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自动放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4406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简易自动放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光缆的布放,需要直接利用人工手动拖动光电缆进行收放,在电缆线收放过程中经常出现电缆线压坏、拉断等现象,而且工作效率极低,劳动强度大,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另外,近来,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对电线电缆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供应电缆线的工程、仓库任务加剧,如果单纯依赖人力,则效率达不到设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自动放缆系统,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缆过程需要依赖人力,造成劳动力巨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简易自动放缆系统,包括承接器、底座、固定在底座上方的转轴、以及安装在转轴上且可绕转轴的轴向转动的转盘,该转盘用于承放线缆;还包括拉动装置,所述拉动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机构、抽拉机构,所述抽拉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线缆的一端从转轴上绕出经由承接器后连接至抽拉机构,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至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根据该控制信号驱动抽拉机构对线缆进行拉动。

优选的,所述承接器包括由两片弧形板组成的支架,在两片弧形板支架均匀排列有多个横轴,在横轴上安装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抽拉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架、安装在两个固定架之间的机械臂、电机组件,所述线缆的一端从转轴上绕出经由承接器后承放在两个固定架上,所述电机组件驱动机械臂抓取线缆并从靠近承接器的固定架往另一个固定架方向移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自动放缆系统在使用时,由于转盘会在抽拉机构对线缆的一端进行拉动时自动转动,从而不需要耗费很大的力量对线缆进行抽拉,尤其是取代了人工放缆的过程,大大降低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自动放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轴;3、转盘;4、线缆;5、承接器;51、弧形板;52、横轴;53、滑轮;6、固定架;7、机械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自动放缆系统,包括承接器5、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方的转轴2、以及安装在转轴2上且可绕转轴2的轴向转动的转盘3,该转盘3用于承放线缆4。承接器5是位于底座2外部的一个结构,主要用于给线缆4提供一个导向,并且当线缆4从转盘3出来后,防止线缆4直接落地增加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拉动装置,该拉动装置也是在底座1外部的一个设置,承接器5位于拉动装置与底座1之间。拉动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机构、抽拉机构,控制器的型号例如为MO36050E。抽拉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线缆4的一端从转轴上绕出经由承接器5后连接至抽拉机构,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至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根据该控制信号驱动抽拉机构对线缆4进行拉动。

抽拉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架6、安装在两个固定架6之间的机械臂7、电机组件,所述线缆4的一端从转轴2上绕出经由承接器5后承放在两个固定架6上,所述电机组件驱动机械臂7抓取线缆4并从靠近承接器5的固定架往另一个固定架方向移动。

使用时,所有线缆4围绕转轴2绕设成多圈,并且线缆4承放在转盘3上,转盘3会绕转轴2转动,因此当拉动线缆的一端,所有线缆4附加给转盘3一定的重力,因而转盘3会随着转动,这样就免去了人工用力拉扯线缆4的过程。线缆4的一端经过承放器5之后首先是经过两个固定架6中的其中一个,定义其为第一固定架,然后经过机械臂,再经过第二固定架,实际上两个固定架只是对线缆提供支撑的作用,其并不会夹持、或者固定住线缆,相当于提供给线缆4通过的通道,将线缆4承放在与机械臂7匹配的高度,方便机械臂7的操作。机械臂7夹住线缆4让线缆4从第一固定架的方向往第二固定架的方向移动,也就是实现拉动线缆4的动作。机械臂7是往复运动的,其移动范围定义为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位置是靠近第一固定架夹持线缆4的位置,第二位置是靠近第二固定架放下线缆4的位置,机械臂7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放下线缆4后返回到第一位置重新夹持线缆4再移动到第二位置放下,不断往复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承接器5包括由两片弧形板51组成的支架,在两片弧形板1支架均匀排列有多个横轴52,在横轴52上安装有滑轮53。承接器5起到导向作用,采用本结构的承接器5,其滑轮53能够帮助线缆4通过,使得整个线缆4的放缆过程更加顺利。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