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4222发布日期:2018-06-30 07:4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药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中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药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中药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对环境污染小等突出优点,使“中药热”在国际风行。但目前在全世界的中药出口量中,中国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仍在采用原始生药和手抓、秤称的传统配药方式,在中药发药过程中速度慢,计量误差大,而且很难与配药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国际市场接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下药机,下药机配备了专门的药瓶,药瓶内装有粉末状或颗粒状药物,药瓶上有组合式下药盖,在配药时,将药瓶倒插在下药机上的下药孔中,通过控制组合式下药盖转动,就可以使药瓶中的药物下药(即药物自然下落)到药盒中。在下药时,对药盒中的药物进行称重,达到处方重量后,组合式下药盖停止转动中断下药。然而,现有的下药机对组合式下药盖的驱动只有转动和停止两种方式,由于不同的药物的堆密度不同,造成药物的下药重量不一致,导致每次下药的重量小于甚至大于处方重量,从而影响计量精度,影响药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药物的精确计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包括组合式下药盖、盖控机构、称重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称重机构,用于检测药盒中药物的重量;所述盖控机构,用于驱动组合式下药盖转动,控制药瓶中药物通过组合式下药盖向药盒的下药量;所述组合式下药盖,用于连接在药瓶上,并通过转动控制药瓶中的药物下药;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处方信息中药物的处方重量值,通过盖控机构控制组合式下药盖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以使组合式下药盖转动精确下药;同时获取称重机构传递的药物重量值,在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时,控制盖控机构停止驱动组合式下药盖下药。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组合式下药盖下药的经验重量值,在处方重量值大于经验重量值时,通过盖控机构控制组合式下药盖连续转动,同时获取称重机构中药物的重量值,在重量值达到预定重量值时,通过盖控机构控制组合式下药盖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以使组合式下药盖转动精确下药,直至称重机构中药物的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

其中,所述预定重量值为处方重量值和经验重量值的差值。

其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处方重量值小于或等于经验重量值或者在处方重量值大于经验重量值但是重量值达到预定重量值时,通过盖控机构控制组合式下药盖从中断下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预定角度以使组合式下药盖下药后,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回中断下药的位置;并获取称重机构中组合式下药盖来回往复转动下药的重量值,在重量值达到下药量精度值时,通过盖控机构控制组合式下药盖按照所述预定角度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直至称重机构中药物的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

其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重量值没有达到下药量精度值时,通过盖控机构调高或调低预定角度的角度值,并继续通过盖控机构控制组合式下药盖从中断下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预定角度以使组合式下药盖下药后向第二方向转动回中断下药的位置,并获取称重机构中组合式下药盖来回往复转动下药的重量值,直至重量值达到下药量精度值。

其中,重量值没有达到下药量精度值的情况,包括重量值小于下药量精度值、以及重量值大于下药量精度值。

其中,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托盘和设于托盘下方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组合式下药盖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重叠且同轴设置的计量盘、遮挡盘和转动盘,所述计量盘与转动盘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计量盘开设有计量孔,所述遮挡盘开设有下药孔,所述转动盘开设有落药孔,所述计量孔与落药孔相互对齐设置;所述转动盘的外壁上布置有转动齿,所述遮挡盘的外壁上布置有固定齿。

其中,所述组合式下药盖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重叠、且同轴设置的固定盘、计量盘、遮挡盘和转动盘,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出药孔,计量盘上开设有计量孔,遮挡盘上开设有下药孔,转动盘上开设有落药孔,且出药孔和下药孔均相互错开设置,计量孔与落药孔相互对齐设置,所述固定盘与所述遮挡盘固定连接,所述遮挡盘中间开设有通孔,转动盘的中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通孔与计量盘固定连接,计量盘能在遮挡盘与固定盘之间自由转动:所述转动盘的外壁上布置有转动齿,所述遮挡盘的外壁上布置有固定齿。

