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登记方法和电梯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91705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电梯登记方法和电梯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登记方法和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技术:在电梯系统中,通过使用者事先登记目标的目的地层来调配电梯,并对调配给使用者的电梯进行显示引导,以使得乘用轿厢高效地到达目的地层。



技术实现要素:

在这种以往的电梯系统中,希望能够更高效地调配电梯,并且即便在使用者是首次来到设置有该电梯的建筑物的来访者或从外部来的访问者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更容易且更高效地到达目的地的场所的方式分配电梯,并引导使用者,由此使得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实施方式的电梯登记方法在具备登记装置和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中执行。登记装置设置于设置有电梯的建筑物的安全门(securitygate)。控制装置向使用者分配电梯,使所分配的电梯的乘用轿厢向使用者等待的楼层地面的乘梯处移动。电梯登记方法包括:输入步骤、第1发送步骤、第1接收步骤、分配步骤、第2发送步骤、第2接收步骤以及显示步骤。在输入步骤中,登记装置受理使用者的与建筑物内的目的地相关的目的地信息的输入。在第1发送步骤中,登记装置将所输入的目的地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在第1接收步骤中,控制装置接收目的地信息。在分配步骤中,控制装置基于目的地信息向使用者分配电梯,使得使用者从安全门到目的地为止的路径最合适。在第2发送步骤中,控制装置将所分配的电梯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登记装置。在第2接收步骤中,登记装置从控制装置接收基于目的地信息而分配的电梯的识别信息。在显示步骤中,登记装置将所分配的电梯的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登记方法,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概略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建筑物的1层的楼层布局图(floormap)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目的地登记装置以及安全门的外观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目的地登记装置的功能性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1的到场引导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登记在本实施方式1的二维码中的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位置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5层的楼层布局图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梯登记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目的地层的楼层(floor)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梯登记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在1层的楼层上重叠显示了5层的目的地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梯登记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概略构成的一例的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建筑物的1层的楼层的一例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具备目的地登记装置11和控制装置50,对3个电梯组3a、3b、3c进行组管理来进行高效的运行服务。

电梯组3a、3b、3c是设置于建筑物内的图2所示的3个乘梯处的区域(a区(zone)、b区、c区)的电梯组。在此,如图2所示,电梯组3a、3b、3c分别包括从a号机至h号机为止的8个电梯4,多个乘用轿厢5分别在升降路中升降,由此进行运行服务。在此,在对电梯组3a、3b、3c进行总称的情况下,仅称为电梯组3。此外,在图1中,仅示出a区和b区的电梯组3,并且仅示出从a号机至d号机为止的4个电梯。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电梯组3作为具备从a号机至h号机这8个电梯4的电梯组来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各电梯组3具备2~7个电梯、或者具备9个以上的电梯。另外,电梯组3作为3个电梯组进行说明,也可以构成为1个、2个或者4个以上的电梯组3。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的预先说明,从a号机至h号机为止的8个电梯4仅作为电梯4来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50向使用者分配电梯4,使所分配的所述电梯的乘用轿厢向所述使用者等待的楼层地面的乘梯处移动。控制装置50的具体情况在下文中说明。

目的地登记装置11是来到建筑物的来访者等电梯的使用者对建筑物内的目的地等进行登记的装置。即,目的地登记装置11根据使用者的输入向控制装置50输出呼叫登记信号,进行所谓的乘梯处呼叫登记。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目的地登记装置11以及安全门220的外观的一例的概略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目的地登记装置11的功能性构成的框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地登记装置11组装在安全门220内而一体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安全门220是所谓的挡板门(flappergate),例如设置在应用了该电梯系统1的建筑物的出入口等。

如图4所示,目的地登记装置11主要具备:读取部221、显示部216、解析部101、显示控制部102以及通信部103。目的地登记装置11与控制装置50内的通信部54连接。

