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封口包裹袋及其物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3466阅读:1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封口包裹袋及其物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物流快递领域,具体涉及物流快递包装袋,尤其涉及一种双封口包裹袋及其物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人们在家门口或楼下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如能邮寄物品的寄件箱、寄件筒。

但是,人们自助寄件时,无法避免的需要进行先期的包装,而接件人员取回包裹后,还需要对包裹内物品进行检查,就需要打开包裹,然后进行检验,这时会损坏包装袋,又需要重新准备一个包装袋,这就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多出的包裹袋也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封口包裹袋及其物流方法,该包裹袋具有两道黏胶带,分别用于用户封口和快递公司封口,这样,节省了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双封口包裹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处设有封条,所述的封条呈长条状,其长度一侧绕开口边沿与袋体固定连接,封条面向开口的一面设置有两条黏胶带,两条黏胶带延伸方向与封条的长度方向一致,两条黏胶带沿封条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条黏胶带上都覆盖有易撕片,易撕片的大小与黏胶带匹配,两条黏胶带之间设置有易撕缝,易撕缝贯穿封条,且将两条黏胶带隔开。

本包裹袋,封条上设置两个黏胶带,平时通过易撕片遮盖,用时,先撕开封条头部的那个黏胶带的易撕片,然后粘在袋体,封闭开口,工作人员检查时,撕开两条黏胶带之间的易撕缝,使得封条头部留在袋体上,但开口则打开了,工作人员可取出物品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则使用封条上另一个黏胶带进行封口。在这个过程中,本包裹袋代替了原来的两个包裹袋的效果,降低成本,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进一步,上述的易撕缝为两条,将封条分割成三部分,中间部分为易撕条,两侧的部分即分别设置一条黏胶带。如果只是一条易撕缝,撕动非常的麻烦,这样设计成两条易撕缝,两条易撕缝之间的易撕条可以很容易撕去,这样两个黏胶带就分开了。

进一步,上述的易撕片为表面覆盖塑胶层的片装物。这种易撕片方便使用,容易剥开。

进一步,上述的封条的长度为开口周长的一半。封条长度过短,则在封闭开口时,留下缝隙,有些物品可能会漏出;封条过长,则在封闭开口时,则也会有部门封条会重叠贴合,不仅浪费封条,也是的封口不完整。

进一步,上述黏胶带的长度与封条的长度一致。可以将封条完全粘着袋体。

一种物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用户获得包裹袋,将物品从开口处放入包裹袋内,然后撕去封条上远离开口的黏胶带上的易撕片;

(二)用户将封条向开口折叠,封条通过已撕开易撕片的那道黏胶带粘结在袋体上,使得开口被封条封闭,用户投递包裹袋;

(三)接件人员得到用户的包裹袋后,送入检验中心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为:通过两条黏胶带之间的易撕缝,将两条黏胶带分离,其中已经粘结在袋体上的黏胶带则会留在袋体上,封条剩余部分则可以打开,不会对开口进行封闭,检查人员对包裹袋中物品进行检查;

(四)检查人员检查完毕后,撕去剩余那条黏胶带上的易撕片,将该黏胶带粘结在袋体上,封条对开口再次进行封闭,然后对包裹袋进行后续的物流派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包裹袋的设计,符合现在物流流程,因现有物流中,增加了投件柜、投件箱等,用户可以不需要等待快递员上门接件,或者不需要去外面的快递点投件,只需要将快递投入到小区里面的投件柜,这就带来了快递公司进行检查的问题,因为快递公司需要将快递拆开检查后才能发出去,一个是国家法律要求,另一个也是保证安全,拆开后,就需要重新换一个袋子,增加了快递的成本,而原先袋子上的快递单还需要重新填写,增加了检查程序的时间,本发明通过两道黏胶带的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用户使用时,使用封条头部的黏胶带封口,工作人员撕掉被使用的黏胶带后,打开包裹袋检查,检查完毕后使用另一个黏胶带封口,解决了使用两个包裹袋的问题,降低了成本,而也不需要重新填写快递单,节省了检查时间。

2、黏胶带之间的易撕缝的设计,采用两条易撕缝,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撕开两条易撕缝之间的易撕条,进一步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检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袋体、2—开口、3—封条、4—黏胶带、5—易撕片、6—易撕缝、7—易撕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封口包裹袋,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种双封口包裹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2,所述的开口2处设有封条3,所述的封条3呈长条状,其长度一侧绕开口2边沿与袋体1固定连接,封条3面向开口2的一面设置有两条黏胶带4,两条黏胶带4延伸方向与封条3的长度方向一致,两条黏胶带4沿封条3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条黏胶带4上都覆盖有易撕片5,易撕片5的大小与黏胶带4匹配,两条黏胶带4之间设置有易撕缝6,易撕缝6贯穿封条3,且将两条黏胶带4隔开。

本包裹袋,封条3上设置两个黏胶带4,平时通过易撕片5遮盖,用时,先撕开封条3头部的那个黏胶带4的易撕片5,然后粘在袋体1,封闭开口2,工作人员检查时,撕开两条黏胶带4之间的易撕缝6,使得封条3头部留在袋体1上,但开口2则打开了,工作人员可取出物品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则使用封条3上另一个黏胶带4进行封口。在这个过程中,本包裹袋代替了原来的两个包裹袋的效果,降低成本,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上述的易撕片5为表面覆盖塑胶层的片装物,这种易撕片5方便使用,容易剥开。

上述的封条3的长度为开口2周长的一半。封条3长度过短,则在封闭开口2时,留下缝隙,有些物品可能会漏出;封条3过长,则在封闭开口2时,则也会有部门封条3会重叠贴合,不仅浪费封条3,也使得封口不完整。

上述黏胶带4的长度与封条3的长度一致。可以将封条3完全粘着袋体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如图3,将易撕缝6设计为两条,将封条3分割成三部分,中间部分为易撕条7,两侧的部分即分别设置一条黏胶带4。如果只是一条易撕缝6,撕动非常的麻烦,这样设计成两条易撕缝6,两条易撕缝6之间的易撕条7可以很容易撕去,这样两个黏胶带4就分开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物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用户获得包裹袋,将物品从开口2处放入包裹袋内,然后撕去封条3上远离开口2的黏胶带4上的易撕片5;

(二)用户将封条3向开口2折叠,封条3通过已撕开易撕片5的那道黏胶带4粘结在袋体1上,使得开口2被封条3封闭,用户投递包裹袋;

(三)接件人员得到用户的包裹袋后,送入检验中心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为:通过两条黏胶带4之间的易撕缝6,将两条黏胶带4分离,其中已经粘结在袋体1上的黏胶带4则会留在袋体1上,封条3剩余部分则可以打开,不会对开口2进行封闭,检查人员对包裹袋中物品进行检查;

(四)检查人员检查完毕后,撕去剩余那条黏胶带4上的易撕片5,将该黏胶带4粘结在袋体1上,封条3对开口2再次进行封闭,然后对包裹袋进行后续的物流派送。

通过以上流程步骤,我们可以看出用户在使用快递筒或快递柜自行投递包裹后,快递公司需要对包裹进行拆封检查,但是会损坏包裹,而本包裹袋则完全没有该问题,本包裹袋可以进行拆封两次,完全匹配现有的快递模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