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子及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710发布日期:2019-08-31 01:1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袋子及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袋子以及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所述袋子具有:袋体,其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内部空间和第1开口部,并适于通过第1开口部将内容物装入内部空间中;以及扣合件,其开闭第1开口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袋子及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一例。

专利文献1的袋子具有:具有开口的包装体(袋体)、以及对开口进行开闭的夹链部件(扣合件)。专利文献1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具有袋子和食物(内容物)。

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由如下的制造方法制造。首先,食物通过喷嘴从袋子的开口填充到内部空间中。接着,通过夹链关闭装置关闭夹链部件。接着,通过密封装置密封包装体的开口。由此,封入有食物的包装体的内部空间被密封。即、完成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6847号公报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在包装体的内部空间填充食物时,会有食物附着于夹链部件上的可能。另外,在此作为例子列举了专利文献1的袋子,但是只要是具有袋体及扣合件的袋子的话,就会有产生与上述同样的问题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内容物附着于扣合件上的袋子及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袋子,具有:袋体,其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内部空间、和第1开口部,并适于通过所述第1开口部将内容物装入所述内部空间中;以及扣合件,其开闭所述第1开口部。所述袋体进一步具有第2开口部,并更适于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将内容物装入所述内部空间中。

由于上述袋体具有第2开口部,所以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造过程中,能够从第2开口部将内容物装入袋体的内部空间中。因此,可以降低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造过程中内容物附着于扣合件上的可能。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提供一种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具有所述第2开口部被密封的上述袋子、和被收容于所述袋子的所述袋体中的内容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袋子上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密封有内容物的图1的袋子。

图4(a)-4(c)是关于图3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4(a)是表示第2开口部被打开的状态的袋体的主视图。

图4(b)是表示填充机的喷嘴插入到第2开口部中的状态的袋体的主视图。

图4(c)是表示内容物被收容于内部空间中的状态的袋体的主视图。

图5(a)-5(c)是关于图3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5(a)是第2开口部被密封前的袋体的主视图。

图5(b)是第2开口部正被密封时的袋体的主视图。

图5(c)是第2开口部被密封后的袋体的主视图。

图6是关于图3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图,表示第2袋体部分与第1袋体部分开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7是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9是用于形成图8的袋子的薄片的俯视图。

图10是第4实施方式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D11-D11线的剖视图。

图12(a)-12(c)是关于密封有内容物的图10的袋子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2(a)是表示第2开口部被打开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2(b)是表示填充机的喷嘴插入到第2开口部中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2(c)是表示内容物被收容于内部空间中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3(a)-13(c)是关于密封有内容物的图10的袋子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3(a)是第2开口部被密封之前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3(b)是第2开口部正被密封时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3(c)是第2开口部被密封后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4是第5实施方式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袋子的通蒸部的放大图。

图16是第6实施方式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7是第6实施方式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袋子的高嵌合强度部的D18-D18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沿图17的袋子的低嵌合强度部的D19-D19线的剖视图。

图20(a)-20(c)是关于图16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20(a)是表示第2开口部被打开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0(b)是表示填充机的喷嘴插入到第2开口部中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0(c)是表示内容物被收容于内部空间中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1(a)-21(c)是关于图16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21(a)是第2开口部被密封之前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1(b)是第2开口部正被密封时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1(c)是第2开口部被密封后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2是关于图16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图,袋体的一部分正被撕开时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3是关于图16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图,表示第1开口部被打开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4是图16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5是关于图16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图,表示低嵌合强度部被打开的状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26是对改变了低嵌合强度部的嵌合强度时的扣合件的开封状态进行验证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27是对改变了低嵌合强度部的长度时的扣合件的开封状态进行验证的实验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袋子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图6示出的、赋予圆点的部分表示袋子100的密封部120。并且,在以下说明中的袋子100的宽度方向表示在正视袋子100时与袋子100的高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袋子100具有作为自立袋的形状。袋子100具有袋体110及扣合件170。袋子100的除形成有第2开口部136的部分之外的整个缘被密封。

袋体110具有第1袋体部分130、第2袋体部分150、密封部120、以及导向线160。袋体110由层积片形成。层积片具有最外层、中间层、以及最内层。最外层为袋体110的最外侧的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构成。最内层为袋体110的最内侧的层,由非拉伸聚丙烯层构成。中间层由印刷层、第1粘结层、拉伸尼龙层、以及第2粘结层构成。印刷层被形成在最外层的内侧。第1粘结层被形成在印刷层的内侧。拉伸尼龙层被形成在第1粘结层的内侧。第2粘结层被形成在拉伸尼龙层的内侧。最内层被形成在第2粘结层的内侧。印刷层在其外表面上印有图案及商品说明等。

袋体110具有第1角部111、第2角部112、第3角部113、第4角部114、第1侧方缘115、第2侧方缘116、上缘117、下缘118、以及内部空间119。

第1侧方缘115形成袋体110上的从第1角部111到第3角部113的缘。第2侧方缘116形成袋体110上的从第2角部112到第4角部114的缘。上缘117形成袋体110上的从第1角部111到第2角部112的缘。下缘118形成袋体110上的从第3角部113到第4角部114的缘。

第1侧方缘115及上缘117在第1角部111彼此连续。第1侧方缘115及下缘118在第3角部113彼此连续。第2侧方缘116及上缘117在第2角部112彼此连续。第2侧方缘116及下缘118在第4角部114彼此连续。

第1袋体部分130具有袋主体部131、底部角撑板132、第1突出部133、以及第2突出部134。

袋主体部131具有第1侧方部131A、第2侧方部131B、第1开口部135、第2开口部136、袋体预定部分137、以及切断抑制部分138。

第1侧方部131A表示在袋主体部131上比图中的双点划线XA1更靠内部空间119侧的部分。

第2侧方部131B表示在袋主体部131上比图中的双点划线XA2更靠内部空间119侧的部分。

第1开口部135位于包含扣合件170的第1袋体部分130的上缘。

第1开口部135在袋体110被分开为第1袋体部分130和第2袋体部分150的状态下,具有用于将内容物收容于内部空间119中的功能。第1开口部135与通蒸部140连续形成。

第2开口部136被形成在突出部上,该突出部从第1侧方部131A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第2开口部136具有用于将内容物收容于内部空间119中的功能。