读取部221读取记载在来访者持有的针对建筑物的到场引导19上的二维码。如图3所示,读取部221构成为从安全门220露出。到场引导19是成为目的地的建筑物内的公司的职员等预先向来访者发放的纸件。如图3所示,使用者在通过安全门220时,使读取部221读取记载在到场引导19上的二维码。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到场引导19的一例的图。如图5所示,在到场引导19上记载有目的地(在图5的例子中为公司名)以及该目的地的所在层、二维码401。

二维码401例如是qr码(注册商标)、条形码等。图6是示出登记在本实施方式的二维码中的数据的一例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二维码401将目的地信息、访客id、发放者地址进行编码而登记。目的地信息是关于来访者(使用者)的目的地的信息,作为用于确定目的地的识别信息的目的地id等相当于此。发放者地址是对来访者发放了到场引导19的发放者的邮件地址。访客id是在发放者发放到场引导19时对来访者分配的来访者的识别信息。

返回图4,解析部101对由读取部221读取的二维码进行解析,得到目的地信息、发放者地址以及访客id。此外,读取部221和解析部101是受理由作为电梯的使用者的来访者进行的目的地信息等的输入的输入部的一例。

通信部103将由解析部101进行解析而得到的3个信息、即目的地信息、发放者地址以及访客id作为呼叫登记信号经由网络发送给控制装置50。如下文所述,控制装置50基于接收到的呼叫登记信号所包含的目的地信息,向使用者分配(调配)最合适的电梯4,将所分配的电梯4的识别信息即号机的信息作为调配信息发送给目的地登记装置11。通信部103接收通过控制装置50分配给使用者的电梯4的号机的信息(调配信息)。通信部103是第1通信部的一例。

如图3所示,显示部216构成为从安全门220露出。显示部216能够将文字和/或图形等各种信息作为图像进行显示。显示控制部102控制对显示部216的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102执行如下控制:使显示部216显示分配给使用者的电梯4的号机的信息(由通信部103接收到的调配信息)。由此,显示部216显示分配给使用者的电梯4的号机的信息。在显示部216例如显示为“a区的b号机”等。由此,使用者在通过安全门220时,能够通过显示部216的显示而得知去往目的地的最合适的电梯4的号机,能够毫不犹豫地走向所指示的电梯4。即,敦促使用者移动至与显示部216所显示的号机对应的门之前,并在此等待,使用者能够顺利地搭乘所对应的乘用轿厢5。

接下来,对控制装置50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50具备:通信部54、控制部51、多个组管理控制装置2、多个单体控制装置9以及位置数据53。位置数据53被保存于hdd或ssd、存储器等存储介质。

各电梯4分别包含乘用轿厢5、平衡配重6、主绳7、曳引机8、单体控制装置9等而构成。各电梯4分别是用主绳7将能够在设置于建筑物的升降路中升降的乘用轿厢5和作为配重的平衡配重6连结的所谓的吊桶式电梯。在此,主绳7悬挂于设置在升降路上部的曳引机8的主滑轮8a和/或偏导滑轮(未图示)等,一端与乘用轿厢5连接,另一端与平衡配重6连接。曳引机8例如具有产生动力的电动机(马达)8b。通过电动机8b进行驱动,与该电动机8b连结的主滑轮8a被旋转驱动。曳引机8利用在主滑轮8a与主绳7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电动方式对主绳7进行曳引。对于各电梯4,通过由单体控制装置9统一控制各部分的驱动而使乘用轿厢5在升降路内升降,由此,能够移动到任意的目的层的乘梯处。

单体控制装置9具备微型计算机和驱动电路。微型计算机具有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备用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cpu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公共总线而相互地连结。rom预先存储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等。ram临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备用ram存储电梯4的规格等信息。单体控制装置9与各种传感器、检测器和/或曳引机8等电梯4的各部分电连接,统一控制电梯4单体的各部分的工作。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例如是如下的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系统:使用者借助在乘用轿厢5的外侧的配置于安全门220的作为登记装置的目的地登记装置11来登记目的地,与之相应地对电梯组3进行组管理而谋求运行效率的提高。这种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系统是所谓的称为dcs(destinationcontrolsystem;目的层控制系统)的系统。

