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904发布日期:2018-07-10 21:2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



背景技术:

方便面是人们在火车上、出差、加班或者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经常选择的食物,盒装方便面不需要另外准备餐具,使用时只需将纸盖撕开,倒入热水,然后,盖好纸盖,焖几分钟即可食用,非常方便。现有的速食方便面盒体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当用开水冲泡时,由于盒体较薄,容易烫手,不方便人们端拿方便面盒体;当人们不想在方便面盒中有过多汤水时,方便面往往也会在倾倒过程中被带出来;另外,当吃完想要扔掉方便面盒时,需要先将方便面盒里的汤倒掉,倾倒过程中,剩余的方便面残渣也会被倒出,这样很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包括盒体本体,盒体本体整体近似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盒体本体由顶部开口的盒壳体和塑料膜盖组成,所述盒壳体的顶部开口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框边沿,框边沿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下边沿,所述下边沿与盒壳体之间形成凹槽圈,所述凹槽圈内通过压条粘接固定有提手纸片,提手纸片自由端开设有提手通孔;所述塑料膜盖通过粘胶固定粘接在盒壳体的框边沿上,所述盒壳体靠近顶部开口的侧壁上水平分布设置有多个小通孔,所述小通孔通过一密封带条粘接密封,密封带条端部设置有掀开条;

所述盒壳体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40~50份、变形淀粉20~30份、竹纤维6~8份、苎麻纤维3~5份、贝壳粉10~12份、聚乙烯醇12~16份、纳米二氧化钛4~6份、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2~4份、正辛基二茂铁1~3份、硬脂酸锌4~6份、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10~12份、抗氧化剂1~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壳体四周侧壁从下到上倾斜向外展开设置,盒壳体四周侧壁外表面上分布设置有多个上下延伸的凸出筋条,盒壳体四周侧壁内表面对应凸出筋条设置有凹陷筋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壳体的底壁外表面凸出设置有凸出圆环,盒壳体的底壁内表面对应凸出圆环设置有凹陷环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壳体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40份、变形淀粉20份、竹纤维6份、苎麻纤维3份、贝壳粉10份、聚乙烯醇12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2份、正辛基二茂铁1份、硬脂酸锌4份、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10份、抗氧化剂1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壳体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50份、变形淀粉30份、竹纤维8份、苎麻纤维5份、贝壳粉12份、聚乙烯醇16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4份、正辛基二茂铁3份、硬脂酸锌6份、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12份、抗氧化剂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壳体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45份、变形淀粉25份、竹纤维7份、苎麻纤维4份、贝壳粉11份、聚乙烯醇1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3份、正辛基二茂铁2份、硬脂酸锌5份、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11份、抗氧化剂1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凹槽圈内通过压条粘接固定有提手纸片,提手纸片自由端开设有提手通孔,当盒壳体内冲有开水时,通过提拿提手纸片,即可实现盒体的挪移,使用更加方便;盒壳体靠近顶部开口的侧壁上水平分布设置有多个小通孔,所述小通孔通过一密封带条粘接密封,密封带条端部设置有掀开条,当需要逼去多余的汤水时,可以撕开密封带条,将汤水从小通孔导出;凸出筋条能够有效提升盒壳体侧壁的支撑强度,凸出圆环能够有效提升盒壳体底壁的支撑强度;盒壳体制作的成分均为食品级原料,无毒害、无异味,能够被有效分解,生物降解速度快,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左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本体,11-盒壳体,111-框边沿,112-下边沿,113-小通孔,114-密封带条,115-掀开条,12-塑料膜盖,13-凸出圆环,131-凹陷环槽,14-凸出筋条,15-提手纸片,151-提手通孔,16-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

实施例1: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包括盒体本体1,盒体本体1整体近似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盒体本体1由顶部开口的盒壳体11和塑料膜盖12组成,所述盒壳体11的顶部开口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框边沿111,框边沿111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下边沿112,所述下边沿112与盒壳体11之间形成凹槽圈,所述凹槽圈内通过压条16粘接固定有提手纸片15,提手纸片15自由端开设有提手通孔151;所述塑料膜盖12通过粘胶固定粘接在盒壳体11的框边沿111上,所述盒壳体11靠近顶部开口的侧壁上水平分布设置有多个小通孔113,所述小通孔113通过一密封带条114粘接密封,密封带条114端部设置有掀开条115;

