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罐容器的卫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2899发布日期:2018-12-22 08: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用于罐容器的卫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饮料罐容器的卫生保护膜。

背景技术

公开专利文献wo99/37546公开了一种用于饮料罐容器的卫生保护装置,其可以旨在放置在罐容器的盖上。该装置包括覆盖围绕环和开口的罐容器盖的部分的下部薄膜部分以及层叠并粘附至下部部分的上部薄膜部分。这两个部分通过铰接部互连,并且上部部分旨在通过围绕铰接部向罐容器边缘枢转而与下部部分分离。下部部分保持粘附至罐容器盖,因此形成消费者的上嘴唇的支承表面,并且上部部分形成下嘴唇的支承表面。然而,该装置不能完全地保护罐容器的盖。因此,当消费者直接从罐容器饮用,或者将饮料倒入容器中,饮料会接触不卫生的区域并遭受污染。另外,由上部部分形成的卫生表面不匹配罐容器边缘的形状,这可以有利于饮料在由上部部分形成的边缘的任一侧上流动。当消费者直接从罐容器中饮用或将液体倒入容器中时,消费者还必须保持倾斜的上部部分。

公开专利文献wo2012/087168公开了一种用于覆盖饮料罐容器的上表面和边缘的卫生保护膜。这一膜由相互连接且不可分离的pet薄膜和铝薄膜组成。这一膜不包括易于进入罐容器的孔的开口,并且要求在固定膜之前罐容器的盖和边缘是完全卫生的。

公开专利文献wo2007/043890a2公开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卫生保护膜。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饮料罐容器的卫生保护膜,其克服了现有技术、具体是上文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更具体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饮料罐容器的卫生保护膜,其允许直接从罐容器饮用或者将饮料倒入玻璃杯中而无任何污染。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并经济的方案。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饮料罐容器的卫生保护膜,所述饮料罐容器设置有具有圆形边缘和环的盖,所述环适于在所述盖的可分离区域中形成孔,所述膜包括彼此层叠和粘附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膜被构造为设置有粘附在盖的第一薄膜,第二薄膜相对于第一薄膜是可分离的,以便允许接近盖的孔;特别的是,所述膜具有中间部分和外侧部分,所述中间部分是大致圆形的且旨在覆盖盖,所述外侧部分形成来自中间部分的条带并适于覆盖所述盖的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所述外侧部分包括具有一区域的远端,在所述区域中,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不彼此粘附,使得第二薄膜形成拉片以便分离两个薄膜。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彼此不粘附的所述区域延伸超过几平方毫米,优选至少50mm2,更优选为至少100mm2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外侧部分从中间部分延伸超过20mm,以便覆盖罐容器的邻近盖的竖直侧的上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各自具有小于1mm的厚度,优选地在0.01至0.75mm之间,更优选在0.05至0.5m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在所述膜的与外侧部分相对的一端彼此附接,以便形成在分离第二薄膜期间的铰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第一薄膜包括构造为适配罐容器的环的轮廓的孔。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第一薄膜包括对应于形成孔的盖的可分离区域的弱化或预切断的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饮料罐容器,包括具有圆形边缘和环的盖以及保护膜,所述环适于在所述盖的可分离区域中形成孔,所述保护膜设置在盖上,特别的是,所述膜根据本发明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面,盖的可分离区域适于在形成孔之后由第一薄膜保持覆盖。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式是有意思的是,膜确保在整个盖上和在罐容器的边缘上(在此消费者将放置他的嘴唇)的罐容器的卫生表面。两个薄膜的存在使得可以隔离罐容器的盖和边缘与不卫生的环境,并允许直接接触罐容器而不具有任何的污染风险。膜适配罐容器边缘的形状,其允许消费者容易地从罐容器饮用,或者容易地将它的内容物倒入容器中而避免任何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的膜的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在罐容器上且处于闭合构造中的膜。