底部角撑板132支承袋主体部131。图中的单点划线表示底部角撑板132和袋主体部131的边界。

第1突出部133具有从第1侧方部131A向宽度方向外方突出的形状。第1突出部133以包含第2开口部136的方式形成。

第2突出部134具有从第2侧方部131B向宽度方向外方突出的形状。第2突出部134以包含通蒸部140的方式形成。

通蒸部140将内部空间119和外部相互连通。通蒸部140在第2突出部134的局部上具有未密封的部分。通蒸部140具有通蒸路141及通路密封部142。通蒸部140通过对除了相当于通蒸路141及内部空间119的部分以外的第2突出部134进行密封而形成。

袋体预定部分137在通蒸部140的附近位于相对于扣合件170靠近内部空间119侧的位置上。

切断抑制部分138具有这样的构造、即妨碍袋体预定部分137的切断到达内部空间119。切断抑制部分138被形成在第2侧方部131B侧的通路密封部142上。

第2袋体部分150具有开口密封部151及通蒸密封部152。

开口密封部151被形成在上缘117。开口密封部151将第1开口部135封闭。开口密封部151与通蒸密封部152连续形成。通蒸密封部152将通蒸部140封闭。通蒸密封部152作为第2突出部134的一部分而被形成。

密封部120由热熔接形成。密封部120具有第1侧方密封部121、第2侧方密封部122、上方密封部123、及下方密封部124。

第1侧方密封部121对袋体110上的包含第1侧方缘115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第1侧方密封部121具有侧方密封上部分121A及侧方密封下部分121B。侧方密封上部分121A及侧方密封下部分121B被第2开口部136彼此分割。

侧方密封上部分121A对袋体110上的从第1角部111到第2开口部136的范围进行密封。

侧方密封下部分121B对第2开口部136上的袋主体部131和底部角撑板132的边界部分进行密封。

第2侧方密封部122对袋体110上的包含第2侧方缘116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上方密封部123对包含上缘117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上方密封部123包含开口密封部151而形成。下方密封部124对包含下缘118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

导向线160作为袋体110上的将第1袋体部分130及第2袋体部分150彼此分开的部分形成。

扣合件170对第1开口部135进行开闭。扣合件170具有开口扣合件部分171及通蒸扣合件部分172。开口扣合件部分171以横跨第1开口部135及通蒸密封部152的方式形成。通蒸扣合件部分172形成在通蒸密封部152。

参照图2,对导向线160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

导向线160具有开口导向线161、通蒸导向线162、切断部分163、及槽口168。

开口导向线161将开口密封部151从第1开口部135分开。开口密封部151沿开口导向线161可以从第1开口部135分开。开口导向线161通过由激光器对构成袋体110的膜实施半切加工而形成。

开口导向线162将通蒸密封部152从通蒸部140分开。通蒸密封部152沿通蒸导向线162可以从通蒸部140分开。通蒸导向线162通过由激光器对构成袋体110的膜实施半切加工而形成。

切断部分163具有中间切断部分164、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以及中断部分167。切断部分163被形成在对应于通蒸导向线162的端部162A的位置上。切断部分163与开口导向线161及通蒸导向线162连续形成。

中间切断部分164切断扣合件170。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与中间切断部分164连续。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切断袋体预定部分137。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位于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上的靠内部空间119的端部上。在第2预定切断部166的靠内部空间119的端部上形成有切断抑制部分138。切断抑制部分138具有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向与内部空间119相反的方向弯曲的构造。

中断部分167将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与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分割。

槽口168位于通蒸导向线162和第2侧方缘116的接点上。槽口168作为沿通蒸导向线162将通蒸密封部152从通蒸部140分开时的起点发挥作用。

参照图3,对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的构造进行说明。

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具有内容物2、及袋子100。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中的袋子100以内容物2被收容于内部空间119中的状态第2开口部136被密封。内容物2为液体调味料。

参照图4(a)-4(c)及图5(a)-5(c),对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的制造工序包括第1工序、第2工序(图4(a))、第3工序(图4(b))、第4工序(图4(c))、第5工序(图5(a))、第6工序(图5(b))、以及第7工序(图5(c))。

在第1工序中,制造袋子100。

在第2工序中,袋子100的第1角部111的周边及第3角部113的周边分别被填充机400的夹头410夹住。

袋子100以图4(a)示出的状态被输送到填充生产线。在预定的填充生产线位置,第2开口部136被吸盘(图示省略)打开。

在第3工序中,如图4(b)所示,喷嘴420被插入到第2开口部136中。喷嘴420向内部空间119填充内容物2。

在第4工序中,如图4(c)所示,通过向内部空间119填充预定量的内容物2,来完成填充。在完成向内部空间119填充内容物2后,喷嘴420从第2开口部136拔出。

在第5工序中,如图5(a)所示,袋子100以袋子100的第1角部111的周边及第3角部113的周边分别被填充机400的夹头410夹住的状态被输送到密封加工生产线。

在第6工序中,如图5(b)所示,在预定的密封加工生产线位置,密封装置500夹持第2开口部136。由此,第2开口部136被密封。

在第7工序中,在密封结束后,如图5(c)所示,密封装置500解除第2开口部的夹住状态。

参照图6,对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袋体110通过以槽口168为起点,以通蒸导向线162、切断部分163、开口导向线161的顺序被切开,而成为第1袋体部分130与第2袋体部分150分开的状态(以下称为“分开状态”)。由此,使袋体110成为内部空间119和外部通过通蒸路141被连通的状态。

在分开状态中,第1开口部135可以由开口扣合件部分171进行开闭。通过将第1开口部135打开,使用者能向内部空间119追加肉或蔬菜等食物。在将所需的食物收容于内部空间119中之后,使用者通过开口扣合件部分171将第1开口部135封闭。之后,通过用微波炉加热第1袋体部分130,内容物2及追加的食物被烹饪。

本实施方式的袋子100具有以下优点。

(1)袋体110具有第2开口部136。所以,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的制造过程中内容物2可以由第2开口部136装入袋体110的内部空间119中。因此,能够降低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的制造过程中,内容物2附着于扣合件170上的可能。

(2)袋体110具有开口密封部151。所以,能够降低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的制造过程中扣合件170被打开的可能。因此,降低内容物2附着于扣合件170上的可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3)袋体110具有从袋主体部131的第1侧方部131A突出的形状的第2开口部136。因此,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的制造过程中密封第2开口部136时,可以产生填充机400的夹头410不位于密封装置500的移动轨迹上的状态。因此,第2开口部136的密封加工变得容易。

(4)袋体110具有通蒸部140,用于从内部空间119排出蒸气。因此,在通蒸密封部152从通蒸部140分开的状态下随着内容物2的加热的蒸气的产生而使内压上升时,内部空间119的蒸气经由通蒸部140的通蒸路141被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抑制袋体110过度膨胀。