多个组管理控制装置2的各个与多个电梯组3的各个相对应地设置。各组管理控制装置2具备微型计算机以及驱动电路。微型计算机具有:cpu、rom、ram、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备用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cpu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公共总线而相互连结。rom预先存储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等。ram临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备用ram存储电梯4的规格等信息。组管理控制装置2与多个电梯4的各单体控制装置9相互进行检测信号和/或驱动信号、控制指令等信息的通信信号等的授受,对电梯组3进行组管理。

如上所述,在由使用者借助目的地登记装置11执行了二维码的读取操作的情况下,从目的地登记装置11发送呼叫登记信号。通信部54从目的地登记装置11接收呼叫登记信号。另外,如下文所述,通信部54将由控制部51以及组管理控制装置2确定的、分配给使用者的电梯4的识别信息即号机作为调配信息发送给目的地登记装置11。通信部54是第2通信部的一例。

控制部51向使用者分配电梯4,使得从安全门220到目的地为止的路径最合适。具体而言,控制部51参照位置数据53,根据呼叫登记信号所包含的目的地信息,与组管理控制装置2协作来决定最适合使用者的电梯组3。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1向使用者分配使得从目的地的层的下电梯位置到目的地的位置为止的距离为最短的电梯4。

位置数据53是按各目的地将成为目的地的租户等的位置信息与附近的电梯4进行关联的表。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位置数据53的一例的图。如图7所示,位置数据53将目的地id、位置信息和附近电梯进行关联。

目的地id是成为目的地的租户等的识别信息。位置信息是表示成为目的地的租户等的位置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信息通过层与位置的组合作为“层-位置”而构成。在此,位置表示在映射数据中按各层预先确定的坐标位置。在图7的例子中,位置信息“2-01”表示目的地id“a0001”的租户位于2层的位置01的场所。

附近电梯表示离目的地id的目的地的租户近的下电梯位置的电梯的号机。在附近电梯登记有多个的情况下,从第一个附近电梯起,与目的地id的租户相距的距离依次变远。附近电梯用“区-号机”来表示。在图7的例子中,示出了如下情况:目的地id“a0001”的租户与附近电梯“c-e”、即c区的e号机的电梯的下电梯位置最近,接着是c区的a号机近,再接着是c区的f号机近。

控制部51参照该位置数据53,从由组管理控制装置2作为最适合的电梯4的候选而例举的多个电梯中,分配与呼叫登记信号所包含的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id对应的附近电梯中的最近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5层的楼层布局图的一例的图。在图8中,符号p被设为呼叫登记信号所包含的目的地id的目的地。控制部51参照位置数据53,取得与目的地id的“z0065”对应的附近电梯“a-a、a-e、a-b”。然后,控制部51从a区的组管理控制装置2取得成为候选的最适合的电梯4。控制部51将所取得的成为候选的最适合的电梯4与附近电梯“a-a、a-e、a-b”进行比较,在其中分配下电梯位置最接近目的地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

例如,在从a区的组管理控制装置2输出了a-a、a-b、a-c作为成为候选的最适合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的情况下,控制部51在其中将附近电梯“a-a、a-e、a-b”中的最接近目的地的a-a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分配给使用者。因此,通信部54将作为号机的“a-a”作为调配信息发送给目的地登记装置11。

例如,在从a区的组管理控制装置2输出了a-b、a-e、a-h作为成为候选的最适合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的情况下,控制部51在其中将附近电梯“a-a、a-e、a-b”中的最接近目的地的a-e的电梯4分配给使用者。因此,通信部54将作为号机的“a-e”作为调配信息发送给目的地登记装置11。

组管理控制装置2例如执行如下的组管理控制:从各电梯4的多个乘用轿厢5中,根据各乘用轿厢5的状态,决定对来自电梯4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进行响应的最适合的乘用轿厢5的候选。在此,作为候选,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