其中,所述盒壳体11四周侧壁从下到上倾斜向外展开设置,盒壳体11四周侧壁外表面上分布设置有多个上下延伸的凸出筋条14,盒壳体11四周侧壁内表面对应凸出筋条14设置有凹陷筋条。

所述盒壳体11的底壁外表面凸出设置有凸出圆环13,盒壳体11的底壁内表面对应凸出圆环13设置有凹陷环槽131。

所述盒壳体11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40份、变形淀粉20份、竹纤维6份、苎麻纤维3份、贝壳粉10份、聚乙烯醇12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2份、正辛基二茂铁1份、硬脂酸锌4份、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10份、抗氧化剂1份。

实施例2: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包括盒体本体1,盒体本体1整体近似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盒体本体1由顶部开口的盒壳体11和塑料膜盖12组成,所述盒壳体11的顶部开口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框边沿111,框边沿111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下边沿112,所述下边沿112与盒壳体11之间形成凹槽圈,所述凹槽圈内通过压条16粘接固定有提手纸片15,提手纸片15自由端开设有提手通孔151;所述塑料膜盖12通过粘胶固定粘接在盒壳体11的框边沿111上,所述盒壳体11靠近顶部开口的侧壁上水平分布设置有多个小通孔113,所述小通孔113通过一密封带条114粘接密封,密封带条114端部设置有掀开条115;

其中,所述盒壳体11四周侧壁从下到上倾斜向外展开设置,盒壳体11四周侧壁外表面上分布设置有多个上下延伸的凸出筋条14,盒壳体11四周侧壁内表面对应凸出筋条14设置有凹陷筋条。

所述盒壳体11的底壁外表面凸出设置有凸出圆环13,盒壳体11的底壁内表面对应凸出圆环13设置有凹陷环槽131。

所述盒壳体11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50份、变形淀粉30份、竹纤维8份、苎麻纤维5份、贝壳粉12份、聚乙烯醇16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4份、正辛基二茂铁3份、硬脂酸锌6份、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12份、抗氧化剂2份。

实施例3:一种速食方便面盒体,包括盒体本体1,盒体本体1整体近似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盒体本体1由顶部开口的盒壳体11和塑料膜盖12组成,所述盒壳体11的顶部开口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框边沿111,框边沿111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下边沿112,所述下边沿112与盒壳体11之间形成凹槽圈,所述凹槽圈内通过压条16粘接固定有提手纸片15,提手纸片15自由端开设有提手通孔151;所述塑料膜盖12通过粘胶固定粘接在盒壳体11的框边沿111上,所述盒壳体11靠近顶部开口的侧壁上水平分布设置有多个小通孔113,所述小通孔113通过一密封带条114粘接密封,密封带条114端部设置有掀开条115;

其中,所述盒壳体11四周侧壁从下到上倾斜向外展开设置,盒壳体11四周侧壁外表面上分布设置有多个上下延伸的凸出筋条14,盒壳体11四周侧壁内表面对应凸出筋条14设置有凹陷筋条。

所述盒壳体11的底壁外表面凸出设置有凸出圆环13,盒壳体11的底壁内表面对应凸出圆环13设置有凹陷环槽131。

所述盒壳体11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45份、变形淀粉25份、竹纤维7份、苎麻纤维4份、贝壳粉11份、聚乙烯醇1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3份、正辛基二茂铁2份、硬脂酸锌5份、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11份、抗氧化剂1份。

在该速食方便面盒体中:凹槽圈内通过压条16粘接固定有提手纸片15,提手纸片15自由端开设有提手通孔151,当盒壳体11内冲有开水时,通过提拿提手纸片15,即可实现盒体的挪移,使用更加方便;盒壳体11靠近顶部开口的侧壁上水平分布设置有多个小通孔113,所述小通孔113通过一密封带条114粘接密封,密封带条114端部设置有掀开条115,当需要逼去多余的汤水时,可以撕开密封带条114,将汤水从小通孔113导出;凸出筋条14能够有效提升盒壳体11侧壁的支撑强度,凸出圆环13能够有效提升盒壳体11底壁的支撑强度;盒壳体11制作的成分均为食品级原料,无毒害、无异味,能够被有效分解,生物降解速度快,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