图3示出固定在罐容器上且处于打开构造中的膜。

图4示出固定在罐容器上而不具有第二薄膜的膜,罐容器在此处于打开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并非处于同一比例,且仅作为示意给出,其不限制本发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膜2。膜2包括彼此层叠和粘附的第一薄膜4和第二薄膜6,在此仅第二薄膜6是可见的。膜2被构造为设置在通常由金属制成的饮料罐容器盖上,其中第一薄膜粘附至罐容器的盖,第二薄膜6相对于第一薄膜是可分离的,以便允许接近罐容器的孔。膜2包括中间部分8和外侧部分10,中间部分8基本是圆形的,以便覆盖罐容器的盖,外侧部分10形成来自中间部分的条带,且其能够覆盖罐容器盖的边缘。

膜2采用在面对诸如湿气或热量的罐容器的存储条件时确保膜的完整性的材料制成。膜2优选地采用柔性材料制成,防水,耐撕裂,且更优选是可回收的。膜2也可以由可以在其上印刷或书写的材料形成。为了保证膜的卫生,两个膜必须以密封方式彼此粘附。两个薄膜4;6可以通过例如加热彼此粘附。两个薄膜可以优选地沿着它们的边缘粘附至彼此。外侧部分10包括具有一区域28的远端,在该区域中,第一和第二薄膜4和6不彼此粘附,使得第二薄膜6形成拉片(zippertab)以便分离两个薄膜。区域28延伸超过几平方毫米,优选地至少是50mm2,更优选为至少100mm2。第一和第二膜4和6在所述膜2的与外侧部分10相背的一端彼此附接,以便形成在分离第二膜6期间的铰接部。

第一薄膜4包括孔24,在此以虚线示出,其尺寸允许适于形成孔的罐容器环通过,所述孔24构造成适合所述环的轮廓。膜2的第一和第二膜4和6各自具有小于1mm的厚度,优选地在0.01至0.75mm之间,更优选地在0.05至0.5mm之间,这允许膜适合罐容器的形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闭合构造中并固定在罐容器12上的膜2,罐容器12设有带有圆形边缘16的盖14。膜2固定至罐容器的盖14,第一薄膜粘附至盖14,并且第二薄膜6相对于第一薄膜是可分离的,以便允许接近罐容器的孔(不可见)。例如,第一膜可以通过粘合材料粘附到盖14。膜的中间部分8覆盖罐容器的整个盖14,并且外侧部分10从中间部分延伸超过20mm,以便覆盖罐容器12的与盖14相邻的竖直侧30的上部。更具体地,外侧部分10延伸越过罐容器的与盖的孔相邻的竖直侧30的上部,这对应于消费者将他的嘴唇放置的位置。在将膜附接至罐容器之前,盖和罐容器环必须是无菌的。

图3示出固定在罐容器12上处于打开构造中的膜2。第二薄膜6几乎完全与第一薄膜4分离,现在我们可以接近环18以及形成盖孔的盖的可分离区域22。第一薄膜4包括一条弱化线或预切断线26,其对应于形成孔的盖的可分离区域22,以便在打开罐容器时便于切断第一薄膜。附图标记81和101分别对应于第一薄膜4的中间部分和外侧部分,并且附图标记82和102分别对应于第二薄膜6的中间部分和外侧部分。

图4示出固定在罐容器12上的膜,罐容器在此被打开。第二薄膜已经完全地与第一薄膜4分离,以便接近形成孔20的盖的可分离区域22。第一薄膜4保持附接至盖。罐容器的环18被掰斜,以便从盖上分离区域22,从而形成罐容器的孔20。在形成罐容器的孔20之后,盖的可分离区域22保持被第一薄膜4覆盖和保护,这归功于预切断或弱化线,其有利于在打开罐容器期间切断第一薄膜。这样就可以防止容纳在罐容器中的液体与可分离区域22直接接触,因为当打开罐容器时,所述区域仍然被第一薄膜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