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5796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升降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工具,具体是一种智能升降机。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的消防领域中,针对消防设施主要分为火灾预防设施和灭火设施、救援设施这两大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方向是火灾预防设施和灭火设施这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中国内外的研究水平都较高,如国内的火灾智能报警系统和智能灭火系统、国外的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等。而在救援设施这一类中,国内外研究产品一直较少,目前,在高层建筑,救援设施主要有这几类:消防安全通道、消防云梯车、救援直升机。但在10年以前建筑一般为100m以下。这类一般的建筑在救援设备使用消防云梯车、消防安全通道即可满足消防救助要求,而当时100m以上高层建筑间间隔大、空间比较空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直升机进行救援、或大型消防云梯车即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楼层不断加高、空间变得更加狭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等客观环境的改变给消防救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世界上最高的消防车有效高度为101m,对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的救援,消防云梯车力不从心;而直升机会受到停放平台机器后的制约,且价格昂贵,因此直升机救援和消防云梯车救援渐渐变的力不从心。这种种的原因表明在消防救援设施方面中消防安全通道、消防云梯车、救援直升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国内已经设计一种升降器,可供消防局使用,进行高层建筑救援,但其因使用者的限制,导致其利用率不高,不足以解决救援的不足之处。因此消防救援设施中急需一种面向大众使用的可靠的高效工具以提升攀爬救援效率,突破现有的空间、时间和动力的限制,针对高层建筑进行救援。

当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已有的智能升降器在续航能力和使用条件上有限制,比如只能在绳子的末端使用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依据赫兹摩擦理论,通过电梯的原理改进成为CSFFE原理,改善了升降机的速度性能;通过对电机和电路系统的选用,显著提高了升降机的续航能力;同时,对引导部分的设计,提高了升降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升降,适应高层楼房紧急运输,并具有较好安全性能的自动升降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分别安装在基板上的电池箱、动力箱、以及引导悬挂绳的引导机构和用于悬挂货物的挂钩,所述电池箱和动力箱分别设于基板两边,所述引导机构设于基板顶部,所述挂钩设于基板底部,挂钩上方基板上设有将悬挂绳转向的转向轮,所述动力箱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相连的减速箱,动力箱下方设有摩擦机构,所述摩擦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主摩擦轮和次摩擦轮,主摩擦轮与减速箱输出端相连,所述主摩擦轮和次摩擦轮从上至下分别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U型槽,所述电池箱包括蓄电池和控制动力箱的电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方便控制的遥控器,将一端在高点固定的悬挂绳从引导机构引入然后从经过转向轮转向,最后导向摩擦机构,分别在主摩擦轮和次摩擦轮的U型槽交替缠绕即组成了可用于提升货物的智能升降机。

进一步,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导槽和压紧框,所述导槽竖直设置在基板上,导槽直径与悬挂绳大小相匹配,导槽的入口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侧向引导轮,导槽入口和出口的压紧框上分别设有正面引导轮,所述两个侧向引导轮和两个正面引导轮上均设有与悬挂绳大小相匹配的U型槽,两个侧向引导轮、两个正面引导轮、以及导槽共同组成了刚好可供悬挂绳通过的滑道,防止基板相对于悬挂绳晃动。

进一步,所述压紧框一边与基板铰接,其另一边可绕基板平面旋转,从而打开或关闭压紧框,以便将悬挂绳穿过引导机构,压紧框自由的一边与基板之间设有锁,所述锁为插销结构,包括设于基板上的插孔和设于压紧框上可滑动的插销。

进一步,所述主摩擦轮下端侧方设有压紧轮、弧形压紧臂、以及与基板相连的支撑架,所述弧形压紧臂一端与支撑架铰接相连,另一端与压紧轮相连,靠近压紧轮端的弧形压紧臂上设有锁定孔,与锁定孔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架上设有固定孔,旋转弧形压紧臂带动压紧轮运动,将悬挂绳压紧在主摩擦轮上,然后通过将销轴插入固定孔和锁定孔可以保持压紧轮持续将悬挂绳压紧主摩擦轮上,从而防止悬挂绳在主摩擦轮上打滑。

进一步,所述主摩擦轮与减速箱输出端之间设有安全制动模块,所述安全制动模块包括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离合器连接减速箱输出端和电磁制动器输入端,电磁制动器输出端与主摩擦轮相连。

