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方纸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027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方纸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产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拆卸方纸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存放与运输时节约空间,降低运输成本,市场上生产出了方纸桶。传统方纸桶的结构为包括桶体及置于桶体上用于密封桶体的桶盖,桶体包括由四个方形纸板围成的桶壁及置于桶壁下方的底板。该方纸桶的底板的抗压能力很差,在储放物体时,受物体挤压底板易变形,而且底板在受挤压时会造成底板从桶壁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底板抗压能力强,纸桶组装后结构稳定的可拆卸方纸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拆卸方纸桶,包括桶体及置于桶体上用于密封桶体的桶盖,所述桶体包括由四个方形纸板围成的桶壁及置于桶壁下方的底板,桶壁底端设有用于限位底板的抵触部,底板包括外层板及内层板,所述外层板及内层板之间通过加强层连接,加强层由若干加强组件连接构成,各个加强组件由六块加强板围成,加强板的两端面上设有若干气珠,该气珠通过在加强板上覆膜后充气挤压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采用外层板和内层板双层结构大大提高了底板的结构强度,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底板的抗压能力,故在外层板和内层板之间设置了加强层,加强层通过加强组件连接构成,加强组件上通过六块加强板围成构成一个六边形结构,该六边形结构支撑外层板和内层板,保证了外层板和内层板的连接稳定以及缓冲外层板受到的外力对内层板造成的影响。六边形结构使得加强层呈蜂窝状,该种结构在提高底板的抗压能力的同时也减轻了底板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运输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高底板的抗压能力,故在加强板上设置了气珠。利用气珠缓冲减震,保证加强板自身的结构强度,当外层板受力,外力通过加强层内层板的过程中,气珠会降低外力产生的振幅,进而提高了底板的抗形变的能力,底板受力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部包括第一环形凸起及第二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之间构成有限位凹槽,所述加强层上构成有用于和第一环形凸起适配的定位凹槽,外层板压于第一环形凸起上,内层板置于限位凹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和抵触部装配过程中,内层板限制于限位凹槽内上,外层板压于第一环形凸起上,加强层上的定位凹槽用于第一环形凸起伸入适配。外层板和内层板均有特定的限位部位,进而大大提高底板和桶壁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强度,保证了底板受力不容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壁底端外侧上设有用于紧固抵触部的紧固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箍进一步提高了底板和抵触部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抵触部的结构强度,而且也提高了桶壁的抗压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板压于第一环形凸起上的部分为抵触端,该抵触端上设防滑棱条,该防滑棱条上构成有与第一环形凸起适配的弧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棱条的设置提高了外层板和第一环形凸起的连接稳定性,防滑棱条利用其弧形凹槽和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壁抵触,避免了两者在抵触过程中出现打滑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G部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桶体1及置于桶体1上用于密封桶体1的桶盖2,桶体1包括由四个方形纸板围成的桶壁11及置于桶壁11下方的底板3。

桶壁11底端设有用于限位底板3的抵触部,底板3包括外层板31及内层板32,所述外层板31及内层板32之间通过加强层33连接,加强层33由若干加强组件331连接构成,各个加强组件331由六块加强板33a围成,加强板33a的两端面上设有若干气珠33b,该气珠33b通过在加强板33a上覆膜后充气挤压构成。

底板3采用外层板31和内层板32双层结构大大提高了底板3的结构强度,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底板3的抗压能力,故在外层板31和内层板32之间设置了加强层33,加强层33通过加强组件331连接构成,加强组件331上通过六块加强板33a围成构成一个六边形结构,该六边形结构支撑外层板31和内层板32,保证了外层板31和内层板32的连接稳定以及缓冲外层板31受到的外力对内层板32造成的影响。六边形结构使得加强层33呈蜂窝状,该种结构在提高底板3的抗压能力的同时也减轻了底板3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运输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高底板3的抗压能力,故在加强板33a上设置了气珠33b。利用气珠33b缓冲减震,保证加强板33a自身的结构强度,当外层板31受力,外力通过加强层33内层板32的过程中,气珠33b会降低外力产生的振幅,进而提高了底板3的抗形变的能力,底板3受力不易变形。

抵触部包括第一环形凸起111及第二环形凸起112,第一环形凸起111和第二环形凸起112之间构成有限位凹槽101,所述加强层33上构成有用于和第一环形凸起111适配的定位凹槽330,外层板31压于第一环形凸起111上,内层板32置于限位凹槽101上。

在底板3和抵触部装配过程中,内层板32限制于限位凹槽101内上,外层板31压于第一环形凸起111上,加强层33上的定位凹槽330用于第一环形凸起111伸入适配。外层板31和内层板32均有特定的限位部位,进而大大提高底板3和桶壁11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强度,保证了底板3受力不容易脱落。

桶壁11底端外侧上设有用于紧固抵触部的紧固箍4。

紧固箍4进一步提高了底板3和抵触部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抵触部的结构强度,而且也提高了桶壁11的抗压能力。

外层板31压于第一环形凸起111上的部分为抵触端,该抵触端上设防滑棱条311,该防滑棱条311上构成有与第一环形凸起111适配的弧形凹槽。

防滑棱条311的设置提高了外层板31和第一环形凸起111的连接稳定性,防滑棱条311利用其弧形凹槽和第一环形凸起111的外壁抵触,避免了两者在抵触过程中出现打滑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