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设置合理的电梯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662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传动设置合理的电梯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置合理的电梯门机。



背景技术:

电梯门机,是一个负责启、闭电梯厅轿门的机构,当其受到电梯开、关门信号,电梯门机通过自带的控制系统控制开门电机,将电机产生的力矩转变为一个特定方向的力,关闭或打开门。当阻止关门力大于150N的时候,门机自动停止关门,并反向打开门,起到一定程度的关门保护作用。亦称"开门机"。电梯轿厢门的开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传动设置合理的电梯门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动设置合理的电梯门机,包括固定架以及分别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主传动装置、拖链装置、与层门门头传动连接的门刀装置、主吊门装置、副吊门装置、门钩装置和同步传动装置;主吊门装置位于副吊门装置的左侧,门刀装置设置在主吊门装置上,主传动装置与主吊门装置传动连接,主吊门装置与同步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同步传动装置与副吊门装置传动连接,门钩装置的左端与主吊门装置的右端钩接设置,门钩装置的右端与副吊门装置的左端电磁吸合设置同步传动装置位于主传动装置下方;主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架内的驱动马达、安装在驱动马达输出轴上的主驱动轮、安装在固定架左部的从动张紧轮以及设置在主驱动轮与从动张紧轮上的驱动钢带;驱动钢带与主吊门装置传动连接;同步传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架左右两端的导线从动轮以及套装在所述导线从动轮上的同步钢索,同步钢索包括上行同步钢索以及与上行同步钢索首尾相连的下行同步钢索;上行同步钢索与副吊门装置传动连接,下行同步钢索与主吊门装置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同步钢索的两端头位于上行同步钢索上,在同步钢索的两端头上分别设置有钢索螺纹头;副吊门装置包括副吊门架以及设置在副吊门架正面的U型连接座;钢索螺纹头通过螺母与U型连接座上的相应通孔连接;主吊门装置包括主吊门架以及设置在主吊门架正面的钢索卡。

同步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线从动轮之间的支撑导轨,支撑导轨位于主传动装置下方,支撑导轨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上行防脱导轨以及设置在上行防脱导轨下方且与上行防脱导轨平行竖直的下行平导轨,在主吊门架的背面以及副吊门架的背面均设置有下导向光轮和上防脱槽轮,下导向光轮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上防脱槽轮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上防脱槽轮在上行防脱导轨的上表面上左右滚动设置,下导向光轮在下行平导轨的下表面上左右滚动设置。

门钩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架中部的中间固定支架、电线以及安装在中间固定支架正面的电磁铁吸合块、设置在主吊门架右侧的主吸合触点以及副吊门架左侧的副吸合触点;主吸合触点与副吸合触点分别与电磁铁吸合块吸合设置,在主吊门架上设置有过渡连接板,在驱动钢带上设置有牵引座,在牵引座正面铰接设置有牵引轴,在过渡连接板上设置有水平长槽,在过渡连接板正面设置有三臂连接板,在三臂连接板上臂端部设置有上牵引孔,牵引轴的外端插装在上牵引孔内,在过渡连接板正面设置有连接轴,在三臂连接板中心设置有中间绝对支点孔,中间绝对支点孔转动套装在连接轴上,在三臂连接板上臂根部设置有中间驱动支点孔,中间驱动支点孔的中心位于上牵引孔的中心与中间绝对支点孔的中心连线之间,在中间驱动支点孔内插装有导向控锁轴,在固定架中部上侧设置有锁座,在锁座上端设置有上挡片,在锁座左端设置有左挡片,在锁座上设置有固定母锁架,固定母锁架包括母勾头以及设置在母勾头右端的下连接臂,在下连接臂与左挡片之间安装有锁簧,上挡片位于母勾头上方,锁簧位于母勾头下方;在过渡连接板的背面一侧设置有公锁架,公锁架包括其右端与母勾头左端勾合的公勾头、其右端与公勾头左端连接的后挡臂以及设置在后挡臂右端下方的下挡臂,公勾头、后挡臂以及下挡臂形成T型结构,在后挡臂左端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在后挡臂右端下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在第二限位凹槽与第一限位凹槽之间设置有限位凸起,在公勾头的左端、后挡臂的右端以及下挡臂的上端交汇处设置有锁合固定支点孔,导向控锁轴穿过水平长槽后分别与第二限位凹槽以及第一限位凹槽相对应,公锁架的重心位于锁合固定支点孔的左侧,在过渡连接板的背面一侧设置有支点固定轴,支点固定轴插装在锁合固定支点孔内;在固定架上设置有与中间固定支架连通的导线护套,电线穿过导线护套与电磁铁吸合块的电磁电路电连接;公勾头、母勾头为电磁铁吸合块的电磁电路的控制开关。

