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式标签输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08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自动式标签输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手动式工具,具体涉及自动式标签输出器。属于日常工具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标签处理类工具大多数是针对不干胶标签的,不干胶标签同传统的标签具有不用刷胶、不用浆糊、不用蘸水、无污染、节省贴标时间等优点。但因为不干胶标签背面涂有胶粘剂,还必须覆有保护底纸,这样势必造成制造相应的器具时,必须考虑胶粘剂涂层和保护底纸如何处理的问题,因而器具结构相对复杂,增加了器具机构的部件和使用难度。而针对无须涂胶粘剂的标签应用场景下,上述器具的使用受限,而传统的无胶标签在类似使用环境下的工具,还没有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自动式标签输出器,利用人工手动机械力来推动机构动作,旨在提供了一种制作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自动输送并主动送向使用场景的标签输出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自动式标签输出器,包括推动机构、裁剪机构、标签带仓、外壳及端盖;端盖与外壳可拆卸式活动连接;裁剪机构置于外壳及端盖内,外壳上开设有标签输出口;标签带仓设在外壳及端盖形成的空间内;

推动机构由齿轮、齿条、棘轮组、推进辊和压辊组成,齿轮套在棘轮组外,棘轮组与推进辊轴固定且单向转动,压辊的轴和推进辊的轴平行且安装在端盖上,压辊与推进辊弹性接触;

裁剪机构由裁剪刀、刀架、摆臂、推刀臂组成,裁剪刀固定在刀架上,摆臂与推刀臂共轴且相对位置固定,摆臂与推刀臂的轴安装在端盖上,刀架转轴与推刀臂的轴平行,刀架转轴安装在端盖上近标签输出口处,推刀臂与刀架滑动接触,摆臂附设有复位扭簧和限位块,刀架附设有复位拉簧;

在外壳内与裁剪刀刀刃相向设有垫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该自动式标签输出器,进一步还可作如下改进。

裁剪机构还包括弹性片和标签外推杆,弹性片一端与刀架固定随刀架转动,弹性片另一端与标签外推杆固定;弹性片和标签外推杆可穿过标签输出口;在待工作状态时,标签外推杆处于外壳内。

推进辊表面还有橡胶、塑料、木质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外套,外套设有突起或突纹;压辊表面也可以覆有弹性的材料、突起或突纹。

推动机构的齿轮、齿条、棘轮组设在端盖外,推动机构的推进辊和压辊设在端盖与外壳内。

设有两组齿轮、齿条和棘轮组并在两侧端盖上对称布置。

齿条附设有齿条扶持块并通过弹性件使齿条靠向齿轮。

齿条扶持块弹性件与摆臂复位扭簧为同一弹簧。

推动机构还包括辅助辊,后辅助辊和前辅助辊分别设置在推进辊两侧,后辅助辊及前辅助辊的轴与推进辊的轴平行且安装在端盖上。

标签带仓中设有标签带卷轴且安装在端盖上。

端盖与外壳可拆卸式活动连接是通过卡扣连接或蝶尾螺栓连接。

外壳呈圆筒状,端盖呈圆盘状。

本发明可以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依靠推动机构和裁剪机构两个机构协调配合,通过齿条的一次动作即可完成标签输送和裁剪的一个工作循环,并自动复位进入下一个工作等待状态,操作十分简单。应用于使用场景时,尤其是与其他工件配合安装后,通过原工件的工作动作,来完成齿条动作,无须对该标签输出器作出专门的操作动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制作成本低廉,其推广使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本发明特别适合于为胶带提供标签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观察图。

图2本发明的内部构造立体观察图。

图3本发明推动机构和裁剪机构的侧视图。

图4本发明推动机构和裁剪机构的另一观察图。

图5打开端盖的侧视立体观察图。

图6内装标签带卷时的侧视图。

图7推动机构和裁剪机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8 裁剪机构的裁剪刀、刀架、垫块放大图。

图中标记分别表示:

801—齿轮,802—齿条,803—棘轮组,804—齿条扶持块,

811—裁剪刀,812—刀架,813—垫块,814—刀架复位拉簧,815—弹性片,816—标签外推杆,817—刀架转轴,

821—摆臂,822—推刀臂,823—摆臂限位块,824—摆臂复位扭簧,

830—推进辊,831—压辊,832—标签带仓,835—后辅助辊,836—前辅助辊,837—标签带卷,838—标签,839—标签带卷轴,

901—外壳,902—端盖, 904—标签输出口,905—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附图2、3和4,自动式标签输出器,包括推动机构、裁剪机构、标签带仓832、外壳901及端盖902;外壳呈圆筒状,端盖呈圆盘状,端盖与外壳可拆卸式活动连接,如通过卡扣连接或螺栓连接;裁剪机构置于外壳及端盖内,外壳上开设有标签输出口904;标签带仓设在外壳及端盖形成的空间内,标签带仓中设有标签带卷轴839且安装在端盖上。

推动机构由齿轮801、齿条802、棘轮组803、推进辊830和压辊831组成,齿轮套在棘轮组外,棘轮组与推进辊轴固定且单向转动,压辊的轴和推进辊的轴平行且安装在端盖上,压辊与推进辊弹性接触;齿条附设有齿条扶持块804并通过弹性件使齿条靠向齿轮;推进辊表面还有橡胶、塑料、木质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外套,外套设有突起或突纹;压辊表面也可以覆有弹性的材料、突起或突纹。

裁剪机构由裁剪刀811、刀架812、摆臂821、推刀臂822组成,裁剪刀固定在刀架上,摆臂与推刀臂共轴且相对位置固定,摆臂与推刀臂的轴安装在端盖902上,刀架转轴817与推刀臂822的轴平行,刀架转轴安装在端盖上近标签输出口904处,推刀臂与刀架滑动接触,摆臂821附设有复位扭簧824和限位块823,刀架附设有复位拉簧814;在外壳内与裁剪刀刀刃相向设有垫块813,方便裁剪和保护刀刃。

参见图6、7,工作状态时,标签带卷837置于卷轴839上,标签带穿过推进辊与压辊间伸向标签输出口处,齿条与端盖相向运动,齿条扶持块使齿条和齿轮啮合,齿条推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棘轮组带动推进辊单向转动,推进辊牵动标签带向前输送,当齿条端头与摆臂接触并继续推动摆臂时,摆臂带动推刀臂顶紧刀架并滑动使刀架向外转动,从而使裁剪刀刀刃靠向标签带,当裁剪刀刀刃与垫块共同作用剪断标签带,此时完成标签输出动作;齿条与端盖反向运动,摆臂在复位扭簧作用下回摆复位,刀架在复位拉簧作用下带动裁剪刀复位,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进入下一工作循环等等状态。

当需要配合其他工作件使用本自动式标签输出器时,通过固定在端盖或外壳上的支臂905的轴与该工作件连接,齿条也可与该工作件连接,工作件与端盖作相对运动时,使齿条与端盖相对运动,从而带动齿轮转动。

实施例2

如图5、8所示,本实施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近似,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推动机构还包括辅助辊,在推进辊两侧还设置后辅助辊835和前辅助辊836,后辅助辊及前辅助辊的轴与推进辊的轴平行且安装在端盖上。

裁剪机构还包括弹性片815和标签外推杆816,弹性片一端与刀架固定随刀架转动,弹性片一端固定有标签外推杆;弹性片和标签外推杆可穿过标签输出口904;在待工作状态时,标签外推杆处于外壳内;裁剪刀刃处呈锯齿状。

齿条扶持块804弹性件与摆臂复位扭簧为同一弹簧824。

推进辊表面还有橡胶、塑料、木质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或设有突起或突纹,压辊表面也可以有弹性的材料和突起或突纹。

本实施例中,在前后辅助辊的作用下,标签带在输出裁剪前,由于牵引拉力作用下,标签带表现比实施例1更为平直,方便输出后的标签使用,而且辅助辊引导标签带更为准确地伸向输出口;在推动过程中,标签外推杆将伸出输出口的标签主动推向待用标签的物体,并在弹性片的作用下标签外推杆将标签与物体压紧。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基本构造与实施例2相似,不同于实施例2之处是:

推动机构的齿轮、齿条、棘轮组设在端盖外,推动机构的推进辊和压辊设在端盖与外壳内,两组齿轮、齿条、棘轮组在两侧端盖上对称布置。

本实施例中,对称布置使得推进辊、裁剪刀、标签外推杆两侧受力均匀,动作完成更为对称,运行动作和运行轨迹均匀对称,裁剪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创造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发明创造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