组管理控制装置2例如根据基于呼叫登记信号的电梯组3的总呼出数(总使用者数)和/或针对各个目的地层的呼出数、各种传感器、来自检测器的输出、乘用轿厢5的当前位置以及移动方向(升降方向)、预测为会自此发生的乘梯处呼叫、轿厢呼叫、预测的目的地层等的各电梯4、各乘用轿厢5的状态,针对所发生的呼叫进行预定的评价运算。并且,组管理控制装置2根据该预定的评价运算进行如下的分配处理:以使各乘用轿厢5一边合理地移动一边对各个呼叫进行最佳响应的方式,确定乘用轿厢5的抵达顺序等,分配对各呼叫进行响应的乘用轿厢5的候选,决定进行响应的乘用轿厢5。由此,组管理控制装置2高效地分配多个乘用轿厢5的运行,作为电梯组3整体进行高效的运行服务。

单体控制装置9根据来自组管理控制装置2的分配,对曳引机8进行驱动控制,使乘用轿厢5向目标的楼层地面移动。由此,各电梯4的乘用轿厢5在升降路内沿铅垂方向上下地升降移动,移动到任意的目的层的乘梯处。然后,各电梯4的乘用轿厢5抵达目的层的乘梯处,检测到抵达了预定的抵达位置,打开门。由此,在乘梯处等待的使用者可以进入乘用轿厢5内,另外,乘用轿厢5内的使用者可以在乘梯处下电梯。

接下来,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登记处理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梯登记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使用者来建筑物访问,将从发放者得到的到场引导19的二维码伸向目的地登记装置11的读取部221。这样,读取部221读取二维码(s11)。解析部101对所读取的二维码进行解析,得到目的地信息、访客id、发放者地址(s12)。通信部103将目的地信息、访客id、发放者地址作为呼叫登记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50(s13)。

在控制装置50中,通信部54接收呼叫登记信号,控制部51向呼叫登记信号所包含的发放者地址通知表示由访客id表示的使用者来访建筑物之意的邮件(s21)。然后,控制部51从组管理控制装置2取得电梯4的调配的候选(s22)。

接下来,控制部51,如上述那样,参照位置数据53,从电梯4的调配的候选中,将最接近目的地的下电梯位置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作为调配的乘用轿厢来进行分配(s23)。通信部54将所分配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的号机作为调配信息发送给目的地登记装置11(s24)。

在目的地登记装置11中,通信部103从控制装置50接收调配信息。然后,显示控制部102将接收到的调配信息、即分配给使用者的电梯4的号机显示于显示部216(s1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全门220读取使用者登记了目的地信息的二维码,控制装置50根据目的地信息来分配电梯4的乘用轿厢,使得使用者从安全门220到目的地为止的路径最合适。即,控制装置50的控制部51分配使得从目的地所处的目的地层的下电梯位置到目的地为止的距离为最短的电梯,使安全门220的目的地登记装置11的显示部216显示所分配的电梯4的号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是首次来访建筑物的来访者和/或外部的人,只要在安全门220处将二维码伸向目的地登记装置11的读取部221,就能够知道最适合的电梯4的号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是首次来访的来访者或从外部来的访问者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更容易且更高效地到达目的地的场所的方式对电梯进行调配,并引导使用者,能够使得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变形例)

也可以将控制部51构成为:取代分配使得到目的地为止的距离为最短的下电梯位置的电梯4,而分配距离示出了位于楼层的租户等的场所的引导板的位置最近的下电梯位置的电梯4。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目的地层的楼层的一例的图。在图10的例子中,符号300表示引导板。在该例子中,引导板的位置信息、附近电梯也登记于位置数据53。例如,登记有a-d、a-h等即可。

在本变形例中,控制部51向使用者分配从组管理控制装置2取得的调配候选的电梯4中的作为接近引导板300而登记于位置数据53的电梯4。在图10的例子中,会分配距离引导板300近的a-d或a-h等。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分配距离示出了位于楼层的租户等的场所的引导板的位置最近的下电梯位置的电梯4,因此,对于不熟悉的访问者而言,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控制装置50分配离安全门220的目的地登记装置11最近的位置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

