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065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担,包括可伸缩扁担体、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可伸缩扁担体前后两端的第一环箍和第二环箍;所述第一环箍的前端固定有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所述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包括第一绕绳轮、第一挂钩、第一绳子以及呈右中括号状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环箍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所述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包括第二绕绳轮、第二挂钩、第二绳子以及呈左中括号状的第二支架。该扁担不但可以便于人们在使用前后进行携带,而且可以防止挂钩钩伤人体的衣物或皮肤,同时还可以调整扁担体的长度,令到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调整挑担的重心或支点,使用便利。
【专利说明】一种扁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担。
【背景技术】
[0002]扁担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农村、城市、车站、码头、河滩的劳动工具,为广大劳动人民所熟知。现有的扁担,其结构一般为一条竹竿或木杆,使用的时候,可将装有需搬运物件的萝筐或袋子系上绳子挂在扁担的两端即可。但是,这样结构的扁担,由于绳子与扁担是分体设置的,所以不便于使用前后的随身携带。而市面上虽然出现了一种将带有挂钩的绳子固定在扁担体前后两端的新式扁担,但是这些新式扁担由于其绳子始终挂在扁担体上,而且绳子较长,人们在使用前后的携带过程中,其不但仍然绊脚,而且其挂钩也容易钩伤人体的衣物或皮肤;同时,由于扁担体的长度是固定的,而且绳子在扁担体上的设置位置也是固定的,在承担物件时,无法按需调整扁担体两端挂钩之间的距离(即无法调整扁担体两端所承担物件之间的距离),无法调整挑担的重心或支点,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担,其不但可以便于人们在使用前后进行携带,而且可以防止挂钩钩伤人体的衣物或皮肤,同时还可以调整扁担体的长度,令到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调整挑担的重心或支点,使用便利。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扁担,包括可伸缩扁担体、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可伸缩扁担体前后两端的第一环箍和第二环箍;所述第一环箍的前端固定有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所述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包括第一绕绳轮、第一挂钩、第一绳子以及呈右中括号状的第一支架;第一绕绳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绕绳轮包括第一弹性轮轴和可绕所述第一弹性轮轴转动的第一轮体;所述第一弹性轮轴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下两端上;所述第一绳子的首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轮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绳子的末端连沿所述第一轮体的周向缠绕数圈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挂钩;所述第二环箍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所述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包括第二绕绳轮、第二挂钩、第二绳子以及呈左中括号状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绕绳轮位于第二支架内;所述第二绕绳轮包括第二弹性轮轴和可绕所述第二弹性轮轴转动的第二轮体;所述第二弹性轮轴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下两端上;所述第二绳子的首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轮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绳子的末端沿所述第二轮体的周向缠绕数圈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挂钩。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箍包括第一基座和两个第一凸块;所述两个第一凸块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前后两端上,并且所述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固定在该设于第一基座前端的第一凸块的前端上;所述可伸缩扁担体的前端上设有用于卡接单个第一凸块的第一半封闭式空腔和用于容纳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半封闭式空腔的后端;所述第一基座还能覆盖所述第一半封闭式空腔的开口 ;所述第二环箍包括第二基座和两个第二凸块;所述两个第二凸块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前后两端上,并且所述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固定在该设于第二基座后端的第二凸块的后端上;所述可伸缩扁担体的后端上设有用于卡接单个第二凸块的第二半封闭式空腔和用于容纳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二半封闭式空腔的前端;所述第二基座还能覆盖所述第二半封闭式空腔的开口。
[0007]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扁担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前端套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后端中;所述第一管体的后端上设有一个垂直贯穿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和底端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管体的前端在沿第二管体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互相隔开且垂直贯穿所述第二管体的顶端和底端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通过一个螺栓装置与其中一个第二贯穿孔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扁担体的底端外壁上还设有海绵垫。
