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946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主要包括传感器、三个支架、两个限位套管组件、六个限位螺钉、四个固定螺钉等部件;传感器以双支梁的形式固定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上;第二支架的对称平面和第三支架的对称平面之间有夹角,使得织物作用在滚轮的合力基本位于传感器的对称平面上;两个限位套管组件、六个限位螺钉用于防止因受力变形过大而损害传感器,所述限位间距D1和D2均可以通过调整螺钉而得到改变。本实用新型各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合理布置,使缠绕的织物作用在滚轮上的合力基本位于传感器的对称面上,使得织物的拉应力测量更加准确;采用了多重限位保护装置确保了传感器的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设计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各种规格拉链、布带、绳带等织物及纱线的染色方式是将拉链、布带、绳带等织物及纱线卷绕在卷轴筒管上,然后利用卷轴筒管系统内部的流道将染液以一定的压力和流动速度穿透缠绕的拉链、布带、绳带等织物及纱线,从而达到染色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拉链、布带、绳带等织物及纱线缠绕在卷轴筒管上,缠绕过程中织物的拉应力通常没有进行合理控制,使得织物在进行染色之前处于不同的物理状态下(通常是拉应力不均匀),经常出现收缩不均匀、色花的情况。显然,这个问题是拉链、布带、绳带等织物及纱线染色中的重大瑕疵,应该避免。
[0003]因此,为了解决拉链、布带、绳带等织物及纱线染色中出现的收缩不均匀、色花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以感知织物缠绕的拉应力,并通过中央控制器对织物张力进行控制,使织物在染色之前的拉应力得到合理控制从而保证保证织物染色的质量,提高织物染色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通过合理布置支架与滚轮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织物拉力的测量更加准确,设置多重限位保护确保传感器安全。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方案之一 O
[0006]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包括传感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滚轮支架及滚轮、第一限位套管组件和第二限位套管组件;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螺钉和第四固定螺钉固定在第三支架上;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螺钉和第二固定螺钉固定在第一支架上;传感器除了两端外的其它部位悬空,成为双支梁结构;第三支架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的末端固定有滚轮支架及滚轮,滚轮用于承载被卷绕的织物;第二支架的底面用于固定在智能卷绕机的滑块支架上;第一限位套管组件固定连接了第一支架始端的上表面和第三支架的一端;第一支架上表面还安装有第一限位螺钉,第一限位螺钉的末端到传感器的上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l ;第二限位套管组件固定连接了第三支架另一端的下表面和第一支架;第三支架下表面还安装有第二限位螺钉,第二限位螺钉的末端到传感器的下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l ;间距Dl数值防止了张力传感器在张力传感器的几何对称平面中受力变形过大而损害传感器。
[0007]进一步优化的,第三支架的两个侧面位于第一支架的两个侧面内,且第一支架的两个侧面安装有第三限位螺钉、第四限位螺钉、第五限位螺钉和第六限位螺钉,该4个限位螺钉的末端与第三支架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2,用于防止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变形过大而损害传感器。
[0008]进一步优化的,#限位螺钉、第六限位螺钉安装在第一支架的一个侧面,第四限位螺钉、第五限位螺钉安装在第一支架的另一个侧面。
[0009]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几何对称侧平面和第三支架的几何对称侧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使得织物作用在滚轮的合力基本位于传感器的几何对称侧平面上。
[0010]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几何对称侧平面和第三支架的几何对称侧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度。
[0011]进一步优化的,第一限位套管组件由圆柱形套管、垫片及螺钉组成,该三个部件由下到上依次同轴安装,且圆柱形套管的长度限制了垫片与圆柱形套管所安装部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的垫片下表面与第一支架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限位间距Dl ;
[0012]第二限位套管组件由圆柱形套管、垫片及螺钉组成,该三个部件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安装,并且其中的垫片上表面与第三支架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限位间距D1。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间距Dl和D2均可以通过调整螺钉而得到改变。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各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布置巧妙,结构紧凑,安装和拆卸方便,整个结构不仅使缠绕的织物作用在滚轮上的合力基本位于传感器的几何对称面上,使得织物的拉应力测量更加准确,而且采用了多重限位保护装置确保了传感器的安全,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支架未画出)。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第一支架未画出)。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虚线表示不可见部分)。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即仰视图在水平方向旋转适当角度,省略第一支架)。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滑块支架上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拉链带缠绕机上的应用示意图。
[0025]1-第一支架;2_第二支架;3_滚轮支架及滚轮;4_第三支架;5_传感器;6_第一限位套管组件;7_第二限位套管组件;8_第一限位螺钉;9_第一固定螺钉;10-第二固定螺钉;11_第三限位螺钉;12_第四限位螺钉;13_第五限位螺钉;14_第六限位螺钉;15_第二限位螺钉;16_第三固定螺钉;17_第四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0027]如图1?图7所示,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主要包括传感器(可采用商业化的悬壁梁式张力传感器)、三个支架、两个限位套管、六个限位螺钉、四个固定螺钉等部件。