实施方式2的电梯系统1的构成、控制装置50以及目的地登记装置11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同样。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50的控制部51分配离安全门220的目的地登记装置11最近的位置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作为这种电梯4,在图2的例子中,例如,b-h、c-d、b-d、c-h依次作为离安全门220即目的地登记装置11近的电梯4而预先登记在控制装置50的位置数据53等中。控制部51的其它功能与实施方式1同样。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梯登记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s11~s13、s21、s22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s22中,当控制部51从组管理控制装置2取得成为调配候选的电梯4的号机的信息时,控制部51从该候选的电梯4中分配预先登记的与目的地登记装置11近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s33)。然后,通信部54将所分配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的号机作为调配信息发送给目的地登记装置11(s24)。在目的地登记装置11中,在显示部216显示所分配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的号机(s1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取得成为调配候选的电梯4的信息时,控制部51在该候选的电梯4中,分配与目的地登记装置11近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首次来访的来访者或从外部来的访问者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也能够以更容易且更高效地到达目的地的场所的方式分配电梯,并引导使用者,能够使得使用者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控制装置50向使用者分配从安全门220到目的地为止的移动距离为最短的乘梯处以及下电梯位置的电梯4。

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1的构成、控制装置50以及目的地登记装置11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的控制部51向使用者分配从安全门220到目的地为止的移动距离为最短的乘梯处以及下电梯位置的电梯4。

图1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中在1层的楼层布局图上重叠地显示了5层的目的地的一例的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50的控制部51采纳对于从安全门220的使用者使二维码被读取的目的地登记装置11的位置到目的地p为止的移动可考虑的3条路径1201、1202、1203中的、移动距离最短的路径1201。此外,从安全门220到各目的地的租户为止的路径(例如,路径1201~1203)和各路径的移动距离例如由管理者等作为路径数据等预先登记在控制装置50中。

另外,控制部51从由组管理控制装置2作为调配候选而例举的多个电梯4中选择沿着最短的路径1201设置的电梯4、即a-a~a-h号机的电梯4来进行分配。控制部51的其它功能与实施方式1同样。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梯登记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s11~s13、s21、s22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s22中,当控制部51从组管理控制装置2取得成为调配候选的电梯4的信息时,如上述那样,控制部51向使用者分配该候选的电梯4中的、从安全门220到目的地为止的移动距离为最短的乘梯处以及下电梯位置的电梯4(s42)。然后,通信部54将所分配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的号机作为调配信息发送给目的地登记装置11(s24)。在目的地登记装置11中,在显示部216显示所分配的电梯4的乘用轿厢的号机(s1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向使用者分配从安全门220到目的地为止的移动距离为最短的乘梯处以及下电梯位置的电梯4,因此,即便在首次来访的来访者或从外部来的访问者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更容易且更高效地到达目的地的场所的方式分配电梯,并引导使用者,能够使得使用者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二维码中写有目的地信息和/或访客id、发放者地址,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目的地登记装置11构成为:在来访者ic卡中登记目的地信息和/或访客id、发放者地址,在安全门220处,目的地登记装置11的读取部221从ic卡读取目的地信息和/或访客id、发放者地址。

另外,也可以将目的地登记装置11构成为:在安全门220处,使用者通过手动输入来对目的地信息等进行操作输入。

早晨的通勤时间段、傍晚的回公司时间段、午饭的时间段,电梯4的升降频度多。因此,也可以将控制部51构成为:根据时间段,从由组管理控制装置2作为调配候选而例举的电梯4中,根据目的地信息从因通勤、回公司、午饭而移动的电梯4中决定进行分配的电梯4。在该情况下,能够根据时间段来实现更加合适的电梯4的分配,进一步方便使用者。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没有限定发明范围的意图。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或主旨,并且包含于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附记)

在上述电梯登记方法中,在分配步骤中,分配使得从目的地所处的目的地层的下电梯位置到示出目的地引导的引导信息的设置位置为止的距离为最短的电梯。

在上述电梯系统中,输入部具备:读取部,其读取登记有目的地信息的二维码;和解析部,其对所读取的二维码进行解析,获得目的地信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