直于第一输送路径2的方向设置,包括缸体30和活塞杆31。由于缸体30的规制作用,活塞杆31只能沿着与第一输送路径2相垂直的方向上下移动。
[0043]分向压板26设置在每一根活塞杆31的端部并且与第一输送路径2对向设置,用于将从其下方经过的吸收性物品8推压至第二输送路径3中。本实施例中,分向压板26为圆盘,在推压时扩大与吸收性物品8的接触面积,起到使分向稳定的作用。
[0044]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安装支架在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0045]如图3所示,安装支架13沿水平方向设置,用于安装气缸活塞12。安装支架13上不仅固定有气缸活塞12的缸体30,而且还与传动部10相结合,能够在传动部10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当安装支架13向下移动时,气缸活塞12也随之向下移动,从而把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传输且刚好被输送到该气缸活塞12正下方的吸收性物品8推压至第二输送路径3中。
[0046]汽缸制动部基于预定输送速度控制活塞杆12的伸缩,含有图中未显示的处理控制部分以及气缸驱动部分。
[0047]处理控制部分从输送速度获取部以及分向率设定部分别接受预定输送速度以及分向率,据此计算出气缸驱动部分对活塞杆的驱动频率,并控制气缸驱动部分以驱动频率驱动活塞杆进行伸缩。
[0048]传动部10与分向部9相结合,用于带动该分向部9进行上下移动,含有传动构件14和固定构件24。
[0049]固定构件24有两个,每个固定构件24的一端都固定结合在底板21上。
[0050]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传动构件在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0051]如图4所示,传动构件14具有转盘19、曲柄连杆17和连接片20。
[0052]转盘19与驱动部25的转轴29结合,随着驱动部25的转动而转动。
[0053]曲柄连杆17与转盘19相结合,能够将转盘19的转动传递给分向部9,由第一连杆35、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以及第四连杆34这四根连杆组成。第一连杆35的一端与转盘19偏心结合,第一连杆35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34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第四连杆34转动相连,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3转动连接;第三连杆33的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一个固定构件24上;第四连杆34的一端同时与第一连杆35和第二连杆32转动连接,第四连杆3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另外一个固定构件24上。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的结合起到加固曲柄连杆17的作用。
[0054]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片在实施例中的左视图。
[0055]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片在实施例中的右视图。
[0056]如图5、6所示,连接片20为三角板,三角板的底面与第二连杆32的侧面相粘合,三角板的侧面与安装支架13相结合,因此,当驱动部25驱动转盘19以恒定的速度转动时,曲柄连杆17述随着转盘19的转动进行往复运动,通过连接片20带动安装支架13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分向部9进行上下移动。因为安装支架20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连接片20和安装支架20活动连接,所以连接片20随着第二连杆32的移动而摆动同时会带动安装支架20的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气缸活塞12能够沿与第一输送路径2相垂直的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有利于实现分向压板26的分向功能。
[005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向部在分向率为I时的位移波形图。
[0058]如图7所示,“MD”方向表示吸收性物品8的传输方向。阴影区域表示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顺序排列并移动的吸收性物品8。曲线表示分向部在分向率为I时的位移波形图。坐标轴的横轴表示流逝时间t,坐标轴的纵轴表示距离L。曲线的最低点D表示分向压板26的底部在下移时所能到达的最低位置,以该最低点D作为参考位移零点。曲线的最高点C表示分向压板26的底部在上移时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最低点D和最高点C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分向部9的分向压板26的最大移动距离。。“A”方向表示分向压板26从最低位置朝着最高位置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B”方向表示分向压板26从最高位置朝着最低位置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在流逝时间t内根据分向压板26的底部相对于参考位移零点的位移变化即可得到分向部9在分向率为I时的位移波形图。分向压板26从最高位置(B卩、曲线所示的最高点C)下移到最低位置(B卩、曲线所示的最低点D)然后再返回最高位置所经过的时间为一个时间周期h。
[0059]当分向部9的分向压板26在曲柄连杆17的带动下从最高位置开始向下移动时,汽缸制动部开始驱动汽缸活塞12的活塞杆31向下移动,当分向压板26在曲柄连杆17和活塞杆31的共同作用下移动到最低位置时,一件吸收性物品8被设定为刚好经过分向部9的正下方,此时,分向压板26将该件吸收性物品8推压至第二输送路径3中。在该过程中,吸收性物品8的预定输送速度、第一输送路径2的输送速度、驱动部25的驱动速度和汽缸制动部的驱动频率这些参数相互关联,协同促成吸收性物品8的分向。上述情况中,在分向压板26下移到最低位置之前,汽缸制动部已经驱动活塞杆31向下伸长到最大长度,
[0060]此后,当分向压板26在曲柄连杆17和活塞杆31的共同作用下从最低位置经过一个完整的时间周期h后又返回至该最低位置时,分向压板26再次将经过的另一件吸收性物品8推压至第二输送路径3中,从而,第一输送路径2上被输送的吸收性物品8被全部被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3中。因此,在分向率为I的情况下,汽缸制动部的驱动频率为V1=I/t0o汽缸制动部按照V1驱动频率控制传动部10带动分向部9进行上下移动即可使吸收性物品8的分向率为I。
[0061]当然,与图7所示的情况相比,还可以通过增加预定输送速度来使第一输送路径2上被输送的吸收性物品8中有一半被分向至第二输送路径3。
[006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向部在分向率为1/2时的位移波形图。
[0063]如图8所示,阴影区域表示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顺序排列并移动的吸收性物品8。与图7的情况相比,图8中的吸收性物品8的预定输送速度是图7中的两倍,在这种情况下,汽缸制动部的驱动频率V’ 1/2为时间周期h的倒数,即V’ 1/2=l/t0O
[006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挟持输送部的俯视图。
