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油墨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6288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油墨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油墨包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油墨包装容器基本上是用铁制造而成的,容积基本上是1kg ,2kg ,16kg ,25kg 和180kg等几种。除180KG包装油墨是用机器从桶中抽取油墨外,其余基本上都是人工从油墨罐中挖取油墨,人工挖取油墨存在费时费力,油墨罐中残余油墨过多的问题。按2kg包装残余油墨25g ,加上盖纸上粘附油墨5g和油墨铲上油墨损耗5g 计算,每2kg油墨损耗总油墨量为35g , 2015年中国胶印油墨生产总量约为:33.6万吨,油墨损耗为:5880吨,这些油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目前的油墨包装容器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包装容器以1kg 和2kg居多,包装容积基本上是金属容器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废弃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油墨包装袋,能减少包装袋内的残余油墨,并可重复使用,达到环保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油墨包装袋,包括袋体和设在袋体上端的袋嘴和装配在袋嘴上的袋盖;在袋子尾部设有一个手提长孔,和一排挂袋用的小孔;在袋体上部封合部设为自两边向中间向上倾斜的收口密封结构,收口线向上倾斜角度为5°——45°;在袋体上位于袋嘴下端和袋体倾斜部连接处设有一段竖直的中间出墨直口。

本实用新型袋盖和袋嘴间采用螺纹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袋体由3层,或4层,或5层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3层袋体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PA层(尼龙)+PET层(涤纶树脂)。

所述4层袋体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PA层(尼龙)+PA层(尼龙)+PET层(涤纶树脂);或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PA层(尼龙)+铝箔层+PET层(涤纶树脂) ;或者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铝箔层+PA(尼龙)层+PET层(涤纶树脂)。所述5层袋体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PA层(尼龙)+铝箔层+PA层(尼龙)+PET层(涤纶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包装袋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油墨氧化结皮,环保节能。

目前胶印油墨包装多以1KG, 2KG ,16KG ,25KG 和180KG的金属容器包装为主,小容器包装油墨,需要真空包装或在包装容器里面放置塑料膜,防止油墨与空气接触而产生氧化结皮,在使用时要将塑料膜去除,塑料膜上粘有一定量的油墨,不仅增加使用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在从包装容器里面取去油墨时,在包装容器的内壁还粘有一定量的油墨,这也增加了油墨的使用量,同事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目前印刷企业要处理这些塑料膜和包装容器,需要向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按量缴费。增加了印刷企业的生产成本。

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袋,油墨从出厂到油墨的使用,一直与空气隔离,解决了油墨在储存时氧化结皮问题,减少了油墨因氧化结皮造成的浪费。由于油墨包装袋可以保证油墨与客气隔离,没有氧化皮存在,油墨包装袋可以使用几次,减少了包装容器的消耗,从而也能达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袋体为5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袋体为4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袋体为3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1中: 1为袋体,2为手提孔,3为挂袋孔,4为倾斜密封收口线(5°到45°),5为中间出墨直口,6为袋嘴,19为袋嘴。

图2中:7为PE(聚乙烯)层,8为PA(尼龙)层,9为铝箔层,10为PA(尼龙)层,11为PET(涤纶树脂)层。

图3中:12为PE(聚乙烯)层,13为PA(尼龙)层,14为PA(尼龙)层,15为PET(涤纶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3、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油墨包装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墨包装袋包括袋体1和设在袋体1上端的袋嘴6和装配在袋嘴6上的袋盖19;在袋子尾部设有一个手提长孔2,和一排挂袋用的小孔3;在袋体上部封合部设为自两边向中间向上倾斜的收口密封结构,倾斜密封收口线4向上倾斜角度为 5°—45°;在袋体上位于袋嘴下端和袋体倾斜部连接处设有一段竖直开口又称为中间出墨直口5。

本实用新型袋盖和袋嘴间采用螺纹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袋体由3层,或4层,或5层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3层袋体结构(如附图4):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16、PA层(尼龙)17、PET层(涤纶树脂)18。

所述4层袋体结构(如附图3):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12、PA层(尼龙)13、PA层(尼龙)14、PET层(涤纶树脂)15;或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PA层(尼龙)+铝箔层+PET层(涤纶树脂) ;或者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铝箔层+PA(尼龙)层+PET层(涤纶树脂)。

所述5层袋体结构(如附图2):从内到外分别是PE层(聚乙烯)7、PA层(尼龙)8、铝箔层9、PA层(尼龙)10、PET层(涤纶树脂)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