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00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同步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的同步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带来了经济效益。在机械生产中电子、手机等工件经常要进行组装、检测等工序,这些工序首先就是将工件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到加工位上,之后进行加工。为了减少加工的等待间隙,一般采用两套夹持组件对应两个动力源进行输送工件,以便循环加工。但是,这种采用两个动力源的输送机构具有能耗高、经济效益差、同步性差、不便于生产加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输送机构在输送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经济效益好、同步性好的同步循环机构。

一种同步循环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同步组件、滑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同步组件连接的二夹持组件、及感应组件;所述安装板安装有二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与所述夹持组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的同步带、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主动轮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两端,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所述同步带转动时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相对交替运动;所述感应组件包括一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侧面的感应滑轨、滑设于所述感应滑轨上的一原点感应器及若干极限感应器,所述感应滑轨与所述直线滑轨平行。

上述同步循环机构,主要包括安装板、同步组件和两个夹持组件组成,夹持组件可以通过同步组件实现同步交错运动。使用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夹持组件上,之后步进电机沿一方向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带绕着从动轮转动,夹持组件带着工件随着同步带实现同步交错运动,一个夹持组件向里移动时,另一个夹持组件同时向外移动。当工件完成加工后,步进电机改变转动方向,使一夹持组件带着完成加工的工件移出取走,待加工的工件随着另一夹持组件输送到加工位进行加工,完成互换位置。该同步循环机构通过一个步进电机实现不断输送工件,只使用一个动力源,能耗低,经济效益好,通过同步带的作用实现同步性好,减少工作等待间隙,非常实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限感应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极限感应器分别位于所述原点感应器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还安装有二限位座及设有二长条槽,所述限位座与所述直线滑轨靠近所述从动轮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长条槽位于所述直线滑轨之间且与所述同步带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还设有一同步带调节器,所述同步带调节器位于所述限位座之间且与所述从动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包括调节座及调节螺杆,所述调节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一端,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于所述调节座上且与所述从动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块、夹具及连接件,所述滑动块滑设于所述直线滑轨上,所述夹具与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具、同步带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设有安装槽及限位杆,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夹具底部容置所述滑动块,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夹具远离所述步进电机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一连接板和齿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夹具连接,所述齿接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设有若干齿条,所述同步带通过所述齿条与所述齿接板齿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同步循环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同步循环机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同步循环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中同步带调节器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同步循环机构的夹持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夹持组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夹持组件中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同步循环机构,20-安装板,21-直线滑轨,22-限位座,23-长条槽,24-同步带调节器,25-支撑架,26-调节座,27-调节螺杆,30-同步组件,31-主动轮,32-从动轮,33-同步带,34-步进电机,35-齿条,40-夹持组件,41-滑动块,42-夹具,43-连接件,44-安装槽,45-限位杆,46-连接板,47-齿接板,50-感应组件,51-感应滑轨,52-原点感应器,53-极限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8,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同步循环机构10,该同步循环机构10安装于加工机器的机台上使用,进行输送工件。该同步循环机构10包括安装板20、安装于安装板20上的同步组件30、滑设于安装板20上且与同步组件30连接的二夹持组件40、及安装于安装板20一侧的感应组件50。

安装板20为矩形板。安装板20上安装有二直线滑轨21及分别连接对应的直线滑轨21的限位座22;安装板20上设有二长条槽23。所述直线滑轨2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长条槽23位于直线滑轨21之间且与直线滑轨21平行设置。直线滑轨21与夹持组件40一一对应连接,限位座22与直线滑轨21靠近同步组件30中的从动轮32的一端相对设置,长条槽23位于直线滑轨21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板20还设有一同步带调节器24,同步带调节器24位于限位座22之间,具体的,同步带调节器24包括调节座26和调节螺杆27,调节座26安装于安装板20一端,调节螺杆27穿设于调节座26。在又一实施例中,安装板20还设有一二支撑架25,支撑架25位于安装板20底面的两侧,同步组件30位于两支撑架25之间,支撑架25便于整个同步循环机构10安装。

同步组件30包括设于安装板20上的主动轮31、从动轮32、连接主动轮31及从动轮32的同步带33,安装于安装板20上且与主动轮31连接的步进电机34。主动轮31、从动轮32分别位于安装板20相对的两端,同步带33与夹持组件40连接,同步带33转动时带动二夹持组件相对交替运动。具体的,同步带33与长条槽23相对设置,两个夹持组件40通过长条槽23与同步带33相对两端连接,两个夹持组件40件相互错开,同步带33设有若干齿条35,齿条35依次等距设于同步带33的内侧。从动轮32安装于安装板20的一个条形槽内且与同步带调节器24的调节螺杆27连接,调节螺杆27扭动可带动从动轮32移动,从而改变从动轮32与主动轮31的距离,调节同步带33的张紧力。

夹持组件40包括滑动块41、夹具42、及连接件43,滑动块41的数量为两个,滑动块41滑动设于直线滑轨21上,夹具42与滑动块41连接,连接件43分别与夹具42、同步带33连接,从而实现夹具42随着同步带33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夹具42设有安装槽44和限位杆45,安装槽44位于夹具42底部容置滑动块41,限位杆45位于夹具42远离步进电机34的一端,限位杆45位于直线滑轨21的正上方与限位座22相对设置。由于限位杆45、限位座22的设置,当夹具42随着同步带33快速向限位座22移动时,限位杆45先与限位座22接触限位,预留一定空间,避免夹具42直接与限位座22撞击。连接件43包括一连接板46和齿接板47,连接板46与夹具42连接,齿接板47与连接板46连接,使用时,同步带33在连接板46、齿接板47之间穿过,之后通过螺钉拧紧齿接板47和连接板46压紧同步带33,齿接板47与同步带33的齿条35齿接。

感应组件50安装于安装板20的一侧,感应组件50包括一安装于安装板20侧面的感应滑轨51、滑设于感应滑轨51上的一原点感应器52及若干极限感应器53,感应滑轨51与直线滑轨21平行。具体的,极限感应器53的数量为两个,极限感应器53分别位于原点感应器52的两侧。极限感应器53可以监测夹具42在同步带33带动下的移动情况,当夹具42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及时给出停止信号,控制步进电机34转动。原点感应器52可以监测整个同步循环机构10的运行情况,当出现错乱时,原点感应器52检测到并给出复位信号,使步进电机34转动,夹具42在同步带33带动下移动到初始起动位置,以便下一次准确进行。

上述同步循环机构10,主要包括安装板20、同步组件30、两个夹持组件40和一感应组件50组成,夹持组件40可以通过同步组件30的同步带33实现同步交错运动。使用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夹持组件40的夹具42上,之后步进电机34沿一方向转动带动主动轮31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带33绕着从动轮32转动,夹持组件40的夹具42带着工件随着同步带33实现同步交错运动,一个夹持组件40的夹具42带着工件向里移动时,另一个夹持组件40的夹具42带着工件同时向外移动。当工件完成加工后,步进电机34改变转动方向,使一夹持组件40的夹具42带着完成加工的工件移出取走,待加工的工件随着另一夹持组件40的夹具42输送到加工位进行加工,完成互换位置。该同步循环机构10通过一个步进电机34实现不断输送工件,只使用一个动力源,能耗低,经济效益好,通过同步带33的作用实现同步性好,减少工作等待间隙,非常实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