其中,所述盖控机构包括电机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固定圈与转动圈,其中固定圈的内壁上设有与遮挡盘上固定齿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转动圈的内壁上设有与转动盘上转动齿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转动圈的外壁上设有同步带齿,使所述转动圈连接于电机上,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器控制盖控机构,使盖控机构驱动组合式下药盖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组合式下药盖每进行一次来回往复转动,会实现一次精确下药,进行多次来回往复转动后,即可使药盒中的药物精确达到处方重量值,从而能够实现药物的精确计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一种组合式下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组合式下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盖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组合式下药盖1、盖控机构2、称重机构3和控制器4。

称重机构3用于检测药盒100中药物的重量。药盒100设置于组合式下药盖1的正下方。

盖控机构2用于驱动组合式下药盖1转动,控制药瓶100中药物通过组合式下药盖1向药盒100的下药量。

组合式下药盖1用于连接在药瓶200上,并通过转动控制药瓶200中的药物下药。

控制器4用于获取处方信息中药物的处方重量值,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以使组合式下药盖1转动精确下药;同时获取称重机构3传递的药物重量值,在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时,控制盖控机构2停止驱动组合式下药盖1下药。

由于组合式下药盖1有多个孔,只有当组合式下药盖1上的孔开启时,药瓶200中的药才会落下,而组合式下药盖1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相当于组合式下药盖1上的孔不断开启和关闭,每打开一次下药一次,而孔的开口率决定了下药的重量,当控制了每次下药的重量后,只需要孔的开口达到一定次数,就可以使药盒100中的药物精确达到处方重量值。

组合式下药盖1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下面示例性说明两种组合式下药盖1的结构。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一种组合式下药盖的结构示意图。组合式下药盖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重叠且同轴设置的计量盘11A、遮挡盘12A和转动盘13A,计量盘11A与转动盘13A连接并同步转动,计量盘11A开设有计量孔101,遮挡盘12A开设有下药孔102,转动盘13A开设有落药孔103,计量孔101与落药孔103相互对齐设置;转动盘13A的外壁上布置有转动齿104,遮挡盘12A的外壁上布置有固定齿105。遮挡盘12A或计量盘11A上可以设有与药瓶口连接的螺纹,以便与药瓶200螺纹连接。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组合式下药盖的结构示意图。组合式下药盖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重叠、且同轴设置的固定盘10B、计量盘11B、遮挡盘12B和转动盘13B,固定盘10B上开设有出药孔111,计量盘11B上开设有计量孔112,遮挡盘12B上开设有下药孔113,转动盘13B上开设有落药孔114,且出药孔111和下药孔113均相互错开设置,计量孔112与落药孔114相互对齐设置,固定盘10B与遮挡盘12B固定连接,遮挡盘12B中间开设有通孔115,转动盘13B的中间设有连接部116,连接部116穿过通孔115与计量盘11B固定连接,计量盘11B能在遮挡盘12B与固定盘10B之间自由转动:转动盘13B的外壁上布置有转动齿117,遮挡盘12B的外壁上布置有固定齿118。固定盘10B上可以设有与药瓶口连接的螺纹,以便与药瓶200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还用于获取组合式下药盖1下药的经验重量值,在处方重量值大于经验重量值时,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连续转动,同时获取称重机构3中药物的重量值,在重量值达到预定重量值时,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以使组合式下药盖1转动精确下药,直至称重机构3中药物的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由于不同药瓶200中的药物的堆密度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药物,组合式下药盖1每次下药的重量会存在区别,但是区别很小,因此,可以用一个经验重量值来代替所有种类药物的每次下药的重量。考虑到处方重量值会比经验重量值小的情况,因此,在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转动之前,需要比较处方重量值和经验重量值的大小。如果处方重量值大于经验重量值,那么为了加快下药速度,可以在重量值达到预定重量值之前,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连续转动,使药盒100中的药物重量快速增加,当达到预定重量值,则不能再以这种方式增加下药量,否则容易超出处方重量值。当重量达到预定重量值后,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以使组合式下药盖1每次来回往复转动都下药确定的重量,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不断来回往复转动就可以使称重机构3中药物的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优选地,预定重量值为处方重量值和经验重量值的差值。