(5)袋子100的切断部分163对应于通蒸导向线162的端部162A。因此,通过通蒸导向线162将通蒸密封部152从通蒸部140分开,使得通蒸扣合件部分172从开口扣合件部分171分开。因此,能使将通蒸密封部152从通蒸部140分开的作业、及将通蒸扣合件部分172从开口扣合件部分171分开的作业成为连续的一个作业。

(6)袋体110的切断部分163具有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及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所以,与不具有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及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的构成相比,能够容易使袋体预定部分137与袋体110的剩余部分分开。

另一方面,随着具有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及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将在袋体110上的、中间切断部分164的延长线上的部分分开的力作用于袋体110上时,袋体预定部分137上的比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的端部靠近内部空间119侧的部分有可能从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按顺序被切断。并且,在从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按顺序进行的切断已到达内部空间119的情况下,内部空间119不再密闭。

袋体110根据这样的预测,在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和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之间形成中断部分167。所以,在将袋体110上的、中间切断部分164的延长线上的部分分开的上述力作用于袋体110上时,该力作为切断中断部分167的力而发挥作用。因此,能够降低袋体预定部分137上的比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的端部靠近内部空间119侧的部分从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按顺序被切断的可能性。

(7)袋体110具有切断抑制部分138。所以,在将袋体110上的、中间切断部分164的延长线上的部分分开的力作用于袋体110上时,能够抑制袋体预定部分137因该力而被切断到内部空间119。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7,对袋子200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示出的、赋予圆点的部分表示袋子200的密封部220。并且,在以下说明中的袋子200的宽度方向表示在正视袋子200时与袋子200的高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袋子200具有作为自立袋的形状。袋子200具有袋体210及扣合件270。袋子200的除形成有第2开口部236的部分之外的整个缘被密封。

袋体210具有第1袋体部分230、第2袋体部分250、密封部220、以及导向线260。袋体210由层积片形成。层积片具有最外层、中间层、以及最内层。最外层为袋体210的最外侧的层,并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构成。最内层为袋体210的最内侧的层,并由非拉伸聚丙烯层构成。中间层由印刷层、第1粘结层、拉伸尼龙层、以及第2粘结层构成。印刷层被形成在最外层的内侧。第1粘结层被形成在印刷层的内侧。拉伸尼龙层被形成在第1粘结层的内侧。第2粘结层被形成在拉伸尼龙层的内侧。最内层被形成在第2粘结层的内侧。印刷层在其外表面上印有图案及商品说明等。

袋体210具有第1角部211、第2角部212、第3角部213、第4角部214、第1侧方缘215、第2侧方缘216、上缘217、下缘218、以及内部空间219。

第1侧方缘215形成袋体210上的从第1角部211到第3角部213的缘。第2侧方缘216形成袋体210上的从第2角度212到第4角度114的缘。上缘217形成袋体210上的从第1角部211到第2角部212的缘。下缘218形成袋体210上的从第3角部213到第4角部214的缘。

第1侧方缘215及上缘217在第1角部211彼此连续。第1侧方缘215及下缘218在第3角部213彼此连续。第2侧方缘216及上缘217在第2角部212彼此连续。第2侧方缘216及下缘218在第4角部214彼此连续。

第1袋体部分230具有袋主体部231、底部角撑板232、以及突出部233。

袋主体部231具有第1侧方部231A、第2侧方部231B、第1开口部235、以及第2开口部236。

第1侧方部231A表示比图中的双点划线更靠内部空间219侧的部分。

第2侧方部231B表示包含第2侧方缘216的部分。

第1开口部235位于包含扣合件270的第1袋体部分230的上缘。

第1开口部235在袋体210被分开为第1袋体部分230和第2袋体部分250的状态下,具有用于将内容物收容于内部空间219中的功能。

第2开口部236被形成在突出部上,该突出部从第1侧方部231A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第2开口部236具有用于将内容物收容于内部空间219中的功能。

底部角撑板232支承袋主体部231。图中的单点划线表示底部角撑板232和袋主体部231的边界。

突出部233具有从第1侧方部231A向宽度方向外方突出的形状。突出部233以包含第2开口部236的方式形成。

第2袋体部分250具有开口密封部251。

开口密封部251被形成在上缘217。开口密封部251将第1开口部235封闭。

密封部220由热熔接形成。密封部220具有第1侧方密封部221、第2侧方密封部222、上方密封部223、以及下方密封部224。

第1侧方密封部221对袋体210的包含第1侧方缘215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第1侧方密封部221具有侧方密封上部分221A及侧方密封下部分221B。侧方密封上部分221A及侧方密封下部分221B被第2开口部236彼此分割。

侧方密封上部分221A对袋体210上的从第1角部211到第2开口部236的范围进行密封。

侧方密封下部分221B对第2开口部236上的袋主体部231和底部角撑板232的边界进行密封。

第2侧方密封部222对袋体210上的包含第2侧方缘216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上方密封部223对包含上缘217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上方密封部223以包含开口密封部251的方式形成。下方密封部224对包含下缘218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

导向线260具有开口导向线261和槽口262。开口导向线261作为将袋体210上的第1袋体部分230及第2袋体部分250彼此分开的部分形成。槽口262位于开口导向线261和第2侧方缘216的接点上。槽口262作为沿开口导向线261撕开袋体210时的起点发挥作用。

扣合件270对第1开口部235进行开闭。

对袋子20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在袋子200中,通过第2开口部236向内部空间219填充内容物。在袋子200中,基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袋子100同样的顺序,向内部空间219填充内容物。

在袋子200中,由使用者使第2袋体部分250从第1袋体部分230分开。

使用者打开扣合件270,并向内部空间219追加肉或蔬菜等食物。在将所需食物收容于内部空间219中之后,使用者通过扣合件270封闭第1开口部235。之后,使用者用微波炉加热第1袋体部分230。由此,内容物及追加的食物被烹饪。

另外,随着用微波炉加热第1袋体部分230,会从内容物产生蒸气。因此,内部空间219内的压力、即内部空间219的内压会上升。随着内部空间219的内压上升到预定的压力,扣合件270会被打开。因此,在内部空间219产生的蒸气通过扣合件270向外部空间排出。因此,能够抑制内部空间219的内压过度上升。

本实施方式的袋子200具有上述(1)-(3)的优点。

(第3实施方式)

