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6041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油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油槽。



背景技术:

油槽是一种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医学、生物学的工具。物理化学、计量、大专院校、电子仪表、科研机构等领域进行实验、检测和企业生产的一个冷热受控、温度均匀的场所对试验样品或生产的产品进行恒定温度试验或测试,恒温糟控制系统采用PID自动控制,LED数显,它的外循环泵可把糟内恒温液体向外输出,蹭立糟外第二恒温场,扩大使用范围。

目前的油槽恒温控制效果差、移动使用不便、安全防护系数低和不能自动开盖与闭盖。

因此,发明一种恒温油槽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油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的油槽存在恒温控制效果差、移动使用不便、安全防护系数低和不能自动开盖与闭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油槽,包括油槽本体、挡块、垫片、电动伸缩杆、安全防护层、冷凝管、支撑底座、铰接卡扣、滚轮、蓄电池、恒温控制器、加热管和隔离铜板,所述油槽本体的注油孔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垫片与油槽本体连接;所述油槽本体的下端固定有隔离铜板;所述隔离铜板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端部与挡块固定连接;所述隔离铜板的下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冷凝管和加热管;所述油槽本体的下端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蓄电池与恒温控制器;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四周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滚轮通过铰接卡扣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通过恒温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管通过恒温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油槽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安全防护层。

进一步,所述挡块与油槽本体的注油孔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滚轮的外侧设置有耐磨橡胶套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恒温油槽,通过在隔离铜板下设置冷凝管和加热管,并且由恒温控制器自动控制,使得装置的恒温效果好;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带动挡块上下伸缩,实现自动开盖与闭盖,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通过在油槽本体的外侧设置安全防护层,使得装置的安全防护系数高;通过在支撑底座的下端四周设置有四个滚轮,使得装置移动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本体;2-挡块;3-垫片;4-电动伸缩杆;5-安全防护层;6-冷凝管;7-支撑底座;8-铰接卡扣;9-滚轮;10-蓄电池;11-恒温控制器;12-加热管;13-隔离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恒温油槽,包括油槽本体1、挡块2、垫片3、电动伸缩杆4、安全防护层5、冷凝管6、支撑底座7、铰接卡扣8、滚轮9、蓄电池10、恒温控制器11、加热管12和隔离铜板13,所述油槽本体1的注油孔上设置有挡块2;所述挡块2通过垫片3与油槽本体1连接;所述油槽本体1的下端固定有隔离铜板13;所述隔离铜板13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伸缩杆端部与挡块2固定连接;所述隔离铜板13的下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冷凝管6和加热管12;所述油槽本体1的下端与支撑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7上设置有蓄电池10与恒温控制器11;所述支撑底座7的下端四周设置有四个滚轮9;所述滚轮9通过铰接卡扣8与支撑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6通过恒温控制器11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管12通过恒温控制器11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油槽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安全防护层5。

进一步,所述挡块2与油槽本体1的注油孔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滚轮9的外侧设置有耐磨橡胶套圈。

工作原理:该恒温油槽,通过在隔离铜板13下设置冷凝管6和加热管12,并且由恒温控制器11自动控制,使得装置的恒温效果好;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4带动挡块2上下伸缩,实现自动开盖与闭盖,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通过在油槽本体1的外侧设置安全防护层5,使得装置的安全防护系数高;通过在支撑底座7的下端四周设置有四个滚轮9,使得装置移动使用便捷。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