拖链装置包括两个引导架以及一端与相对应的引导架上端连接的电线蛇皮保护链;电线蛇皮保护链的另一端与固定架连接;其中一个引导架与主吊门架固定连接,另一个引导架与副吊门架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固定架设置在电梯的轿厢,层门门头安装在井道入口,侧护板起到安装防护作用,防止主吊门装置、副吊门装置、同步传动装置、主传动装置出现脱离或超程现象,拖链装置保护电路不受损伤,门刀装置驱动层门门头,门钩装置实现锁合,同时实现电磁与机械双锁合,安全可靠,通过限位组件防止主吊门装置、副吊门装置发生碰撞。

通过顶护板可以实现对其上方空间的有效利用,固定面板为主要安装部位集成化高,节约空间,连接孔可以减少驱动马达的安装体积,连接牢固。张紧座通过螺栓调节张紧,通过侧护板安装固定,安装方便,调整方便,过渡连接板实现各部件立体安装,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合理,实现传动与导向分离,安装与维修方便,下导向光轮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上防脱槽轮可以防止主吊门装置、副吊门装置脱开,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减少导向的摩擦力;钢索螺纹头导向连接,设计合理,实现结构利用的最大化;电线蛇皮保护链保护电路防止损坏,电磁铁吸合块、副吸合触点以及主吸合触点实现电磁吸合,实现锁合双保险,导线护套防止夹伤电路,安全可靠,限位中心座防止电梯门发生碰撞,弹性限位触头减少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水平长槽合理利用空间,上挡片防止母勾头弹出,无法复位,锁簧起到锁合作用,牵引基座、牵引扣合盖、钢带间隙靠压紧力与钢带一起运动,不损伤下行同步钢索,卡座以及U型绳子卡连接禁锢,外径相同且同心的圆弧凹槽与下行同步钢索接触面积大,不损伤钢索,压紧力均匀,门刀的平行四边形结构,驱动方便,结构合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结实耐用,设计新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固定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固定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主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门刀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门刀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门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层门门头;2、固定架;3、主传动装置;4、拖链装置;5、门刀装置;6、主吊门装置;7、副吊门装置;8、门钩装置;9、限位组件;10、同步传动装置;101、固定面板;102、侧护板;103、顶护板;104、连接孔;105、驱动马达;106、主驱动轮;107、驱动钢带;108、从动张紧轮;109、张紧座;110、同步钢索;111、导线从动轮;112、支撑导轨;113、副吊门架;114、U型连接座;115、钢索螺纹头;116、钢索卡;117、主吊门架;118、下导向光轮;119、上防脱槽轮;120、上行防脱导轨;121、下行平导轨;122、上行同步钢索;123、下行同步钢索;124、引导架;125、电线蛇皮保护链;126、中间固定支架;127、电磁铁吸合块;128、副吸合触点;129、主吸合触点;130、导线护套;131、限位中心座;132、弹性限位触头;133、限位连接座;134、过渡连接板;135、水平长槽;136、支点固定轴;137、连接轴;138、固定母锁架;139、牵引座;140、公锁架;141、三臂连接板;142、左刀;143、右刀;144、下辅助支架;145、中间驱动支点孔;146、导向控锁轴;147、公勾头;148、下挡臂;149、限位凸起;150、后挡臂;151、第二限位凹槽;152、第一限位凹槽;153、锁合固定支点孔;154、中间绝对支点孔;155、牵引基座;156、牵引扣合盖;157、牵引轴;158、上牵引孔;159、钢带间隙;160、锁座;161、上挡片;162、左挡片;163、锁簧;164、母勾头;165、下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设置合理的电梯门机,包括固定架2以及分别设置在固定架2上的主传动装置3、拖链装置4、与层门门头1传动连接的门刀装置5、主吊门装置6、副吊门装置7、门钩装置8、限位组件9和同步传动装置10;

主吊门装置6位于副吊门装置7的左侧,门刀装置5设置在主吊门装置6上,主传动装置3与主吊门装置6传动连接,主吊门装置6与同步传动装置10传动连接,同步传动装置10与副吊门装置7传动连接,门钩装置8的左端与主吊门装置6的右端钩接设置,门钩装置8的右端与副吊门装置7的左端电磁吸合设置,限位组件9位于主吊门装置6与副吊门装置7之间,同步传动装置10位于主传动装置3下方;

固定架2包括固定面板101、设置在固定面板101中部的连接孔104、设置在固定面板101上方的顶护板103以及分别设置在固定面板101左右两侧的侧护板102;

