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运输用便携式防爆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2826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橡胶硫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交通运输用便携式防爆桶。



背景技术:

交通安检过程中,对车站检获的违禁易爆物品都是就地处理,但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临时发现的违禁易爆物品如打火机、摩斯、油漆等,在交通工具上没有处理条件,列车、高速公路上的客车也不可能随时停车处理,因此只能采取简陋装置临时存放,具备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防爆桶体积庞大笨重,而临时检获的易爆品的爆炸威力并不需要这些过于笨重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防爆设施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运输用便携式防爆桶。

本发明所述交通运输用便携式防爆桶,包括环形底盘和与底盘形状配合的上扣板,所述上扣板为环形,所述环形底盘上设置有多个向上开口的下套筒,下套筒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下套筒之间具备间隙,所述上扣板下方设置有多个与下套筒位置配合的上套筒,所述上套筒外径小于下套筒内径,上套筒内径大于支撑柱外径;所述上套筒和支撑柱均为金属材料,且上套筒为金属网状结构,所述下套筒为石棉材料。

优选的,所述环形底盘与下套筒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扣板与上套筒通过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连接中的法兰均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上套筒内设置有围绕上套筒内壁的螺旋形簧片。

优选的,所述密封罩为浸胶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材料为橡胶。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交通工具临检处置易爆品的问题,结构轻便,防爆效果好,有效提高了交通运输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交通运输用便携式防爆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侧面结构剖视示意图,1-上扣板,2-环形底盘,3-上套筒,4-下套筒,5-支撑柱,6-螺旋弹簧片,7-法兰,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交通运输用便携式防爆桶,包括环形底盘2和与底盘形状配合的上扣板1,所述上扣板为环形,所述环形底盘上设置有多个向上开口的下套筒4,下套筒中部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与下套筒之间具备间隙,所述上扣板下方设置有多个与下套筒位置配合的上套筒3,所述上套筒外径小于下套筒内径,上套筒内径大于支撑柱外径;所述上套筒和支撑柱均为金属材料,且上套筒为金属网状结构,所述下套筒为石棉材料。

进行操作时,将上扣板扣在环形底盘上,密封罩位于上扣板上方,上扣板的上套筒一一对准下套筒与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将上套筒插入间隙,支撑柱作用为爆炸时提供基本的防爆强度,支撑柱材料一般为不锈钢或铝合金等具备较高机械强度和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上套筒为金属网状结构,主要作用是阻挡内部爆炸物飞出,下套筒包覆全部上套筒和支撑柱,选择石棉材料以阻止燃烧并能填充上、下套筒之间的缝隙,而且石棉材料即使爆炸飞溅, 也不易伤人。

在上套筒内还可以设置围绕上套筒内壁的螺旋形簧片6,人工压紧上扣板和环形底盘压缩弹簧,堵住上下套筒侧壁间的横向间隙,提高装置的气密效果以避免物品自燃,同时螺旋形簧片也能提高抗冲击力。

环形底盘与下套筒、上扣板与上套筒均可以使用法兰7相互连接,法兰上设置有密封圈8以提高连接处的气密性。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交通工具临检处置易爆品的问题,结构轻便,防爆效果好,有效提高了交通运输安全。

前文所述的为本发明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人的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