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救援应急战备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123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汛救援应急战备舱。



背景技术:

现有在防汛救援中,对船体如冲锋舟的运输,通常采用拖车进行,通过吊车对船体进行固定时,固定船体、拆卸船体的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快速抢险动作;而且因船体通常是配有发动机设备的,这样通体对船体进行固定,占用面积大,而且基本上一个吊车只能运输一艘船体,空间利用率较低,同时,没有方便的设备对船体进行牵引,不便于抢险操作。

因此,需要对用于运输船体的设备进行新的研究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特提供一种防汛救援应急战备舱,该战备舱的设置,可方便船体如冲锋舟被推入或者被拉出于战备舱,节约了固定以及取出船体所用时间,有助于迅速救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

一种防汛救援应急战备舱,包括舱体,舱体可以是方形舱体,在舱体内设有至少一层支架层,在支架层和/或舱体底部的表面设有便于倒扣的船体沿着支架层或舱体底部移动的第一滚轮或滑槽,所述舱体为框架或者舱体上设有挂钩,固定绳通过框架或者挂钩实现对船体的固定。

在所述支架层和/或舱体底部的侧边设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被设置为与支架层或舱体底部垂直以便于船体被推入或者拉出支架层或舱体底部,第二滚轮对船体的两侧同时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可保证船体在牵引时省力同时不会偏斜。

通过上述第一滚轮或者滑槽的设置,方便了对船体快速被推入或者拉出支架层或者舱体底部,配合第二滚轮的设置,更加加快了这一动作,此外,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均为尼龙滚轮,避免对船体造成伤害;在舱体内固定好船体后,通过固定绳对船体进行十字的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对船体的损伤,所述第一滚轮突出于所述支架层或所述舱体底部与舱体底部表面平行设置,因船体是倒扣设置的,因此在舱体顶部或者支架层上表面的两侧各设置一排第一滚轮,相应地,第二滚轮同样是两排。

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各自设有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一滚轮或者相邻的第二滚轮各自间隔设定的距离。

为了方便对支架层上船体的固定,所述支架层的一端与所述舱体铰接设置,另一端与所述舱体可拆卸设置,以实现支架层该端相对于舱体可升降设置,这样方便了对船体的固定,可在高处实现对船体的固定,同样可以将支架层倾斜设置时,固定船体或者取出船体。具体地,支架层可拆卸设置的一端通过销轴可与舱体固定,支架层与舱体铰接的一端通过手拉吊葫芦实现与舱体顶部、舱体底部的固定。

此外,船体与舱体所用的发动机设备是需要分开储存,以节约空间,在舱体底部或者支架层上设有发动机箱框架以存放固定与船体配套的发动机设备,发动机箱框架的一侧可旋转打开以方便对发动机设备的存放,同时,发动机箱框架对发动机设备起到一个隔离作用。

为了方便在舱体外对发动机设备的运输移动,所述应急战备舱,还包括可相对舱体拆卸设置的手推车以移动所述的发动机设备,所述手推车倒挂于所述的支架层上,且通过搭扣锁实现与支架层的可拆卸固定。

此外,为了方便对船体的移动,在所述舱体上设有便于牵拉所述船体的牵引设备,牵引设备设于支架层与舱体铰接侧。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设备包括固定于舱体的定滑轮,定滑轮上设有用于牵拉船体的牵引绳,定滑轮一端与第一齿轮紧固,第一齿轮与至少一个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旋转手柄同轴设置,以通过旋转手柄旋转,实现牵引绳的牵拉动作,通过多级齿轮的配合,可大大节省人的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简化了牵引设备,牵引设备采用定滑轮,定滑轮通过牵引绳实现对船体的牵引。

上述的一种防汛救援应急战备舱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固定船体:

将支架层倾斜设置,通过牵引绳与船体固定,配合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在牵引绳的牵引动作下将船体移动至支架层,通过固定绳将船体固定在支架层上,提高支架层并固定支架层与舱体;

通过上述的方法将另一船体固定于舱体底部;

将发动机设备和手推车固定于舱体内;

取出船体:

将舱体底部的船体从舱体底部取出,并通过手推车将发动机设备取出;

将支架层倾斜设置,取出其上船体。

上述方法给出了如何在防汛救援中对战备舱的使用,给出了取出船体的方法,简单快速,便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滚轮的设置,便于将船体移入到舱体或者移出到舱体外,方便了对船体的操作,且再通过舱体框架或者挂钩实现对船体的固定,避免舱体在移动过程中因未固定而造成对船体的损伤。

