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4686阅读:2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包括瓶盖体、与所述瓶盖体一体成型的防盗环,防盗环具有从底部沿周向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与所述防盗环同心且内收的叶片环,叶片环的内周面上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内凸起的止挡部,所述多个止挡部沿同一圆周等间距排列而呈锯齿状凸起,每个所述止挡部从所述叶片环的顶部向下延伸至底部,每个所述止挡部的上端面为与瓶体上的叶片支撑环相抵触的受力部位。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相较于现有技术,其防盗环结构简单合,制作容易,不易损坏,防盗效果好,而且防盗环的重量更轻,受力强度更大,提高了防盗环受力面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增加了防盗环所能承受的张力,加强了防盗环的抗翻转能力,而且增大了防盗环的切割拉力。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
【背景技术】
[0002]普通塑胶容器的瓶盖,尤其是饮料瓶的瓶盖,包括瓶盖体、与瓶盖体一体成型的用连接桥连接的防盗环。防盗环在瓶盖开启扭断后与瓶盖体完全脱离,是瓶盖的重要组成部分。瓶盖被扭开后,盖子底部的防盗环断开留在瓶口部上,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瓶盖是否被恶意地开启。防盗环的内侧有折翼和齿点,开盖时,这个部位被挂在瓶子颈部的螺纹上,防止防盗环与盖子一起上移。瓶盖体随着开盖过程不停地上移,连接桥被切断,防盗环则留在瓶口部。
[0003]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瓶盖的防盗环重量偏大,浪费原材料,加大了生产成本。部分瓶盖的防盗环受力是在各个分开的受力面上,容易导致受力不均,从而影响防盗环的张力。由于防盗环的张力不够,而使切割所需的拉力偏小,容易发生断环,不仅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而且在瓶盖生产过程中使合格率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开盖时出现防盗环无法完整地脱离瓶盖体的现象,造成防盗环随着瓶盖体一起被拧出,这就对食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该种瓶盖的防盗环重量较小、受力更均匀且张力较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包括瓶盖体、与所述瓶盖体一体成型的防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环具有从底部沿周向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与所述防盗环同心且内收的叶片环,所述叶片环的内周面上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内凸起的止挡部,所述多个止挡部沿同一圆周等间距排列而呈锯齿状凸起,每个所述止挡部从所述叶片环的顶部向下延伸至底部,每个所述止挡部的上端面为与瓶体上的叶片支撑环相抵触的受力部位。
[0007]优选地,每个所述止挡部的上端面都与所述叶片环的上端面相连接,并且每个所述止挡部的上端面和所述叶片环的上端面都位于同一受力面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同一受力面为同一平面、同一锥面或同一球面。
[0009]优选地,每个所述止挡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0010]优选地,每个所述止挡部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00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I)防盗环上与瓶体上的叶片支撑环抵触的多个止挡部为锯齿状分布,多个止挡部的上端面及叶片环的上端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面与瓶体的叶片支撑环相接触,采用多个止挡部的结构使受力更加均匀,而且使叶片环与瓶体的叶片支撑环的接触面积增大,受力面积也就相应的增大,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防盗环所能承受的张力,加强了防盗环的抗翻转的能力,而且增大了防盗环的切割拉力,使切割后的盖子在运输过程和灌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断环的情况。采用叶片环上设置多个止挡部的结构,增强了防盗环的受力强度,同时又提高了防盗环受力面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通过改进后的防盗环的张力比市面上的防盗环的张力高了 30%左右。
[0013](2)本实用新型中的防盗环要比市场上的大部分防盗环轻,由于将原本单独的环状接触面变成等距间隔的锯齿状,减轻了防盗环的重量,通过改进后的防盗环的重量比市面上的防盗环的重量轻了将近25%,大大降低了原料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0014](3)本实用新型中的防盗环相较于市面上的大部分防盗环,结构更加合理,更不易变形,通过这样生产出的瓶盖具有封口牢固、防漏和防盗性能好,使用安全方便,可有效防止瓶内液体不受细菌污染,能确保各种饮料包装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等特点。
[0015](4)本实用新型中的防盗环构造简单合理,制作容易,不易损坏,防盗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第一种实施例的叶片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第二种实施例的叶片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包括瓶盖体1、与瓶盖体I 一体成型的防盗环2,防盗环2具有从底部沿周向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与防盗环2同心且内收的叶片环3,叶片环3的内周面上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内凸起的止挡部31,多个止挡部31沿同一圆周等间距排列而呈锯齿状凸起,每个止挡部31从叶片环3的顶部向下延伸至底部,每个止挡部31的上端面为与瓶体上的叶片支撑环相抵触的受力部位。由于将原本单独的环状接触面变成等距间隔的锯齿状,减轻了防盗环的重量。采用叶片环3上设置多个止挡部31的结构,增大了防盗环2与瓶体上的叶片支撑环相接触的面积,因此受力面积也就相应的增大,大大增加了防盗环所能承受的张力,加强了防盗环的抗翻转的能力,而且增大了防盗环的切割拉力。
[0024]每个止挡部31的上端面都与叶片环3的上端面相连接,并且每个止挡部31的上端面和叶片环3的上端面都位于同一受力面上。其中所述同一受力面为同一平面、同一锥面或同一球面。本实用新型的瓶盖通过该同一受力面与瓶体上的叶片支撑环相接触,从而提高了防盗环2的受力均匀性和稳定性。
[0025]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止挡部3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每个止挡部31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00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包括瓶盖体、与所述瓶盖体一体成型的防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环具有从底部沿周向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与所述防盗环同心且内收的叶片环,所述叶片环的内周面上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内凸起的止挡部,所述多个止挡部沿同一圆周等间距排列而呈锯齿状凸起,每个所述止挡部从所述叶片环的顶部向下延伸至底部,每个所述止挡部的上端面为与瓶体上的叶片支撑环相抵触的受力部位;每个所述止挡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止挡部的上端面都与所述叶片环的上端面相连接,并且每个所述止挡部的上端面和所述叶片环的上端面都位于同一受力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盗环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受力面为同一平面、同一锥面或同一球面。
【文档编号】B65D55/08GK203819712SQ201420065429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陈泰宇 申请人:钢源(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