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183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上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防盗圈或者瓶体上设置有轴向转动的瓶贴圈,防盗圈或瓶贴圈为第一承载部,瓶体或瓶盖为第二承载部,第一承载部上喷印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一识别标识,第二承载部上喷印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二识别标识,其中一只第一识别标识与其中一只第二识别标识对齐后,其余的第一识别标识与其余的第二识别标识均不对齐,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模具、生产过程和工艺的情况下,不用增加任何的附加物,在原有的生产日期、批次等喷码基础上,只需要更换喷印内容就可以实现,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饮料瓶混淆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包装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物,特别是一种饮料、矿泉水等包装瓶。
【背景技术】
[0002]为了解决饮料瓶的混淆问题,人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比如,在饮料瓶上用笔做标记、贴标签、撕瓶贴等,用笔做标记需要随身带笔,标签批量印制,信息量有限,重复率高,而且需要事先准备和随身携带,现实中可操作性不强。撕瓶贴的确方便,不需要额外准备其他附件,但很多人如果都采用撕瓶贴的方法,也不能实现区分目的,很显然,传统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饮料瓶混淆的问题。
[0003]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曾想了其它很多技术方法,但是均不理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所设想的方法,改变了原有包装瓶的结构,在原有包装瓶的结构上,增加了指示针、指示钮等部件,然后在指示针,指示钮的基础上,添加识别标识。没有了这些指示针、指示钮,这些技术方法就失去了其技术核心部件,失去了其技术原理赖以成功的基础,不灵验,不能用了。而恰恰是,给包装瓶的现有结构上,增加一个部件,现实中往往是不可行的,因为包装瓶,尤其是塑料瓶,都是产量巨大,而单一成本很低,增加一个部件,需要改变模具,需要改变现有的生产线,成本大增,超过了包装瓶本身低廉的价格,得不偿失。
[0004]中国专利号为“ZL201010204098.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瓶瓶盖,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瓶盖顶部设置一旋转内盘,在旋转内盘上设置有旋动指示钮,在瓶盖上设置有固定的标示盘,使用时,人们只需转动旋转指示扭,便可带动旋转内盘转动,来指示标示盘上的标示值,这样,人们通过自主设置标识标记,便避免了混淆,这种饮料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混淆问题,但其在瓶盖上增加旋转内盘,一方面需要重新制作瓶盖模具,另一方面瓶盖结构复杂,会导致瓶盖的生产成本剧增,对于饮料瓶这类消耗极大的一次性消费品来说,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商家的成本,不能被生产厂商所接受,实用性差。
[0005]中国专利号为“ZL201320100430.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瓶,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上标体、下标体、小卡槽、标色条、上标环、大卡槽、下标环,上标体包含有小卡环、小指针和小缺口,下标体包含有大指针、大卡环和大缺口,瓶盖通过螺纹旋合在瓶口上,小指针与小卡环固定联接于一体,瓶颈上设置有小卡槽,小卡环装卡在小卡槽内,小卡环可以在小卡槽内转动,小卡环带动小指针指向标色条上的相应色彩进行标记,标色条与瓶颈胶接在一起,上标环和下标环与瓶体胶接在一起,大指针与大卡环固定联接于一体,瓶体中部设置有大卡槽,大卡环装卡在大卡槽内,大卡环可以在大卡槽内绕瓶体转动,使大指针指向上标环和下标环上的字母或数字,实现对饮水瓶的多次标识。很显然,这种饮料瓶虽然能解决多只瓶子的混淆问题,大大降低了标识的重复率,但其仍然需要对现有的瓶盖或瓶体做很大的变化,生产工艺和装配复杂,也带来原有的模具不能使用及增加产品的成本问题,也不能够被生产厂商所接受。
[0006]中国专利号为“ZL201120089307.5”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饮料瓶,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瓶盖、指示针、锁环、瓶体和数码,锁环连接在瓶盖的下端口上,指示针设置在锁环的外环面上。数码环绕设置在瓶体的瓶颈上,瓶盖连接在瓶体的瓶口上。使用时,去掉瓶盖后,锁环依然套在瓶体的瓶口上,此时旋转锁环,使锁环上的指示针指向瓶体上的一个数码,就可以给饮料瓶做上一个记号,这种饮料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能够解决混淆问题,但其需要在锁环的外环面上设置指示针,很显然,为了适应这一功能,需要重新开模具或对原有的模具进行改造,饮料瓶作为一种消耗量极大的一次性产品,全国重新开模具的费用加起来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需要对其他的生产设备也做相应的调整,也存在实用性欠佳的问题。
