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毒盒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418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滤毒盒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毒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有效并能及时提醒废弃的滤毒盒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工厂需要用到很多种有毒化学品,工程师在PM的时候需要佩带呼吸保护用具。而呼吸器的滤毒盒在使用和储存的时候都是有要求的,否则会导致滤毒盒失效,直接威胁员工的生命健康。滤毒盒规定的使用周期视工作性质而定,一般为1~2个月抛弃。而在储存时,需要完全密闭储存,避免和外界相接触,并且要妥善保护过滤层不被物理损坏。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程师不太注意这些细节问题,滤毒盒长期超期使用、未完全密封储存、滤毒盒随意放置易被损坏的现象经常发生,使用破损、失效、超期的滤毒盒将直接危害到工程师的身体健康。

为此,如何使滤毒盒可以安全有效储存并能及时提醒到期抛弃,确实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并能及时提醒废弃的滤毒盒储存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滤毒盒长期超期使用、未完全密封储存、滤毒盒随意放置以及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毒盒储存装置,包括:盒体;盒盖,与所述盒体连接;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适于获取滤毒盒信息并发送;控制装置,与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连接,适于接收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发送的滤毒盒信息、存储与所述滤毒盒储存装置对应的滤毒盒信息,并将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的滤毒盒信息与存储的滤毒盒信息进行匹配判断,且在匹配判断错误时发出报警控制信息;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适于在所述滤毒盒信息匹配错误时依据所述报警控制信号发出滤毒盒信息匹配错误报警提醒。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毒盒信息包括滤毒盒条形码和滤毒盒序列号;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包括获取所述滤毒盒条形码的条码扫描器和输入所述滤毒盒序列号的序列号输入单元。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定单元,所述设定单元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适于在第一次使用滤毒盒时设定所述滤毒盒的使用周期;所述控制装置还适于在所述滤毒盒达到或超过设定的使用周期时向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控制信息,以使得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超期报警提醒。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电磁阀和由所述电磁阀控制的锁扣单元,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通过所述锁扣单元扣合在一起;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磁阀及所述锁扣单元相连接,适于在所述锁扣单元在规定时间内未闭合时发送报警控制信息,以使得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滤毒盒储存装置未密封报警提醒。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盒体内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主体、固定件、凹槽和设于所述凹槽内的传感器;所述固定件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的边缘;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适于感知所述凹槽内是否放置有所述滤毒盒,并将感知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根据所述感知结果控制所述电磁阀的状态。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阀的状态包括打开和锁闭状态,当所述传感器感知到所述滤毒盒且所述锁扣单元闭合时,所述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盒盖可以自由打开;当所述传感器未感知到所述滤毒盒且所述锁扣单元闭合时,所述电磁阀处于锁闭状态,必须输入匹配的滤毒盒信息方可打开所述盒盖。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至少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固定所述滤毒盒的滤盒和滤盖。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至少包括一对圆形固定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至少包括一对长楔形固定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至少包括一对圆形固定件及一对长楔形固定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位于所述控制装置表面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适于显示滤毒盒信息和滤毒盒使用时间信息。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适于为所述控制装置提供电源。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盒盖上安装有提手。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滤毒盒储存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滤毒盒储存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时效进行到期报警,提醒废弃滤毒盒、安全有效;

2、该滤毒盒储存装置合上盖子后是一个密闭装置,如果装置未盖好密封,将会报警提醒;

3、该滤毒盒储存装置设有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并在滤毒盒上设置条形码和序列号用以识别特定的滤毒盒,控制装置读取滤毒盒上的条形码和输入序列号用可以验证是否为正确的被储存滤毒盒,防止不同的滤毒盒被错误放置;

4、易于携带,适用于多种尺寸滤毒盒的固定储存,防止滤毒盒在储存和移动时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滤毒盒储存装置密封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滤毒盒储存装置中盒盖表面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滤毒盒储存装置中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滤毒盒储存装置内部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滤毒盒储存装置中固定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滤毒盒储存装置中固定装置于另一实施例中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滤毒盒储存装置内部电池组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盒体

