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除内爬式塔吊用桅杆式屋面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1311阅读:1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除内爬式塔吊用桅杆式屋面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施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拆除内爬式塔吊用桅杆式屋面吊。



背景技术:

内爬式塔吊或内爬式外挂塔吊(以下简称内爬吊)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常用的起吊设备,在建筑封顶后一般使用屋面吊进行拆除。现有的屋面吊主要有16t、8t、4t等规格,根据要拆除的内爬吊的单个构件的最大重量来选用合适的屋面吊。拆除流程是通常先用大型屋面吊拆除内爬吊,再采用小型屋面吊拆除大型屋面吊,最后小型屋面吊自行拆除,用施工电梯运输至地面。

传统的屋面吊通常由基础架、塔顶、平衡臂、起重臂、起重臂拉杆、起重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底盘等几大机构组成。和常规的塔吊原理基本一样,其起重臂可360°旋转,并通过平衡臂尾端的配重来抵抗屋面吊作业时的倾覆力矩。实际上,由于内爬吊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屋面吊完全可不需要360°旋转。360°旋转屋面吊的受力形式导致其需要较大的齿圈,还需要配置塔顶和平衡臂,有的甚至需要更多、更重的配重块来抵抗倾覆力矩,导致屋面吊的各个构件都较重或构件数量较多,结构复杂、庞大、笨重,这既不符合屋面吊构件应小而轻的设计原则,同时又导致屋面吊的施工成本较高,且安装与拆除不方便,垂直运输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除内爬式塔吊用桅杆式屋面吊,采用小而轻的设计原则,单个构件既短又轻,整机结构简单、重量轻,受力合理,安装与拆除方便、垂直运输方便,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拆除内爬式塔吊用桅杆式屋面吊,包括底座、桅杆机构、变幅机构、起重臂、回转机构、起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过预埋螺栓与建筑屋面结构梁连接;所述桅杆机构由三角架、斜拉杆、水平拉杆、三角架座、厚壁钢管、连接件、拉杆支座组成,其中三角架由两两之间通过连接板和插销连接的n个标准节组成,下部通过三角架座与回转机构连接、上部设有厚壁钢管;斜拉杆为两组由两两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的n个钢管组成,其下部分别与通过预埋螺栓和建筑屋面结构梁连接的拉杆支座铰接、上部分别与套装在厚壁钢管上的连接件铰接;水平拉杆由工字钢ⅰ、工字钢ⅱ组成,工字钢ⅰ为两根,一端分别与底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拉杆支座铰接,工字钢ⅱ铰接设置在两根工字钢ⅰ之间;

所述变幅机构由变幅卷扬机、变幅钢丝绳、变幅连接件、定滑轮组、动滑轮组、变幅定滑轮组成,其中变幅卷扬机固定设置在三角架座上,变幅钢丝绳由变幅卷扬机引出穿过三角架、厚壁钢管及设置在厚壁钢管顶部的变幅定滑轮与定滑轮组、动滑轮组连接,定滑轮组通过变幅连接件与厚壁钢管铰接,动滑轮组通过变幅连接件与由n个标准节铰接而成的起重臂端部铰接,起重臂另一端与回转机构铰接,回转机构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起重机构由起重卷扬机、起重钢丝绳、滑轮及吊钩组成,其中起重卷扬机设置在三角架座上,起重钢丝绳由起重卷扬机引出穿过滑轮、起重臂,从起重臂端部引出,与吊钩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小而轻的设计原则,单个构件既短又轻,整机结构简单、重量轻,受力合理,安装与拆除方便、垂直运输方便,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可:

1)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需要平衡臂和配重的问题;

2)有效地解决了因受力形式的限制整机较笨重的问题;

3)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屋面吊齿圈较大的问题;

4)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屋面吊不便于进一步降低长度和重量的问题;

5)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屋面吊的安装与拆除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省略变幅机构、起重机构)示意俯视图;