主传动装置3包括安装在连接孔104内的驱动马达105、安装在驱动马达105输出轴上的主驱动轮106、安装在固定面板101左部的从动张紧轮108以及设置在主驱动轮106与从动张紧轮108上的驱动钢带107;驱动钢带107与主吊门装置6传动连接;

在左侧的侧护板102豁口上设置有张紧座109,从动张紧轮108安装在张紧座109上,张紧座109通过螺栓螺母与侧护板102上。

同步传动装置10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面板101左右两端的导线从动轮111以及套装在导线从动轮111上的同步钢索110,同步钢索110包括上行同步钢索122以及与上行同步钢索122首尾相连的下行同步钢索123;上行同步钢索122与副吊门装置7传动连接,下行同步钢索123与主吊门装置6传动连接。

同步钢索110的两端头位于上行同步钢索122上,在同步钢索110的两端头上分别设置有钢索螺纹头115;

副吊门装置7包括副吊门架113以及设置在副吊门架113正面的U型连接座114;钢索螺纹头115通过螺母与U型连接座114上的相应通孔连接;

主吊门装置6包括主吊门架117以及设置在主吊门架117正面的钢索卡116;钢索卡116包括设置在主吊门架117上的卡座以及U型绳子卡,在卡座上表面设置有与下行同步钢索123外径相同且同心的圆弧凹槽,圆弧凹槽沿长度方向设置,下行同步钢索123安装在U型绳子卡与圆弧凹槽之间,U型绳子卡的两端竖直穿过卡座上的通孔后与螺母连接。

同步传动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导线从动轮111之间的支撑导轨112,支撑导轨112位于主传动装置3下方,支撑导轨112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上行防脱导轨120以及设置在上行防脱导轨120下方且与上行防脱导轨120平行竖直的下行平导轨121,在主吊门架117的背面以及副吊门架113的背面均设置有下导向光轮118和上防脱槽轮119,下导向光轮118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上防脱槽轮119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上防脱槽轮119在上行防脱导轨120的上表面上左右滚动设置,下导向光轮118在下行平导轨121的下表面上左右滚动设置。

上防脱槽轮119的轮槽横截面为n型,上行防脱导轨120的横截面为与n型对应的W型或Λ型。 门钩装置8包括设置在固定面板101中部的中间固定支架126、电线以及安装在中间固定支架126正面的电磁铁吸合块127、设置在主吊门架117右侧的主吸合触点129以及副吊门架113左侧的副吸合触点128;主吸合触点129与副吸合触点128分别与电磁铁吸合块127吸合设置,在主吊门架117上设置有过渡连接板134,在驱动钢带107上设置有牵引座139,在牵引座139正面铰接设置有牵引轴157,在过渡连接板134上设置有水平长槽135,在过渡连接板134正面设置有三臂连接板141,在三臂连接板141上臂端部设置有上牵引孔158,牵引轴157的外端插装在上牵引孔158内,在过渡连接板134正面设置有连接轴137,在三臂连接板141中心设置有中间绝对支点孔154,中间绝对支点孔154转动套装在连接轴137上,在三臂连接板141上臂根部设置有中间驱动支点孔145,中间驱动支点孔145的中心位于上牵引孔158的中心与中间绝对支点孔154的中心连线之间,在中间驱动支点孔145内插装有导向控锁轴146,在固定面板101中部上侧设置有锁座160,在锁座160上端设置有上挡片161,在锁座160左端设置有左挡片162,在锁座160上设置有固定母锁架138,固定母锁架138包括母勾头164以及设置在母勾头164右端的下连接臂165,在下连接臂165与左挡片162之间安装有锁簧163,上挡片161位于母勾头164上方,锁簧163位于母勾头164下方;在过渡连接板134的背面一侧设置有公锁架140,公锁架140包括其右端与母勾头164左端勾合的公勾头147、其右端与公勾头147左端连接的后挡臂150以及设置在后挡臂150右端下方的下挡臂148,公勾头147、后挡臂150以及下挡臂148形成T型结构,在后挡臂150左端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151,在后挡臂150右端下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152,在第二限位凹槽151与第一限位凹槽152之间设置有限位凸起149,在公勾头147的左端、后挡臂150的右端以及下挡臂148的上端交汇处设置有锁合固定支点孔153,导向控锁轴146穿过水平长槽135后分别与第二限位凹槽151以及第一限位凹槽152相对应,公锁架140的重心位于锁合固定支点孔153的左侧,在过渡连接板134的背面一侧设置有支点固定轴136,支点固定轴136插装在锁合固定支点孔153内;在固定面板101上设置有与中间固定支架126连通的导线护套130,电线穿过导线护套130与电磁铁吸合块127的电磁电路电连接;公勾头147、母勾头164为电磁铁吸合块127的电磁电路的控制开关。牵引座139包括与牵引轴157一端连接的牵引基座155、扣合在牵引基座155上的牵引扣合盖156以及设置在牵引基座155与牵引扣合盖156之间的钢带间隙159,驱动钢带107穿过钢带间隙159,牵引基座155与牵引扣合盖156通过螺栓连接,驱动钢带107与钢带间隙159挤压设置。 门刀装置5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刀142与右刀143,在过渡连接板134上还设置有位于三臂连接板141下方的下辅助支架144,左刀142分别与下辅助支架144的左端以及三臂连接板141的左臂端转动连接的铰接点,还有右刀143分别与下辅助支架144的右端以及三臂连接板141的右臂端转动连接的铰接点,其铰接点的依次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左刀142与三臂连接板141的左臂端转动连接的铰接点高于右刀143与三臂连接板141的右臂端转动连接的铰接点。限位组件9包括设置在固定面板101中部的限位中心座131、分别设置在主吊门架117右侧以及副吊门架113左侧的限位连接座133以及设置在限位连接座133上且与限位中心座131对应的弹性限位触头132。 拖链装置4包括两个引导架124以及一端与相对应的引导架124上端连接的电线蛇皮保护链125;电线蛇皮保护链125的另一端与顶护板103连接;其中一个引导架124与主吊门架117固定连接,另一个引导架124与副吊门架11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固定架2设置在电梯的轿厢,层门门头1安装在井道入口,侧护板102起到安装防护作用,防止主吊门装置6、副吊门装置7、同步传动装置10、主传动装置3出现脱离或超程现象,拖链装置4保护电路不受损伤,门刀装置5驱动层门门头1,门钩装置8实现锁合,同时实现电磁与机械双锁合,安全可靠,通过限位组件9防止主吊门装置6、副吊门装置7发生碰撞。