[000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实用新型的扁担,其不但可以便于人们在使用前后进行携带,而且可以防止挂钩钩伤人体的衣物或皮肤,同时还可以调整扁担体的长度,令到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调整挑担的重心或支点,使用便利,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扁担较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第一环箍与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的第二环箍与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第一环箍;11、第一基座;12、第一凸块;2、第二环箍;21、第二基座;22、第二凸块;3、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31、第一挂钩;32、第一绳子;33、第一支架;34、第一弹性轮轴;35、第一轮体;4、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41、第二挂钩;42、第二绳子;43、第二支架;44、第二弹性轮轴;45、第二轮体;5、可伸缩扁担体;51、第一半封闭式空腔;52、第一容置腔;53、第二半封闭式空腔;54、第二容置腔;55、第一管体;56、第二管体;57、第一贯穿孔;58、第二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扁担,包括可伸缩扁担体5、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可伸缩扁担体5前后两端的第一环箍I和第二环箍2 ;所述第一环箍I的前端固定有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3,所述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3包括第一绕绳轮、第一挂钩31、第一绳子32以及呈右中括号状的第一支架33 ;第一绕绳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33内;所述第一绕绳轮包括第一弹性轮轴34和可绕所述第一弹性轮轴34转动的第一轮体35 ;所述第一弹性轮轴34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3的上下两端上;所述第一绳子32的首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轮体35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绳子32的末端连沿所述第一轮体35的周向缠绕数圈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挂钩31 ;所述第二环箍2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4,所述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4包括第二绕绳轮、第二挂钩41、第二绳子42以及呈左中括号状的第二支架43 ;所述第二绕绳轮位于第二支架43内;所述第二绕绳轮包括第二弹性轮轴44和可绕所述第二弹性轮轴44转动的第二轮体45 ;所述第二弹性轮轴44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43的上下两端上;所述第二绳子42的首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轮体45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绳子42的末端沿所述第二轮体45的周向缠绕数圈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挂钩41。
[0017]使用的时候,把第一挂钩31和第二挂钩41分别钩在需要担运的两个物件上,然后向上抬起可伸缩扁担体5,第一绳子32和第二绳子42就分别从第一轮体35和第二轮体45上释放,此时第一弹性轮轴34和第二弹性轮轴44就被扭转,而第一绳子32和第二绳子42的最大释放长度就是本实用新型的扁担的使用高度,而当非使用时,第一挂钩31和第二挂钩41分别松开各自所钩挂的物件(即物件作用在第一挂钩31和第二挂钩41上的拉力消失),第一弹性轮轴34和第二弹性轮轴44的弹力分别使第一轮体35和第二轮体45对应将拉出的第一绳子32和第二绳子42自动收回,从而带动第一挂钩31和第二挂钩41,使第一挂钩31和第二挂钩41自动移动到靠近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43的位置,不但便于人们在使用前后携带本实用新型的扁担,而且可以防止第一挂钩31和第二挂钩41钩伤人体的衣物或皮肤,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扁担体为可伸缩扁担体5,所以使用者还可以按需调整扁担体的长度以达到调整挑担的重心或支点,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0018]具体地,所述第一环箍I包括第一基座11和两个第一凸块12 ;所述两个第一凸块12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一基座11的前后两端上,并且所述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3固定在该设于第一基座11前端的第一凸块12的前端上;所述可伸缩扁担体5的前端上设有用于卡接单个第一凸块12的第一半封闭式空腔51和用于容纳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3的第一容置腔52 ;所述第一容置腔52位于所述第一半封闭式空腔51的后端;所述第一基座11还能覆盖所述第一半封闭式空腔51的开口 ;所述第二环箍2包括第二基座21和两个第二凸块22 ;所述两个第二凸块22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二基座21的前后两端上,并且所述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4固定在该设于第二基座21后端的第二凸块22的后端上;所述可伸缩扁担体5的后端上设有用于卡接单个第二凸块22的第二半封闭式空腔53和用于容纳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4的第二容置腔54 ;所述第二容置腔54位于所述第二半封闭式空腔53的前端;所述第二基座21还能覆盖所述第二半封闭式空腔53的开口。
