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多重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1977发布日期:2019-07-10 11:1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用多重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减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电梯安全度和舒适度电梯用多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在众多的楼宇设备中,电梯是人们进入楼宇首先使用到的人机交互机电设备。人们在追求快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的同时,也更注重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电梯在到达最顶部和最底部时,会和限位装置发生接触,但因为惯性原因并不能完全保证电梯的稳定,会产生晃动,影响电梯舒适度,会给内部乘坐人员带来恐慌。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电梯安全度和舒适度电梯用多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缓冲层、缓冲结构、缓冲条,所述底板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底板通过固定孔和固定螺栓和电梯井固定在一起,所述底板为内凹结构,所述底板上侧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底面和侧面均设有缓冲结构,所述底板上侧设有缓冲条。

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板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和底板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和缓冲板连接。

所述缓冲条为塑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缓冲层、缓冲板、缓冲条、弹簧均具有减震作用,多重减震作用叠加使用,增强了本发明的减震效果,本发明为凹槽结构,底板的底面和侧面均设有缓冲结构,避免电梯因为冲击产生晃动,提高了电梯内乘坐人员的舒适度。本发明在地板最上侧设有缓冲条,当电梯下降后首先和缓冲条接触,缓冲条先对电梯进行首次阻挡降速,为后期减缓作出了先导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缓冲结构具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底板-1、缓冲层-2、缓冲结构-3、缓冲条-4、缓冲板3-1、弹簧3-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电梯安全度和舒适度电梯用多重减震装置,包括底板1、缓冲层2、缓冲结构3、缓冲条4,底板1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底板1通过固定孔和固定螺栓和电梯井固定在一起,底板1为内凹结构,底板1上侧设置有缓冲层2,缓冲层2的底面和侧面均设有缓冲结构3,底板1上侧设有缓冲条4。缓冲结构3包括缓冲板3-1和弹簧3-2,弹簧3-2一端和底板1连接,弹簧3-2另一端和缓冲板3-1连接。

本发明安装在电梯上端限位和下端限位处,缓冲条4先对电梯进行首次阻挡降速,电梯经过缓冲条4后再和缓冲结构3的缓冲板3-1接触,底板1的底面和侧面均设有缓冲结构3,避免电梯因为冲击产生晃动,提高了电梯内乘坐人员的舒适度。本发明的缓冲层2、缓冲板3-1、缓冲条4、弹簧3-2均具有减震作用,多重减震作用叠加使用,增强了本发明的减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电梯安全度和舒适度电梯用多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缓冲层、缓冲结构、缓冲条,所述底板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底板通过固定孔和固定螺栓和电梯井固定在一起,所述底板为内凹结构,所述底板上侧设置有缓冲层,本发明的缓冲层、缓冲板、缓冲条、弹簧均具有减震作用,多重减震作用叠加使用,增强了本发明的减震效果,本发明为凹槽结构,底板的底面和侧面均设有缓冲结构,避免电梯因为冲击产生晃动,提高了电梯内乘坐人员的舒适度。本发明在地板最上侧设有缓冲条,当电梯下降后首先和缓冲条接触,缓冲条先对电梯进行首次阻挡降速,为后期减缓作出了先导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杰;曾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鑫宝龙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