在图8及图9示出的第3实施方式的袋子300与在图7示出的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之间的主要的不同点如下。即、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在第2侧方部231B不具有凹形状。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袋子300在第2侧方部231B具有凹形状。在下文中,对与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的不同点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1袋体部分230的第2侧方部231B表示包含第2侧方缘216的部分。第2侧方部231B为位于第1侧方部231A相反侧的侧方部。第2侧方部231B具有与形成有第2开口部236的突出部相对应的凹形状237。

参照图9,对制造袋子300的工序进行说明。

袋子300通过对在一张薄片上配置多个袋子300的模型而成的模型袋600进行切断而制造。在袋子300的模型中,在相邻的2个袋子的模型上,在一模型的第2侧方部231B上配置另一模型的第2开口部236。相邻的袋子300的模型之间的废除部分310被切割器切除。

本实施方式的袋子300除了上述(1)-(3)的优点,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8)袋体210的第2侧方部231B具有与形成有第2开口部236的突出部相对应的凹形状237。所以,在相邻的2个袋子300的模型上,可以在一模型的第2侧方部231B配置另一模型的第2开口部236。因此,成品率提高。

(第4实施方式)

在图10等示出的第4实施方式的袋子700与在图7示出的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之间的主要的不同点如下。即、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具有扣合件270。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袋子700具有扣合件800及易开封密封部900。在下文中,对与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的不同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扣合件800及易开封密封部90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扣合件800具有阴模810及阳模820。阴模810具有阴模基材811及阴模主要部812。

阴模基材811被热熔接在形成袋体210的薄片上。阴模基材811发挥支承阴模主要部812的功能。

阴模主要部812具有碗型形状。阴模主要部812与阴模基材811一体形成。阴模主要部812具有开封侧爪813及内容物侧爪814。

开封侧爪813具有向阴模基材811折弯的形状。开封侧爪813位于比内容物侧爪814更靠袋体210的开封侧的位置上。

内容物侧爪814具有向阴模基材811折弯的形状。内容物侧爪814位于比开封侧爪813更靠袋体210的内部空间119侧的位置上。

阳模820具有阳模基材821及阳模模型822。

阳模基材821被热熔接在形成袋体210的薄片上。阳模基材821具有支承阳模主要部822的功能。

阳模主要部822具有箭尾形状。阳模主要部822与阳模基材821一体形成。阳模主要部822具有支承部823及顶端部824。支承部823与阳模基材821连续形成。支承部823具有从阳模基材821突出的形状。

顶端部824与支承部823连续形成。顶端部824具有开封侧爪824A及内容物侧爪824B。开封侧爪824A具有与阴模主要部812的开封侧爪813嵌合的形状。内容物侧爪824B具有与阴模主要部812的内容物侧爪814嵌合的形状。内容物侧爪824B和内容物侧爪814之间的嵌合强度大于开封侧爪824A和开封侧爪813之间的嵌合强度。因此,扣合件800具有开封侧比内部空间侧容易开封的构造。

易开封密封部900具有抑制内部空间219的内容物附着于扣合件800上的功能。易开封密封部900将第1开口部235封闭。易开封部密封部900相对于扣合件800位于内部空间219侧。易开封密封部900具有主要部910及袋体密封部920。

主要部910由与扣合件800的阳模基材811相同的材料并与阳模基材811一体形成。主要部910由与袋体密封部920相同的材料并与袋体密封部920一体形成。

袋体密封部920与袋体210的内周面密封。袋体密封部920具有小于密封部220的密封强度。

参照图12(a)-12(c)及图13(a)-13(c),对使用了袋子700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710的制作工序进行说明。

内容物密封袋710的制造工序包括第1工序、第2工序(图12(a))、第3工序(图12(b))、第4工序(图12(c))、第5工序(图13(a))、第6工序(图13(b))、以及第7工序(图13(c))。

在第1工序中,制造袋子700。

在第2工序中,袋子700的第1角部211的周边及第3角部213的周边分别被填充机400的夹头410夹住。

袋子700以图12(a)示出的状态被输送到填充生产线。在预定的填充生产线位置,第2开口部236被吸盘(图示省略)打开。

在第3工序中,如图12(b)所示,喷嘴420被插入到第2开口部236中。喷嘴420向内部空间219填充内容物2。

在第4工序中,如图12(c)所示,通过向内部空间219填充预定量的内容物2,来完成填充。在完成向内部空间219填充内容物2后,喷嘴420从第2开口部236拔出。

在第5工序中,如图13(a)所示,袋子700以袋子700的第1角部211的周边及第3角部213的周边分别被填充机400的夹头410夹住的状态输送到密封加工生产线。

在第6工序中,如图13(b)所示,在预定的密封加工生产线位置,密封装置500夹住第2开口部236。由此,第2开口部236被密封。

在第7工序中,在密封加工结束后,如图13(c)所示,密封装置500解除第2开口部236的夹住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袋子700除了上述(1)-(3)的优点,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9)袋体210具有易开封密封部900。易开封密封部900关闭第1开口部235。易开封密封部900相对于扣合件800被形成在内部空间900侧。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在从第2开口部236将内容物2装入袋体210的内部空间219中时,内容物2附着于扣合件800上的可能。

在图14等示出的第5实施方式的袋子950与在图7示出的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之间的主要的不同点如下。即、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在密封部220上不具有通蒸部。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袋子950在密封部220上具有通蒸部951。在下文中,对与第2实施方式的袋子200的不同点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4,对通蒸部951的构成进行说明。

通蒸部951具有将在内部空间219产生的蒸气从内部空间219排出到外部空间的功能。通蒸部951具有从袋子200的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凹陷的形状。通蒸部951通过第2侧方密封部222的一部分从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凹陷而形成。

对袋子95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在袋子950中,内容物通过第2开口部236向内部空间219填充内容物。在袋子950中,内容物按与第1实施方式的袋子100同样的顺序向内部空间219填充内容物。

在袋子950中,使用者使第2袋体部分250从第1袋体部分230分开。

使用者开封扣合件270,并向内部空间219追加肉或蔬菜等食物。使用者在将食物收容于内部空间219中后,用扣合件270封闭第1开口部235。之后,使用者用微波炉加热第1袋体部分230。由此,内容物及追加的食物被烹饪。

另外,随着用微波炉加热第1袋体部分230,从内容物产生蒸气。因此,内部空间219的内压会上升。如图15所示,随着内部空间219的内压上升到预定的压力,使得通蒸部951的密封被剥离。因此,在通蒸部951上形成开口951A。在内部空间219产生的蒸气通过开口951A排出到外部空间。因此,能够抑制内部空间219的内压过度地上升。

(第6实施方式)

参照图16,对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6、图7、及图20-图25示出的、赋予圆点的部分表示袋子10的密封部。

