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中转晾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211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中转晾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自动中转晾干机。



背景技术:

当前LCD行业,玻璃封完胶水的晾干工作主要靠人工摆盘,然后搬运到货架上晾干,费时费力,中间的流通环节比较多,不稳定因素多,再加上人工摆盘和运输途中不能保证玻璃一直处于水平状态,极易造成玻璃上的胶水厚度不均匀或流到外面造成玻璃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中转晾干机,水平搬运工件,保证工件上胶水厚度均匀,不外流,托盘交替使用,晾干时间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和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中转晾干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用于左侧托盘组升降的左托盘升降装置和用于右侧托盘组升降的右托盘升降装置、设置在机架一侧用于将右侧托盘组中最顶层的托盘推送到左侧托盘组的左推盘装置、设置在左托盘升降装置左侧的用于将工件搬运至左侧托盘组中最顶层托盘上的上料装置、设置在左托盘升降装置的左侧底部用于将左侧托盘组中最底层托盘推送到右侧托盘组的右推盘装置和设置在右托盘升降装置右侧用于将右侧托盘组中最顶层托盘上晾干的工件进行下料的下料装置以及与左托盘升降装置、右托盘升降装置、左推盘装置、上料装置、右推盘装置和下料装置连接的中央控制器。

优选地,左托盘升降装置包括分别处于左侧托盘组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一传送带升降机构和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升降机构运动的第一传送带驱动机构。

更优选地,每个第一传送带升降机构包括有分别竖直设置在左侧托盘组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第一皮带轮和套在两个第一皮带轮上的第一皮带,第一皮带的外侧设有用于安放托盘的第一卡块;第一传送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两个第一转向器,第一电机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两个第一转向器分别与处于左侧托盘组前后侧底部的两个第一皮带轮连接,两个第一转向器之间通过联杆连接,第一电机与一个第一转向器通过同步带连接。

优选地,右托盘升降装置包括分别处于右侧托盘组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传送带升降机构和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升降机构运动的第二传送带驱动机构。

更优选地,每个第二传送带升降机构包括有分别竖直设置在右侧托盘组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第二皮带轮和套在两个第二皮带轮上的第二皮带,第二皮带的外侧设有用于安放托盘的第二卡块;第二传送带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两个第二转向器,第二电机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两个第二转向器分别与处于右侧托盘组前后侧底部的两个第二皮带轮连接,两个第二转向器之间通过联杆连接,第二电机与一个第二转向器通过同步带连接。

优选地,左推盘装置包括用于推动右侧托盘组中最顶层托盘的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的推杆驱动机构,推杆驱动机构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右推盘装置包括用于推动左侧托盘组中最底层托盘的推板和用于驱动推板运动的推板驱动机构,推板驱动机构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将工件搬运至左侧托盘组最顶层托盘的上料搬运手和用于驱动上料搬运手运动的上料驱动机构,上料驱动机构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下料装置包括用于将右侧托盘组中最顶层托盘上的工件搬下的下料搬运手和用于驱动下料搬运手运动的下料驱动机构,下料驱动机构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全自动中转晾干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对托盘移动过程中进行校正的托盘校正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中转晾干机,可与上下游设备联机使用,使产线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程使用机械搬运手水平搬运工件,保证工件上胶水厚度均匀,不外流,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托盘交替使用,工件在托盘上晾干时间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和空间,符合现在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中转晾干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中转晾干机中左托盘升降装置和右托盘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中转晾干机中左托盘升降装置和右托盘升降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中转晾干机中左推盘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中转晾干机中右推盘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中转晾干机中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中转晾干机中下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中转晾干机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该自动中转晾干机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内的用于左侧托盘组100升降的左托盘升降装置20和用于右侧托盘组200升降的右托盘升降装置30、设置在机架10一侧用于将右侧托盘组200中最顶层的托盘推送到左侧托盘组100的左推盘装置40、设置在左托盘升降装置20左侧的用于将工件搬运至左侧托盘组100中最顶层托盘上的上料装置50、设置在左托盘升降装置20的左侧底部用于将左侧托盘组100中最底层托盘推送到右侧托盘组200的右推盘装置60和设置在右托盘升降装置30右侧用于将右侧托盘组200中最顶层托盘上晾干的工件进行下料的下料装置70以及与左托盘升降装置20、右托盘升降装置30、左推盘装置40、上料装置50、右推盘装置60和下料装置70连接的中央控制器,通过左托盘升降装置20、右托盘升降装置30、左推盘装置40、上料装置50、右推盘装置60和下料装置70自动对工件进行搬运和晾干,整个搬运过程保持水平,确保工件上胶水厚度均匀,不外流。该自动中转晾干机可与上下游设备联机使用,托盘在左托盘升降装置20和右托盘升降装置30内交替使用,工件在托盘上晾干时间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和空间,符合现在市场的需求。左侧托盘组100至少包括2个托盘,优选包括20个托盘;右侧托盘组100至少包括2个托盘,优选包括20个托盘。为便于描述,以设有左推盘装置40的一侧为后侧,与后侧对立的一侧为前侧。

如图2至图3所述,该左托盘升降装置20包括分别处于左侧托盘组100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一传送带升降机构21和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升降机构21运动的第一传送带驱动机构2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保证托盘在两个安放安全稳固,左侧托盘组100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一传送带升降机构21,同时左侧托盘组100的后侧设有两个第一传送带升降机构21。