图3是图1中d-d剖向视图。

图中:1-底座2-桅杆机构21-三角架22-斜拉杆23-水平拉杆231-工字钢ⅰ232-工字钢ⅱ24-三角架座25-厚壁钢管26-连接件27-拉杆支座3-变幅机构31-变幅卷扬机32-变幅钢丝绳33-变幅连接件34-定滑轮组35-动滑轮组36-变幅定滑轮4-起重臂5-回转机构6-起重机构61-起重钢丝绳62-滑轮63-吊钩7-建筑屋面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拆除内爬式塔吊用桅杆式屋面吊,包括底座1、桅杆机构2、变幅机构3、起重臂4、回转机构5、起重机构6,所述底座1通过预埋螺栓与建筑屋面结构梁7连接;所述桅杆机构2由三角架21、斜拉杆22、水平拉杆23、三角架座24、厚壁钢管25、连接件26、拉杆支座27组成,其中三角架21由两两之间通过连接板和插销连接的n个标准节组成,下部通过三角架座24与回转机构5连接、上部设有厚壁钢管25;斜拉杆22为两组由两两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的n个钢管组成,其下部分别与通过预埋螺栓和建筑屋面结构梁7连接的拉杆支座27铰接、上部分别与套装在厚壁钢管25上的连接件26铰接;水平拉杆23由工字钢ⅰ231、工字钢ⅱ232组成,工字钢ⅰ231为两根,一端分别与底座1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拉杆支座27铰接,工字钢ⅱ232铰接设置在两根工字钢ⅰ231之间,以增加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连接斜拉杆22的连接件26套在厚壁钢管25上,之间添加润滑油方便转动。

所述变幅机构3由变幅卷扬机31、变幅钢丝绳32、变幅连接件33、定滑轮组34、动滑轮组35、变幅定滑轮36组成,其中变幅卷扬机31固定设置在三角架座24上,变幅钢丝绳32由变幅卷扬机31引出穿过三角架21、厚壁钢管25及设置在厚壁钢管25顶部的变幅定滑轮35与定滑轮组34、动滑轮组35连接,定滑轮组34通过变幅连接件33与厚壁钢管25铰接,动滑轮组35通过变幅连接件33与由n个标准节铰接而成的起重臂4端部铰接,起重臂4另一端与回转机构5铰接,回转机构5设置在底座1上,回转机构5可带动起重臂4围绕桅杆机构2旋转270°。

所述起重臂4由两两之间通过插销连接的多个标准节组成。

所述起重机构6由起重卷扬机64、起重钢丝绳61、滑轮62及吊钩63组成,其中起重卷扬机64设置在三角架座24上,起重钢丝绳61由起重卷扬机引出穿过滑轮62、起重臂4,从起重臂4端部引出,与吊钩63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通过计算建筑物梁的承载力,在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用工字钢加固,或者在浇筑梁混凝土时内附加钢筋,确保梁满足承载力要求。

进一步,所述变幅机构3之定滑轮组34、动滑轮组35为4个滑轮的滑轮组,或者更多个滑轮的滑轮组,可使起重臂4的升降更省力。

进一步,所述各个构件长度不超过2m,最重构件不超过200kg,且各构件之间均采用螺栓或插销连接,方便操作、施工。

其施工流程是:

1.根据内爬吊型号确定最大构件重量,根据内爬吊最大构件重量选择桅杆式屋面吊型号。

2.根据桅杆式屋面吊型号设计屋面吊基础,确定建筑物屋顶结构的加固方案。

3.屋面吊基础设计报监理公司审批。

4.在屋面框架结构上预埋螺栓,如需用型钢加固结构梁则进行加固。

5.将屋面吊的构配件运输至施工现场。

6.利用内爬吊将屋面吊吊运至建筑物屋面。

7.安装该发明屋面吊装置,进行屋面吊的调试和试运行。

8.报政府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使用。

9.利用该发明屋面吊装置进行内爬吊拆除作业,直至完成。

10.如需要利用该发明屋面吊装置吊运其它建筑材料,可进行吊运作业。

11.遵循“先组装后拆、后组装先拆”的原则,拆除该发明屋面吊装置。

12.拆除人员将分解后的该发明屋面吊之构件运至施工电梯,运输至地面,或利用滑轮及钢丝绳将构件运至正式电梯运输至地面。

13.装车运输至仓库备用或下一工地继续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