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具有袋子10及内容物2。袋子10具有作为自立袋的形状。袋子10的第2开口部61(参照图17)被密封。内容物2为液体调味料。

参照图17,对袋子10的构成进行说明。

袋子10具有袋体20及扣合件1000。袋子10的除形成有第2开口部61的部分之外的整个缘被密封。

袋体20具有主袋部30、副袋部70、密封部80、以及切断辅助部90。袋体20由层积片形成。层积片具有最外层、中间层、以及最内层。最外层为袋体20的最外侧的层,并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构成。最内层为袋体20的最内侧的层,并由非拉伸聚丙烯层构成。中间层由印刷层、第1粘结层、拉伸尼龙层、以及第2粘结层构成。印刷层被形成在最外层的内侧。第1粘结层被形成在印刷层的内侧。拉伸尼龙层被形成在第1粘结层的内侧。第2粘结层被形成在拉伸尼龙层的内侧。最内层被形成在第2粘结层的内侧。印刷层印有图案及商品的说明等。

袋体20具有第1角部21、第2角部22、第3角部23、第4角部24、第1侧方缘25、第2侧方缘26、上缘27、下缘28、以及内部空间29。

第1侧方缘25形成袋体20上的从第1角部21到第3角部23的缘。第2侧方缘26形成袋体20上的从第2角部22到第4角部24的缘。上缘27形成袋体20上的从第1角部21到第2角部22的缘。下缘28形成袋体20上的从第3角部23到第4角部24的缘。

第1侧方缘25及上缘27在第1角部21彼此连续。第1侧方缘25及下缘28在第3角部23彼此连续。第2侧方缘26及上缘27在第2角部22彼此连续。第2侧方缘26及下缘28在第4角部24彼此连续。

主袋部30具有袋主体部40、底部角撑板50、以及突出部60。

袋主体部40具有第1侧方部41、第2侧方部42、及第1开口部43。

第1侧方部41表示比用图中的双点划线示出的边界线XA3更靠内部空间29侧的部分。第2侧方部42表示包含第2侧方缘26的部分。

第1开口部43被形成在包含扣合件1000的主袋部30的上缘。第1开口部43具有在袋体20被分开为主袋部30和副袋部70的状态下,将内容物收容于内部空间29的功能。

底部角撑板50支承袋主体部40。图中的双点划线XA4表示底部角撑板50和袋主体部40的边界线。

突出部60具有从第1侧方部41向宽度方向外方突出的形状。突出部60以包含第2开口部61的方式形成。第2开口部61具有将内容物收容于内部空间29的功能。

副袋部70以通过切断辅助部90而与主袋部30连续的方式形成。

密封部80由热熔接形成。密封部80具有第1侧方密封部81、第2侧方密封部82、上方密封部83、下方密封部84、以及易开封密封部85。

第1侧方密封部81对袋体20上的包含第1侧方缘25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第1侧方密封部81具有侧方密封上部81A及侧方密封下部81B。侧方密封上部81A及侧方密封部81B被第2开口部61彼此分开。

侧方密封上部81A对袋体20上的从第1角部21到第2开口部61的范围进行密封。

侧方密封下部81B对第2开口部61上的袋主体部40和底部角撑板50的边界部分进行密封。

第2侧方密封部82对包含袋体20上的第2侧方缘26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上方密封部83对包含上缘27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

上方密封部83被形成在上缘27。上方密封部83将第1开口部43封闭。下方密封部84对包含下缘28的底部角撑板50的预定范围的部分进行密封。易开封密封部85对形成袋主体部40的2张薄片进行密封。易开封密封部85将第1开口部43封闭。易开封密封部85被形成在扣合件1000和内部空间29之间。

切断辅助部90作为将袋体20彼此分开为主袋部30和副袋部70的部分发挥作用。切断辅助部90具有槽口91及导向线92。槽口91作为用于将袋体20分开为主袋部30和副袋部70的开端的部分、即起始部发挥作用。槽口91被形成在第1侧方缘25及第2侧方缘26。导向线92发挥辅助将袋体20分开为主袋部30及副袋部70的功能。导向线92通过由激光器对构成袋体20的膜实施半切加工而形成。

扣合件1000发挥对第1开口部43进行开闭的功能。扣合件1000具有第1扣合件端部1001、第2扣合件端部1002、高嵌合强度部1100、以及低嵌合强度部1200。扣合件1000具有扣合件长度LA。扣合件长度LA表示从第1扣合件端部1001到第2扣合件端部1002的长度。

第1扣合件端部1001位于侧方密封上部81A的内缘。第2扣合件端部1002位于第2侧方密封部82的内缘。

高嵌合强度部1100包含:从第1扣合件端部1001到低嵌合强度部1200的第1低嵌合端部1200A的第1部分;以及从第2扣合件端部1002到低嵌合强度部1200的第2低嵌合端部1200B的第2部分。

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第1部分具有第1高嵌合强度部长度LB,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第2部分具有第2高嵌合强度长度LC。第1高嵌合强度部长度LB表示从第1扣合件端部1001到第1低嵌合端部1200A的长度。第2高嵌合强度部的长度LC表示从第2扣合件端部1002到第2低嵌合端部1200B的长度。第1高嵌合强度部长度LB与第2高嵌合强度部长度LC相等。

低嵌合强度部1200具有低嵌合强度部长度LD。低嵌合强度部长度LD表示从第1低嵌合端部1200A到第2低嵌合端部1200B的长度。低嵌合强度部长度LD具有扣合件长度LA的20%的长度。

参照图18,对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8中,省略易开封密封部85的图示。

高嵌合强度部1100具有阴模基材1110、通常阴模1120、阳模基材1150、以及通常阳模1160。

阴模基材1110被热熔接在形成袋体20的薄片上。阴模基材1110具有支承通常阴模1120的功能。

通常阴模1120具有碗型形状。通常阴模1120与阴模基材1110一体形成。通常阴模1120具有开封侧通常爪1130及内容物侧通常爪1140。开封侧通常爪1130具有向阴模基材1110折弯的形状。开封侧通常爪1130位于比内容物侧通常爪1140更靠袋体20的开封侧的位置上。

内容物侧通常爪1140具有向阴模基材1110折曲的形状。内容物侧通常爪1140位于比内容物侧通常爪1130更靠袋体20的内部空间29侧的位置上。内容物侧通常爪1140和开封侧通常爪1130具有通常距离LE。通常距离LE表示在通常阳模1160嵌合在通常阴模1120中的状态下内容物侧通常爪1140和开封侧通常爪1130之间的距离。

