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694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智能药盒的制作方法
智能药盒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3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420870198.4、发明名称为“一种智能药盒”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智能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药盒。

背景技术: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加剧,独居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些老人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品以治疗老年慢性病。为了能够帮助老年患者规范服药,智能药盒应运而生。于2014年8月27日公布、公开号为CN10400072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药盒,如图1所示,该智能药盒包括盒体7、以及可推拉地置于盒体7内的药盒抽屉12。其中,盒体7设有安全锁13,利用安全锁13可以将药盒抽屉12锁定在盒体7内,防止药盒抽屉12被打开。药盒抽屉12设有多个小格10,服用药品按照服用时间的不同分放在各个小格10内,并由盖在小格10上的盖子9密封住。每次服药时,打开安全锁13,将药盒抽屉12打开,找到此次服用药品所在小格10的位置,打开该小格10上方的盖子9,取出该小格10内的药品以备服用。取出药品之后,盖上盖子9,将盒体7推入药盒抽屉12内以关闭药盒抽屉12,锁上安全锁13。但是,上述智能药盒存在下述不足:每次取药时,患者需自己识别此次服用药品所在小格的位置,使用不太方便;另外,当患者识别错误时,会出现错误服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智能药盒的使用不太方便,易出现错误服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药盒,其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所述内腔用于放置若干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置药部,所述置药部用于放置药品;出药口,自所述盒体的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位于所述内腔内的运输机构,用于将所述置药部按照先后顺序输送至出药口;位于所述内腔内的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运输机构的启停: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运输机构启动时,所述运输机构输送所述置药部至所述出药口;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运输机构停工时,所述运输机构停止输送所述置药部。可选地,所述置药部为药袋,若干所述药袋按照先后顺序首尾依次相连。可选地,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平行设置的输送转轴,所述药袋能够夹持在一对所述输送转轴之间,所述输送转轴能在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下转动。可选地,所述输送转轴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盒体上的中央转轴和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央转轴外周面上的柔性套。可选地,所述柔性套的材料为海绵或硅胶。可选地,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一对能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一对所述传动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输送转轴上,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转轴为主动转轴、另一个所述输送转轴为从动转轴。可选地,所述盒体包括:盒身和翻盖,所述翻盖的一端与所述盒身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翻盖能打开、关闭。可选地,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盒身上,另一个所述输送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翻盖的自由端,所述翻盖关闭时,一对所述输送转轴能将所述药袋夹持住。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内的药袋承载装置,所述药袋承载装置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盒体上的转轴,若干所述药袋缠绕在转轴上。可选地,所述药袋承载装置还包括:相互间隔地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两个限位盘,若干所述药袋缠绕在两个限位盘之间。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内的导向机构,在所述药袋的输送路径上,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所述运输机构的下游;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固设于所述盒体上;在所述药袋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两侧,所述药袋经由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的间隔输送至所述出药口。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智能药盒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自盒体的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出药口、以及位于内腔内的运输机构和驱动机构。患者拿到若干放置有药品的置药部之后,将若干置药部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在盒体的内腔内。每次取药时,驱动机构控制运输机构启动,由运输机构将置药部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输送至出药口。患者拿到所需数量的置药部之后,驱动机构控制运输机构停工,置药部停止输送。借此,患者能够较为方便地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拿取置药部,不易出现错误服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智能药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药盒所输送药袋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药盒在翻盖关闭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药盒在翻盖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智能药盒的立体分解图一;图6是图3所示智能药盒的立体分解图二;图7是图3所示智能药盒中药袋的输送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前所述,现有智能药盒的使用不太方便,易出现错误服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智能药盒,其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所述内腔用于放置若干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置药部,所述置药部用于放置药品;出药口,自所述盒体的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位于所述内腔内的运输机构,用于将所述置药部按照所述先后顺序输送至出药口;位于所述内腔内的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运输机构的启停: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运输机构启动时,所述运输机构输送所述置药部至出药口;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运输机构停工时,所述运输机构停止输送所述置药部。