[0065]如图9所示,挟持输送部5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2上并且与分向装置4对向设置,包括:两条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2的两侧并且对向的输送带27。这两条输送带27具有各自的挟持面28,两个挟持面28之间的距离与被挟持的吸收性物品8的宽度相对应,用于挟持吸收性物品8。两条输送带27以与第一输送路径2上的吸收性物品8的输送速度(单位为个/分钟)相应的速度(单位为米/秒)在挟持吸收性物品8的同时还输送该吸收性物品8。当分向装置4中的分向部9向下移动并推压吸收性物品8时,吸收性物品8从挟持输送部5落入第二输送路径3中。此时,分向部9位于最低位置。
[006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向部位于最低位置时的示意图。
[0067]如图10所不,当分向压板26位于最低位置时,分向压板26的底部与第二下游输送路径3的距离H3小于挟持输送部5的底端与第二下游输送路径3的入口处的距离H2。
[006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向部位于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
[0069]如图11所示,当分向压板26位于最高位置时,分向压板26的底部与第二下游输送路径3的距离H1大于挟持输送部5的顶端与第二下游输送路径3的入口处的距离H4。
[0070]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0071]根据本实施例的分向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因为气缸制动部能够基于被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吸收性物品的预定输送速度单独控制分向部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使得该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把吸收性物品从第一输送路径上推压至设置在其下方的第二输送路径中,这样,吸收性物品的输送和分向分别由不同的装置进行控制,所以在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中无需再附加离合器,避免了离合器的频繁更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向装置,设置在吸收性物品以一个预定输送速度被输送的第一输送路径的上方,并且用于将所述吸收性物品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分向至位于该第一输送路径下方的第二输送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向部,含有至少一个气缸活塞以及设置在该气缸活塞中的活塞杆端部的分向压板,该分向压板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对向设置; 气缸制动部,基于所述预定输送速度控制所述活塞杆的伸缩; 传动部,与所述分向部相结合并使得该分向部进行上下移动;以及 驱动部,根据所述预定输送速度驱动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分向部进行所述移动, 其中,所述活塞杆沿上下方向进行伸缩,当该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所述分向压板把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上的所述吸收性物品推压至所述第二输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送速度获取部,含有用于对所述吸收性物品进行感应的物品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预定输送速度;以及 分向率设定部,用于对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上的所述吸收性物品中需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分向至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所述吸收性物品所占的比例作为分向率进行设定, 其中,所述气缸制动部含有处理控制部分以及气缸驱动部分, 所述处理控制部分从所述输送速度获取部以及分向率设定部分别接受所述预定输送速度以及所述分向率,计算出所述气缸驱动部分对所述活塞杆的驱动频率,并控制气缸驱动部分以所述驱动频率驱动所述活塞杆进行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预定输送速度为每分钟400~1200个,所述分向率为I / 10~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其中,所述分向部还含有用于安装所述气缸活塞的安装支架, 所述传动部含有传动构件, 所述传动构件具有随所述驱动部转动的转盘,以及与该转盘偏心结合的曲柄连杆, 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曲柄连杆相结合, 当所述曲柄连杆随着所述转盘的转动进行往复运动时,所述分向部进行上下移动。
5.一种用于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以一个预定输送速度输送吸收性物品的第一输送路径; 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下方的第二输送路径;以及 分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的上方,并且用于将所述吸收性物品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分向至所述第二输送路径, 其中,该分向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所述分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上并且与所述分向装置对向的挟持输送部, 其中,所述挟持输送部包括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的两侧并且对向的输送带,该两条所述输送带具有各自的挟持面用于挟持所述吸收性物品,该两条所述输送带根据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上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输送速度在挟持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同时输送该吸收性物品,当所述分向装置中的所述分向部向下移动推压所述吸收性物品时,所述吸收性物品从被所述挟持输送部挟持着输送的挟持输送状态的中落入所述第二输送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对应设置的第一包装部,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输送而来的所述吸收性物品进行包装;以及 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对应设置的第二包装部,用于对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而来的所述吸收性物品进行 包装。
【文档编号】B65G47/82GK203753919SQ201420057270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石川慎一 申请人:尤妮佳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