阳模基材1150被热熔接在形成袋体20的薄片上。阳模基材1150具有支承通常阳模1160的功能。

通常阳模1160具有箭尾形状。通常阳模1160与阳模基材1150一体形成。通常阳模1160具有通常支承部1170以及通常顶端部1180。通常支承部1170与阳模基材1150连续形成。通常支承部1170具有从阳模基材1150向阴模基材1110突出的形状。通常支承部1170具有基端边界部1170A以及顶端边界部1170B。基端边界部1170A表示通常支承部1170和阳模基材1150的边界部分。顶端边界部1170B表示通常支承部1170和通常顶端部1180的边界部分。通常支承部1170具有通常支承部长度LF。通常支承部长度LF表示基端边界部1170A和顶端边界部1170B之间的距离。

通常顶端部1180与通常支承部1170连续形成。通常顶端部1180具有开封侧通常爪1180A以及内容物侧通常爪1180B。开封侧通常爪1180A具有与通常阴模1120的开封侧通常爪1130嵌合的形状。内容物侧通常爪1180B具有与通常阴模1120的内容物侧通常爪1140嵌合的形状。内容物侧通常爪1180B和内容物侧通常爪1140之间的嵌合强度大于开封侧通常爪1180A和开封侧通常爪1130之间的嵌合强度。因此,扣合件1000具有比内部空间侧更容易从开封侧开封的构造。

参照图19,对低嵌合强度部1200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9中,省略易开封密封部85的图示。

低嵌合强度部1200具有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0%的嵌合强度。低嵌合强度部1200通过在预定的压力、预定的时间、及预定的温度的条件下,压碎具有与高嵌合强度部1100同样构成的扣合件1000而形成。低嵌合强度部1200具有阴模基材1210、变形阴模1220、阳模基材1250、以及变形阳模1260。

阴模基材1210被热熔接在形成袋体20的薄片上。阴模基材1210具有支承变形阴模1220的功能。

变形阴模1220具有碗型形状。变形阴模1220与阴模基材1210一体形成。变形阴模1220具有开封侧变形爪1230以及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开封侧变形爪1230具有向阴模基材1210折曲的形状。开封侧变形爪1230位于比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更靠袋体20的开封侧的位置上。

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具有向阴模基材1210折曲的形状。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位于比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更靠袋体20的内部空间29侧的位置上。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和开封侧变形爪1230具有变形距离LG。变形距离LG表示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和开封侧变形爪1230之间的距离。变形距离LG大于在图3示出的通常距离LE。

阳模基材1250被热熔接在形成袋体20的薄片上。阳模基材1250具有支承变形阳模1260的构成。

变形阳模1260具有箭尾形状。变形阳模1260与阳模基材1250一体形成。变形阳模1260具有变形支承部1270以及变形顶端部1280。变形支承部1270与阳模基材1250连续形成。变形支承部1270具有从阳模基材1250向阴模基材1210突出的形状。变形支承部1270具有基端边界部1270A以及顶端边界部1270B。基端边界部1270A表示变形支承部1270和阳模基材1250的边界部分。顶端边界部1270B表示变形支承部1270和变形顶端部1280的边界部分。变形支承部1270具有变形支承部长度LH。变形支承部长度LH表示基端边界部1270A和顶端边界部1270B之间的距离。变形支承部长度LH短于在图18示出的通常支承部长度LF。

变形顶端部1280与变形支承部1270连续形成。变形顶端部1280具有开封侧变形爪1280A以及内容物侧变形爪1280B。开封侧变形爪1280A具有与变形阴模1220的开封侧变形侧爪1230嵌合的形状。开封侧变形爪1280A和开封侧变形爪1230具有0%的嵌合强度。内容物侧变形爪1280B具有与变形阴模1220的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嵌合的形状。内容物侧变形爪1280B和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具有0%的嵌合强度。

参照图20(a)-20(c)及图21(a)-21(c),对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制作工序进行说明。

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制造工序包括第1工序、第2工序(图20(a))、第3工序(图20(b))、第4工序(图20(c))、第5工序(图21(a))、第6工序(图21(b))、以及第7工序(图21(c))。

在第1工序中,制造袋子10。

在第2工序中,袋子10的第1角部21的周边及第3角部23的周边分别被填充机400的夹头410夹住。

袋子10以图20(a)示出的状态被输送到填充生产线。在预定的填充生产线位置,第2开口部61被吸盘(图示省略)打开。

在第3工序中,如图20(b)所示,喷嘴420被插入到第2开口部61中。喷嘴420向内部空间29填充内容物2。

在第4工序中,如图20(c)所示,通过向内部空间29填充预定量的内容物2,来完成填充。在完成向内部空间29填充内容物2后,喷嘴420从第2开口部61拔出。

在第5工序中,如图21(a)所示,袋子10以袋子10的第1角部21的周边及第3角部23的周边分别被填充机400的夹头410夹住的状态被输送到袋密封加工生产线。

在第6工序中,如图21(b)所示,在预定的密封加工生产线位置,密封装置500夹住第2开口部61。由此,第2开口部61被密封。

在第7工序中,在密封加工结束后,如图21(c)所示,密封装置500解除夹住第2开口部61的状态。之后,密封装置500离开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

参照图22-图25,对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2所示,袋体20通过以槽口91为起点而沿导向线92撕开,成为被分开为主袋部30和副袋部70的状态(以下,称为“分开状态”)。袋体20在分开状态下,通过解除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嵌合状态,从而打开扣合件1000。由此,打开第1开口部43。并且,这时易开封密封部85也被剥离。

如图23所示,使用者在第1开口部43开口的状态下,向内部空间29投入食物。使用者适当地选择肉、蔬菜等,当作食物3000。

如图24所示,袋子10在向内部空间29投入了内容物2及食物3000的状态下,扣合件1000被重新关闭。袋子10在扣合件1000被重新关闭后,用微波炉加热。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通过加热,从而在内部空间29产生蒸气。因此,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内部空间29内的压力、即内压会上升。随着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内压上升,从而使彼此对置而形成袋子10的内部空间29的薄片分开的力作用于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上。并且,随着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内压上升,从而使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嵌合状态解除的力(以下,称为“嵌合解除力”)作用于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上。

另外,通过用微波炉加热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而在内部空间29产生的蒸气,通过低嵌合强度部1200一点点地排出到外部。但是,通过低嵌合强度部1200排出到外部的蒸气的排出速度与在内部空间29产生蒸气的产生速度相比,非常小。因此,内部空间29的压力会上升。

