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收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905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衣物回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收取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低碳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于穿着有着越来越多的考究,在追求美的同时,也会淘汰较多的旧衣服,在城市的居民小区,常常会在垃圾箱附近看到比较多的衣物,这些旧衣物就这样仍在垃圾箱内是一种资源浪费,在城市的部分居民小区里也设置回收装置,但仅是一个简单的箱体,用于旧衣服的存储,功能单一,没有为旧衣服的再利用提供合理的依据,也不能提高居民进行衣物回收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收取机构,可以实现衣物的收取和自动按照预设路径运输存放,为解决现有旧衣物合理回收提供了帮助,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收取机构,包括一轨道、一变形衣架、一箱体、一传动机构和一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固定于所述箱体并与所述变形衣架和所述传动机构通信连接;所述变形衣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可沿所述轨道往复运动地连接于所述轨道,所述轨道、所述变形衣架和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设置有一窗口,所述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窗口顶部的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变形衣架包括:一第一节点件、一第一撑杆、两第二撑杆和至少两线束;所述第一节点件、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中空,所述第一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节点件的一端侧壁形成一出线口;所述第一节点件的顶部形成一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节点件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二连接孔;

两所述线束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撑杆、所述第一节点件和不同的一所述第二撑杆内;所述线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撑杆,所述线束的第二端自所述出线口穿出。

优选地,所述变形衣架还包括:两第二节点件和两第三撑杆;所述第二节点件和所述第三撑杆中空;所述第二节点件按照一预设角度形成一第三连接孔和一第四连接孔;

两所述线束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撑杆、所述第一节点件、不同的一所述第二撑杆、不同的一所述第二节点件和不同的一所述第三撑杆内;

所述线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撑杆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二端自所述出线口穿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撑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三撑杆邻近所述第二节点件的一端分别形成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外围分别形成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一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呈圆锥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件和所述第二节点件呈球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件的所述限位槽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节点件圆心的连线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20度;所述第三连接孔外围的所述限位槽的中轴线与所述第四连接孔外围的所述限位槽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180度。

优选地,所述变形衣架还包括一绕线架、一电机安装座和一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绕线架包括一支架和一转轴,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并邻近所述出线口,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枢接,所述线束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安装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绕线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终端。

优选地,所述轨道包括一轨道支架、两皮带轮和一传送带,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第二步进电机,两所述皮带轮分别枢接于所述轨道支架的两端,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两所述皮带轮上,一所述皮带轮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终端;所述传送带底部固定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节点件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件,且所述变形衣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

优选地,还包括一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一轴承和一扭簧;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轴承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撑杆部分穿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位于所述轴承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所述第一撑杆限位;所述扭簧套设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外并压设于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控制终端作为机构的总控制器对变形衣架、轨道的工作进行控制。窗口作为用户的操作窗口,用户通过窗口将需要回收的衣物悬挂至变形衣架上,进行回收工作。变形衣架、轨道和控制终端的配合实现了衣物的收取和自动运输。限位部和限位槽的采用使得变形衣架的结构更为地稳定和牢固。限位部呈圆锥形,使得在通过收紧两线束时,第三撑杆的限位部和第二撑杆的限位部能够更容易滑入限位槽中,保证变形衣架的变形灵敏度和有效性。旋转机构的采用使得用户在悬挂衣物时,可以根据需要旋转变形衣架,从而使得操作更为便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收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衣架与传送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节点件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节点件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撑杆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撑杆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撑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7,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衣物收取机构,包括一轨道1、一变形衣架2、一箱体3、一传动机构4和一控制终端5;控制终端5固定于箱体3并与变形衣架2和传动机构4通信连接;变形衣架2通过传动机构可沿轨道1往复运动地连接于轨道1,轨道1、变形衣架2和传动机构设置于箱体3内,箱体3设置有一窗口31,轨道1的一端与窗口31顶部的位置对应。

控制终端5作为机构的总控制器对变形衣架2、轨道3的工作进行控制。窗口31作为用户的操作窗口,用户通过窗口31将需要回收的衣物悬挂至变形衣架2上,进行回收工作。变形衣架2、轨道3和控制终端5的配合实现了衣物的收取和自动运输。

请参阅图2~图7,变形衣架2包括:一第一节点件21、一第一撑杆22、两第二撑杆23、至少两线束24、两第二节点件25和两第三撑杆26;

第一节点件21、第一撑杆22、第二撑杆23、第二节点件25和第三撑杆26中空,第一撑杆22远离第一节点件21的一端侧壁形成一出线口221;第一撑杆22沿轴向形成两平行的线束通道222。

