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340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属于现代办公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能源的节约及环境的保护。当今社会,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及能源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及浪费。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过度开发使用能源给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所带来的不可挽回的伤害。

快递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现有快递信封袋,都是一次性快递信封袋,这种一次性快递信封的基本形状为:如图1所示,前边是与信封本体连为一体的信封盖,一般都是先将信封的左右两边预先封闭,然后在信封盖的粘贴部位有一带不干胶条的启封区,信封盖的左右两端有延伸在外的启封口,并在启封口向内沿启封区模切一小段不连续的截断线,当文件放入信封后,揭开信封上覆盖在热熔胶条上的离型纸,将信封盖向下折叠后粘贴封闭。当收件人受到快递信封后,可向内沿截断线撕拉启封口揭掉易撕条,打开信封,取出文件。

但人们经常可以见到这种一次性快递信封袋被使用后,有的除了封口处外,其他都保存完整;也有的易撕条没有被完整的撕开,在撕开一段后即被拉扯断。但是,这种快递信封袋被使用过后,都会被作为废品处理。对使用者,尤其是企业而言,价格偏高的一次性快递信封袋,是一种企业管理成本的浪费;对社会而言,则是大量纸张的浪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快递信封袋只能使用一次,浪费纸张且污染环境;次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连续的截断线易使易撕条被扯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包括信封本体和信封盖。信封本体和信封盖为单独的个体,可由硬纸板做成,也可是其他耐磨或是环保的材料。

信封本体为一个长方形的纸板,制作完成后可作为快递信封的背面。

信封盖的中间为一个比信封本体稍大的长方形纸板,在信封盖的左右两侧为两个梯形的纸板。将信封本体放在信封盖上,然后可将两个梯形的纸板向内弯折,预先将快递信封的两侧进行密封,且不可拆封。

信封盖的上下两侧均为启封区,在信封盖的上侧,为连为一体的第一梯形纸板和第一长方形纸板,第一梯形纸板的下底长为信封盖中间长方形纸板的长,第一梯形纸板的上底长为与其连为一体的第一长方形纸板的长。

在信封盖的上侧粘贴有两条双面离型胶带和一条易撕条,其中一条双面离型胶带粘贴在第一梯形纸板上,另一条双面离型胶带粘贴在第一长方形纸板上,在两条双面离型胶带的中间,粘贴带有启封口的易撕条,其中,启封口为较粘贴部分长一点的纸条口,超出粘贴部分的纸板一点,可方便易撕条来开信封。

在信封盖的下侧,为连为一体的第二梯形纸板和第二长方形纸板,第二梯形纸板的下底长为信封盖中间长方形纸板的长,第二梯形纸板的上底长为与其连为一体的第二长方形纸板的长。在信封盖的下侧粘贴有一条双面离型胶带和一条易撕条,其中双面离型胶带粘贴在第二长方形纸板上,易撕条粘贴在第二梯形纸板上,同样的,在易撕条两端设置有启封口,可辅助易撕条来开启信封。

进一步地,在易撕条的两侧,还设置有模切连续的截断线,辅助易撕条来开启信封。

进一步地,也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将信封盖下侧的双面离型胶带揭开,预先粘好,只留信封盖上侧一个信件放入口。

进一步地,还可设置为,信封本体和信封盖连为一体,信封本体和信封盖为一个长方形纸板向左侧或右侧弯折形成,然后再将敞口的一侧预先密封。

进一步地,在信封盖的上侧粘贴的两条双面离型胶带和一条易撕条,其中粘在第一长方形纸板上的双面离型胶带,可改为粘在信封本体上,且位置与第一长方形纸板翻折后落在信封本体上的位置相同。

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包括信封本体和信封盖,其特征在于,

在信封盖上侧的第一启封区易撕条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双面离型胶带,且在信封盖下侧设置第二启封区,所述第二启封区有易撕条。

所述第二启封区与信封本体为永久粘接。

所述第二启封区上设置有双面离型胶带。

信封本体和信封盖为独立的个体。

信封本体和信封盖连为一体,为一个长方形纸板,所述信封本体和信封盖为长方形纸板向右侧或左侧弯折形成。

在易撕条的两侧设置有连续的模切的截断线。

在易撕条的两端为两个启封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通过在信封盖上侧启封区再设置一条双面离型胶带和在信封盖下侧再设置一个启封区的方式,来实现其可二次使用的功能,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且制作简单,更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模切连续的截断线,使信封的开启更加方便,防止易撕条撕到一半被扯断的现象,保证了快递信封的二次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快递信封的基本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信封本体,2-信封盖,21-第一梯形纸板,22-第一长方形纸板,

