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限制倒酒时倒出量过大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4798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能限制倒酒时倒出量过大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能限制倒酒时倒出量过大的瓶盖,由圆柱形的盖体和扣合在盖体上的扣盖组成;盖体顶端的嘴口为圆柱形出液口,嘴口内设有一与盖体同心的挡圈;挡圈与盖体之间由数根挡圈支架连接支撑,挡圈支架之间形成供酒倒出的出液通口;挡圈下方放置一个圆球,在圆球下方设有一个球架,球架固定在盖体内;球架上部设有坡形支架,在坡形支架下方的内侧设有圆形的托圈,托圈底部为以三条棱组成的三叉托架。酒瓶倒酒时,由于瓶盖内中的圆球的堵塞作用,也不会使酒大量流出造成遗撒和浪费。并且当瓶子放置时,酒也会被密封在瓶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结实耐用,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经济实用。
【专利说明】能限制倒酒时倒出量过大的瓶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放在酒瓶瓶口上的瓶盖,特别涉及一种在倾倒酒时能够限制倒出量过大的瓶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酒瓶,瓶盖只起到密封的作用。当瓶盖开启后向外倾倒酒时,倾倒量的大小靠瓶子倾斜度决定,这就完全依靠人手对瓶子倾倒斜度的掌握程度。有些人向外倒酒时,往往一不小心使瓶子过斜,倒得过猛,酒会撒到身上、桌上或地上,造成浪费及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还没有十分简单的能够限制酒倾倒过猛的设施。


【发明内容】

[0003]为了防止倾倒酒时可能出现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一种可以固定安在瓶口上的瓶盖,其作用是使倒酒不致因倾倒过猛而遗撒。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能限制倒酒时倒出量过大的瓶盖,由圆柱形的盖体和扣合在盖体上的扣盖组成;盖体顶端的嘴口为圆柱形出液口,嘴口内设有一与盖体同心的挡圈;挡圈与盖体之间由数根挡圈支架连接支撑,挡圈支架之间形成供酒倒出的出液通口 ;挡圈下方放置一个圆球,在圆球下方设有一个球架,球架固定在盖体内;球架上部设有坡形支架,在坡形支架下方的内侧设有圆形的托圈,托圈底部为以三条棱组成的三叉托架。
[0006]球架的下端为一与盖体同心的圆筒形内箍圈,内箍圈与盖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圈瓶口槽;球架的下端为一与盖体同心的圆筒形内箍圈,内箍圈与盖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圈瓶口槽。
[0007]挡圈支架为六根。挡圈的内径与圆球的直径相同。
[0008]坡形支架的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坡形支架由六条棱构成,棱间为空槽。
[0009]三叉托架以盖体的圆心为基准,棱间夹角均为120°,三叉托架底端与圆柱形盖体相连接;三叉托架三条棱间皆为空隙。
[0010]三叉托架的直径与圆球相同,圆球被限制在三叉托架与上方的挡圈之中。
[0011]盖体上部带有外螺纹,扣盖内带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盖体和扣盖之间通过内外螺纹拧合在一起。
[0012]扣盖内,其顶部内带有一圈密封垫。
[0013]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瓶子倒酒时,即使使用者不留意倾倒过猛,由于内中圆球的堵塞作用,也不会使酒大量流出造成遗撒和浪费。并且当瓶子放置时,酒也会被密封在瓶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结实耐用,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经济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盖的外形图,
[0015]图2是盖体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是盖体的盖嘴部位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4是盖嘴部位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5是球架的示意图,
[0019]图6是球架上半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7是扣盖内示意图。