每个第一皮带驱动机构21包括有分别竖直设置在左侧托盘组100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第一皮带轮211和套在两个第一皮带轮211上的第一皮带212,第一皮带212的外侧设有用于安放托盘的第一卡块2121;第一传送带驱动机构22包括第一电机221和两个第一转向器222,第一电机221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两个第一转向器222分别与处于左侧托盘组100前后侧底部的两个第一皮带轮211连接,两个第一转向器222之间通过联杆连接,第一电机221与一个第一转向器22通过同步带连接,左侧托盘组100中的每一个托盘都安放在两个第一皮带212上的第一卡块2121上,在第一电机221启动时,第一电机221经同步带将纵向轴向转动传递给第一转向器222,第一转向器222将纵向轴向转动转换为横向转动,两个第一转向器222分别带动处于左侧托盘组100前后侧底部的两个第一皮带轮21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212运动,从而实现左侧托盘组100上下升降。

右托盘升降装置30与左托盘升降装置30的结构相同,该右托盘升降装置30包括分别处于右侧托盘组200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传送带升降机构31和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升降机构31运动的第二传送带驱动机构3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保证托盘在两个安放安全稳固,右侧托盘组200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二传送带升降机构31,同时右侧托盘组200的后侧设有两个第二传送带升降机构31。

每个第二传送带升降机构31包括有分别竖直设置在右侧托盘组200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第二皮带轮311和套在两个第二皮带轮311上的第二皮带312,第二皮带312的外侧设有用于安放托盘的第二卡块3121;第二传送带驱动机构32包括第二电机321和两个第二转向器322,第二电机321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两个第二转向器322分别与处于右侧托盘组200前后侧底部的两个第二皮带轮311连接,两个第二转向器322之间通过联杆连接,第二电机321与一个第二转向器322通过同步带连接,右侧托盘组200中的每一个托盘都安放在两个第二皮带312上的第二卡块3121上,在第二电机321启动时,第二电机321经同步带将纵向轴向转动传递给第二转向器322,第二转向器322将纵向轴向转动转换为横向转动,两个第二转向器322分别带动处于右侧托盘组200前后侧底部的两个第二皮带轮31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312运动,从而实现右侧托盘组200上下升降。

如图4所示,左推盘装置40设置在左托盘升降装置20与右托盘升降装置30的前侧,左推盘装置40包括用于推动右侧托盘组200中最顶层托盘的推杆41和用于驱动推杆41的推杆驱动机构42,推杆驱动机构42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经推杆驱动机构42驱动推杆41将右侧托盘组200中最顶层的托盘推送到左侧托盘组100,整个推杆41推动过程,保持水平,确保工件上胶水厚度均匀,不外流。推杆驱动机构42由步进电机提供动力,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固定在电机轴和从动轴上,同步带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带动推杆41左右移动,完成推盘动作,然后返回原位,等待推下一个托盘。

如图5所示,右推盘装置60设置在左托盘升降装置20的左侧底部,该右推盘装置60包括用于推动左侧托盘组100中最底层托盘的推板61和用于驱动推板61运动的推板驱动机构62,推板驱动机构62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经推板驱动机构62驱动推板61将左侧托盘组100中最底层托盘推送到右侧托盘组200,整个推板61推动过程,保持水平,确保工件上胶水厚度均匀,不外流。推板驱动机构62由步进电机提供动力,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固定在电机轴和从动轴上,同步带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带动推板61向右移动,完成推盘动作,然后返回原位,等待推下一个堆叠的托盘。

如图6所示,上料装置50包括用于将工件搬运至左侧托盘组100最顶层托盘的上料搬运手51和用于驱动上料搬运手51运动的上料驱动机构52,上料驱动机构52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上料搬运手51是采用吸嘴吸取工件的方式搬运工件。上料搬运手51从上游设备把封完胶的工件搬到左侧托盘组100的最顶层托盘上,每个托盘可放置8-20PCS工件。

如图7所示,下料装置70与上料装置50结构相同,下料装置70包括用于将右侧托盘组200中最顶层托盘上的工件搬下的下料搬运手71和用于驱动下料搬运手71运动的下料驱动机构72,下料驱动机构72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下料搬运手71是采用吸嘴吸取工件的方式搬运工件。在经左推盘装置40、右推盘装置60、左托盘升降装置20和右托盘升降装置30的作用下,处于右侧托盘组200的最顶层托盘上布满工件且达到晾干要求时,下料搬运手71吸取托盘上工件搬运到下游设备。

全自动中转晾干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对托盘移动过程中进行校正的托盘校正装置。

该自动中转晾干机的工作过程为:

1)在电脑上输入要放置工件的位置和片数,上料装置50的上料驱动机构52驱动上料搬运手51在程序的驱动下自动从上游设备把封完胶的工件搬到左侧托盘组100的最顶层托盘上,每个托盘可放置8-20PCS工件;

2)待左侧托盘组100的最顶层托盘放满工件后,左托盘升降装置20的第一传送带驱动机构22驱动两个第一传送带机构21上的左侧托盘组100向下移动一层;

3)左推盘装置40的推杆驱动机构42驱动推杆41将右侧托盘组200中最顶层的托盘推送到左侧托盘组100,然后推杆返回原位,等待推下一个;托盘上料装置50继续对处于左侧托盘组100上最顶层托盘进行上料;

4)右推盘装置60的推板驱动机构62驱动推板61将左侧托盘组100中最底层托盘推送到右侧托盘组200,然后返回原位,等待推下一个托盘;

5)在右推盘装置60完成推盘动作后,右托盘升降装置30的第二传送带驱动机构32驱动两个第二传送带机构31上的右侧托盘组200向上移动一层,这样原先右侧托盘组200中的第二层托盘变为最顶层托盘;

6)按照以上方式不断重复循环,待循环到最后一个空托盘时,右边最顶层托盘上工件胶水已经达到晾干的要求,此时下料搬运装置70的下料搬运机构驱动下料搬运手71吸取托盘上工件搬运到下游设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