患者拿到若干放置有药品的置药部之后,将若干置药部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在盒体的内腔内。每次取药时,驱动机构控制运输机构启动,由运输机构将置药部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输送至出药口。患者拿到所需数量的置药部之后,驱动机构控制运输机构停工,置药部停止输送。借此,患者能够较为方便地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拿取置药部,不易出现错误服药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放置药品的所述置药部为药袋10,若干药袋10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首尾依次相连。患者每次服药时,按照服药要求取用指定数量的药袋10。为了使药袋10的取用更为方便,相邻两个药袋10的连接处(图中虚线所示)设置为易被分离的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所述置药部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如药盒、药瓶等等。若干个所述置药部可以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也可以相连在一起。结合图3至图4所示,智能药盒的盒体41包括盒身410和翻盖411,翻盖411的一端与盒身410可转动连接,以使翻盖411能打开(图3所示)、关闭(图4所示)。内腔40设置在盒体41内,患者拿到若干药袋之后,将若干药袋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放置在内腔40内。出药口42设置在盒身410上,且自盒身410的内表面贯穿至盒身410的外表面,内腔40内的药袋从出药口42送出,患者在出药口42处取用送出的药袋。结合图5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盒身410由壳底412、壳身413、以及设有药袋出口42的侧壳414构成,壳身413固定设置在壳底412上,侧壳414固定设置在壳底412、壳身413的一端。侧壳414的表面固设有屏幕支撑板415、以及固设在屏幕支撑板415上的显示屏416,显示屏416能够用来显示患者服药信息。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运输机构43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输送转轴,分别为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药袋能够夹持在第一输送转轴430和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第一输送转轴430为主动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为从动转轴,驱动机构23包括电机,第一输送转轴430随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在驱动机构23的控制下,第一输送转轴430能转动,并带动第二输送转轴431转动,借助药袋与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将药袋10向出药口42处输送。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均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盒体41上的中央转轴432和固定套设在中央转轴432外周面上的柔性套433。夹持在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的药袋被输送时,药袋与柔性套433接触,由于柔性套433较为柔软,因而能够防止药袋内的药品被压碎。在具体实施例中,柔性套433的材料为海绵或硅胶。一方面,海绵或硅胶的材质较为柔软,另一方面,海绵或硅胶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使得柔性套433与药袋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能够顺利地输送药袋。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套433也可以利用其他柔软度、摩擦系数均适中的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运输机构43也可以包括多对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多对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沿药袋的输送路径间隔排布,这样一来,药袋可以经由多对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输送至出药口42,提高了药袋的输送力。继续参照图4所示,所述运输机构的一对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中,第一输送转轴(未示出)可转动地设置在盒身410上,第二输送转轴431可转动地设置在翻盖411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是指未与盒身410转动连接的一端。翻盖411打开时,内腔40露出来,患者可以将药袋置于内腔40内,并将药袋置于输送转轴430的外周面上。将药袋放置好之后,绕盒身410翻转翻盖411,使第二输送转轴431逐渐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转轴,当翻盖411关闭时第一输送转轴和第二输送转轴431将药袋夹持住。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的这种设置方式非常便于患者每次续药时,将药袋夹持在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翻盖411关闭且药袋未夹持在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时,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可以相抵、也可以存在较小的间隙。当两者存在间隙时,只要药袋置于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时能被夹住即可。当然,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转轴与第二输送转轴431相抵,这样能够增大药袋与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药袋的输送力。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运输机构的第二输送转轴431也可以可转动地设置在盒身410上,翻盖411打开时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的相对位置,与翻盖411关闭时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将药袋置于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运输机构43还包括一对能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432(图中仅示意出一个),两个传动齿轮432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输送转轴、第二输送转轴431上。第一输送转轴转动时通过传动齿轮432的传动带动第二输送转轴431转动。