第一节点件21的顶部形成一第一连接孔211,第一节点件21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二连接孔212;第二节点件25按照一预设角度形成一第三连接孔251和一第四连接孔252。

两线束24依次穿设于第一撑杆22、第一节点件21、不同的一第二撑杆23、不同的一第二节点件25和不同的一第三撑杆26内。线束24的第一端与第三撑杆26固定,线束24的第二端自出线口221穿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变形衣架2也可只包括:一第一节点件21、一第一撑杆22、两第二撑杆23和两线束24;两线束24依次穿设于第一撑杆22、第一节点件21和不同的一第二撑杆23内;线束2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撑杆23,线束24的第二端自出线口221穿出。

本实施例中,第二撑杆23的两端和第三撑杆26邻近第二节点件25的一端分别形成一限位部27;第二连接孔212、第三连接孔251和第四连接孔252外围分别形成与限位部27配合的一限位槽28。限位部27呈圆锥形。第一节点件21和第二节点件25呈球形。

限位部27和限位槽28的采用使得变形衣架2的结构更为地稳定和牢固。限位部27呈圆锥形,使得在通过收紧两线束24时,第三撑杆26的限位部27和第二撑杆23的限位部27能够更容易滑入限位槽28中。

第一节点件21的限位槽28的中轴线与第一连接孔211与第一节点件21圆心的连线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20度;第三连接孔251外围的限位槽28的中轴线与第四连接孔252外围的限位槽28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180度;使得在放松两线束24时,第三撑杆26的限位部27和第二撑杆23的限位部27能够依靠重力沿着倾斜的槽壁自动滑出限位槽28,保证变形衣架2的变形灵敏度和有效性。

本实施例中,变形衣架2还包括一绕线架29、一电机安装座201和一第一步进电机202,绕线架29包括一支架291和一转轴292,支架291固定于第一撑杆22并邻近出线口221,转轴292与支架291枢接,线束24的第二端固定于转轴292上;第一步进电机202通过电机安装座201固定于第一撑杆22,并与转轴292传动连接;绕线架29固定于第一撑杆22,第一步进电机202连接控制终端5。

请参阅图1和图2,轨道1包括一轨道支架11、两皮带轮12和一传送带13,传动机构4包括一第二步进电机41,两皮带轮12分别枢接于轨道支架11的两端,传送带13套设于两皮带轮12上,一皮带轮12与第二步进电机41传动连接,第二步进电机41连接控制终端5;传送带13底部固定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131;第一撑杆22远离第一节点件21的一端形成与第一连接件131配合的第二连接件223,且变形衣架2通过第二连接件223连接第一连接件131。

还包括一旋转机构4,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件131、第二连接件223、一轴承41和一扭簧42;第一连接件131形成一安装空间,轴承41固定于安装空间内;第一撑杆22部分穿设于轴承41内,第二连接件223位于安装空间内并位于轴承41靠近传送带13的一侧,第二连接件223对第一撑杆22限位;扭簧42套设固定于第一撑杆22外并压设于第一撑杆22和第一连接件131之间。

旋转机构4的采用使得用户在悬挂衣物时,可以根据需要旋转变形衣架2,从而使得操作更为便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图7,本实施例的一种衣物收取机构,其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用户通过窗口31将需要回收的衣物悬挂至变形衣架2上;然后用户通过操作控制终端5启动衣物收取流程,控制终端5控制第二步进电机41启动,第二步进电机41带动传送带13向远离窗口31的方向运动,直至到达一预设位置,控制终端5控制第二步进电机41停止运转;接着控制终端5启动第一步进电机202带动转轴292旋转,放松两线束24;此时第二撑杆23的限位部27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第一节点件21的限位槽28中自动滑出,第三撑杆26的限位部27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第二节点件25的限位槽28中自动滑出,第二撑杆23和第三撑杆26都呈竖直状态;衣物自动自变形后的变形衣架2上掉落至目标存储位置;之后,控制终端5再控制第一步进电机202反向旋转,收紧两线束24,第三撑杆26的限位部27在线束24拉动作用下插入第二节点件25的限位槽28中,此时第二撑杆23的限位部27在线束24拉动作用下插入第一节点件21的限位槽28中,变形衣架2恢复可悬挂衣物的初始状态;最后控制终端5控制第二步进电机41反向旋转,通过传送带13将变形衣架2传送恢复至靠近窗口31的初始位置。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