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管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403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液管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移液管收纳盒,涉及一种收纳盒。为了解决目前的移液管架存放不稳固且使移液管易被污染和易碎的问题。它包括盒体、盒盖和多个托盘,盒盖设置在盒体的顶部,每个托盘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防滑凹槽,所述多个防滑凹槽对称设置在所述上表面的两侧,多个托盘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在盒体内。所述盒体是由四个平板围成的,所述四个平板包括两个侧板、一个底板和一个背板;每个托盘的两端分别通过滑道与盒体的两个侧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盒盖由两个平板铰接组成,所述盒盖的一个平板的一端与盒体的背板顶端铰接,所述盒盖覆盖在盒体上之后与盒体的四个平板形成密封长方体。它用于收纳移液管。
【专利说明】一种移液管收纳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盒。
【背景技术】
[0002]移液管在各种实验和检验工作中,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皿,现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移液管架多为直立式的,直立式的移液管架会发生没有对准移液管的下端插口造成移液管破裂,且直立式的这种存放不稳固不易移动,还容易被其他实验间接或直接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移液管架存放不稳固且使移液管易被污染和易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液管收纳盒。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液管收纳盒,
[0005]它包括盒体1、盒盖2和多个托盘3,盒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部,每个托盘3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防滑凹槽4,所述多个防滑凹槽4对称设置在所述上表面的两侧,多个托盘3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在盒体I内。
[0006]所述盒体I是由四个平板围成的,所述四个平板包括两个侧板、一个底板和一个背板;每个托盘3的两端分别通过滑道5与盒体I的两个侧板内侧固定连接。
[0007]所述盒盖2由两个平板铰接组成,所述盒盖2的一个平板的一端与盒体I的背板顶端铰接,所述盒盖2覆盖在盒体I上之后与盒体I的四个平板形成密封长方体。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托盘结构上设置防滑凹槽,移液管托放在对称的两个防滑凹槽上,稳固性好,移液管不易碎。且托盘间隔设置在盒体内,托盘可以通过滑道与盒体连接,便于取出,盒体与盒盖能形成密封结构,存放的移液管不易破碎和不易污染。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存取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液管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移液管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托盘上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移液管收纳盒,它包括盒体1、盒盖2和多个托盘3,盒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部,每个托盘3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防滑凹槽4,所述多个防滑凹槽4对称设置在所述上表面的两侧,多个托盘3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在盒体I内。
[0012]所述位于托盘3上表面两侧对称的两个防滑凹槽4用于托放一个移液管,因为是防滑凹槽且移液管是横放,所以存放移液管比较稳定,且盒体I和盒盖2组合能形成密封结构,有助于防止污染。[0013]【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移液管收纳盒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盒体I是由四个平板围成的,所述四个平板包括两个侧板、一个底板和一个背板;每个托盘3的两端分别通过滑道5与盒体I的两个侧板内侧固定连接。
[0014]本实施方式中,增加的滑道5,使位于下层的托盘3更容易取出,操作方便,且在存取移液管时不易使移液管破碎。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一种移液管收纳盒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盒盖2由两个平板铰接组成,所述盒盖2的一个平板的一端与盒体I的背板顶端铰接,所述盒盖2覆盖在盒体I上之后与盒体I的四个平板形成密封长方体。
[0016]本实施方式中,盒体I和盒盖2组合能形成密封结构,有助于防止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移液管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盒体(I)、盒盖(2)和多个托盘(3),盒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部,每个托盘(3)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防滑凹槽(4),所述多个防滑凹槽(4)对称设置在所述上表面的两侧,多个托盘(3)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在盒体(I)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液管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I)是由四个平板围成的,所述四个平板包括两个侧板、一个底板和一个背板;每个托盘(3)的两端分别通过滑道(5)与盒体⑴的两个侧板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液管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由两个平板铰接组成,所述盒盖(2)的一个平板的一端与盒体(I)的背板顶端铰接,所述盒盖(2)覆盖在盒体(I)上之后与盒体(I)的四个平板形成密封长方体。
【文档编号】B65D25/10GK203819683SQ20142026802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包金花, 何宝祥, 于华荣, 刘玉平, 张玉霞 申请人:内蒙古民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