通过顶护板103可以实现对其上方空间的有效利用,固定面板101为主要安装部位集成化高,节约空间,连接孔104可以减少驱动马达105的安装体积,连接牢固。张紧座109通过螺栓调节张紧,通过侧护板102安装固定,安装方便,调整方便,过渡连接板134实现各部件立体安装,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合理,实现传动与导向分离,安装与维修方便,下导向光轮118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上防脱槽轮119可以防止主吊门装置6、副吊门装置7脱开,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减少导向的摩擦力;钢索螺纹头115导向连接,设计合理,实现结构利用的最大化;电线蛇皮保护链125保护电路防止损坏,电磁铁吸合块127、副吸合触点128以及主吸合触点129实现电磁吸合,实现锁合双保险,导线护套130防止夹伤电路,安全可靠,限位中心座131防止电梯门发生碰撞,弹性限位触头132减少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水平长槽135合理利用空间,上挡片161防止母勾头164弹出,无法复位,锁簧163起到锁合作用,牵引基座155、牵引扣合盖156、钢带间隙159靠压紧力与钢带一起运动,不损伤下行同步钢索123,卡座以及U型绳子卡连接禁锢,外径相同且同心的圆弧凹槽与下行同步钢索123接触面积大,不损伤钢索,压紧力均匀,门刀平行四边形结构,驱动方便,结构合理。

本实用新型传动路径:驱动马达105-主驱动轮106、从动张紧轮108-驱动钢带107-牵引座139-牵引轴157-上牵引孔158-三臂连接板141-过渡连接板134-主吊门架117-钢索卡116-同步钢索110-导线从动轮111-U型连接座114-

其中a路径:主吊门架117-钢索卡116-同步钢索110(下行同步钢索123-上行同步钢索122)-导线从动轮111-U型连接座114-副吊门架113-引导架124-电线蛇皮保护链125;

b路径:主吊门架117-引导架124-电线蛇皮保护链125;

c路径:主吊门架117-下导向光轮118、上防脱槽轮119-下行平导轨121、上行防脱导轨120;

d路径:三臂连接板141-连接轴137、中间绝对支点孔154-中间驱动支点孔145-导向控锁轴146-第二限位凹槽151、第一限位凹槽152-支点固定轴136、公勾头147-母勾头164-电磁电路通或断-下连接臂165-锁簧163-电磁铁吸合块127、副吸合触点128、主吸合触点129-导线护套130、限位中心座131

e路径:三臂连接板141-连接轴137、中间绝对支点孔154-下辅助支架144-左刀142、右刀143-层门门头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