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订书钉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61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订书钉包装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订书钉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订书钉包装机。



背景技术:

订书钉是办公必不可少的用品,每年的需求量极大。订书钉的生产可以实现自动化,但是订书钉在生产完成后需要人工手动装进包装盒内,包装速度慢,效率低,且人工包装容易出错,出现少装或折断订书钉的现象。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现订书钉自动化包装的机器。目前也存在一些半自动化的订书钉包装机,这些包装机不能完成订书钉的全自动化保装,只能实现一半或部分包装,自动化程度低,且由于包装机的设计不是很合理,订书钉的包装速度仍然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订书钉包装机,能够有效快速地对订书钉进行自动包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订书钉包装机,包括机箱,设置在所述机箱顶部的工作台面,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且相互配合设置的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订书钉装盒机构、内盒供给机构、外盒供给机构、订书钉输出机构,以及控制屏;

所述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包括第一输入组件,第二输入组件,订书钉平移组件,以及订书钉叠加组件;

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用于输送开口朝上的订书钉的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进口处连接的第一振动盘,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出口处连接的订书钉第一置放板,以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连接的第一驱动部件;

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用于输送开口朝下的订书钉的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进口处连接的第二振动盘,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出口处连接的订书钉第二置放板,以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连接的第二驱动部件;

所述订书钉平移组件包括用于吸附所述订书钉第二置放板上的订书钉的吸附板,用于移动所述吸附板将其吸附的订书钉叠放在所述订书钉第一置放板上的订书钉上的平移部件;

所述订书钉叠加组件包括订书钉支撑板,用于将所述订书钉第一置放板上的订书钉推送至所述订书钉支撑板的第一顶推板,用于将所述订书钉支撑板上订书钉推送至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的第二顶推板,设置在所述订书钉支撑板上且可翻转的挡条,以及驱动所述订书钉支撑板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平移部件包括沿所述订书钉第二置放板至所述订书钉第一置放板方向水平设置的水平导向座,与所述水平导向座卡接的滑动座,垂直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的垂直固定块,连接所述垂直固定块与所述吸附板的垂直伸缩件,驱动所述滑动座水平移动或驱动所述垂直伸缩件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导向座左右两侧的限位板。

作为优选,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一长边侧连接所述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另一长边侧连接所述内盒供给机构、两短边侧设有订书钉半包装输出组件;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包括内盒纸折叠框架,设置在所述内盒纸折叠框架中的支撑块,以及驱动所述支撑块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部件;所述内盒纸折叠框架包括设于四个角上用于将平面内盒纸长边两侧的角边向上折叠的角边凸起,用于将平面内盒纸长边向上折叠的长边折叠部,以及用于将平面内盒纸短边向上折叠的短边折叠部;所述角边凸起的顶面和与长边折叠部连接的侧面之间设有斜面,所述长边折叠部为一高度低于所述角边凸起高度的水平面,所述短边折叠部为一由所述内盒纸折叠框架外周侧向其内周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内侧边高度低于所述长边折叠部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订书钉半包装输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一短边侧的出口部件,以及位于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另一短边侧将所述订书钉推向所述出口部件的推送部件;所述出口部件包括一允许装有内纸盒的订书钉穿过的卡口;所述推送部件包括一推送板,支撑所述推送板移动的推送座,以及驱动所述推送板移动的第六驱动部件;所述推送板设有与订书钉卡合的直角面。

作为优选,所述内盒供给机构包括内盒纸容置腔,将内盒纸从所述内盒纸容置腔中逐一吸出的第一吸附部件,以及将内盒纸推送至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的顶送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附部件包括支撑内盒纸的吸附垫,所述顶送部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吸附垫上的导向槽,置于所述吸附垫表面的顶送块,连接所述顶送块与所述导向槽的移动块,以及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的第七驱动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外盒供给机构包括外盒纸容置腔,将外盒纸从所述外盒纸容置腔中逐一吸出的第二吸附部件,将外纸盒整形的整形部件,以及将内盒纸推送至所述订书钉输出机构的推出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整形部件包括一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的移动台面,设于所述移动台面上的伸缩整形块,以及夹持外纸盒的伸缩夹持块;所述伸缩整形块一端设有用于穿入外纸盒通孔的梯形体端,所述伸缩夹持块设有与外纸盒边侧接触的直角面;所述推出部件设于移动台面上,包括一推出块。