2 盒盖

3 提手

4 锁紧装置

5 连接件

6 条码扫描器

7 控制装置

8 报警装置

9 输入装置

10 固定装置

101 主体

102 固定件

1021 圆形固定件

1022 长楔形固定件

103 凹槽

104 传感器

11 显示装置

12 电池组

131 滤盒

132 滤盖

133 序列号

134 条形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毒盒储存装置,包括:盒体1;盒盖2,与所述盒体1连接;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适于获取滤毒盒信息并发送;控制装置7,与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连接,适于接收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发送的滤毒盒信息、存储与所述滤毒盒储存装置对应的滤毒盒信息,并将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的滤毒盒信息与存储的滤毒盒信息进行匹配判断,且在匹配判断错误时发出报警控制信息;报警装置8,与所述控制装置7连接,适于在所述滤毒盒信息匹配错误时依据所述报警控制信号发出滤毒盒信息匹配错误报警提醒,防止滤毒盒的错误放置。

作为示例,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可以通过连接件5连接,优选为铰接连接。

判断误放的条件是,将识别的信息与之前存储的所述滤毒盒储存装置对应的滤毒盒信息相比较,如果信息匹配正确,则能打开所述盒盖2并放入与所述滤毒盒储存装置对应的滤毒盒;如果信息匹配不正确,则盒盖2无法打开。这样保证每一个滤毒盒对应一个固定的存储装置,因为每个滤毒盒有效期是不同的,错放可能会导致滤毒盒超期使用,从而保障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安全。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滤毒盒储存装置中盒盖2表面的布置示意图,但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所述报警装置8和所述控制装置7的具体位置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

作为示例,所述滤毒盒信息包括滤毒盒的条形码134和滤毒盒的序列号133,具体见图4和图5中所标示,所述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包括识别所述滤毒盒条形码134的条码扫描器6和输入所述滤毒盒序列号133的输入装置9,序列号133可以是完整的生产序列号,为了使用的方便,也可以是按照一定规则截取的生产序列号的一部分。

一般出厂的滤毒盒上会有滤毒盒的序列号133和条形码134,所述条形码134是区分物品类别的标识,序列号133是区分同类物品的唯一标识,这些特征信息可以定位某个特定的滤毒盒,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可以通过获取滤毒盒信息,并由所述控制装置读取比对来确定某个滤毒盒对应于相应的滤毒盒存储装置。

作为示例,所述滤毒盒存储装置还包括设定单元(未示出),所述设定单元与所述控制装置7相连接,适于在第一次使用滤毒盒时设定所述滤毒盒的使用周期;所述控制装置7还适于在所述滤毒盒达到或超过设定的使用周期时向所述报警装置8发出报警控制信息,以使得所述报警装置8发出超期报警提醒。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报警的内容不同,例如超期报警、误放报警或是未密封的情况下报警,所以要分辨是哪一种报警信息,报警的形式也应当有所区分,可以是通过蜂鸣器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区分不同的报警信息,可以是通过不同的报警指示灯的颜色来区分,也可以是通过在所述显示装置11上显示不同的信息来区分不同的报警信息,或者是其他情况等等。

作为示例,所述滤毒盒存储装置还包括锁紧装置4,所述锁紧装置4包括电磁阀和由所述电磁阀控制的锁扣单元,所述盒体1与所述盒盖2通过所述锁扣单元扣合在一起;所述控制装置7与所述电磁阀及所述锁扣单元相连接连接,适于在所述锁扣单元在规定时间内未闭合时发送报警控制信息,以使得所述报警装置8发出滤毒盒储存装置未密封的报警提醒。

请参阅图3-图4,所述滤毒盒存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盒体1内的固定装置10,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主体101、固定件102、凹槽103和设于所述凹槽103内的传感器104;所述固定件102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103的边缘;所述传感器104与所述控制装置7相连接,适于感知所述凹槽103内是否放置有所述滤毒盒,并将感知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适于根据所述感知结果控制所述电磁阀的状态。

作为示例,所述电磁阀的状态包括打开和锁闭状态,当所述传感器104感知到所述滤毒盒且所述锁扣单元闭合时,所述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盒盖2可以自由打开;当所述传感器104未感知到所述滤毒盒且所述锁扣单元闭合时,所述电磁阀处于锁闭状态,必须输入匹配的滤毒盒信息方可打开所述盒盖2。