2a-粘贴在第一梯形纸板上的双面离型胶带,

2b-粘贴在第一长方形纸板上的双面离型胶带,

2c-粘贴在第二长方形纸板上的双面离型胶带,

2A-粘贴在信封盖上侧的易撕条,2B-粘贴在信封盖下侧的易撕条,

2A’-信封盖上侧的启封口,2B’-信封盖下侧的启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通过在启封区再设置一条离型胶和在信封盖底部再设置一个启封区的方式,来实现其可二次使用的功能,可二次使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包括信封本体1和信封盖2。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包括信封本体1和信封盖2,信封本体1和信封盖2为单独的个体,可由硬纸板做成,也可是其他耐磨或是环保的材料。

信封本体1为一个长方形的纸板,制作完成后可作为快递信封的背面。

信封盖2的中间为一个比信封本体稍大的长方形纸板,在信封盖的左右两侧为两个梯形的纸板。将信封本体放在信封盖上,然后可将两个梯形的纸板向内弯折,预先将快递信封的两侧进行密封,且不可拆封。

信封盖2的上下两侧均为启封区,在信封盖的上侧,为连为一体的第一梯形纸板21和第一长方形纸板22,第一梯形纸板21的下底长为信封盖中间长方形纸板的长,第一梯形纸板21的上底长为与其连为一体的第一长方形纸板22的长。

在信封盖2的上侧粘贴有两条双面离型胶带和一条易撕条,其中一条双面离型胶带粘贴在第一梯形纸板上,为2a;另一条双面离型胶带粘贴在第一长方形纸板上,为2b,在两条双面离型胶带的中间,粘贴带有启封口2A’的易撕条,为2A,其中,启封口2A’为较粘贴部分长一点的纸条口,超出粘贴部分的纸板一点,可方便易撕条2A来开信封。另外,在易撕条2A的两侧,还设置有模切的截断线,若为不连续的截断线,则截断线设置在易撕条2A的两端,即启封口2A’处;但为了可以更顺利的将截断线撕下,可在易撕条2A两侧模切连续的截断线,辅助易撕条2A来开启信封。

在信封盖2的下侧,为连为一体的第二梯形纸板和第二长方形纸板,第二梯形纸板的下底长为信封盖中间长方形纸板的长,第二梯形纸板的上底长为与其连为一体的第二长方形纸板的长。在信封盖的下侧粘贴有一条双面离型胶带和一条易撕条,其中双面离型胶带粘贴在第二长方形纸板上,为2c,易撕条粘贴在第二梯形纸板上,为2B,同样的,在易撕条2B两端设置有启封口2B’,在易撕条2B的两侧,还设置有连续的模切的截断线,可辅助易撕条2B来开启信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1、将信封盖2下侧启封区的双面离型胶带2c上的离型纸揭开,将连为一体的第二梯形纸板和第二长方形纸板向上翻折,粘贴在信封本体1上。

2、将文件放入快递信封,然后再将信封盖上侧启封区第一长方形纸板22上的双面离型胶带2b上的离型纸揭开,将连为一体的第一梯形纸板21和第一长方形纸板22向下翻折,粘贴在信封本体1上,用于第一次邮寄。

3、在收件人受到快递信封后,可沿信封盖2上侧的启封口2A’揭开易撕条2A,打开信封,取出文件。

4、用过一次的快递信封完整无缺,可再次使用。

5、第二次使用时,将所需邮寄的文件放入快递信封,然后将信封盖2上侧启封区第一梯形纸板21上的双面离型胶带2a上的离型纸揭开,将第一梯形纸板21向下翻折,粘贴在信封本体1上,用于第二次邮寄。

6、在收件人受到快递信封后,可沿信封盖2下侧的启封口2B’揭开易撕条2B,打开信封,取出文件。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也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将信封盖2下侧的双面离型胶带2B揭开,预先粘好,只留信封盖上侧一个信件放入口。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包括信封本体1和信封盖2,信封本体1和信封盖2连为一体。

信封本体1和信封盖2为一个长方形纸板向左侧或右侧弯折形成,然后再将敞口的一侧预先密封。

在信封盖的上下两侧,均为启封区,与实施例一中的启封区结构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一种可二次使用的快递信封,包括信封本体1和信封盖2,信封本体1和信封盖2连为一体。

所述信封本体和信封盖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的相同,与实施例二中不同的是,在信封盖的上侧粘贴的两条双面离型胶带和一条易撕条,其中粘在第一长方形纸板22上的双面离型胶带2b,改为粘在信封本体1上,且位置与第一长方形纸板22翻折后落在信封本体1上的位置相同。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