[0019]使用时,只需将设于第一基座11后端上的第一凸块12和设于第二基座21前端上的第二凸块22分别对应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半封闭式空腔51和第二半封闭式空腔53中,SP可将第一环箍I和第二环箍2分别对应固定在可伸缩扁担体5的前后两端上;而非使用时,只需将该设于第一基座11后端上的第一凸块12和设于第二基座21前端上的第二凸块22对应地从第一半封闭式空腔51和第二半封闭式空腔53中拔出,然后将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3和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4分别对应放置到所述第一容置腔52和第二容置腔54内,然后再把设于第一基座11前端上的第一凸块12和设于第二基座21后端上的第二凸块22分别对应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半封闭式空腔51和第二半封闭式空腔53中,进一步地防止了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3的第一挂钩31和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4的第二挂钩41在使用前后的携带过程中钩伤人体或衣物。
[0020]为了使人们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整扁担体的承担重心或支点,所述可伸缩扁担体5包括第一管体55和第二管体56 ;所述第一管体55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管体56 ;所述第二管体56的前端套接在所述第一管体55的后端中;所述第一管体55的后端上设有一个垂直贯穿所述第一管体55的顶端和底端的第一贯穿孔57 ;所述第二管体56的前端在沿第二管体56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互相隔开且垂直贯穿所述第二管体56的顶端和底端的第二贯穿孔58 ;所述第一贯穿孔57通过一个螺栓装置(图未示)与其中一个第二贯穿孔58相连接。其中,所述螺栓装置包括一个螺栓和一个用于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螺母。
[0021]为了提升使用舒适度,所述可伸缩扁担体5的底端外壁上还设有海绵垫(图未示),利用该海绵垫可以有效地缓解在使用时可伸缩扁担体5施加在人体肩膀上的压力,防止可伸缩扁担体5压伤人体肩膀。
[0022]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扁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扁担体、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可伸缩扁担体前后两端的第一环箍和第二环箍;所述第一环箍的前端固定有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所述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包括第一绕绳轮、第一挂钩、第一绳子以及呈右中括号状的第一支架;第一绕绳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绕绳轮包括第一弹性轮轴和可绕所述第一弹性轮轴转动的第一轮体;所述第一弹性轮轴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下两端上;所述第一绳子的首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轮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绳子的末端连沿所述第一轮体的周向缠绕数圈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挂钩;所述第二环箍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所述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包括第二绕绳轮、第二挂钩、第二绳子以及呈左中括号状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绕绳轮位于第二支架内;所述第二绕绳轮包括第二弹性轮轴和可绕所述第二弹性轮轴转动的第二轮体;所述第二弹性轮轴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下两端上;所述第二绳子的首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轮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绳子的末端沿所述第二轮体的周向缠绕数圈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挂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箍包括第一基座和两个第一凸块;所述两个第一凸块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前后两端上,并且所述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固定在该设于第一基座前端的第一凸块的前端上;所述可伸缩扁担体的前端上设有用于卡接单个第一凸块的第一半封闭式空腔和用于容纳第一绕绳式挂钩装置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半封闭式空腔的后端;所述第一基座还能覆盖所述第一半封闭式空腔的开口 ;所述第二环箍包括第二基座和两个第二凸块;所述两个第二凸块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前后两端上,并且所述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固定在该设于第二基座后端的第二凸块的后端上;所述可伸缩扁担体的后端上设有用于卡接单个第二凸块的第二半封闭式空腔和用于容纳第二绕绳式挂钩装置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二半封闭式空腔的前端;所述第二基座还能覆盖所述第二半封闭式空腔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扁担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前端套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后端中;所述第一管体的后端上设有一个垂直贯穿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和底端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管体的前端在沿第二管体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互相隔开且垂直贯穿所述第二管体的顶端和底端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通过一个螺栓装置与其中一个第二贯穿孔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扁担体的底端外壁上还设有海绵垫。
【文档编号】B65G7/00GK203781168SQ20142020009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邱锦辉 申请人:邱锦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