这里锁扣单元的作用是保证所述滤毒盒存储装置处于密封状态,密封的环境利于滤毒盒的保存,锁扣单元有较多的类型,本实用新型优选锁扣形式,使用更方便;电磁阀的状态包括打开和锁闭,传感器104还用于开合判断,即当所述传感器104感应到滤毒盒在存储装置内时可以随意打开盒盖2,但传感器104感应到凹槽103为空时必须通过条形码扫描器6扫描条形码134并输入正确的序列号133才能打开盒盖2。

作为示例,所述固定装置10至少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固定所述滤毒盒的滤盒131和滤盖132。

作为示例,所述固定件102至少包括一对圆形固定件1021,或者所述固定件102至少包括一对长楔形固定件1022,或者所述固定件102至少包括一对圆形固定件1021及一对长楔形固定件1022。

固定件102可以通过弹性件拉伸和缩短,如图5所示,当存储圆形滤毒盒时,拨动圆形固定件1021,如图6所示,当存储长楔形滤毒盒时,拨动长楔形的固定件102。

作为示例,所述显示装置11位于所述控制装置7表面且与所述控制装置7连接,适于显示滤毒盒信息和滤毒盒使用时间信息。控制装置7、显示装置11以及设定单元优选设置于所述盒盖2的表面,便于操作和观察。

如图7所示,所述滤毒盒存储装置还包括电池组12,所述电池组12与所述控制装置7连接,适于为所述控制装置7提供电源。

作为示例,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盖2之间设有密封圈(未示出)。

作为示例,所述盒盖2上安装有提手3,便于平日携带;图1中所示提手3为单提手3,安装于所述盒盖2的的两侧,但并不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滤毒盒存储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设备工程师领取来新的滤毒盒时,首先在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的条码扫描器6上扫过条形码134信息,这时,如果属于滤毒盒条码类型,则该存储装置的锁紧装置4可被打开,并可使用输入装置9输入滤毒盒的序列号133的后六位,这些信息将被记录并显示在显示装置11上。如果不是滤毒盒条码扫描,将通过报警装置8报警,锁紧装置4不打开,设备工程师可以通过设定单元来设定装置,为其设置使用周期,例如两个月就设定1440小时。然后根据滤毒盒的形状,选择使用匹配形状的固定件102将滤毒盒固定,然后将盒盖2盖上,这时滤毒盒将处于密闭环境中储存。

工程师在使用时将滤毒盒取出使用,如果凹槽103内的传感器104感应到没有滤毒盒在装置内且盒盖2在规定时间内例如30秒未关闭时,将通过报警装置8报警,提醒工程师关闭盒盖2,在合盖闭合后通过锁紧装置4的电磁阀将装置锁闭。当工程师使用完滤毒盒放回储存装置时,盒盖2不能被主动打开,需要在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的条码扫描器6上扫过正确条形码134并通过输入装置9输入正确的序列号133后六位才能打开该装置。

其中,传感器104还用于开盒判断,传感器104感应到滤毒盒在存储装置内时可以随意打开盒盖2,但放置槽为空时必须扫条形码134及输入序列号133才能打开盒盖2,滤毒盒放置完成后盒盖230秒未关闭或未密闭完全时,报警装置8进行报警,确保密封储存。

当使用周期达到两个月时,报警装置8自动报警并锁闭滤毒盒,直到工程师领到新的滤毒盒,在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的条码扫描器6上扫过新的条形码134并通过输入装置9输入新的序列号133时,才可以终止报警并打开盒盖2,让工程师来替换滤毒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滤毒盒储存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时效进行到期报警,提醒废弃滤毒盒、安全有效;该滤毒盒储存装置合上盖子后是一个密闭装置,如果装置未盖好密封,将会报警提醒;该滤毒盒储存装置还设有用于获取滤毒盒信息的滤毒盒信息获取装置,并在滤毒盒上设置条形码和序列号用以识别特定的滤毒盒,所述控制装置读取滤毒盒上的条形码和输入序列号用可以验证是否为正确的被储存滤毒盒,防止不同的滤毒盒被错误放置;易于携带,适用于多种尺寸滤毒盒的固定储存,防止滤毒盒在储存和移动时损坏。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