[0007]综上所述,以上三篇对比文件中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都能实现解决饮料瓶混淆的问题,但其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在实际的生产中可行度不高,因此,以上三种专利产品还只能够停留在理论阶段,并不适于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应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在不改变原有的生产条件情况下,以最低的代价能够解决混淆问题的饮料包装瓶。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需要对现有的生产工具做较大的改变,不增加新的部件,仅仅立足现有瓶身结构和生产工艺,采取新的技术方法,以最低的代价能够解决混淆问题的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包装瓶。
[000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防盗圈或者瓶体上设置有轴向转动的瓶贴圈,所述防盗圈或瓶贴圈为第一承载部,所述瓶体或瓶盖为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上喷印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一识别标识,所述第二承载部上喷印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二识别标识,其中一只第一识别标识与其中一只第二识别标识对齐后,其余的第一识别标识与其余的第二识别标识均不对齐。
[0011]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防盗圈上,所述第二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瓶盖的侧壁下边缘。
[0012]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防盗圈上,所述第二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瓶体的瓶颈部位。
[0013]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瓶贴圈上,所述第二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瓶体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模具、生产过程和工艺的情况下,不用增加任何的附加物,在原有的生产日期、批次等喷码基础上,只需要更换喷印内容就可以实现,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饮料瓶混淆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包装瓶,包括瓶体I和瓶盖3,所述瓶盖3的底部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防盗圈4或者瓶体I上设置有轴向转动的瓶贴圈2,现有技术中基本上所有的饮料瓶都采用防盗圈结构,在开启后,瓶盖3与防盗圈4之间的连接带被拉断,在去掉瓶盖或盖紧瓶盖后,防盗圈4仍能够独立转动。目前的饮料瓶瓶贴只在竖向端粘贴有双面胶,瓶贴的两端粘结后形成一个桶状的瓶贴圈,瓶贴圈与瓶体之间并不粘结,无论饮料瓶是否开启,瓶贴圈都可以独立转动。
[0018]所述防盗圈4或瓶贴圈2为第一承载部,所述瓶体I或瓶盖3为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上喷印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一识别标识6,所述第二承载部上喷印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二识别标识7,其中一只第一识别标识6与其中一只第二识别标识7对齐后,其余的第一识别标识6与其余的第二识别标识7均不对齐。在饮料的饮用者喝过饮料后,按照以往惯例,仍然是拧紧瓶盖,只不过,多了一步简单的操作,即用手轻轻转动防盗圈,使防盗圈上的字母与瓶盖侧壁的字母进行对齐,对齐过程中,因为防盗圈上的字母与瓶盖侧壁的字母喷印的间距不同,所以,当出现上下两个字母及其刻线对其后,其它字母将不会对其,使用者一望即知相关信息。
[0019]基于以上原理,本实用新型第一识别标识6的喷印位置有两种:A—喷印在防盗圈4上出一喷印在瓶贴圈2的上边缘或下边缘。
[0020]本实用新型与第一识别标识6喷印位置A对应的第二识别标识喷印位置有两种:C一喷印在瓶盖的侧壁下边缘山一喷印在防盗圈4下方瓶体I的瓶颈部位5。与第一识别标识6喷印位置B对应的第二识别标识喷印位置只有一种,即E—在瓶体上,位于瓶贴圈2的上侧或下侧。
[0021]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识别标识和第二识别标识喷印位置便有如下三种组合:
[0022](1)、A+C
[0023](2)、A+D
[0024](3)、B+E
[0025]第(I)、(2)、(3)种组合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I) + (3)或者(2)+ (3)组合使用,这样便有五种标记方式可供选择。