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传动机构来实现第二输送转轴431随第一输送转轴的转动而转动。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运输机构43的结构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输送功能的机构,如皮带输送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驱动机构23的结构。结合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药盒还包括:位于内腔40内的药袋承载装置44,在药袋的输送路径上,药袋承载装置44位于运输机构43远离出药口42的一侧。药袋承载装置44用于放置药袋,并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盒体41上的转轴440;相互间隔地固定套设在转轴440上的两个限位盘441。内腔40内的若干药袋缠绕在两个限位盘441之间的转轴440上。两个限位盘441之间的间隔与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的位置对准,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转动时,缠绕在转轴440上的药袋逐渐被拉向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并带动转轴440转动。患者能够根据限位盘441的位置确定药袋的缠绕位置,防止缠绕在转轴440上的药袋未与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对准,另外,在输送药袋过程中,限位盘441能够防止药袋在转轴440上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药袋能够准确输送至出药口42。通过设置药袋承载装置44,能够将内腔40内的药袋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放置好,方便运输机构顺利地将药袋按序输送至出药口42。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药袋承载装置,而是通过下述方式将内腔内的药袋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放置好:将若干首尾依次相连的药袋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依次堆叠起来,服用时间较晚的药袋置于底部,服用时间较早的药袋置于顶部。在这种情况下,当运输机构工作时依然能够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将药带输送至出药口。继续参照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药盒还包括:位于盒体41内腔内的导向机构45,在药袋的输送路径上,导向机构45位于运输机构43的下游。导向机构45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板450、第二导向板451,第一导向板450、第二导向板451固设于盒体41上。在药袋的输送路径上,第一导向板450和第二导向板451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两侧,药袋穿过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之后,经由第一导向板450和第二导向板451之间的间隔输送至出药口42。在药袋的输送路径上,当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与出药口42之间的距离较远时,通过设置导向机构45,能够将从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送出的药袋引导至出药口42的位置,防止药袋无法顺利地到达出药口42所在的位置。智能药盒还包括用于控制驱动机构23是否工作的操控部件50,当操控部件50控制驱动机构23工作时,驱动机构23向运输机构43输出动力,以输送药袋;当操控部件50控制驱动机构23不工作时,驱动机构23停止向运输机构43输出动力,停止送药。在本实施例中,操控部件50包括位于盒体41内腔内的控制器32、以及智能处理器33。智能处理器33用于发送取药操作指令、停止取药操作指令至控制器32。控制器32用于根据所述取药操作指令、停止取药操作指令输出操作控制信号至驱动机构23以控制运输机构43的启停:控制器32接收到所述取药操作指令时,由驱动机构23控制运输机构43启动以将药袋输送至药袋出口42;控制器32接收到所述停止取药操作指令时,由驱动机构23控制运输机构43停工以停止送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2为单片机芯片,单片机芯片具有成本优势,功耗也相对较低,适于完成控制工作。具体地,所述单片机芯片为STC15L408AD芯片,STC15L408AD芯片具有低功耗、速度快、大容量等优点,且非常适应于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处理器33为智能Android平台,智能Android平台智能化水平更高,更适于完成人工智能工作,也更适于接入网络。智能处理器33具体采用MTK6582芯片,MTK6582芯片是基于28纳米的四核心ARMCortexA7架构,主频为1.3Ghz,频率范围是598—1331MHz,最高解锁频率可以达到2.0GHz,功耗较低,广泛应用于Android智能平台。智能处理器33还可以配置有无线网卡功能,可以是3G、4G、WIFI等。单片机芯片和智能Android平台的配合使用,更易于达到优化的控制效果也更易提供贴合用户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下面参考图7对本实施例的智能药盒的工作原理作详细介绍:出药时,智能处理器33发送取药操作指令至控制器32,由驱动机构23控制运输机构43中的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转动,借助药袋10与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药袋10向导向机构45处输送,且缠绕在转轴440上的药袋10逐渐被拉向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并带动转轴440转动。药袋10穿过第一导向板450、第二导向板451之间的间隔,并引导地输送至出药口42。停止出药时,智能处理器33发送停止取药操作指令至控制器32,由驱动机构23控制运输机构43中的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停止转动,停止输送药袋10。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智能处理器33也可以用位于盒体外表面的按键来替代,所述按键被手动操作(如轻触或按压)时,向控制器32发送取药操作指令,以将药袋输送至出药口42,当患者目测到指定数量的药袋出来之后,再次对所述按键进行手动操作,向控制器32发送停止取药操作指令,以停止出药。需说明的是,智能药盒中用于控制驱动机构23是否工作的操控部件50的结构并不应仅局限于所给实施例。例如,操控部件50还可以设置为一个开关,当该开关打开时,驱动机构23开始工作以实现送药,当该开关关闭时,驱动机构23停止工作以实现停止送药。或者,操控部件50还可以为一个手柄,当患者转动该手柄时,驱动机构23开始工作以实现送药;当停止转动该手柄时,驱动机构23停止工作以实现停止送药。无论操控部件50的结构如何,智能药盒都可以下述方式工作:继续参考图7,出药时,操控部件50控制驱动机构23工作,由驱动机构23控制运输机构43中的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转动,借助药袋10与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药袋10向导向机构45处输送,且缠绕在转轴440上的药袋10逐渐被拉向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并带动转轴440转动。药袋10穿过第一导向板450、第二导向板451之间的间隔,并引导地输送至出药口42。停止出药时,操控部件50控制驱动机构23停止工作,由驱动机构23控制运输机构43中的第一输送转轴430、第二输送转轴431停止转动,停止输送药袋10。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