[0028]如图2、图3 —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第一支架
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4、滚轮支架及滚轮3、第一限位套管组件6和第二限位套管组件7 ;
[0029]传感器5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螺钉16和第四固定螺钉17固定在第三支架4上;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螺钉9和第二固定螺钉10固定在第一支架I上;传感器除了两端外的其它部位悬空,成为双支梁结构(如图3所示);第三支架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2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几何对称平面和第三支架的几何对称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如图2,不考虑细节部分,即第二支架的整体外形具有对称的侧面,第三支架的整体外形具有对称的侧面,传感器也具有对称的侧面时,第三支架的对称侧面与第二支架的对称侧面之间形成角度,优选45度),使得织物作用在滚轮的合力基本位于传感器的几何对称平面上;第二支架2的底面用于固定在智能卷绕机的滑块支架上;第一支架I的末端固定有滚轮支架及滚轮3,滚轮用于承载被卷绕的织物;第一限位套管组件6由圆柱形套管、垫片及螺钉组成,该三个部件由下到上依次同轴安装,且套管的长度限制了垫片与圆柱形套管所安装部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限位套管组件6固定连接了第一支架I始端的上表面和第三支架4的一端,并且其中的垫片下表面与第一支架I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限位间距Dl ;如图
3、图4,第一支架I上表面还安装有第一限位螺钉8,第一限位螺钉8的末端到传感器5的上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l ;第二限位套管组件7由圆柱形套管、垫片及螺钉组成,该三个部件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安装,第二限位套管组件7固定连接了第三支架4另一端的下表面和第一支架1,并且其中的垫片上表面与第三支架4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限位间距Dl ;第三支架4下表面还安装有第二限位螺钉15,第二限位螺钉15的末端到传感器5的下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l ;如图7,以上四个限位间距Dl数值防止了张力传感器在张力传感器的几何对称平面中受力变形过大而损害传感器;第三支架4的两个侧面位于第一支架I的两个侧面内,且第一支架I的两个侧面安装有第三限位螺钉11、第四限位螺钉12、第五限位螺钉13和第六限位螺钉14,如图5,该4个限位螺钉的末端与第三支架4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2,用于防止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变形过大而损害传感器。所述限位间距Dl和D2均可以通过调整相应螺钉而得到改变。
[0030]优选的,如图5,第三限位螺钉11、第六限位螺钉14安装在第一支架I的一个侧面,第四限位螺钉12、第五限位螺钉13安装在第一支架I的另一个侧面。
[0031]如图8、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在拉链带缠绕机上的具体应用实例,本实用新型的张力传感器801的第二支架2 (图中未示出是因为两个支架即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用盖子盖住了)的底面固定在智能卷绕机(图9所示,A表示张力传感器801和滑块支架802的组装结构)的滑块支架802上,其中限位间距D1=D2=0.5mm。张力传感器可以有效感知织物缠绕过程中的拉应力,提升了织物缠绕过程中拉应力的控制能力,可明显提升织物在后续印染过程中收缩均匀性等方面的质量。
[0032]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4)、滚轮支架及滚轮(3)、第一限位套管组件(6)和第二限位套管组件(7); 传感器(5)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螺钉(16)和第四固定螺钉(17)固定在第三支架(4)上;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螺钉(9)和第二固定螺钉(10)固定在第一支架(I)上;传感器除了两端外的其它部位悬空,成为双支梁结构;第三支架(4)固定在第二支架(2)上;第一支架(I)的末端固定有滚轮支架及滚轮(3),滚轮用于承载被卷绕的织物;第二支架(2)的底面用于固定在智能卷绕机的滑块支架上;第一限位套管组件(6)固定连接了第一支架(I)始端的上表面和第三支架(4)的一端;第一支架(I)上表面还安装有第一限位螺钉(8),第一限位螺钉(8)的末端到传感器(5)的上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l ;第二限位套管组件(7)固定连接了第三支架(4)另一端的下表面和第一支架(I);第三支架(4)下表面还安装有第二限位螺钉(15),第二限位螺钉(15)的末端到传感器(5)的下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支架(4)的两个侧面位于第一支架(I)的两个侧面内,且第一支架(I)的两个侧面安装有第三限位螺钉(11)、第四限位螺钉(12)、第五限位螺钉(13)和第六限位螺钉(14),该4个限位螺钉的末端与第三支架(4)表面之间的限位间距为D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限位螺钉(11)、第六限位螺钉(14)安装在第一支架(I)的一个侧面,第四限位螺钉(12)、第五限位螺钉(13)安装在第一支架(I)的另一个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几何对称侧平面和第三支架的几何对称侧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使得织物作用在滚轮的合力位于传感器的几何对称侧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几何对称侧平面和第三支架的几何对称侧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限位套管组件(6)由圆柱形套管、垫片及螺钉组成,该三个部件由下到上依次同轴安装,且圆柱形套管的长度限制了垫片与圆柱形套管所安装部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的垫片下表面与第一支架(I)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限位间距Dl ; 第二限位套管组件(7)由圆柱形套管、垫片及螺钉组成,该三个部件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安装,并且其中的垫片上表面与第三支架(4)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限位间距D1。
7.根据权利要求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精密智能卷绕机张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间距Dl和D2均通过调整相应螺钉而得到改变。
【文档编号】B65H59/40GK203998421SQ20142037320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萧振林, 陈晓辉, 廖少委 申请人:广州市高晟染整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