[0026]比如采用(I)+ (3)组合方式,防盗圈4上的识别标识6与瓶盖侧壁上的第二识别标识7形成一组独立的识别码,在防盗圈4上其中一只第一识别标识6与瓶盖上其中一只第二识别标识7对齐后,防盗圈4上其余的第一识别标识6与瓶盖上其余的第二识别标识7均不对齐。瓶贴圈2上的第一识别标识6与瓶体I上第二识别标识7形成另一组独立的识别码,在瓶贴圈2上其中一只第一识别标识6与瓶体I上其中一只第二识别标识7对齐后,瓶贴圈2上其余的第一识别标识6与瓶体I上其余的第二识别标识7均不对齐。两组识别码可以同时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将大大降低重复率。
[0027]本实用新型的识别标识可以为数字或英文字母,对应的一组识别码可以都采用数字或英文字母,也可以一种采用数字,另一种采用英文字母。为了直观的看出上下识别标识是否对齐,可以在识别标识之间或上下增加对齐刻度线,对齐刻度线的颜色可以与现有的喷码颜色一致,也可以采用红色、蓝色等彩色线条,更容易识别,更为美观。
[0028]通过一组识别码中上下识别标识之间的间距就可以实现一组识别码中上面的一只识别标识与下面的一只识别标识对齐后,上面其余的识别标识与下面其余的识别标识均不对齐,实现方法简单。
[0029]对于识别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设置,下面提供两种容易记忆的识别方法供用户参考。
[0030]第一种,姓名首字母识别法。在瓶盖的侧壁均匀印有26个字母,下面的防盗圈也是一圈印有26个字母。饮用完毕后,将瓶盖盖回到瓶口,瓶盖保持拧紧状态不动,找到姓名的第一个字母,然后去转动防盗圈,使姓名的第一个字母与瓶体或瓶盖上第二个字母对齐。因为瓶盖上字母和防盗圈上字母的间距是不同的,一旦任意某两个字母上下对齐,就不可能再出现另外的字母上下对齐的情况。拿起水瓶,查看对齐的上下两个字母,就知道是谁的。如郑新:上字母为Z,下字母为X,上下的ZX对齐,别的字母不会上下对齐。李娟:一上字母为L,下字母为J,上下的字母LJ对齐,别的字母不会上下对齐。
[0031]姓名首字母识别的方法已经能够做出大范围的区分,在大多数场合是够用的。但是,因为中国人姓名有两个字,还有三个字,甚至四个字,即使是两个字,仍然有可能字不同而字母相同。如LP,可能是李萍,也有可能是李平,李朋。对于这种情况,仅依靠姓名首字母的方法是无法识别的,但是,从概率方面,字母重合的两个人正好处在同一时间点,同一位置,喝一样的水的概率本来就比较小,而且,能在一起喝水,并且把饮料瓶放在同一位置的人,基本是彼此认识的,会意识到自己采用本方法会存在重合的情况,那么,他们会借助一些传统的方法,如放置饮料瓶的位置,或者自己饮用后瓶内水位的高低等作为辅助手段判别,这种情况,不影响本实用新型作为第一判别方法或者主要判别方法的实际使用价值。
[0032]第二种,生产年月识别法。第一识别标识为1-12代表月份的数字,第二识别标识为1-31代表日期的数字,通过自己生日组合也能实现区分功能。
[0033]使用完毕后,可以把防盗圈或瓶贴圈随便旋转一下,就可以消除原本的信息,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0034]现有饮料瓶是把产品生产日期、批次等信息采用喷墨的方法喷印在盖子、瓶体或瓶贴圈上,喷印的技术是成熟的,喷印的方法和设备可以被本实用新型直接使用,不增加生产的难度和成本,本实用新型只改变喷印的位置和内容而已,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模具、生产过程和工艺的情况下,不用增加任何的附加物,没有指示针、指示钮一类硬件,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瓶身和瓶盖的结构,额外增加喷印字母及数字,配合瓶盖本身就有的转动功能,在转动过程中实现信息编码的方式加以识别,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饮料瓶混淆问题。
[0035]需要说明的是,识别标识的内容和形式,实施例中的识别方法不能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所做的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防混淆功能的饮料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防盗圈或者瓶体上设置有轴向转动的瓶贴圈,所述防盗圈或瓶贴圈为第一承载部,所述瓶体或瓶盖为第二承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喷印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一识别标识,所述第二承载部上喷印有若干周向排列的第二识别标识,其中一只第一识别标识与其中一只第二识别标识对齐后,其余的第一识别标识与其余的第二识别标识均不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防盗圈上,所述第二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瓶盖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防盗圈上,所述第二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瓶体的瓶颈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瓶贴圈上,所述第二识别标识喷印在所述瓶体上。
【文档编号】B65D23/08GK203806353SQ201420223937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郑新, 朱淑娟 申请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