进一步地,控制器4具体用于在处方重量值小于或等于经验重量值或者在处方重量值大于经验重量值但是重量值达到预定重量值时,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从中断下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预定角度以使组合式下药盖下药后,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回中断下药的位置;并获取称重机构3中组合式下药盖1来回往复转动下药的重量值,在重量值达到下药量精度值时,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按照预定角度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直至称重机构中药物的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在重量值没有达到下药量精度值时,通过盖控机构2调高或调低预定角度的角度值,并继续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从中断下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预定角度以使组合式下药盖1下药后向第二方向转动回中断下药的位置,并获取称重机构3中组合式下药盖1来回往复转动下药的重量值,直至重量值达到下药量精度值。只有组合式下药盖1来回往复转动下药的重量值达到下药量精度值,才能通过下药次数的设置使得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在本实施例中,重量值没有达到下药量精度值的情况,包括重量值小于下药量精度值、以及重量值大于下药量精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称重机构3包括托盘31和设于托盘31下方的称重传感器32,称重传感器32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盖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盖控机构2包括电机21和转动机构22,转动机构22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固定圈221与转动圈222,其中固定圈221的内壁上设有与遮挡盘上固定齿相匹配的固定槽201;转动圈222的内壁上设有与转动盘上转动齿相匹配的转动槽202;转动圈222的外壁上设有同步带齿203,使转动圈222连接于驱动电机21上,电机21与控制器4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转动圈222通过同步带204连接于电机21上,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例如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下面将以图2所示的组合式下药盖为例,来举例说明本发明精确下药控制系统的具体控制过程,其中,处方重量值为4g,组合式下药盖1下药的经验重量值为1.5g,下药量精度值为0.2g,预定重量值为处方重量值和经验重量值的差值,即2.5g。

控制器4获取处方重量值4g和经验重量值1.5g,由于处方重量值大于经验重量值,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连续转动,同时获取称重机构3中药物的重量值,在重量值达到预定重量值2.5g时,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处于中断下药的位置。

控制器4再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从中断下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预定角度以使组合式下药盖下药后,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回中断下药的位置。为了便于理解,这里采用落药孔103的开口率来描述。假设预定角度对应的开口率为20%,也就是说,组合式下药盖1从中断下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至落药孔103以20%的开口率与下药孔102重叠,药物会从重叠部分落入药盒100中,然后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向第二方向转动回中断下药的位置。此时,称重机构3在这期间检测到的药物重量值为0.17g。是小于下药量精度值为0.2g的,通过盖控机构2调高或调低预定角度的角度值。

然后控制器4通过盖控机构2调高预定角度的角度值,也就是增大落药孔103的开口率,为了更精确的测量,每次增大开口率的涨幅为1%,然后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从中断下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至落药孔103以21%的开口率与下药孔102重叠,再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向第二方向转动回中断下药的位置,此时,称重机构3在这期间检测到的药物重量值为0.18g,是小于下药量精度值为0.2g的,因此还需要通过盖控机构2调高或调低预定角度的角度值。

根据上述描述,控制器4只需要通过盖控机构2调高预定角度的角度值两次,即组合式下药盖1从中断下药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至落药孔103以23%的开口率与下药孔102重叠,组合式下药盖1来回往复转动下药的重量值将达到下药量精度值0.2g。

最后,控制器4通过盖控机构2控制组合式下药盖1按照调节好的预定角度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数次,直至称重机构3中药物的重量值达到处方重量值即可。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器控制盖控机构,使盖控机构驱动组合式下药盖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组合式下药盖每进行一次来回往复转动,会实现一次精确下药,进行多次来回往复转动后,即可使药盒中的药物精确达到处方重量值,从而能够实现药物的精确计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