作为优选,所述订书钉输出机构包括输出卡槽,连接所述输出卡槽的输出导轨,订书钉输出带将订书钉从所述输出卡槽输送至所述订书钉输出带的输出部件,以及驱动所述订书钉输出机构运行的第八驱动部件;所述输出卡槽的一槽口可连接订书钉装盒机构,另一槽口端可连接外盒供给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部件包括将订书钉从所述输出卡槽送至所述订书钉输出带的输出块,供所述输出块向所述订书钉输出带移动的输出滑块,与所述输出滑块连接的输出滑动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包装机能够快速有效地自动完成订书钉的包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订书钉包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订书钉装盒机构及内盒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订书钉半包装输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内盒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订书钉装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外盒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订书钉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箱,11、工作台面,12、控制屏,2、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21、第一输入组件,211、订书钉第一置放板,22、第二输入组件,221、订书钉第二置放板,23、订书钉平移组件,231、吸附板,232、水平导向座,233、滑动座,234、垂直固定块,24、订书钉叠加组件,241、订书钉支撑板,242、挡条,243、第一顶推板,244、第二顶推板,3、订书钉装盒机构,31、内盒纸折叠框架,311、角边凸起,312、短边折叠部,313、长边折叠部,32、支撑块,4、内盒供给机构,41、内盒纸容置腔,42、第一吸附部件,43、顶送部件,5、外盒供给机构,51、外盒纸容置腔,52、第二吸附部件,53、推出部件,54、整形部件,541、导向杆,542、移动台面,543、伸缩整形块,544、伸缩夹持块,6、订书钉输出机构,61、输出卡槽,62、输出导轨,63、订书钉输出带,64、输出部件,7、订书钉半包装输出组件,71、出口部件,72、推送部件,721、推送板,722、推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订书钉包装机,包括机箱1,设置在所述机箱1顶部的工作台面1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11上且相互配合设置的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2、订书钉装盒机构3、内盒供给机构4、外盒供给机构5、订书钉输出机构6,以及控制屏12。控制屏12与机箱1,以及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2、订书钉装盒机构3、内盒供给机构4、外盒供给机构5、订书钉输出机构6等电性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2包括第一输入组件21,第二输入组件22,订书钉平移组件23,以及订书钉叠加组件24。

所述第一输入组件21包括用于输送开口朝上的订书钉的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进口处连接的第一振动盘,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出口处连接的订书钉第一置放板211,以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连接的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电机,驱动转轴,从动转轴和驱动带。生产完成的订书钉一部分由第一输送带输送至订书钉第一置放板211待用,这部分的订书钉开口朝上,第一振动盘用于使订书钉在输送过程中排列整齐。

所述第二输入组件22包括用于输送开口朝下的订书钉的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进口处连接的第二振动盘,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出口处连接的订书钉第二置放板221,以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连接的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电机,驱动转轴,从动转轴和驱动带。生产完成的订书钉另一部分由第二输送带输送至订书钉第二置放板221待用,这部分的订书钉开口朝下,第二振动盘用于使订书钉在输送过程中排列整齐。

所述订书钉平移组件23包括用于吸附所述订书钉第二置放板221上的订书钉的吸附板231,用于移动所述吸附板231将其吸附的订书钉叠放在所述订书钉第一置放板211上的订书钉上的平移部件。

所述平移部件包括沿所述订书钉第二置放板221至所述订书钉第一置放板211方向水平设置的水平导向座232,与所述水平导向座232卡接的滑动座233,垂直设置在所述滑动座233上的垂直固定块234,连接所述垂直固定块234与所述吸附板231的垂直伸缩件,驱动所述滑动座233水平移动或驱动所述垂直伸缩件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导向座232左右两侧的限位板。

具体操作时,垂直伸缩件先向下移动,通过吸附板231将开口朝下的订书钉吸住,然后通过滑动座233将订书钉移动并叠放在开口朝上的订书钉上,形成一订书钉组。

所述订书钉叠加组件24包括订书钉支撑板241,用于将所述订书钉第一置放板211上的订书钉推送至所述订书钉支撑板241的第一顶推板243,用于将所述订书钉支撑板241上订书钉推送至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3的第二顶推板244,设置在所述订书钉支撑板241上且可翻转的挡条242,以及驱动所述订书钉支撑板241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部件。