2)通过可升降的支架层的设置,不仅实现在舱体内可固定多个船体,而且可升降的支架层方便了对船体的固定与取出。

3)通过牵引设备的设置,进一步方便对船体的牵引。

4)通过手推车的设置,可方便对发动机设备的移动运输。

5)整个战备舱的设置,结构清晰,实现对发动机设备、船体的固定,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固定船体时侧视图;

图中,1-牵引设备,2-发动机箱框架3-手推车,4-第一滚轮,5-支架层,6-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汛救援应急战备舱,包括舱体,舱体可以是方形舱体,在舱体内设有至少一层支架层,在支架层5和/或舱体底部的表面设有便于倒扣的船体沿着支架层或舱体底部移动的第一滚轮4,第一滚轮也可以是滑槽,便于对船体的推入或者取出,所述舱体为框架或者舱体上设有挂钩,固定绳通过框架或者挂钩实现对船体的固定。

在所述支架层5和/或舱体底部的侧边设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被设置为与支架层或舱体底部垂直以便于船体被推入或者拉出支架层或舱体底部,第二滚轮对船体的两侧同时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可保证船体在牵引时省力同时不会偏斜。

通过上述第一滚轮4的设置,方便了对船体快速被推入或者拉出支架层5或者舱体底部,配合第二滚轮的设置,更加加快了这一动作,此外,第一滚轮4与第二滚轮均为尼龙滚轮,避免对船体造成伤害;在舱体内固定好船体后,通过固定绳对船体进行十字的固定。

为了降低对船体的损伤,所述第一滚轮4突出于所述支架层5或所述舱体底部与舱体底部表面平行设置,因船体是倒扣设置的,因此在舱体顶部或者支架层5上表面的两侧各设置一排第一滚轮4,相应地,第二滚轮同样是两排。

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所述第一滚轮4与所述第二滚轮各自设有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一滚轮或者相邻的第二滚轮各自间隔设定的距离。

为了方便对支架层上船体的固定,所述支架层5的一端与所述舱体铰接设置,另一端与所述舱体可拆卸设置,以实现支架层5该端相对于舱体可升降设置,这样方便了对船体的固定,可在高处实现对船体的固定,同样可以将支架层倾斜设置时,固定船体或者取出船体。具体地,支架层5可拆卸设置的一端通过销轴可与舱体固定,或者,如图3所示,通过电动环链提升机6对支架层提升后进行固定,支架层5与舱体铰接的一端通过手拉吊葫芦(链条一端与舱体底部固定,另一端与支架层5固定)实现与舱体顶部、舱体底部的固定。

此外,船体与舱体所用的发动机设备是需要分开储存,以节约空间,在舱体底部或者支架层上设有发动机箱框架2以存放固定与船体配套的发动机设备,发动机箱框架2的一侧可旋转打开以方便对发动机设备的存放,同时,发动机箱框架2对发动机设备起到一个隔离作用。

为了方便在舱体外对发动机设备的运输移动,所述应急战备舱,还包括可相对舱体拆卸设置的手推车3以移动所述的发动机设备,所述手推车3倒挂于所述的支架层5上,且通过搭扣锁实现与支架层5的可拆卸固定。

此外,为了方便对船体的移动,在所述舱体上设有便于牵拉所述船体的牵引设备1。

所述牵引设备1包括固定于舱体的定滑轮,定滑轮上设有用于牵拉船体的牵引绳,定滑轮一端与第一齿轮紧固,第一齿轮与至少一个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旋转手柄同轴设置,以通过旋转手柄旋转,实现牵引绳的牵拉动作,通过多级齿轮的配合,可大大节省人的用力。

上述的一种防汛救援应急战备舱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固定船体:

将支架层倾斜设置,通过牵引绳与船体固定,配合第一滚轮4与第二滚轮,在牵引绳的牵引动作下将船体移动至支架层5,通过固定绳将船体固定在支架层5上,提高支架层5并固定支架层5与舱体;

通过上述的方法将另一船体固定于舱体底部;

将发动机设备和手推车固定于舱体内;

取出船体:

将舱体底部的船体从舱体底部取出,并通过手推车将发动机设备取出;

将支架层5倾斜向下设置,取出其上船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

牵引设备采用定滑轮,定滑轮通过牵引绳实现对船体的牵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上述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