[0021]图中:1.盖体,2.扣盖,3.圆球,4.挡圈,5.挡圈支架,6.出液通口,7.球架,8.坡形支架,9.托圈,10.三叉托架,11.内箍圈,12.瓶口槽,1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限制倒酒时倒出量过大的瓶盖,由圆柱形的盖体I和扣合在盖体I上的扣盖2组成。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盖体I上部带有外螺纹,扣盖2内带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盖体I和扣盖2之间通过内外螺纹拧合在一起。盖体I和扣盖2也可以通过其他常见的结合方式扣合在一起。
[0023]参见图2-图6,盖体I顶端的嘴口为圆柱形出液口,嘴口内设有一与盖体I同心的挡圈4。挡圈4与盖体I之间由数根挡圈支架5连接支撑,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挡圈支架5为六根。实际设计中不限于六根。挡圈支架5之间形成供酒倒出的出液通口 6。挡圈
4下方放置一个圆球3,挡圈4的内径与圆球3的直径相同。在圆球3下方设有一个球架7。球架7的结构可见图5和图6,球架7固定在盖体I内,球架7上部设有坡形支架8,坡形支架8的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坡形支架8由六条棱构成,棱间为空槽。在坡形支架8下方的内侧设有圆形的托圈9,托圈9底部为以三条棱组成的三叉托架10,三叉托架10以盖体I的圆心为基准,三条棱间夹角均为120°,三叉托架10底端与圆柱形盖体I相连接。三叉托架10棱间皆为空隙。空隙供酒通过。三叉托架10的直径与圆球3相同,圆球3被限制在三叉托架10与上方的挡圈4之中。球架7的下端为一与盖体I同心的圆筒形内箍圈11,内箍圈11与盖体I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圈瓶口槽12,内箍圈11的作用是,当将本瓶盖安在瓶子上时,瓶子的瓶嘴正好卡入在瓶口槽12内,瓶盖则被紧紧地固定在瓶嘴上,倾倒酒或饮料时不会由瓶嘴和瓶盖间漏出。
[0024]参见图7,所述的扣盖2内,其顶部内带有一圈密封垫13,密封垫13与瓶子的瓶嘴相对,其作用是,当把扣盖2拧紧在盖体I上时,瓶子的瓶嘴顶紧在密封垫13上,瓶中的酒就被密封住而不会泄露。
[00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用是:当向外倒酒时,圆球3随着瓶子的倾倒向挡圈4顶部方向滚动,对挡圈4的堵塞程度随瓶子倾斜的程度而增加。这样,即使不小心倒猛了,由于瓶口有圆球3的堵塞作用,倒出量也不会过大,不会造成酒的浪费。当不倒时,圆球3又会回落到三叉托架10上。
[0026]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瓶子的瓶嘴制作各种规格的产品,当酒瓶打开时,将本瓶盖塞紧到瓶嘴上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能限制倒酒时倒出量过大的瓶盖,由圆柱形的盖体(I)和扣合在盖体(I)上的扣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盖体(I)顶端的嘴口为圆柱形出液口,嘴口内设有一与盖体(I)同心的挡圈⑷;挡圈⑷与盖体⑴之间由数根挡圈支架(5)连接支撑,挡圈支架(5)之间形成供酒倒出的出液通口(6);挡圈(4)下方放置一个圆球(3),在圆球(3)下方设有一个球架(7),球架(7)固定在盖体(I)内;球架(7)上部设有坡形支架(8),在坡形支架(8)下方的内侧设有圆形的托圈(9),托圈(9)底部为以三条棱组成的三叉托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球架(7)的下端为一与盖体(I)同心的圆筒形内箍圈(11),内箍圈(11)与盖体⑴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圈瓶口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挡圈支架(5)为六根;挡圈(4)的内径与圆球⑶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坡形支架(8)的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坡形支架⑶由六条棱构成,棱间为空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三叉托架(10)以盖体(I)的圆心为基准,棱间夹角均为120°,三叉托架(10)底端与圆柱形盖体(I)相连接;三叉托架(10)三条棱间皆为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三叉托架(10)的直径与圆球(3)相同,圆球⑶被限制在三叉托架(10)与上方的挡圈⑷之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盖体(I)上部带有外螺纹,扣盖(2)内带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盖体(I)和扣盖(2)之间通过内外螺纹拧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扣盖(2)内,其顶部内带有一圈密封垫(13)。
【文档编号】B65D47/06GK204096278SQ20142047806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王钊 申请人:北京汤家老坊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