订书钉支撑板241的初始状态与订书钉第二置放板221位于同一平面,当第一组订书钉组完成后,通过第一顶推板243将订书钉组推至订书钉支撑板241上,订书钉支撑板241上的挡条242用于给订书钉限位。接着订书钉支撑板241会向下移动一定距离,然后通过第一顶推板243将第二组订书钉组推至第一组订书钉组上面,以完成订书钉的排列叠加。最后通过第二顶推板244将排列叠加后订书钉推送至订书钉装盒机构3。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3一长边侧连接所述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2、另一长边侧连接所述内盒供给机构4、两短边侧设有订书钉半包装输出组件7。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3包括内盒纸折叠框架31,设置在所述内盒纸折叠框架31中的支撑块32,以及驱动所述支撑块32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部件;所述内盒纸折叠框架(31)包括设于四个角上用于将平面内盒纸长边两侧的角边向上折叠的角边凸起311,用于将平面内盒纸长边向上折叠的长边折叠部313,以及用于将平面内盒纸短边向上折叠的短边折叠部312;所述角边凸起311的顶面和与长边折叠部313连接的侧面之间设有斜面,所述长边折叠部313为一高度低于所述角边凸起311高度的水平面,所述短边折叠部312为一由所述内盒纸折叠框架31外周侧向其内周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内侧边高度低于所述长边折叠部313的高度。

所述订书钉半包装输出组件7包括位于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3一短边侧的出口部件71,以及位于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3另一短边侧将所述订书钉推向所述出口部件71的推送部件72;所述出口部件71包括一允许装有内纸盒的订书钉穿过的卡口;所述推送部件72包括一推送板721,支撑所述推送板721移动的推送座722,以及驱动所述推送板721移动的第六驱动部件;所述推送板721设有与订书钉卡合的直角面。

所述内盒供给机构4包括内盒纸容置腔41,将内盒纸从所述内盒纸容置腔41中逐一吸出的第一吸附部件42,以及将内盒纸推送至所述订书钉装盒机构3的顶送部件43。所述第一吸附部件42包括支撑内盒纸的吸附垫,所述顶送部件43包括开设在所述吸附垫上的导向槽,置于所述吸附垫表面的顶送块,连接所述顶送块与所述导向槽的移动块,以及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的第七驱动部件。

具体操作时,第一吸附部件42将内盒纸容置腔41中的一张内盒纸通过吸附垫吸附下来,然后通过顶送部件43将内盒纸推送至订书钉装盒机构3上,然后通过订书钉输入排列机构2将排列叠加后的订书钉送至内盒纸上,然后使得支撑块32向下移动。平面内盒纸在通过内盒纸折叠框架31时,角边,长边,短边依次折叠以将订书钉包装住。最后通过订书钉半包装输出组件7将半包装的订书钉输出至订书钉输出机构6,在输出时,卡口会将内盒纸的一短边再次折叠,推送板721的直角面会将内盒纸的另一短边再次折叠,以完成订书钉内盒包装。

如图9所示,所述外盒供给机构5包括外盒纸容置腔51,将外盒纸从所述外盒纸容置腔51中逐一吸出的第二吸附部件52,将外纸盒整形的整形部件54,以及将内盒纸推送至所述订书钉输出机构6的推出部件53。所述整形部件54包括一导向杆541,与所述导向杆541滑动连接的移动台面542,设于所述移动台面542上的伸缩整形块543,以及夹持外纸盒的伸缩夹持块544;所述伸缩整形块543一端设有用于穿入外纸盒通孔的梯形体端,所述伸缩夹持块544设有与外纸盒边侧接触的直角面;所述推出部件53设于移动台面542上,包括一推出块。

具体操作时,先通过第二吸附部件52将外盒纸容置腔51中的一张扁平的外盒纸吸下来,然后通过整形部件54将扁平的外盒纸弄成立体形状,先通过带有直角面的伸缩夹持块544将外纸盒的边侧压住,再通过具有梯形体端的伸缩整形块543穿入外纸盒的通孔中,将外纸盒弄成立体形。最后通过推出部件53将外纸盒推进订书钉输出机构6。

如图10所示,所述订书钉输出机构6包括输出卡槽61,连接所述输出卡槽61的输出导轨62,订书钉输出带63,将订书钉从所述输出卡槽61输送至所述订书钉输出带63的输出部件64,以及驱动所述订书钉输出机构6运行的第八驱动部件;所述输出卡槽61的一槽口可连接订书钉装盒机构3,另一槽口端可连接外盒供给机构5。所述输出部件64包括将订书钉从所述输出卡槽61送至所述订书钉输出带64的输出块,供所述输出块向所述订书钉输出带63移动的输出滑块,与所述输出滑块连接的输出滑动座。

具体操作时,外纸盒先插进输出卡槽61,然后将半包装的订书钉插入位于输出卡槽61中的外纸盒中,接着通过输出导轨62将输出卡槽61移动至订书钉输出带63处,使得输出卡槽61两端槽口面向订书钉输出带63的进口处,最后通过输出部件64的输出块将包装好的订书钉推送至订书钉输出带63上,以完成订书钉的包装。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