如图25所示,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中,在嵌合解除力超过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嵌合强度之前,低嵌合强度部1200打开。由此,通过低嵌合强度部1200排出到外部的蒸气的排出速度超过在内部空间29产生的蒸气的产生速度。因此,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内的内压上升变得平稳,不久内压的上升会停止。另外,以低嵌合强度部1200的开封为契机,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一部分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参照图26,说明对改变低嵌合强度部的嵌合强度相对于高嵌合强度部的嵌合强度的比率(以下,称为“强度比”)时的、扣合件1000的开封状态进行验证的实验结果。

本实验通过在具有150mm的扣合件长度的扣合件的中央部分上形成低嵌合强度部来进行。本实验的高嵌合强度部具有38N/20mm的嵌合强度。该嵌合强度部表示扣合件上的没有形成低嵌合强度部的部分。低嵌合强度部通过在预定的压力、预定的时间、及预定的温度条件下压碎扣合件的中央部分来形成。低嵌合强度部具有20mm的低嵌合强度部长度。

强度比在100%、即在扣合件上没有形成低嵌合强度部时,由于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上升,扣合件伴随较大的响声被打开。

强度比在95%时,由于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上升,扣合件伴随较大的响声被打开。

强度比在70%、80%、及90%时,由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上升引起的、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与强度比在95%及100%时相比变得稍微小一点。

强度比在0%、30%、及50%时,由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上升引起的、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与强度比在70%、80%、90%、95%、以及100%时相比变小。

根据上述的结果、即将强度比设定为90%以下,发现对于降低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的大小具有效果。特别是,通过将强度比设定为50%以下,发现对于降低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的大小具有显著的效果。

参照图27,说明对改变低嵌合强度部长度相对于扣合件长度的比率(以下,称为“强度部长度比”)时的、扣合件1000的开封状态进行验证的实验结果。

本实验通过在具有150mm的扣合件长度的扣合件的中央部分上形成低嵌合强度部来进行。高嵌合强度部表示扣合件中的没有形成低嵌合强度部的部分。低嵌合强度部通过在预定的压力、预定的时间、及预定的温度的条件下,压碎扣合件的中央部分来形成。低嵌合强度部具有0N/20mm的嵌合强度。

强度部长度比在0%时、即在扣合件上没有形成低嵌合强度部时,扣合件由于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的上升,而与较大的响声一起被打开。

强度部长度比在5%时,由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上升引起的、扣合件的开封时的响声与强度部长度比在0%时相比变得稍微小一点。

强度部长度比在10%、20%、及50%时,由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上升引起的、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与强度部长度比在0%及5%时相比变小。

强度部长度比在70%时,由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上升引起的、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与强度部长度比在0%、5%、10%、20%、及50%时相比变小。但是,强度部长度比在70%时,由扣合件产生的袋子的密封性会降低。

强度部长度比在80%时,由伴随加热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内压的上升引起的、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与强度部长度比在0%、5%、10%、20%、50%、及70%时相比变小。但是,强度部长度比在80%时,由扣合件产生的袋子的密封性与强度部长度比在70%时相比会被进一步降低。

根据上述的结果,通过将强度部长度比设定为5%以上,在降低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的大小方面显现了效果。特别是,通过将强度部长度比设定为5%以上且70%以下,在抑制由扣合件产生的袋子的密封性的降低、且降低扣合件开封时的响声的大小方面显现了效果。

第6实施方式的袋子10具有以下优点。

(10)袋子10具有扣合件1000。扣合件1000具有高嵌合强度部1100以及低嵌合强度部1200。因此,在加热使用了袋子10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时,伴随内压的上升而上升的嵌合解除力在到达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嵌合强度之前先到达低嵌合强度部1200的嵌合强度。因此,低嵌合强度部1200的嵌合状态比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嵌合状态先被解除。由此,嵌合解除力能够在到达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嵌合状态之前,将在内部空间29产生的蒸气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降低在伴随内压上升的袋子10开封时产生的响声。

(11)袋子10除了第1开口部43,还具有第2开口部61。因此,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制造过程中,能够从第2开口部61将内容物2装入内部空间29中。因此,能够降低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制造过程中,内容物附着于扣合件1000上的可能。

(12)袋子10具有袋体20。袋体20具有袋主体部40、底部角撑板50、及突出部60。突出部60具有第2开口部61。第2开口部61具有从袋主体部40向袋体20的外方突出的形状。因此,能够在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的制造过程中对第2开口部61进行密封时,产生使夹住袋子10的夹头410不位于密封装置500的移动轨迹上的状态。因此,第2开口部61的密封加工变得容易。

(13)袋子10具有易开封密封部85。易开封密封部85将第1开口部43封闭。易开封密封部85被形成在扣合件1000和内部空间29之间。因此,在将内容物2从第2开口部61装入袋体20的内部空间29中时,内容物2附着于扣合件1000上的可能性降低。

(其他实施方式)

本袋子以及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包含除第1实施方式-第6实施方式以外的实施方式。以下,示出作为袋子及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1-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另外,以下的各个变形例也可以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彼此组合。

第1实施方式的袋子100在第1侧方部131A上具有第2开口部136。另一方面,变形例的袋子除了第1侧方部131A以外,还在底部角撑板132上具有第2开口部136。总之,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开口部136的形成位置为例示,能够在保持第2开口部136的功能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变更。

第1实施方式的袋子100的第2开口部136被形成在袋主体部131的从第1侧方部131A延伸的突出部上。另一方面,变形例的袋子在第1侧方部131A上形成有第2开口部136。即、变形例的袋子100不具有形成有第2开口部136的突出部。

第1实施方式的切断部分163具有中间切断部分164、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以及中断部分167。另一方面,变形例的切断部分163只具有中间切断部分164、第1预定切断部分165、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以及中断部分167中的中间切断部分164。总之,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切断部分163的构成为例示,能够在可以辅助扣合件170的切断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变更。

第1实施方式的切断抑制部分138具有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的靠内部空间119的端部向与内部空间119相反的方向弯曲的构造。另一方面,变形例的切断抑制部分138具有第2预定切断部分166的靠内部空间119的端部的周边的密封强度被局部提高的强密封部。

第1实施方式的通蒸部140具有没有实施密封加工的通蒸路141。另一方面,变形例的通蒸部140具有实施了弱密封加工的通蒸路141。实施了弱密封加工的部分的密封强度低于密封部120的密封强度。

第1实施方式的开口导向线161及通蒸导向线162通过由激光器对构成袋体110的膜进行半切加工而形成。另一方面,变形例的开口导向线及通蒸导向线的至少一方通过对构成袋体110的膜实施穿孔加工而形成。

