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码扫码的智能梯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3884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二维码扫码的智能梯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扫码的智能梯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非公共场所,管理人员需要对电梯的使用进行控制,以避免非相关人员进入受控楼层。

目前市面大多梯控系统使用IC/ID卡进行身份验证。用户进入电梯在读卡器上使用IC/ID卡进行身份验证后,用户具有权限的楼层按钮才能够被激活。用户按下被激活的按钮,按钮对应楼层被登记到楼梯的控制系统,之后电梯会前往相应楼层,在这套方案中,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方法也可以做为可选的身份验证方法。

目前电梯多采用固定方法或根据预先建立的数学模型来对电梯进行调度。

在高峰时段,用梯人数较多,可能会出现比较拥挤的情况。基于ic/id卡等传统梯控系统要求每个人都要在电梯内同一位置进行身份验证,这在拥挤的时候非常不便捷,用户体验不是很好。

传统电梯调度算法由于无法实时地了解到准确的电梯使用需求信息,不能保证以最优的方式对电梯进行调度,不能保证完全公平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能完全避免用户等待时间过长情况的出现,某些情况下中间楼层虽然可以呼梯,但是每次来梯都是满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扫码的智能梯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保证以最优的方式对电梯进行调度,保证完全公平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完全避免用户等待时间过长情况的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扫码的智能梯控系统,所述系统放置在每层候梯区域,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梯控机体和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梯控机体包括立体显示屏和用于统一验证和调度操作的控制服务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服务器和立体显示屏进行通信。

优选的,所述立体显示屏包括二维码显示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APP扫一扫模块,所述APP扫一扫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显示模块上的二维码。

优选的,所述控制服务器用于验证登记的乘梯行程及同行人数,并根据登记的乘梯行程及同行人数信息对其进行承梯调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扫码的智能梯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智能移动终端主动或被动扫描二维码进行乘梯身份验证;

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登记乘梯行程及同行人数;

控制服务器根据登记的信息进行承梯调配。

优选的,所述使用智能移动终端主动或被动扫描二维码进行乘梯身份验证,包括:

定时刷新每层显示的二维码,多名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APP扫一扫模块扫描二维码;如果用户是注册用户并且具有某些楼层访问权限,智能移动终端会弹出注册行程页面,页面中使用合适的控件显示用户拥有权限的楼层号;如果用户没有任何楼层权限,此时弹出没有权限提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登记乘梯行程及同行人数,包括:具有权限的用户在弹出的页面中选择欲前往楼层,并能够输入同行人数。

优选的,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登记乘梯行程及同行人数之后,还包括:

智能移动终端将用户乘梯行程、人数和移动终端拥有者的主申请人信息发给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进一步验证,并将用户乘梯行程信息记录下来。

优选的,所述控制服务器根据登记的信息进行承梯调配,包括:

控制服务器将所有乘梯请求综合起来,优先处理先登记的用户的请求;当控制服务器认为某用户的乘梯请求能够被满足之时,派梯去接乘客,并向用户的智能移动终端发送消息,或在候梯区域的显示屏上显示相关信息,通知用户在相应电梯门口候梯。

优选的,用户在登记自己的行程后,控制服务器能够优先处理先申请用户的请求,等待智能移动终端收到消息或候梯区显示屏显示消息。

优选的,不遵守规则用户如果没有收到通知而进入电梯,则无法前往欲前往楼层,电梯通过重量判断是否有规划外人员进入电梯,如有则拒绝启动电梯或采用闸机和梯控相结合方式保证候梯秩序;

其中,采用包含在电梯内安装视频识别或红外识别等其他人数统计设备保证候梯秩序。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解决了需要权限控制的电梯系统在高人流量情况下用户体验。使用户摆脱了对IC/ID卡的依赖。能够为电梯提供实时的使用需求数据,提高电梯调度效率。

电梯候梯区域的所有用户可以同时扫描放置在候梯大厅内的大尺寸二维码,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楼层,系统地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在高峰时段相比传统认证方法便捷性大大提高。

所有用户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登记了自己的行程,梯控系统可以实时准确了解电梯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度电梯,做到公平高效。

本发明能够保证以最优的方式对电梯进行调度,保证完全公平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完全避免用户等待时间过长情况的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梯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二维码扫码的智能梯控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第一优选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梯控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所述系统放置在每层候梯区域,包括:梯控机体1和智能移动终端2,所述梯控机体1包括立体显示屏101和用于统一验证和调度操作的控制服务器102;所述智能移动终端2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服务器102和立体显示屏101进行通信。

立体显示屏101包括二维码显示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APP扫一扫模块,所述APP扫一扫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显示模块上的二维码。

控制服务器用于验证登记的乘梯行程及同行人数,并根据登记的乘梯行程及同行人数信息对其进行承梯调配。

电梯候梯区域的所有用户可以同时扫描放置在候梯大厅内的大尺寸二维码,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楼层,系统地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在高峰时段相比传统认证方法便捷性大大提高。最优方法是每层显示动态二维码。如果对于安全要求不高的话,可以以任意方式放置静态二维码,比如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在纸张上;

所有用户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登记了自己的行程,梯控系统可以实时准确了解电梯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度电梯,做到公平高效。

第二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二维码扫码的智能梯控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下述步骤:

S1:使用智能移动终端主动或被动扫描二维码进行乘梯身份验证;

S2: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登记乘梯行程及同行人数;

S3:控制服务器根据登记的信息进行承梯调配。

所述步骤S1中,在每层候梯区域内放置显示屏,放置大尺寸定时刷新二维码,多名用户可以使用智能移动终端,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不一定是微信,也可以是其它app)扫描二维码。如果用户是注册用户并且具有某些楼层访问权限,移动终端会弹出注册行程页面,页面中使用合适的控件显示用户拥有权限的楼层号。如果用户没有任何楼层权限,此时弹出没有权限提示信息。

所述步骤S2中,具有权限的用户可以在弹出的页面中选择欲前往楼层,并可以输入同行人数。输入完毕后移动终端将用户行程,人数和主申请人(移动终端拥有者)信息发给控制服务器,服务器可以进一步验证,并将行程信息记录下来。

所述步骤S3中,控制服务器会将所有申请请求综合起来,优先处理先登记的用户的请求。当服务器认为某用户的请求可以被满足之时,会派梯去接乘客,并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消息,或在候梯区电子屏幕上显示相关信息,通知用户在相应电梯门口候梯。

用户在登记自己的行程后,可能不会马上收到乘梯通知,需要等待移动终端或候梯区屏幕消息。但是梯控服务器总能保证优先处理先申请用户的请求,保证用户不会等待太久。

不遵守规则用户如果没有收到通知进入电梯,可能无法前往欲前往楼层,电梯也可以通过重量判断是否有规划外人员进入电梯,如有则可拒绝启动电梯。必要时可以采用闸机和梯控相结合方式保证秩序。防止违反规则的方法除了和闸机配合、电梯重量感知等方法,还可以包含在电梯内安装视频识别或红外识别等其他人数统计设备。其中,采用包含在电梯内安装视频识别或红外识别等其他人数统计设备保证候梯秩序。

本发明解决了需要权限控制的电梯系统在高人流量情况下用户体验。使用户摆脱了对IC/ID卡的依赖,能够为电梯提供实时的使用需求数据,提高电梯调度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