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绕线纺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045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绕线纺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防绕线纺织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纺织机存在以下缺陷:

在工作工程中由于线材经常出现乱线、绕线等现象,有时候这些线材会进入纺织机,导致纺织出的产品线材不均匀;还有时候这些线材会被拉断,破坏线材的连续生产,需要重新对线材进行对接,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绕线纺织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防绕线纺织机构,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侧边的罗拉和用于放置线材的托盘,托盘位于本体的侧边,托盘上方还设有进线机构,进给机构能够控制线材的进给。在线材进给过程中一旦出现线材绕线、乱线等情况时,该进线机构能够自动停止线材的进给,避免出现绕线、乱线情况的线材进入本体中。罗拉设置在进线机构与本体之间,线材先通过进线机构后经过罗拉。

作为优选,进线机构包括设置在托盘上方的导轮、设置在导轮上方的触发装置,触发装置和导轮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导轮一侧设有限位器,触发装置与限位器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触发装置上端设有用于调节触发装置与导轮之间的间隙的调节装置,触发装置与本体之间连接有复位装置。

作为优选,还设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位于本体的侧边,报警装置与限位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本体上的固定杆、与触发装置固定连接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调节螺母,固定杆上设有与调节螺母配合的螺纹,调节杆通过调节螺母与固定杆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通过进线机构控制线材的进给,线材经过导轮与触发装置之间的间隙进入本体中,在线材进给过程中一旦出现线材绕线、乱线等情况时,线材就会接触触发装置,使导轮侧边的限位器工作,从而自动停止线材的进给,避免出现绕线、乱线情况的线材进入本体中,或被拉断,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导轮与触发装置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其适用给中线材,通过报警装置,使一旦出现线材停止进给时,发出报警,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导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绕线纺织机构,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1侧边的罗拉和用于放置线材38的托盘2,托盘2位于本体1的侧边,托盘2上方还设有进线机构,进给机构能够控制线材38的进给。在线材进给过程中一旦出现线材38绕线、乱线等情况时,该进线机构能够自动停止线材38的进给,避免出现绕线、乱线情况的线材38进入本体1中。罗拉设置在进线机构与本体1之间,线材38先通过进线机构后经过罗拉。

进线机构包括设置在托盘2上方的导轮3、触发装置4,触发装置4设置在导轮3的正上方,触发装置4和导轮3之间的间隙恰可供线材38正常通过,导轮3一侧设有限位器5,触发装置4与限位器5传动连接。当出现线材38绕线、乱线等情况时,触发装置4和导轮3之间的间隙不足以使线材38正常通过,线材38堆积在间隙中与触发装置4接触,使导轮3一侧的限位器5工作,使导轮3停止转动,从而使线材38停止进给。

触发装置4上端连接有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能够调节触发装置4与导轮3之间的间隙。通过调节装置6调节触发装置4与导轮3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其适用各种线材38。调节装置6包括固定在本体1上的固定杆12、与触发装置4固定连接调节杆13,调节杆13上设有调节螺母14,固定杆12上设有与调节螺母14配合的螺纹,调节杆13通过调节螺母14与固定杆12连接。在调节触发装置4与导轮3之间的间隙时,只需旋转调节螺母14与固定杆12之间的距离即可。

触发装置4与本体1之间连接有复位装置7,复位装置7能够控制触发装置4恢复原位。线材38的乱线处被处理完成后,复位装置7会将触发装置4回位,从而使限位器5松开,整个生产线就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通过重新启动生产线,就可以进行正常的拉拔操作了。

还设有报警装置8,报警装置8位于本体1的侧边,报警装置8与限位器5电连接。一旦发生线材38停止进给时,就能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处理。复位装置7为一弹簧。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及纺织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绕线纺织机构,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侧边的罗拉和用于放置线材的托盘,托盘位于本体的侧边,托盘上方还设有进线机构,罗拉设置在进线机构与本体之间,线材先通过进线机构后经过罗拉。在线材进给过程中一旦出现线材绕线、乱线等情况时,线材就会接触触发装置,使导轮侧边的限位器工作,从而自动停止线材的进给,避免出现绕线、乱线情况的线材进入本体中,或被拉断。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源嘉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