进一步,所述引导机构与转向轮之间的基板上还设有防止悬挂绳晃动的辅助引导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升降,适应高层楼房紧急运输,并具有较好安全性能的自动升降机。其结构简单,功能稳定可靠,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导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摩擦机构和安全制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摩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池箱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基板,2-电池箱,3-动力箱,31-电机,32-减速箱,33-离合器,34-电磁制动器,4-引导机构,41-导槽,42-压紧框,43-侧向引导轮,44-正面引导轮,45-锁,451-插孔,452-插销,5-挂钩,6-转向轮,7-摩擦机构,71-主摩擦轮,72-次摩擦轮,73-压紧轮,74-弧形压紧臂,75-支撑架,76-固定孔,8-辅助引导轮,9-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升降机,包括基板1和分别安装在基板1上的电池箱2、动力箱3、以及引导悬挂绳的引导机构4和用于悬挂货物的挂钩5,所述电池箱2和动力箱3分别设于基板1两边,所述引导机构4设于基板1顶部,所述挂钩5设于基板1底部,挂钩5上方基板1上设有将悬挂绳转向的转向轮6,所述动力箱3包括电机31和与电机31相连的减速箱32,动力箱3下方设有摩擦机构7,所述摩擦机构7包括并列设置的主摩擦轮71和次摩擦轮72,主摩擦轮71通过安全制动模块与减速箱32输出端相连,所述主摩擦轮71和次摩擦轮72从上至下分别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U型槽9,所述电池箱2包括蓄电池和控制动力箱3的电机31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方便控制的遥控器,将一端在高点固定的悬挂绳从引导机构4引入然后从经过转向轮6转向,最后导向摩擦机构7,分别在主摩擦轮71和次摩擦轮72的U型槽9交替缠绕即组成了可用于提升货物的智能升降机。

如图2所示,所述引导机构4包括导槽41和压紧框42,所述导槽41竖直设置在基板1上,导槽41直径与悬挂绳大小相匹配,导槽41的入口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侧向引导轮43,导槽41入口和出口的压紧框42上分别设有正面引导轮44,所述两个侧向引导轮43和两个正面引导轮44上均设有与悬挂绳大小相匹配的U型槽9,两个侧向引导轮43、两个正面引导轮44、以及导槽41共同组成了刚好可供悬挂绳通过的滑道,防止基板1相对于悬挂绳晃动。

所述压紧框42一边与基板1铰接,其另一边可绕基板1平面旋转,从而打开或关闭压紧框42,以便将悬挂绳穿过引导机构4,压紧框42自由的一边与基板1之间设有锁45,所述锁45为插销结构,包括设于基板1上的插孔451和设于压紧框42上可滑动的插销452。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主摩擦轮71下端侧方设有压紧轮73、弧形压紧臂74、以及与基板1相连的支撑架75,所述弧形压紧臂74一端与支撑架75铰接相连,另一端与压紧轮73相连,靠近压紧轮73端的弧形压紧臂74上设有锁定孔,与锁定孔置相对应的支撑架75上设有固定孔76,旋转弧形压紧臂74带动压紧轮73运动,将悬挂绳压紧在主摩擦轮71上,然后通过将销轴插入固定孔76和锁定孔可以保持压紧轮73持续将悬挂绳压紧主摩擦轮71上,从而防止悬挂绳在主摩擦轮71上打滑。

如图3所示,所述主摩擦轮71与减速箱32输出端之间设有安全制动模块,所述安全制动模块包括离合器33和电磁制动器34,离合器33连接减速箱32输出端和电磁制动器34输入端,电磁制动器34输出端与主摩擦轮71相连。校核安全制动的时候主要是看失电的时候,电磁制动器34能否提供足够的扭矩,使转动的主摩擦轮71静止下来。当智能升降器以最高速度下降的时候,它的扭矩为63.7 N*m,而选用的离合器33和电磁制动器34能提供的最大扭矩为80 N*m,大于主摩擦轮71的最大扭矩,即可以完成制动功能。因此,安全制动结构符合要求。

电池箱2中电池组是由13块P161N22A电池电芯组成的,其外形参数如图5所示,可知,其外形尺寸227mm*161mm*93.6mm,并且还附带一个电池控制装置,该电池控制装置为电池管理系统,其外形尺寸为207mm*102mm*32.6mm,因此该电池箱2需要将这两个部分都装在一起。同时,电池组因为其宽度,厚度等存在一定的误差,故电池箱2需要可移动式的将电池组固定,并且需要其装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