第1实施方式的袋子100具有由热熔接实施了密封加工的密封部120。另一方面,变形例的袋子100具有通过脉冲密封加工、高频密封加工、以及超声波密封加工的至少一个实施了密封加工的密封部120。

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将液体调味料作为内容物2而收容于内部空间119中。另一方面,变形例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1中,作为内容物2收容医疗用器具或奶瓶。

第4实施方式的袋子700具有易开封密封部900。易开封密封部900具有袋体密封部920。袋体密封部920被密封到袋体210的内周面。另一方面,变形例的易开封密封部通过对袋体210的对置的内周面彼此进行密封,而具有易剥离性。

第5实施方式的袋子950具有扣合件270。另一方面,变形例的袋子具有扣合件270。变形例的袋子具有位于通蒸部951和导向线260之间的扣合件270。因此,在向内部空间219追加食物之后,第1开口部235重新被封闭。

第6实施方式的扣合件1000具有单一的低嵌合强度部1200。另一方,变形例的扣合件具有多个低嵌合强度部1200。

第6实施方式的扣合件1000的低嵌合强度部长度LD具有扣合件长度LA的20%的长度。另一方面,变形例的低嵌合强度部长度LD可以从扣合件长度LA的5%以上且70%以下的范围内任意地选择。

第6实施方式的第1高嵌合强度部长度LB与第2高嵌合强度部长度LC相等。另一方面,变形例的第1高嵌合强度部长度与第2高嵌合强度部长度不同。总之,第1高嵌合强度部长度及第2高嵌合强度可以适当地变更。

第6实施方式的低嵌合强度部1200具有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嵌合强度的0%的嵌合强度。另一方面,变形例的低嵌合强度部的嵌合强度可以从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嵌合强度的0%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内适当地选择。

第6实施方式的低嵌合强度部1200通过在预定的压力、预定的时间、及预定的温度条件下,压碎具有与高嵌合强度部1100同样的构成的扣合件1000而形成。另一方面,变形例的低嵌合强度部通过另外插入嵌合强度低于高嵌合强度部1100的扣合件而形成。

第6实施方式的低嵌合强度部1200具有变形阴模1220。变形阴模1220具有开封侧变形爪1230以及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另一方面,变形例的变形阴模不具有开封侧变形爪1230及内容物侧变形爪1240的至少一方。

第6实施方式的低嵌合强度部1200具有变形阳模1260。变形阳模1260具有开封侧变形爪1280A以及内容物侧变相爪1280B。另一方面,变形例的变形阳模不具有开封侧变形爪1280A及内容物侧变形爪1280的至少一方。

第6实施方式的袋子10具有上方密封部83、易开封密封部85、突出部60、以及第2开口部61。另一方面,变形例的袋子不具有上方密封部83、易开封密封部85、突出部60、以及第2开口部61中的至少一方。

第6实施方式的袋子10具有作为自立袋的形状。另一方面,变形例的袋子可以取作为袋子的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平型袋等。

第6实施方式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2000具有内容物2。内容物2选择液体调味料。另一方面,变形例的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具有的内容物2可以选择医疗器或奶瓶等用于杀菌消毒的物品。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方式。

(附注手段1)

一种袋子,具备:袋体,其具有用于收容内容物的内部空间和开口部,所述袋体适于通过所述开口部将所述内容物装入所述内部空间中;以及扣合件,其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其中,所述袋体具有:开口密封部,其形成在所述开口部的缘上并将所述开口部封闭,开口导向线,其用于将所述开口部密封部与所述开口部分开;通蒸部,其用于从所述内部空间排出蒸气;通蒸密封部,其将所述通蒸部封闭;通蒸导向线,其用于将所述通蒸密封部从所述通蒸部分开;以及切断部分,其至少切断所述扣合件,所述开口密封部沿所述开口导向线可以从所述开口部分开,所述通蒸密封部沿所述通蒸部可以从所述通蒸部分开,所述开口部与所述通蒸部连续形成,所述开口密封部与所述通蒸密封部连续形成,所述扣合件以横跨所述开口部及所述通蒸密封部的方式形成,并具有位于所述开口部上的开口扣合件部分、以及位于所述通蒸密封部上的通蒸扣合件部分,所述切断部分被形成在与所述通蒸导向线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

上述袋子的切断部分对应于通蒸导向线的端部。因此,通过沿通蒸导向线将通蒸密封部与通蒸部分开,从而使通蒸扣合件部分与开口扣合件部分分开。因此,将通蒸密封部从通蒸部分开的作业、及将通蒸扣合件部分从开口扣合件部分分开的作业变成连续的1个作业。

(附注手段2)

根据附注手段1所述的袋子,其中,所述袋体具有袋体预定部分,该袋体预定部分相对于所述扣合件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侧,所述切断部分具有:中间切断部分,其切断所述扣合件;第1预定切断部分,其与所述中间切断部分连续并切断所述袋体预定部分;第2预定切断部分,其位于所述第1预定切断部分上的靠所述内部空间的端部上;以及中断部分,其将所述第1预定切断部分和所述第2预定切断部分分割。

由于上述袋的切断部分具有第1预定切断部分及第2预定切断部分,所以与不具有第1预定切断部分及第2预定切断部分的构成相比,能够使袋体预定部分容易地从袋的剩余部分分开。另一方面,随着具有第1预定切断部分及第2预定切断部分,在将袋上的中间切断部分的延长线上的部分分离的力作用于袋体时,会有在袋体预定部分上的比第2预定切断部分的端部靠内部空间侧的部分从第2预定切断部分依次被切断的可能性。在从第2预定切断部分按顺序产生的切断到达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内部空间不被密闭。上述发明根据这样的预测,在第1预定切断部分和第2预定切断部分之间形成有中断部分。因此,在将袋体上的中间切断部分的延长线上的部分的上述力作用于袋体时,该力作为用于切断中断部分的力而发挥作用。因此,袋体预定部分上的比第2预定部分的端部更靠内部空间侧的部分从第2预定切断部分按顺序被切断的可能性降低。

(附注手段3)

根据(附注手段1)或(附注手段2)所述的袋子,其中,所述袋体具有:在所述切断部分的延长线上的切断抑制部分;以及密封部,其至少包含所述开口密封部及通蒸密封部,所述切断抑制部分发挥妨碍沿所述切断部分的延长线上的所述密封部的切断到达所述内部空间的构造的功能。

由于上述袋体具有切断抑制部分,所以在将袋体上的中间切断部分的延长线上的部分分开的力作用于袋体时,能够抑制袋体的密封部因该力而被切断到内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